人文艺术 > 同治帝驾崩的时候已经亲政,为什么他没有遗诏或指定继承人?

同治帝驾崩的时候已经亲政,为什么他没有遗诏或指定继承人?

2020-11-06 00:02阅读(61)

同治帝驾崩的时候已经亲政,为什么他没有遗诏或指定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同治的遗诏,是一件疑案。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我来简要叙述一下:据传说,同治帝在弥留

1

同治的遗诏,是一件疑案。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我来简要叙述一下:

据传说,同治帝在弥留之际,曾对自己的后事做了安排,立有一份遗诏,指定了自己的继承人。

一天,载淳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便召自己一生中相处时间最长、自己最敬爱和信赖的首席帝师李鸿藻入宫。李鸿藻匆匆赶到养心殿西暖阁的寝宫,当他挑帘进去时,见皇后正坐在载淳身边。皇后见李鸿藻进来,便起身要回避。载淳连忙制止:

“师傅年老,又是先帝亲信旧臣。你就在这听我们谈话吧,我有重要事情要说。你不必回避!”

李鸿藻连忙上前给皇上叩头请安。

载淳说:“师傅不必多礼,起来吧。”然后,他拉着师傅的手,悲戚地说:“我自己知道病好不了了。”

一听这话,李师傅和皇后都哭了起来。

载淳说:“你们别哭了,我有话要说。”然后,他把脸转向皇后,问道:“朕驾崩后,你以为谁可以继承皇位?”

皇后忍住眼泪,答道:“国家需要长大成人的君主,臣妾不愿抚养一个冲龄幼主,自己好享太后的尊荣。主少国疑,对朝廷没什么好处。”

载淳听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这个主意太好了,你有这样贤明的见识,朕实在高兴。”

然后,他转过脸对李师傅说:“这件事我已有了主意,我想立贝勒载澍承嗣皇位。

于是,载淳便开始口述遗诏。李师傅一边听,一边遵命把皇上旨意草草地记录下来,形成了一份不到千字的遗诏草稿。遗诏大体内容是讲自己为何生前立嗣,为何立载澍为嗣君,其中有几句很关键的话含有抵制太后垂帘的意思。记录完毕,他把草稿呈给载淳看了一遍,便把遗诏草稿交给他,让他先退下休息,等一会再进来商定这件大事。


李鸿藻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他对朝中政柄归属了若指掌。载淳虽是自己的学生,对自己也很有感情,但毕竟一直是个傀儡皇帝,怎能与阴狠的慈禧太后抗衡?而且载淳病中已有明诏,把朝政委诸太后,皇上现在只是个行尸走肉的牌位,而在皇位立嗣这件大事上却想独立做主,是万万不可的。想到自己被卷进这场宫廷权力斗争,自己何去何从关系身家性命,他不禁浑身颤栗,脸色苍白。他凭自己多年的官场经验,很快恢复了镇静,一咬牙一顿足,竟拿着那份遗诏来到慈禧寝宫,请求立即召见。一见到慈禧,李鸿藻立即从衣袖中抽出那份遗诏,呈给慈禧。慈禧拿过来细细阅读,一开始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但当读到那几句含有抵制太后垂帘的遗言时,不禁勃然大怒,从御座上忽地一声站了起来,把那份遗诏撕得粉碎,然后抛到地上,用脚狠狠地踏着,对李鸿藻说:“你给我下去吧!”

随后,便传下慈禧太后的懿旨,停止给皇帝进药,也不许外臣入皇帝寝宫探视。不久,大臣们便得到了载淳驾崩的消息。

关于载淳遗诏,还有另一种传说。

载淳病后,慈禧经常前往探视。但她下令,没有太后旨意,任何人不许随便进宫探视,就连皇后也不例外。她怕皇帝、皇后背着自己商量事儿,便让皇后随自己一起探病。但皇后对她十分畏惧,不愿和她一起去,而是常常私下去看皇上,这使慈禧十分恼火。一天,她去探视,见皇后没在床前侍候载淳,便借故大骂起来:

“这个妖婢,一点夫妻感情也没有!”

