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对你影响最大三部电影是什么?

对你影响最大三部电影是什么?

2020-11-03 04:32阅读(61)

对你影响最大三部电影是什么?:我们出生在六十年代的山区人,看到这个问题,使人陷入深深地思考之中、久远的回忆打开我沉睡的电影思绪大门,也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1

我们出生在六十年代的山区人,看到这个问题,使人陷入深深地思考之中、久远的回忆打开我沉睡的电影思绪大门,也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对我影响最大的三部电影是《英雄儿女》、《南征北战》、《枪手卡特》。

第一部电影是小学五年级看的,我们小学五年级在一个小集镇上寄读,那时候开门办学,功课不多。每年县电影宣传队下乡放映,深入到边远的大队或者生产队。那是个秋天的晚上,老师们放学生到乡下十多里斑鸠池点生产队看电影,吃过晚饭,学生们排队直扑小队的放映点,晚上八点钟生产队的打谷场开始放映《英雄儿女》,王成在朝鲜战场上“向我开炮”的经典台词,时常在我耳边回响,一个英雄人物不畏牺牲的精神伴随我近五十年,可以说是影响我的一生。

第二部电影是《南征北战》,这部电影是我读初二在学校操场上看的。解放军小米加步枪,以退为进,灵活的战略战术打败国民党美式装备的正规军,使我深深感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大,我总是觉得解放军是我们的靠山,我一生崇拜军人。

第三部电影是《枪手卡特》,读大学一年级看的,我记得电影院从中年到晚上放映连续放了四次,我是第四次买票看的,电影火爆空前,因为这是一部当时水平最高的立体电影,显示当时美国电影业的巨大魅力,这是我对科技的痴迷与热爱!

2

《南征北战》、《从奴隶到将军》、《英雄儿女》。

我们那个年代的文艺生活比较单纯,在农村能看场电影,那都是非常奢侈的,就这几部优秀的战争片,我们好多小伙伴们,一起到五华里外的“五七干校”看的。

当时人们一听说“五七干校”放电影,都高兴的手舞足蹈奔走相告,忘记了在生产队大田里干活的劳累,兴高采烈成群结队赶往观看。

人民军队为了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了人民当家作主,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人民过上祥和、美满的幸福生活,他们抛头颅撒热血,舍身忘死英勇无畏的精神,教育感动鼓舞人心,激励人们敬英雄爱祖国,在各条战线上,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恩毛主席!

3

我是农村人,我最喜欢的电影首先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那轰轰烈烈的劳动场面是我亲身经历过的,至今难以忘怀;其次是《雷锋》从学校到部队,一直学雷锋的先进事迹,可以说雷锋的先进事迹影响了我的一生;再后来看的最多的,影响最深刻的电影就是《南征北战》,感觉到那就是伟大解放战争宏伟场面的再现。

4

您好,今天我很高兴回答“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部电影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是ANDY影视,这三部电影分别是《战狼2》、《流浪地球》和《大话西游》,对我影响的理由如下几点:

1,《战狼2》本身是一个爱国军事题材的电影,主要是讲主人公冷锋在非洲生活遭遇了人生的大转变,被迫卷入了一场非洲国家战乱,作为一名军人,他孤身进入沦陷区,不顾自身生命安全并带领战乱中的中国同胞和难民们展开了生死逃亡,最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舰的掩护下成功脱离危险。电影结局的护照内容非常震撼的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些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安居乐业,否则,落后了就会挨打,连年战乱等等。最后,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和平中生活,我感到很骄傲。

2,《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题材电影,讲述的是在2075年,太阳出现问题即将毁灭,整个地球气温下降零下100多度,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绝境,人类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逃离太阳引力的控制,人类经历了种种困难,最后成功逃脱了活了下来。影片告诉了我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人和自然是一个共同体,和平相处,否则破坏环境,人类会容易遭遇地震、火山,海啸等等自然灾害。

3,《大话西游》,这是星爷非常经典的一部电影,分为上下两部,相信喜欢星爷电影的朋友都有看过吧!其中有一部讲述了至尊宝蜕变成孙的过程经历了种种人生转变,爱恨情仇,以及得与失的选择等等,为了救师傅和心爱的人,他只能选择变成孙与牛魔王斗争,代价是以后不能有七情六欲等,影片中用搞笑、幽默风趣、无厘头的风格,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做啊,有时为了生活,为了爱情,为了事业而选择放下了许多东西,远离家乡去外面闯荡,寻找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

最后,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如果喜欢大家不妨点赞,关注我一下吧!谢谢!







