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的学生,真的是老师教出来的吗?

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的学生,真的是老师教出来的吗?

2020-11-04 14:02阅读(60)

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的学生,真的是老师教出来的吗?:谢谢邀请,我说几句吧!不一定正确。我家小女儿和我家一个邻居的孩子,俩孩子相差两岁,小学同一个

1

谢谢邀请,我说几句吧!不一定正确。我家小女儿和我家一个邻居的孩子,俩孩子相差两岁,小学同一个学校,男孩父母都是残疾人,我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我是老来得女,先说说人家的那个孩子,还是在幼儿园时我就觉得这个孩子有着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感觉,幼儿园留作业,男孩姥爷每次都是带着他认真完成,这个男孩能坐住,到了小学一年级就能看出来男孩不一样的天赋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男孩就是级部第一或者第二,班级绝对是第一名了,现在高二了,在我们淄博最好的高中上学,现在的成绩肯定不是班级第一或者级部第几了,但学习非常好,除了学习好品行好以外,这个孩子生活啦什么的都不是很好,而我家的小女儿幼儿园作业我一次都没有和她做过,小学成绩很一般,学习需要我督促才行,自律性太差,一直在报各种补习班,但现在初四了成绩更是不忍直视,但是,小女儿除了成绩差点,其他的都很好,无论是生活自理能力还是其它方面,都不用我操心,所以,我觉得成绩好考上北大清华的孩子第一个就是自律性强,第二个是学习态度,第三个才是什么家庭环境或者老师教的什么的。

2

经常听到有人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不是老师教的”,这句话既有道理又没有道理!作为老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北大清华的学生,也肯定是老师教出来的!不要否认老师的作用,当然也不能夸大老师的作用。

一、北大清华的学生,确实是老师教的!

我们学校每年都能考几个北大清华,有时候也会邀请他们回来跟学生做报告,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作为老师,说实话,他们交流的那些方法,多数都是“大路边”上的方法,比如预习和复习,比如错题本的记录和使用,比如做题和刷题等等,但是,为什么他们成功了?

这是因为他们落实的好,把老师传授的方法能够不打折扣,甚至是百分之一百二的落实了,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所以这就成了他的经验。

而这些方法,就是老师教给他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师的方法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许比知识的讲解更重要。

二、这里的老师,并非只有高中老师

考上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基本上没有自己在家学习的吧?他们从小到大都是上学的,既然是上学,怎么能忽略老师的影响?当然,这里的老师,并不是只有高中老师。初中老师、小学老师、甚至幼儿园老师或者其他学校的老师、网络上的老师,都可能会对他产生影响。

那些最后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往往不是高中开始发力的学生,而是从中考就是全市前几名的学生,从小学阶段就能崭露头角的学生。

三、家庭的教育,更加重要!

当然,这些学生都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庭教育非常成功,这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方面。当然这只是说学习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用心陪伴:

如果家长长期不在家,孩子成绩优秀的并不多,起码不会太优秀,这些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往往都是家长中有一方或者两方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培养,能够从小到大用心陪伴孩子学习和成长的。

2、积极配合:

这些孩子的家长,都能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和老师形成合力,你很难想象,一个在家里只会抱怨学校、抱怨老师的家长,怎么可能培养出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

学校和家长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但是实际上,很多家长却把学校当成了“敌人”来对待,最终的结果就是害了孩子。

3、资金支持:

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有多少学生是农村的?在有政策照顾的情况下,也不足20%,在城里上学,意味着更多的教育投资,如果孩子想通过奥赛进入北大清华,可能没有几十万元的投资,是拿不下了的。

四、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

当然,能够考上北大清华,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有几个因素不容忽视。

1、户口:

在北京考上北大清华,显然比在山东考上要简单的多,我们这里曾经和海南省有过合作,海南送优秀的初中生过培养,如果他在山东的重点高中能考进年级前10名,回海南考上北大清华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基本上就是状元级水平了。

如果你能有一个农村户口,又在县城上学,学习成绩还非常棒,那么你考上北大清华的可能性也很大,因为国家有专门针对农村学生的单项计划,北大清华也有“筑梦计划”和“自强计划”,成绩低一些的学生,也可以上北大清华。

2、运气:

同一批学生中,如果有5个学生能够考上北大清华,那么有可能有50个学生都有这个能力考上北大清华,最后能进入北大清华的,未必是最优秀的那5个,但是却是最幸运的那5个,因为这5个学生非常完美的把各种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了。

当然, 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学生自己!如果自己实力或者态度不行,其他因素都是枉然的,就像里皮作为世界名帅,也不能带领中国男足拿到世界杯冠军一样,但是这并不影响国家聘请里皮当主教练,因为优秀的主教练,确实能够给球员带来一些变化,这和老师是一样的。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3

答:请看??