这时皇后恰好也到了,听到婆婆这样辱骂自己,不禁十分气愤,便理直气壮地为自已辩白:“没有奉到太后懿旨,怎敢擅自来看皇上。”

慈禧被皇后抢白一句,竟一时语塞无言,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恨恨而去。

一天,皇后听说载淳病危,便不顾一切地哭着奔往皇帝寝宫。她一边给他擦拭脓血,一边安慰皇上。她看皇上神志还清楚,便问皇上有没有遗旨。载淳使出吃奶的力气,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字,递给皇后。皇后接过来刚看一眼,忽然慈禧挑帘进来,大声骂道: “你个妖婢,这个时候还来狐媚,是想让你丈夫快死怎的?皇帝给你什么东西,快给我!”

皇后不敢隐匿,便把那张纸条递了过去。

慈禧拿过来看了一遍,冷笑着说:“你的胆子可真不小啊!"她把脸一沉,对太监说:“来人哪!把那张纸给我烧了!”

皇后一见慈禧要烧遗旨,急了,忙说:“那是皇上立嗣的遗诏!”

慈禧听了大怒,不由分说地扑了上去,啪啪地抽了皇后几个耳光。慈禧手上的金护指,把皇后的脸刮出一道道血痕。载淳吓得瘫趴在床上,嗯嗯地恳求慈禧别打皇后。慈禧这才罢手,斥令皇后退下。

遭受这番惊吓,载淳的病情急剧恶化,不久便饮恨死去。

关于载淳遗诏的内容,有不同的记载。

第一种传说,立贝勒载澍为帝。这个传说不可信,因为当时载澍还是个5岁的小孩,立他为嗣帝既与皇后不愿抚育“冲龄幼主”相矛盾,也不能抵制慈禧垂帘。而且载澍原名载楫,其父奕瞻是康熙帝长子胤禔的六世孙,载淳死后第四年,载淳的九叔,即孚郡王奕譓的嗣子载沛死了,慈禧便做主把载楫过嗣给孚郡王,并更名为载澍,从此才有载澍其人。

第二种传说,是载淳决定立自己的好朋友,恭亲王奕訢长子载澂为嗣帝。这种说法有某些可信的成分,因为载澂当年已17岁,他继位后能够自行亲政,可以达到抵制慈禧垂帘的目的。而且“澍”和“澂”两字相近,易于混淆,可能是后人误记,也可能是为避忌,故意将载澂改写成载澍。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一书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当载淳驾崩,宣诸王大臣进宫议皇嗣问题时,奕訢突然冒出一句话: “我要回避,不能上去。”

第三种传说,是载淳在遗诏中要立载治之子溥伦为嗣帝。此说于情于理最为可信。自从得知载淳患天花以后,王公大臣大多认为皇上是九死一生,因而早已私下议论帝位承嗣大事。按照清室祖宗家法,皇帝死后无子,应从皇族近支选一个晚辈的人过继给他,立为嗣帝。载淳的下一辈属“溥”字,而“溥”字辈中有个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人选,便是道光帝长子奕纬的长孙,尽管其父载治是由别支过继给隐志郡王奕纬做长孙的,但在名分上,溥伦毕竟是道光帝的长子长孙。因此,由溥伦继位的呼声很高。身兼军机大臣与帝师的李鸿藻,对此不能毫无所知,载淳在与他商量帝嗣问题时,他一定会把这种意见反映给皇上,而立溥伦既合乎家法,又可为载淳自己立嗣,既可为自己心爱的皇后安排好出路,又能把慈禧置于太皇太后的高位,防止她继续以太后之名干政。因此,载淳遗诏的内容,极有可能是立溥伦为帝。

有人认为,载淳患病后期,基本上失去了知觉,已处于僵死状态,因而不可能留有遗诏。从当时史料记载上看,这种说法与实际不符。因为载淳虽然身体多处溃烂,但神智还十分清楚。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即驾崩前的第六天,他还能召见群臣,布置腊月事务。在崩逝的前3天,也即十二月初二,他又一次召见群臣,翁同和亲眼看见载淳面颊肿甚,唇鼓色红,虚火满面,但目光仍很明亮,而且还能和大臣们交谈,说自己不想吃饭,只想睡觉。他在去世的前一天,还能进食,腊八粥数匙,茶汤两次,苡米粥半碗,老米粥半碗。直到十二月初五,才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因此,他在生前为自己立遗诏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有能力。