5

霸王别姬

大话西游

无间道

6

对这个话题,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回顾自己四十多年的生活和工作经历,给自己留下印象或者说有影响的电影很多,如果非要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部电影,截至目前,非《少林寺》《渡江侦察记》和《战狼2》莫属,因为这三部电影给自己的少年时期,军旅时期和在地方工作时期,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令人终生难忘。

《少林寺》印下了自己少年时期的影子

1982年上映的《少林寺》,火遍神州大地。作为当时大陆第一部武打电影,由香港人导演和武打设计,又由全国武术冠军李连杰主演,这样的电影想不火都不行。那个年代,靠几角钱一张的电影票,竟然创下了1.6亿元的票房神话。

那时自己正好10岁,永远难忘的是,电影在村里露天上演时,屏幕前后人山人海,附近十里八村的人兴高采烈地早早来观影。家里有小孩的很早就去占好了位子,没去人占位的,有摆块砖头的、有放个小板凳的,有放土坯的,有放把椅子的……反正放什么的都有。看电影前家家户户都炒瓜子,电影一换胶片时,成百上千人奇特的嗑瓜子声音覆盖了整个场院。观影时大家最担心就是电锅(发电机)没电了,我们这帮孩子戏称:新电影,旧电锅,一到宝龙(我们村名)就趴窝。

当时这部电影到各村轮流上映,每到另一个村上映时,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都会追逐去看,最远时走十五六里路,看完后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到家,有时到家都后半夜了。至今,《少林寺》中的所有台词,自己还能一字不落地从头背到尾。少年时期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对自己影响这么大了。

《渡江侦察记》反映了自己的红色传承

在自己人生的成长历程中,有12年是在军旅中度过的,尤其难忘的是,有三年半的时光荣任“先遣渡江英雄连”第25任指导员。1949年4月6日,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连队先辈们月夜渡江侦察,为百万雄师渡长江提供了准确的江南敌人布防情报,为全中国的解放、捣毁江南反动政权做出了历史性的功勋。孙道临主演的电影《渡江侦察记》,演的就是连队真实的英雄事迹(电影顾问高锦堂,是时任连队第三任连长),战后,该连被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授予“先遣渡江英雄连”荣誉称号,陈毅元帅为该连亲自授旗。

这是一支有红色基因的英雄连队。在自己服役时的原沈阳军区,当时在全军叫得响的就有“神枪四连”、“钢八连”、“红九连”等英雄连队。“先遣渡江英雄连”和这些连队一起,成为了人民解放军英雄连队序列中的优秀代表,履行着“关键时刻冲得上”的神圣使命。一代一代的英雄连队传人,身上流淌着红色基因的血液,始终践行着“把红旗第一个打过长江”的“渡江精神”,都把“争第一、站排头、当标兵”作为连队完成各项任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新兵入伍,自己给战士搞教育时,第一个活动就是看《渡江侦察记》电影。

对我来说,人生“三观”的真正形成,是在部队特别是任职“先遣渡江英雄连”时奠定的,我永远感谢人民军队,感念战友情谊,感恩“先遣渡江英雄连”!

《战狼2》让自己听到了中国崛起的强音

《战狼2》于2017年7月上映时,创下了56.8亿的票房收入,恐怕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无法打破这一纪录。

这部电影带给了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自己充分感受到了只有国家的稳定与繁荣,才是我们生活理想的一切前提。尽管民粹主义者对这部电影提出了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人,都会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战狼2》艺术地再现了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果,让人们听到了中国崛起的最强音。它最终让世人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只要是中国人,无论在世界上的哪个国家,只要你亮出五星红旗,就没有哪个政权和武装敢欺负我们。

除了上述三部影片,《保密局的枪声》《大决战》《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等电影,也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7

大家好,我是海海文化闲谈,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对我影响最大的三部电影分别是《肖申克的救赎》、《当幸福来敲门》、《楚门的世界》。

《肖申克的救赎》教会我坚持的力量

主人公安迪含冤入狱,挖通了一个地道,逃向了自由,而这个地道被他的狱友称需要花600年才能挖通,但是他仅仅用了19年的时间。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要想完成一件事情,只需要具备两种条件:压力和时间。只要具备了这两种条件,再加上自己不断的坚持,就能够做成任何事情。

《当幸福来敲门》教会我要勇敢追求幸福

电影中的主人公可谓是一个彻彻底底失败者,事业毫无进展,家庭即将破裂,生活没有着落。在他最失意的时候,妻子离开了他,他和儿子也被房东赶出了家门。

即使在这种时候,他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最后被一家特别好的公司成功录用,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

有希望并为之付出努力,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楚门的世界》教会了我我自由、勇气的力量

楚门是一个孤儿,他被著名导演收养,成为了一档真人秀的主人公,从小他就生活在被设计的环境中。所有的人际关系,亲情、友情、爱情,都是别人的一次次演戏,而他却毫不知情。

