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有些银行职员自己从来不买银行理财产品?

为什么有些银行职员自己从来不买银行理财产品?

2020-11-02 23:05阅读(62)

为什么有些银行职员自己从来不买银行理财产品?凡是银行推出的较好的理财产品,最先买的、买的最多的都是银行职员,而且买理财的金额和比例都比普通人多,这是为

1

第一个问题:银行职员为什么不买银行理财产品?

①银行理财门槛高:5-10万起步,一个小职员买不起,这类产品更合适喜欢稳健的高净值家庭;

②银行理财收益低:在银行工作,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金融功底的,银行理财的收益也就4%左右,还不如买余额宝,流动性也高。

第二个:套路深的问题,其实我们一直以来自认为安全性最高的银行理财,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陷阱。

虽然现在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诞生,削弱了银行理财的存在感,不过在年纪大的老年朋友还有偏稳健的女性朋友眼中,银行理财还是很受欢迎的。

所以,今天多多要跟大家详细讲讲如何购买合规且正式的银行理财,让大家避免入坑!

从收益上来看,又可以分三类:

a.保本固定收益类

b.保本浮动收益类

c.非保本浮动收益类

顾名思义保本固定收益就是从买入的那一刻起,最终的收益是明确的,不用我们太过担心,虽然现在政策要求打破刚兑,不过这一类的银行理财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而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是保底的,但收益不确定,可能高可能低,保本不保息,然而一般都达不到说明书上的最高收益率,到最后拿到的收益可能还不如把钱放在余额宝的多,所以还需要好好辨别。

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就更难确定了,甚至还有亏损的风险。

前两种产品都没多大问题,因为它们保本,不至于会让你亏钱。而第三种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多多就不建议大家购买了。

举个例子,,,

净值类产品,是非保本浮动收益,投资者购买前无法预知产品的实际收益率,盈亏自负,是一种打破刚性兑付的产品类型。产品预期收益率区间较大,一般很难达到最高收益,多数仅能保本。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指通过某种约定,在客户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衍生产品结构,将理财收益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各类参数挂钩,例如汇率、利率、债券、一揽子股票、基金、指数等。其回报率通常取决于挂钩资产(挂钩标的)的表现。

不建议保守型、稳健型投资者购买银行净值类及结构类的理财产品。

接着,我们按产品来源来分,银行理财可以分为三类:

a.银行自家的理财产品

b.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

c.银行推销的理财产品

01

银行自家的理财产品

银行自家的理财产品安全性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不过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你也不知道是不是银行自家的,好比早前民生银行的假存款案,出售的产品有行长牵头、产品名字和该行的真产品很像、产品的说明文件也很真、购买产品的流程很正规,以假乱真的程度很高,要辨别真假当真不容易。

不过也是有方法的,就是可以直接上银行的官网或者手机银行投资理财版块看看,如果是自家的产品,官网上是可以看得到的。没有的话就要小心了。

只要是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都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产品登记编码。我们在中国理财网的搜索框内输入该登记编码就可以查到对应的产品;如果找不到,那就不是真正的银行理财产品。

02

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

其实,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并不都是自己发行的,有时候也会帮其他机构卖产品。

比如基金、股票、信托、保险等。

a.安全性

虽然这不是银行自家的产品,不过在风控上银行也会加紧的。安全性也相对的可以,要是出了事,代销的银行也要负一定责任的。

之所以不建议购买,主要是这类产品有自己的源头公司,比如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

在银行购买的话,中间多了一道,成本也会提高,可能要支付多一些的手续费、管理费等。

PS. 提醒一下,小心存单变保单

比如多多曾经参加过一家银行的VIP客户活动,活动期间银行向客户推销了一款15年期限的理财产品。

因为这款产品是保本的,银行一直强调的是“不会亏”,美其名曰强制性储蓄,但事实上这是一款万能险产品,是该行代理的保险理财。

细心的朋友才能发现,保险类产品中途退保的损失是很大的,产品说明书上也清清楚楚地写着,哪一年退保,对应的能拿回多少钱,比如投资5W,第1年就想退保的话,只能拿回2.6W,存一年还丢了2.4W ,亏死了Σ( ° △ °

2
)︴

这就是多多不建议购买理财型保险的原因之一,其他类型的定期产品虽然流动性差,但中断起码不会损失本金,大不了没了收益或者按照活期收益来算。而保险型的理财产品,是要按照现金价值来算的,概念有点绕,一句话,退保就要赔偿保险公司工本费、管理费等。

银行为了应对销售业绩,很喜欢忽悠大爷大妈买这类产品,千万要警惕银行推销的保险理财哦!

03

银行推销的理财产品

对于这一点,多多要提醒大家:千万别买!