总之,在慈禧的淫威下,载淳的遗诏没等公布,便被权欲薰心的慈禧销毁。从此人们对遗诏噤若寒蝉,除从太监那里透点风声外,外人一概不知,终成千古疑案。

2

载淳的确已经成年亲政,但当时的大权仍旧在慈禧太后的手中,载淳的亲政说白了就是,与慈禧意见一致就是他亲政,与慈禧意见相左,那还得按慈禧的意思来。

所以载淳是否留下遗诏指定继承人,并无关紧要,重要的还是载淳的母后意思。

传闻载淳的正宫皇后阿鲁特氏当时已经怀孕,慈禧太后因为要掌控权力而害死阿鲁特氏与其腹中骨肉,但这是野史并不足为信。

更何况,阿鲁特氏有孕在身,同治也一定会让自己的亲儿子继承大统。至于慈禧,虽然这个孩子成皇帝,慈禧就成了太皇太后,那又如何?阿鲁特氏的权势与慈禧根本不能相比,慈禧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阿鲁特氏又能如何?历史上被太皇太后压制的太后,还少么?

3

从同治皇帝开始,这个大清皇帝的继承出现了怪相,那就是同治帝死后无没有留下子嗣,赶紧抱一个年幼的侄子什么的即位,而子嗣衰微似乎也成为了清王室衰败的一个象征。同治18岁亲政,19岁便暴毙,传言是因为同治得了天花。更有传言同治是其母亲慈禧害死的,因为同治一直对慈禧有很大的不满,所以对慈禧选的妃子一直是爱理不理。

同治的病也不是天花,而是比天花还厉害的梅毒。同治不满慈禧的控制,于是慈禧为其选的妃子他一个也没有临幸,这也是同治没有留下子嗣的原因。对于同治遗照,更多的说法是同治留下了口头诏,当时同治已经病入膏肓,所以以口头诏的形式留下了关于继承人的遗诏。但是这却被慈禧利用,因为这是慈禧再度垂帘听政的好时机。

据当时的记载,同治帝死前曾经召见师傅李鸿藻,并且还特意把候选人选为已经成年的多罗贝勒。但是还没等到正式文本出来,还没等到宣诏,这个李鸿藻便跑去告诉了慈禧。于是可想而知慈禧是多么愤怒,好不容易回来的皇权岂能再拱手让人?慈禧下令断了同治皇帝的医药和饮食,禁止所有人进入同治皇帝的寝宫,并且还把已经怀孕的皇后幽禁。

这一场宫廷斗争中,慈禧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儿媳和未出世的孙子。当年同治皇帝如此努力争取皇权,在那一年的斗争中,母子亲情已经荡然无存,双方有的都只有恨。每当读到慈禧执掌大清时的冷酷,往往更加坚信了那一句“无情最是帝王家”。大清建国之初,就发生了皇太极凌迟处死自己的亲姐姐,整整360刀!也许这就是清朝能够统治中原的原因,也是清朝灭亡的原因。

4

同治皇帝驾崩之前未必没有留下遗诏,不过,他所留下的遗诏能不能发挥作用却并非他所能决定。

1861年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病逝了之后,同治作为咸丰当时仅有的一个儿子,理所当然继承了皇位。

当时的同治只有5岁之龄,原本应该掌控大清运行的他,反而成为被人支配命运的那一个。

对于当时的同治而言,不外乎就是要么被咸丰留下的顾命八大臣支配,要么被慈安和慈禧支配。

当然,也有一定的概率会被恭亲王奕訢所支配。

最后,同治皇帝的命运则是受到了慈禧的支配。

慈禧是谁?同治皇帝的生母。

慈禧是一个极为贪恋权力的女人,这一点其实咸丰也早就看出来了,他临死之前也想过处理掉她。

只可惜,咸丰最终因为一时之犹豫而放弃了这个念头。

咸丰虽然在临终之前为同治留下了一个后手,可是他却想不到,这个后手在他死后没几个月就被摧毁了。

而摧毁咸丰皇帝这个后手的人并不是别人,就是慈禧。

咸丰皇帝病逝了之后,他所任命的顾命八大臣几乎同时打压慈安和慈禧,以及以奕訢为首的帝胤集团。

顾命八大臣的狂妄,应该说是促成慈禧和奕訢之间的合作的一个必然因素。

倘若顾命八大臣偏向于慈安和慈禧,慈禧就未必还有机会再和奕訢合作。

或者顾命八大臣选择了和奕訢联手,慈禧也只能当一个持有“同道堂”印章的皇太后而已。

可是,顾命八大臣偏偏选择了同时得罪慈禧和奕訢双方。

于是,为了反抗顾命八大臣,也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力,慈禧和奕訢达成了合作并且发动了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发生之时,咸丰皇帝的遗体甚至还没运回京城,可谓是尸骨未寒。