1、老师所带班级有几十位学生,好中差不等,既有清华北大,也有三本。

2、题主的潜台词—— “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3、准确剖析:学生自律,学习习惯好,家庭氛围优质,老师呕心沥血教育。




4

题主您好!我是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孩子读的是北京大学,我同事的孩子也有清华北大毕业的。您的问题我来答。

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的学生,确确实实,老师功不可没!但不可否认的是,还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一、老师是学生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的主要功臣,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老师教的是知识、是方法技巧,而高考考的是能力,这不是老师能教出来的。

几年前,我曾有幸听过一个高考数学命题人作的报告。他非常明确地说,高考数学150分中至少有20分不是你们数学老师能教出来的,因为这20多分考察的就是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学生的能力。作为老师,要把精力放在130分上,千万不要芝麻没捡到还丢了西瓜。数学如此,其他科目的要求想必也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二、学生自身的能力是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的最主要的因素。

同一个班的学生,老师都相同,教法一样,讲的内容一样,做的练习也一样,有的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有的名落孙山,这都说明学生自身的能力是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的最主要因素。



三、家庭教育是学生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的重要助力。

且不说家庭教育在学生学习习惯、个性品质的养成上的作用,单在高三学生的心理疏导上就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同事的儿子是竞赛班的学生,由于压力太大,拒绝去做实验,拒绝去学校。同事真的是一夜白头,思前想后,最后请了一个月的假陪儿子旅游。刚开始,孩子忙着策划线路、欣赏沿途风景,绝口不提学习的事,他是急在心里,但绝不表现出来;慢慢地,孩子开始说实验的困难,自己的担忧,他只是认真倾听,鼓励儿子把心理话都说出来,偶尔提点一下。一天,儿子对他说:“爸爸,我要回学校,我要做实验”。他只问了一句“想清楚了”。儿子坚定地点了点头。这时他的心才放下来,而他们已在外面游玩了二十几天。最后他儿子因国际奥赛获奖保送北大。

我想,如果没有这位父亲的陪伴疏导,他儿子别说去北大,能不能正常读完高中都成问题。

四、同学在学习上的良性竞争有利于学生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

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相互探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

所以说,学生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是学生、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

不知我的回答您是否满意。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各抒己见。

5

关键是生源好,那些学生都是被那些学校都通过“掐尖”方式录取到的,几乎都是记忆力好的。

6

感谢邀请,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的学生,真的是老师教出来的吗?的确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能考上向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是多少学生梦寐以求而不得的目标,这些顶尖名校的门槛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只能成为仰望式的存在。那那些考上这些名校的学生,到底是因为他们自己,还是因为他们的家长或者是老师呢?身为一位多年担任重点高中班主任的老师,以下是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理解。

1、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可遇而不可求,首先得有自身的天赋

能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生,绝对不是学校能直接培养出来的,其天赋占了决定性的部分。这种天赋,除了智力因素,更多的是性格因素。这种优秀的性格因素里,有决定他能持之以恒的毅力、沉着冷静的心理以及矢志不移的坚定等等,这些因素能让这些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始终把握自己的航舵,不至于偏移方向,或停滞不前,他们最终在与同龄人竞争的过程中一路遥遥领先,提前到达终点。

这种天赋,有时得益于家庭的影响和培养,但往往基于孩子自身的禀赋,性格中自带的优秀品质,是后天培育很难企及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境况,一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其家庭氛围和条件并不怎么理想,但这些学生仍能自我约束,一路领先,最终绽放异彩。

这种来自于性格的先天品质,是随机而不确定的,所以这种学生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遇到了,家长老师好好培养,可能更有出息;遇不到,后天的教育可能事倍功半。

2、家长成功的教育,是这些学生成功的第一步

我们也看到很多的调查显示,考上顶尖大学的很多学生,其家庭教育往往很成功。这正好反映了影响优秀学生成长的第第一个外部因素:家庭的影响和塑造。一个有着良好知识涵养水平的家庭,孩子自幼在其中受到的熏陶和影响会伴随其一生。父母如果注重孩子从小到大的各环节教育,在孩子成长发展的关键点恰到好处地助力,将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巨大的推动力,恰如火箭助推器的作用。