有一些银行员工为了赚取差价,私自向顾客出售第三方机构的产品,比如信托、保险等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风险要比银行自营的高得多。

我们经常听到什么存单变保单、买了假的银行理财等新闻,其实都是缺乏职业操守的银行工作人员借助职位权利私自贩卖其他理财产品的结果。

上面银行代销的产品,要是出了事银行还是会出来承担责任的。而如果是员工私自推销的产品,一旦出了问题,银行往往会认为这是员工的个人行为,拒不承担相关责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飞单”事件,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为了避免销售误导,培养“买者自负,卖者有责”的理念。现在,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会要求录音录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录),完整客观地记录重点销售环节。除了这个,银行还应该在设立的专门区域进行理财产品销售。所以,在销售专区外头卖的产品,是违规的。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购买理财产品记得要到银行网点的理财专区或理财专柜办理。千万不要被别人拉到一边给你推销没有银行担保的产品~

最后提醒大家,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要注意风险等级是否与自己偏好匹配。

每一款理财产品都有相应的风险等级,并且与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具体来说,理财产品由低到高至少包括五个等级,数字越高风险越大。

判断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看产品的风险等级:

理财产品通常分为五个风险等级:谨慎型产品(R1)、稳健型产品(R2)、平衡型产品(R3)、进取型产品(R4)、激进型产品(R5)一般不建议新手买R3以上的,此类产品往往是挂钩股票价格、黄金价格、指数等走势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本金和收益的不确定性较大。不如去买基金、黄金和股票。

3

这个问题刚好适合我来回答,我本身就是银行职员,其次我也在做投顾方面的工作,正好两方面都符合,一个是自己以身说法,第二我对于产品或者投资还是有一点研究,正好来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你的问题和描述似乎有点矛盾,但是我有点理解你的意思,你是想说银行职员能够最先接触到某些不错的产品,很多人都内部员工都在买,但是依然有一些人从来不买,是他们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吗?你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对于你来说,你更想了解的是,这部分人是不是有更好的投资渠道,这些渠道是什么。

据我观察,就银行职员来说,主要投资方式有存款,理财产品,国债,各种类型的基金,股票,纸白银或纸黄金,黄金T+D,期货,房产还有比如字画等另类投资品。

首先我先告诉你,银行职员是买理财产品的。并且可能大部分银行职员都只是购买理财产品而已。对于大部分银行职员来说,他们的投资水平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对于大部分银行职员,他们的风险偏好是相对较低的。虽然每个人都期望获得一个高收益,但是绝大部分人是不能忍受本金损失的。这大部分人就成为了理财或者货币基金的拥趸。他们的大部分资产也就成了这种虽然不承诺保本,但是风险很低的资产。

其次,有部分银行职员的风险偏好是比较高的。这其中就包括一般投资者和高手了。对于银行职员来说,他们能够接触到的投资方式较一般人来说要多很多。无论这是由于开户任务,作为被动入场者进入,还是因为工作原因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投资方式。

对于风险偏好高但水平一般的投资者,他们也是市场中韭菜中的一员,他们也属于被收割的那一部分。很多人银行职员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投资逻辑,没有系统的逻辑框架,由于工作的原因,他们可能听到的风声会早一点,或者他们对于市场的关注是长期的,所以难免会成为市场中的一员。他们也是听风就是雨,各种道听途说,这个黄金做一点,那个股票做一点,甚至还有些去做期货啊黄金T+D等产品,大部分人是亏损的。但是相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银行职员无论是亏损程度还是亏损人员的比例都会低一点。因为对于市场情况他们关注的时间比较久,对于行情能够敏感一点,先知先觉一点,这会比一般人水平高一点。

对于高手。那就不仅仅投资某一项资产了,专门去做理财产品是不可能的。这类人可能就是做投顾这方面工作的,或者是做理财工作的,并且对于投资非常有兴趣,可以长时间保持专注的对投资进行研究,经验非常丰富且一定形成了自己的投资逻辑框架。这时候就不会仅仅关注理财产品了,理财产品算是一种被动投资方式,这部分人一般会选择主动投资,当然如果有好的理财产品,他们也会买入。他们更注重的是资产配置以及对于宏观经济的把握,哪里的确定性机会大一点,哪里的收益高一点就去做配置。无论是什么资产,可能房子的价格出现低点,具有投资价值,就去买房。股票具有了买入价值,就去炒股。这就很难限定了,主要看外界形势了。

无论做什么行业的人,员工个人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做一行,对于本行业可能认识和了解的多一点,但这并不就意味着就可以成功。主要看个人兴趣,个人能力,以及个人的坚持与努力了。其实购买银行理财没有什么不好,凭借这种省心省力的方式,获取的收益足以秒杀A股中80%以上的投资者了,说起来还是挺心酸的。

4

我作为金融从业人员也经常和银行员工打交道,接触多了也会和一些银行员工混熟,银行员工不买自己银行的理财产品,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是,并不是绝对,银行员工理财吗?肯定理财,只是他们接触的投资渠道较多,产品也多,因此在投资前会去做筛选。