直到有一天他察觉到这世界的虚假,他想走回真实的世界,导演在最后关头告诫他:外面的世界,和你现在所处的世界一样虚伪,充满了狡诈和谎言,但是外面的世界更加危险。然而出门还是依旧选择了自由和未知的风险。

8

人生就像一场电影,精彩与否,取决于演员的表演。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都在不同的时间上演这自己的电影人生。

一、《东邪西毒》:有一种爱情叫醉生梦死

同一样的演员阵容,成就了两部经典电影。如果说《东成西就》是喜剧的巅峰,那《东邪西毒》便是爱情的回味。欧阳锋的爱是自卑的,是沉默的,是被动的。他善于替别人解决烦恼,但却解决不了自己的烦恼。他深爱着大嫂,却始终说不出口。他想着功成名就再去娶她,可惜已经晚了。黄药师的爱是悲哀的,有时候,太过于牺牲自己,太过于在乎自己,你会知道,那不是爱,是伤害。或许洪七是幸福的,他的爱情,简单,淳朴,带着老婆闯天涯,不是很幸福吗?

在爱情的世界里,没有得到的,终将永远失去。有一坛酒叫醉生梦死,喝了以后你会忘掉很多事,但终归还是要醒来,来面对爱情。爱情喜欢就好,不需等待,不是吗?

二、《纵横四海》:有一种人生叫快意恩仇

周润发、张国荣、钟楚红,最喜爱的三个演员。电影中三人配合默契,天马行空,快畅快淋漓。这是一部枪战片,更是一部浪漫片。从选景到剧情,从动作到爱情,每一处都恰当好处,行云流水,看后让我们体会到了人性的善恶多变,人生的快意恩仇。

有一种美女叫钟楚红,美丽大气。有一种男人叫周润发,风流潇洒。当风再起时,再看哥哥的身影,仿佛就在昨天。电影带给我们一个独特的爱情故事,一段快意恩仇的人生,一段悲欢离合的友情。

三、《喜剧之王》:有一种喜剧是笑中带泪

这部周星驰自身经历改编的电影,感动了无数人。面朝大海的“努力奋斗”,见证了一个演员的艰辛历程。我是一个演员,是对演艺事业的坚持,是对人生的宣言。一个人,为了事业可以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很低,正如《悲观主义的花朵》中这样写着:在生活里你可以随意伤害我,我无所谓,但是你不能碰我的梦想。

这是一部喜剧,也是一部笑中带泪的悲剧。尹天仇和柳飘飘,都是我们生活的写照。你勇敢的选择,生活便会给你回答,包括爱情。

四、备选《阿甘正传》、《这个杀手不太冷》、《当幸福来敲门》

这三部太经典了,给我们人生更多的启示,大家都很熟悉,这里就不介绍了。

人生如电影,精彩纷呈。而好的电影能给我们带来积极的能量,鼓励我们克服困难,直面人生,这就是电影的力量。

大志读书,欢迎关注。图片取网,侵权联删。

9

大家好,我是影视交点,很高兴能回答这样的问题。

要说影响我最大的三部电影,第一个让我想起的就是《阿甘正传》!《阿甘正传》是我第一次完完全全,重头看到尾的电影,当时我在上高中,几乎是接触不到电影的,因为每天要学习,这部电影是老师放给我们看的。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一个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他跑着躲避别人的捉弄。在中学时,他为了躲避别人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跑进了大学。阿甘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一路的奔波以及遭遇的一切和不断的决心演绎了他的成功。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奔跑...。印象最深的是里面的那句话,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人生是变化莫测的,阿甘生而与人不同,因为“一直奔跑”人生也变得不一样,上天都是公平的,每个人出生的起点不同,但是只要有坚定的目标,并不懈努力的为之奋斗,我相信普通人也会有不普通的成绩。这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我整个初中都为自己小梦想而奋斗,而努力。很庆幸自己很早的遇到了这部电影,深有所感深有所得!

第二部就是《当幸福来敲门》,当时是在大学时期,为了更好的学习英文,就看了这部电影。电影主要讲了一位单亲父亲,通过自己不懈努力,不断的追求,最终成功的故事。这部剧里父亲对儿子的爱,也许是因为没有退路,也许是因为儿子,也许是因为自己的信仰,他坚信,只要今天够努力,幸福明天就会到来!当然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克里斯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人。所以,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松懈,你要为明天的成功做好准备。当时那时的我,正在面临毕业后找工作,也让我能够在大学期间更好的丰富自己,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第三部就是步入社会,无意中看的《肖生克的救赎》,电影内容我就不多说了,我想很多人都看过了。其实给我更多的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发现人生的意义。肖申克刚入监狱,与别人不同,他可以快速的适应新环境,寻找新的希望。和我们去新的工作地方是一样的,我们要做的也是这个。肖申克一直的目标就是自由,当然最后他也做到了。所以说希望是个好东西,只要你不断坚持就会有所回报。