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基于孩子本身特点和性格因素的,如果教育方法能与孩子本身特点和性格因素相切合,那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将会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而如果背离了这种规律,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

如果孩子本身具有较好的悟性和学习能力,那么他的父母只要给他提供必需的学习条件和帮助,孩子自己也会一路领先,展现出他卓绝的天资。而如果孩子天资不怎么聪颖,即使后天投入再多,可能也会收效甚微。良好的家庭教育,如果建立在孩子本身不错的禀赋基础上,那这种教育的效果才会明显地体现出来。

3、老师恰到好处的点拨,是这些学生成功的催化剂

学校教育的一大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统一教育,虽然学校经常强调因材施教,但在现实中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因此对于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来说,学校教育对于他们的影响,和对那些考上一般大学的学生的影响,并无多大区别。

学校和老师能帮助这些学生的,不过是在他们发展的关键之处,起到恰当的点拨和提升。我们很难相信学校会把一个天资平庸的学生培养成清华北大的学生,因为参照现实,很难找到切实的证据。

总之,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首先自身得有卓越的禀赋,再加上家长和老师的后天教育,才能一路直上,勇攀高峰。所以,他们的成就首先是自己的功劳,其次才是家长和老师的培养。那些优秀的人,决定他们成功的,往往是他们自身的优秀品质,而这种优秀品质,是他人很难培养出来的。考上清华北大的优秀学生,他们首先得感谢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7

笔者已经从事高中一线教学20多年了,说句实在话,那些能够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的学生,还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个人观感,孩子自身素质占据了6成,家庭教育水平也要占据3成以上,老师的功劳有1成就不错了。笔者之所以这么说,我的理由有三:

首先、学生的个人素质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的学生,基本上都具备三个方面的特质:

1、学习能力超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其智商和情商的综合水平,在智力上,这类学生是相当聪明,观察力和分析力强大,记忆力超好;在情商上,尤其是自我控制能力特别出众,心理素质比较过硬,对待学习既自觉自律又非常勤奋拼搏。有着这样的基本素质,即便是完全靠自学,笔者都觉得,他们都有实力高出普通人一等,考取比较理想的大学。

2、学习态度特好。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实际上学霸级学生的学习态度,都是最出色的: 他们热爱学习,能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们学习特别认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他们身上从来看不到懈怠和马虎;他们学习起来非常专注,注意力非常集中,不会出现开小差和走神的情况;他们还特别能够持之以恒,从来不会向挫折和困难低头,甚至愈挫愈勇。

3、学习习惯优秀。拥有优秀学习习惯的孩子总是作息非常规律,他们该进行学习与写作业的时候,就特别专注,谁也不能打扰他,该休息和玩的时候,也能充分地享受玩耍的快乐,尽情释放自己的情绪。拥有优秀学习习惯的孩子非常懂得劳逸结合,他们不会去拼时间和拼消耗,而是特别注重学习方式与方法,讲究学习效率和效果。

其次、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对于其成长成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的学生,基本都有以下家教状态:

(1)家庭和睦,让孩子有安全感。父母能够和睦相处、相敬如宾的家庭,孩子是非常有安全感的,因为父母就是孩子的天和地,父母关系的融洽,就意味着家庭的稳定;实际上孩子对这个方面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如果经常吵吵闹闹或者进行冷战,孩子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家庭危机,起码的安全感都没有,孩子哪还有心思用在学习上呢?所以和睦的家庭,做容易出学霸,孩子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也在情理之中。

(2)家风敦厚,让孩子有幸福感。好的家风是有传统的,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一些特别出名的家风家训,例如朱子家训、曾子家训等,使他们的后代子孙福源绵长;普通家庭同样可以有良好家风,笔者在小时候,因为撒谎,或者因为欺负弱小,或者不努力读书,就被老爹痛打过多次,在老爹的家风里,做人可以没有本事,但是必须诚实、必须正义、必须努力,否则就是不肖子孙,就必须家法伺候!所以,不论家庭贫富,也不管父母学识水平,只要家风敦厚,孩子就拥有幸福感,就容易有出息!