慈禧在辛酉政变之后大致上就已经掌控了大清的掌控权,虽然慈安地位在她之上,但却很少插手朝政。

她作为一个贪恋权力的女人,哪怕同治皇帝是她的亲生儿子,她也不会因此心软而选择归政。

她一开始对于归政于同治之事是一拖再拖,后来同治大婚了之后拖不下去了,她才选择了归政。

然而那也只是形式上的归政而已,实际上大清的权力仍然掌控在慈禧的手上。

对于这一点,同治心里也一清二楚,但也无可奈何。

从亲情的角度来说,慈禧是同治的亲生母亲,他又能拿她怎么样?

从手腕的角度来说,才刚成年的同治根本就不是慈禧的对手,哪怕他想拿她怎么样也没有办法。

对于始终受到慈禧的打压而翻不了身,这也可能是导致同治皇帝年纪轻轻就抑郁而终的原因之一。

而对于同治皇帝的驾崩,《清史稿》只用了十几个字记载。

“上疾大渐,崩于养心殿,年十九。”

对于生前虽然已经亲政,可却始终无法从慈禧手中拿回原本应该属于他的权力的同治,死后还想钦定皇位继承人?

根本就不可能!

这样一个没有多少实权的皇帝,哪怕留下了遗诏,也根本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倘若同治皇帝生前就已经从慈禧手中夺回了皇权,那么他所留下来的遗诏才能产生作用,或者说才能存在。

否则,哪怕他真留下了遗诏,也未必能够让人看到。

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让同治皇帝指定由谁继承皇位的话,未必会符合慈禧的个人利益。

第一,如果同治在皇室宗亲之中指定了一个人继承皇位,那么这个人的父亲政治地位必然得到提升。

如此一来,这个人的父亲会不会对慈禧构成威胁?

慈禧显然不可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哪怕是一个未知数,那也要掐灭这个未知数出现的可能性。

第二,如果让同治自行选择皇位继承人的话,他一定会选择一个侄子辈宗室子弟作为继承人。

毕竟同治一声无子,选择一个侄子辈作为嗣子,从而继承自己的香火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可是,如果同治选择了侄子辈当继承人的话,那么将来慈禧的身份就会从皇太后变成太皇太后。

而大清规定皇帝年幼不能亲政之时,应当由皇太后听政。

这也就是说一旦同治选择了侄子辈,那么慈禧这个太皇太后就会失去垂帘听政这一资格。

慈禧会放弃垂帘听政?显然不会。

所以,哪怕同治皇帝临终之前留下了遗诏并且指定了继承人,可只要不符合慈禧的利益,她也会让这份遗诏消失。

倘若同治皇帝临终之前并没有留下这份遗诏的话,那也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他早就看清了形势。

既然自己做不了主,那又何必多此一举?

同治皇帝驾崩了之后,慈禧召集了一众王公大臣,宣布选择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作为咸丰嗣子继承皇位。

慈禧之所以选择载湉作为咸丰嗣子,就是因为让载湉当皇帝完全符合的所有利益。

载湉被慈禧选中,既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

总之,不论同治是否留有遗诏,他都决定不了皇位继承人。

5

同治皇帝的即位是清朝帝王中最顺理成章,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咸丰皇帝共有两个儿子,同治是他的长子,次子出生之后未命名就夭折了(同治帝即位追封悯郡王),所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同治18岁亲政,19岁就死了根本没有实权;同时出于对母亲慈禧的逆反心理,同治皇帝对于母亲安排的后宫嫔妃都扔那不临幸,他也没有儿子,所以既没有遗诏也没有继承人。

同治皇帝从小受到了母亲慈禧的严格管教,朝政大权一直掌握在慈禧手中,就是同治亲政后折子也要拿到慈禧身边批阅,当然是由慈禧批,同治看看就行。同时可能是小时被管的太严了,长大后同治也无心做正事就想着玩,就是恭亲王奕?向其奏报朝廷大事时同志也会感到厌烦斥责皇叔,这样的皇帝哪个朝臣会尊重他?