所以,这三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最有影响的电影,也希望大家有时间也去看一下,也许你也会和我一样,能从中得到收获。

10

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浅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德国表现主义在20世纪初的反传统思潮中兴起,与十八世纪的哥特艺术与十九世纪的浪漫派艺术一脉相承。德国艺术家为了与印象派区分而首次使用此词。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上,艺术家们背离了欧洲传统学院派的“理性”、“描摹客观”美学,同时受尼采的悲剧美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的影响,侧重于表达情感、内心的意象。艺术家们擅用虚幻怪诞的视觉效果来表达生活的晦暗不明与深不可测。1920年的“黑白”默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被誉为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里程碑之作。

影片开头的字体设计便充分体现了表现主义的风格——线条凌厉,歪曲的字体形态与背景里尖锐的几何形状相互呼应,冷绿色与黑色的色调烘托了阴森危险的氛围,把卡里加里的小屋变成了潘多拉的魔盒。

因为是默片,电影台词的作用被大大削弱。相应地,表情、动作就会被夸张以帮助叙事。有时,过于强烈的情感表达会显得突兀甚至滑稽,而表现主义的运用正好消解了这种突兀,使人沉浸在男主的内心世界里,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

第二篇——浅评《大都会》

在1902年,乔治·梅里爱就用《月球旅行记》让世界见识到了非现实元素的奇妙。25年后,弗里茨·朗用一部《大都会》正式定义了科幻电影。高楼林立的未来都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使用,工业文明对人类的吞噬,种种超前的设想,就算放到21世纪,也毫不过时。剧情其实是十分简单易懂的,即便是一幕默片,绝大多数观众只需要有字幕的帮助就能理解。

所以电影也打破了年代的间隔,豆瓣上有着9.0分,好于98%的科幻片,比公认的科幻电影天花板《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还要高分,某种程度上说明其精彩程度完全不逊色于有声彩色电影,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20年代初,德国电影开始尝试把表现主义加载到影像之中。而当弗里茨·朗把表现主义运用到《大都会》,经典的一幕就出现了。男主角弗雷德目睹工厂爆炸后,看到了古埃及对奴隶的奴役,这个幻觉不仅壮观,而且还批判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无情压迫。这种表现主义带来了一股怪诞的独特气息,同时也把影片升级成了艺术品。

大都会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好像从有人类文明开始,阶级分化就已经存在了。不同阶级的人干着不同类型的工作,人类社会得以飞速发展。强·弗莱德森代表统治阶级或资产阶级,是大脑,没有他的智慧,仅凭工人们的蛮劲,繁华的大都会无法建立。工人群体代表着工人阶级,没有他们的劳动力,大脑再聪明,再伟大的想法也无法实现。如果阶级分化是必然的,那么两个阶级就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两个阶级的有效合作能使得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反之,便走向分裂崩塌。然而阶级斗争贯穿着整个人类历史,各大学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试图缓解和化解这种冲突。弗里茨·朗夫妇也有话想说,他们通过一部《大都会》表示,两个阶级出现矛盾,是因为缺少一个协调者——心脏。

浅评《东京物语》

1953年, 小津正好50岁的时候创作了《东京物语》这部电影。毋庸置疑, 在小津的作品中这是最高杰作。

影片剧情仍然是小津式家庭剧的重复:主人公是一对老夫妇, 离开故乡尾道来到儿子们居住的东京。旅行这个元素的设置, 使得家庭空间错位, 变得异乡化了。这样一来, 丝毫不拘泥于家族的思想与自然和睦的家族——这是从根本上动摇家庭剧成立的基础——之间的矛盾, 就被旅行这个元素巧妙地克服了, 这是颇具小津风格的。故事的展开部分由很多章节均衡地衔接而成, 并严守连锁反应的模式。与其说他是在将主题极力做剧情片式的收敛, 不如说是在努力避免超越我们的日常再现和重复的范围。作为叙事本身的影像也非常出色, 视线落在这对出远门的老夫妇身上。然而影像展现的并不是老夫妇在观察异乡东京的风景, 而是东京的风景反过来凝视着老夫妇。

《东京物语》与小津的其他作品一样, 或者应说没有其他作品能比它更有小津风格。影片中充溢着各种符号, 但又隐藏着什么, 压抑着我们解读它的欲望。在这个意义上, 《晚春》和《东京物语》既是小津的代表作, 同时也是内部极端对立的两部作品。《晚春》是个宝库, 里面蕴藏着构成小津作品的各种基层规则, 诱导观者读解它的欲望;《东京物语》尽管是同一剧情的新一轮重复, 又却是自制而内敛的, 没有诱导性地暗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