(3)家教谨严,让孩子有敬畏感。家教即家庭教育,是子女在家庭接受的影响和教育,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是一个人一生的初始化教育,对于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作用;家教的本来意义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家教是个体社会化非常重要的途径。有家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彬彬有礼、善良勇敢、守法懂规,概括起来就是有敬畏感;有敬畏感的孩子才能安分守己、才能专心致志、才能成为优等生。

再者、学校教育和老师对于那些优秀的孩子来说,仅仅是锦上添花,对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的真正作用不足一成。

从学习来讲,普通学生所有各科80%以上的知识都是靠学生预习自学,而优秀学生一个比例更大,差不多在95%以上,真正需要依靠老师指点来学会的东西微乎其微。

从考点知识点拨来看,老师的作用也不过是照本宣科,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份详细的各科考点汇总,里面都有比较详细的解读,优秀学生根本不需要老师来解读,自己的理解很多时候都超过了老师。

从高考报名指导来说,普通高中老师里面没有一个清华北大毕业生,他们所知道的,优秀学生几乎都可以在网上查到。所以,优秀学生能考上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跟老师关系真的不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的学生,根本就不是老师所能够教出来的,6分来自于天赋,3分来自于家庭,学校和老师作用能够占据1分,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8

不是老师教出来的,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吗?谁敢拍胸脯:“我就不去学校同样考清华北大?”

只能这么说,天赋好的同学,老师一点就通,自学能力也强些。天斌差的同学,老师花的心血就要多一些。

9

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的学生,真的是老师教出来的吗?

题主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绝对是学霸中的学霸,但是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真的是老师教出来的吗?我的观点是学生能考上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老师肯定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把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功劳全都归功于老师身上这是不对的。

一个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其实是多方努力的结果。一般来说,个人的因素+老师(学校)的培养能力+家庭因素+其它=孩子所能达到的高度。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能考上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最顶尖的高校,这有个人的因素、老师的因素,也有父母的因素,当然还有其它像运气一类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能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说实话,其实功劳最大的就是孩子自己。如果孩子自己没有一点天赋,学习又不努力不自动的话,那么单凭老师和家长的努力,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一流高校,那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其实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要么天赋异禀,要么学习异常勤奋,更多的是两者皆有的。

北大博士张宇识在节目《相声有新人》中就曾透露,按照规定七岁才能上小学,但是他七岁都会解微积分了,而且上学后不是老师教他,而是他教老师,他对老师说:“老师啊,我走了以后(毕业),谁辅导你考研啊?”虽然说这可能是一个调侃、是一个相声包袱,但是也反映出张宇识在学习上过人的天赋。而他之所以能轻松地上北大、取得杰出的成就,与他自身的天赋是分不开的。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到我们县里的一个学霸。这个学霸毕业于一所很普通很普通的中学,但是中考的时候成绩很好,是我们县里的第一名,本来可以去市里最好的重点高中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后来没去成,回到了他初中就读的那所中学继续读高中,那是一所一年都出不来一个重本学生的学校,在我们县里基本上排不上号,但是四年后这所学校成了全城的焦点。因为这里出了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而这个学生就是当年的他,当年的中考状元。正常来说,他就读的学校出个一本学生都困难,怎么会走出一个清华大的学生呢?这还得归结到个人因素上来,他自己的努力让培养他的学校光荣了一把。

二.老师(学校)的培养能力

要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一流高校,离不开老师的培养。一般来说,一流的老师更容易教出一流的学生。如果老师自己都是大专、三本毕业的,自己都没有考重本的能力,怎能奢望教出清华北大的学生?不是说一定不行,但是很难,而且即使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了,可能最主要的是他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老师的努力。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是为什么重点中学基本都招聘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当老师的原因之一。像深圳中学这样的超级中学还有不少老师就是清华北大毕业出来的。

另外,重点中学特别是超级中学,其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稳定的高分考生培养模式,把孩子送到里面去,更容易考上重点大学,甚至考上重点大学中的重点大学清华、北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挤破头也要考进人大附中、衡水中学等这些超级中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家庭的因素

俗话说得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氛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究竟能取得多高的成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否重视孩子的教育、知识水平的高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未来,是孩子上什么样的大学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曾经某北大学生在演讲中讲了一句“寒门再难出贵子”引起了轩然大坡,其实她说得对,因为贫苦家庭很难为孩子提供好的发展条件,很多家庭甚至连教育都不重视,认为读书不重要。这样的家庭怎能奢望培养出高知分子?怎么可能出“贵子”?不能说每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的家庭都富有,但是他们的家庭的氛围一般是和谐的,父母一般是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的。