朝堂上没权利,在后宫同治更是什么都管不了。一八七三年正月二十六十八岁的同治皇帝立皇后嫔妃,所有人都是慈禧定的,连大婚后跟谁睡觉慈禧太后也要设计,这激起了同治的逆反心理,后宫嫔妃全不宠幸,这皇帝当的算是太窝囊了。

6

慈禧与她儿子和儿媳的恩恩怨怨,这要从同治结婚时说起。

当年选妃时东太后看上知书达理为人贤慧的阿鲁特氏,而慈禧(西太后)却看上另一位姑娘,同治从小对东太后有感情,非常厌西太后,就选择了阿鲁特氏为妻,这一下便得罪了慈禧。慈禧暗骂:都是我教子无方一养了这样一个忤逆之子。

同治将阿鲁特氏娶回家,皇后长相也好,脾气也好,她还读过大量的书。小俩口过着幸福的生活,每天形影不离,到天晚上,同治让阿鲁特氏背诵唐诗,皇后连背诵十首,竟然一字不错,同治高兴得龙颜大悦。

慈禧不喜欢皇后,皇后对慈禧也是冷眼相待,有人劝皇后说:慈禧皇太后阴险手狠,喜怒无常,她掌管天下人的生死大权,你可不要得罪皇太后。

皇后回答:这个老妖婆算什么,她只不是先帝的小老婆罢了,也不知从哪个狗洞窜入皇宮。我可是用八抬大轿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正宗的皇后。

这些话不知不觉中传到了慈禧的耳中,气得慈禧咬牙切齿地区大骂:俟到时候,我让你和皇上一起完蛋。

一年后,同治帝不幸染上天花之喜,这可是不治之症。一时间,宫内乱成一困。慈禧夺权的时候到了。

同治自知来日不多,便把皇后召到养心殿西?阁床前,对皇后说:爱妻,我活不了几天了,现你身怀有孕,现我写下遗诏,如你生得男孩,便继承大统,你可作皇太后。

说完,便下令由军机大臣李鸿藻拟旨。

这个李鸿藻处事圆滑,首鼠两端,前脚出了养心殿,便直奔??庆宫找慈禧去了。

这时慈禧正在室内考虑皇位继承人,她站在宽大的穷衣镜前,望着自己乌黒的秀发,丰膄的身体,自己寻思道,难道我的美丽年华要过去了吗?我还不到四十,就要退居二线,去做太皇太后,唉!心有所不甘哪。

这时李鸿藻呈上草拟的圣旨,慈禧看罢心中大怒。她申手抓住圣旨,将它撕得粉碎。然后怒气匆匆地直奔养心殿。

养心殿西暖阁内,同治帝已奄奄一息,命若游丝,皇后拥 着皇帝坐在御榻上,用手绢拭着同治身上的浓疮。愁云惨雾,皇后的泪水漱漱而下。

慈禧进得屋来,指看皇后脱口大骂:去死吧!你这个该死的狐狸棈,妖媚感主,是你,害死了我的儿子,今天还想当皇太后,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太阳已经落下去了,天昏地暗,酉刻,同治帝带着无限的依恋,撒手人寰。

就在这一天夜晚,一攴精锐的部队从天津出发,士兵们身背钢枪,腰挎宝刀,用筷子别住马嘴,悄无声息地包围了北京城,他们冲进深宅大院之内,逮捕了试图反对慈禧立储的王公大臣。

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爱新觉罗?载湉继位登基,改元光绪。

阿鲁特氏的心已经崩溃,她强忍丧夫之痛,新皇登基,她不再是皇后,也不是皇太后,如此身份不明,备受冷落,刚烈的她决心追随前夫去,回到家中,吞金自尽。

7

首先 ,同治帝虽然亲政,但是朝廷的主要权利主要还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 ,同治的意思就是两宫皇太后共同来治理国家 ,还有一个是恭亲王奕?。

再有 ,同治皇帝在位时间比较短 ,亲政时间就更短了 ,他也没有能继承皇位的皇子 ,所以主要大权还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