其它

除了个人、学校、家庭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也会影响学生能否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一流名校,比如运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即使你多努力如果没有一点点运气,也是没有用的。今年就有不少通过捡漏的方式进入名校的学生,他们能进入名校除了自身的成绩并不差之外,还包含着很多运气的成分。同理,考清华北大也不是说光努力就可以的,还要有运气。当然运气是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取的,毕竟天道酬勤,越努力,越幸运。

所以,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不仅仅是老师的功劳,不是仅仅靠老师教就可以考上的。学生能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实质上是学生、老师、父母等多方努力的结果。

个人观点,欢迎互动,谢谢~

10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5个孩子有4个考入了清华北大。家主吴治保出身贫寒,初中只上了一年就缀学了,而妻子胡治爱更是没上过一天学。但夫妻俩却培养出4个清华北大的学子。

好多人在羡慕之余,可能也疑惑,这个家庭也太幸运了,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是不是有什么秘笈?

秘笈我不知道有没有,但这个家庭出了几个清华北大的学子 ,特殊性中肯定包含着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如果我们把普遍性的规律找到,就可以借鉴了。

现分析如下:

第一、名校名师一定比普通学校老师更容易培养出更多的一流学生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都认为一个孩子能不能成才,主要靠学校教育,靠老师,认为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的学生,大多是重点高中的名师培养出来的。

于是乎,择名校选名师成为家长为孩子必须做的。不说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就我所在的这所三四线城市,有所知名小学,每到新学期招生报名,家长可是半夜就爬起来排队等候了,一点都没夸张。带动这所小学的学区房可是飞速上涨。家长认为自家孩子小学、初中、高中都在名校上,那考上一流的高校也不是那么难了。

确实,名校名师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大 ,更有利于孩子成才,特别是那些很牛气的中学,比如北京四中、衡水中学、人大附中,每年有一大批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一些省级的重点高中每个学校每年,大概也有十几或者几十个考上名校的学生。

而全国大多数普通的高中考上清北的就稀少了,特别是一些县级高中,两年能出来个清华学霸就不错了。像吴治保这个家庭的4个孩子,上的就是县级高中,能够考上清北,可以说是振奋全县人民的大事,为此县里还专门拿出30万奖励这个家庭。

第二,清华北大的学子来自于重视教育的家庭

从家庭层面讲,据统计,清华来自所谓中产阶级(父母为大学教授或中学老师、公务员家庭、国企中高层)的孩子非常多,也不乏各种干部子弟。

这种家庭十分重视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其中更不乏当初父母就是以教育改变命运,通过考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的,自然对于下一代的学习更为关心。吴治保家庭的4个孩子没有就读于名校,他们的成功很大一个因素要归功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归功于对教育的重视。

吴治保夫妻俩年轻时因为没有文化,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他们不想自己的孩子也像自己一样生活,他们懂得“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他们宁愿自己苦点累点,宁愿自己缺衣少食,也不能耽误孩子上学,把辛苦攒下的钱,全部用来给孩子交学费,培养孩子。有些农村孩子的家长,孩子上完初中,就不让孩子上了,让孩子出门打工挣钱,多经济实惠啊!比较下来,吴治保夫妻眼界不知道比他们高出多少。

吴家的几个孩子也看出了父母为自己的付出不易,也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了力量与坚持,父母身上的艰苦奋斗和持之以恒的坚毅品质,他们也很好地传承下来。几个孩子只在学习上你争我赶,从不与别人比吃比穿,只要有时间他们就帮父母干农活,做家务。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拼搏

每一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都有很多优秀的品质,比如,清晰的人生规划,较强的自控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非于常人的拼搏精神等等。

特别是小地方的考生,资源实在太少,好像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机会上清华北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有许多出身“寒门”的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名校。

吴治保家庭的4个孩子就是如此,每天早上,五兄妹不必爸爸妈妈督促,父母早早出门做工,他们也摸着黑自觉起床,读书学习,一点不让大人操心。

现在的孩子面临的外界诱惑太多,很容易被吸引,甚至荒废学业。而成绩的提高,是靠孜孜不倦的学习,努力拼搏换来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学生如果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游戏上,能考取清华北大这样的一流名校吗?

结语

考上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的学生,确实有许多来自名校名师的培养,但如果我们处在小城市小县城,上的是普通的高中,我们依然可以依靠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自身的顽强拼搏,实现逆袭,考上梦想中的北大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