银行员工整体工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有些银行的网点行长一年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他们的钱也会去做一些投资,比如炒股票、买理财、买基金。但是他们投资渠道是和老百姓不同的,他们会找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银行和券商打交道比较多,因此对券商是非常了解,同时也知道券商有些产品是比较不错的。比如:券商有国债逆回购,每逢节假日收益率非常高,2017年底7天年化收益高达15%左右,银行的员工很多都会去买国债逆回购,但是他们不会给他们的客户讲这些,因为一般季末、年末都是考核资产的时点,对于他们来讲,他们肯定是要把客户的资金留在银行系统里,不愿意让客户把钱转走。比如你是一个1000万的大客户,可能遇到跨年,国债逆回购收益率超高时,你只知道货币基金4%,不知道10%——15%的国债逆回购,一周时间可能就少一两万块钱的利息。这个是银行员工肯定不会给核心大客户讲的。

其次,在买基金时,比如公募基金,因为银行也会推荐客户购买基金,很多基金都是银行内部有销售任务,他们必须得卖。这个时候,我建议大家银行员工给大家推荐基金时,还是要自己多分析,基金的管理人是谁?历史业绩如何?股市目前点位如何?这些都很重要,还是得需要自己多分析。其次,银行员工够买基金很多都是在XX基金网够买,因为手续费打1折,相当划算,一般基金在银行端够买不会打折,因为银行挣的就是手续费收入,员工提成也是从这个里面抽取。因此,以后大家买基金可以去XX基金网购买,前提是你自己要懂,不懂的话图基金手续费便宜,买错点位,买错产品。照样亏你20%没问题,因为想少出1000手续费,最终买了一个不好的基金,亏了1万,得不偿失。

最后,在遇到核心真正的好产品时,银行很多高层领导都会去购买一些大型的私募产品,有些私募水平比较高,一年10%的收益都很容易。银行领导就会去购买这些私募产品。但是一般不会给客户推荐,因为银行首先是风险性低为主,券商才是以风险性高的产品为主,有的私募产品也是银行自己内部解决,一般不会和客户主动销售。不过,有的私人银行主要就是给客户配置产品,当然也会给给客户讲解私募。

还有一个大家要注意,尽量不要在银行购买保险产品,现在市面上保险产品特别多,有的是寿险、有的是理财险,很多保险品种银行员工都不会去卖,因为觉得有的保险比较坑人,但是提成高啊,所以为了赚提成,很多员工也会去给客户介绍。

最终大家在银行够买理财产品时,还是自己要多去学习和了解,知道银行给你推荐的是哪一类型产品。做到自己心理有数,毕竟最后投资决策是自己,不是银行员工!

最后感谢大家阅读答,认为对大家有用的可以多多点赞,也希望大家可以将自己观点表达出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你把你了解的分享给大家,我把我懂得的告诉大家,一起学习一块进步!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私信交流,欢迎大家!

5

您从哪里听说银行职员自己从来不买银行理财产品的?

您有证据吗?

第一个问题,部分银行职员确实从来不买银行理财产品,不论自己的,还是别的银行的。原因何在?

一个字,穷!

银行理财的门槛是5万或10万,普通银行柜员的工资水平,真的不高,一个月几千块,扣除五险一金,除去每月花销,还得找爸妈支援,哪有什么闲钱买理财啊。

第二个问题,银行理财产品套路深吗?

银行理财产品,套路很深,因为大部分产品的投资方向你是看不懂的,也没几个人看懂。为什么大家都还趋之若鹜呢,还是看重银行的信誉,大部分理财产品还是刚性兑付,保本保收益的给你。

但是,银行理财产品就容易有风险,也被监管给盯上。大家常说的资管新规,影响最大的就是银行理财产品,未来要向净值型的发展,现有模式完全打破。所以,且买且珍惜吧,买的时候,要看准银行的正规产品。

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啊。

欢迎关注财富精算师,了解更多有趣好玩财经知识!

6

随着我们收入的不断提高,现在理财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想理财的人虽然多,但是真正懂的人却没多少。这个时候很多朋友就会把钱给银行,心想银行稳定啊,总不会给我赔了吧。

虽然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柜台就设在银行营业厅内,但是它跟普通储蓄业务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理财产品跟储蓄业务分属银行的不同体系。所以理财产品不像银行储蓄,是可能会产生亏损的。

而很多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为了个人私利,经常向咱们无知的普通投资人推销高风险的投资产品,这产品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就悲剧了。

那么银行理财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以外,有时候还会代销保险、基金、信托等业务。有很多小伙伴就上了套,本着赚取收益的目的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却被销售人员混淆了概念,买成了保险。

保险没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获取保险金是不确定的。而且银行卖的保险,基本上都是理财型的保险,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买份保险,最好也别选择银行。

套路二

有些时候银行会把代收产品当成自发的产品卖,可能还会向客户隐瞒风险。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买的其实不是银行的产品。而风险也不是银行承担的。

套路三

销售人员介绍的预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并不是到期后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计算陷阱都没有那么简单。收益套路是无穷尽,只能自己注意一点,以免踩进了陷阱。

凡是口头承诺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数都是套路,最好能让销售人员把所有的承诺都写合同,这样如果有纠纷,也能算个保障。

更多精彩知识问答,请关注我:找靓机科普(zljkepu)

7

这个问题和描述有些矛盾,所以我们不看描述,只回答问题吧。

银行职员从来不买银行理财产品是完全不可能的,或者换句话说,银行职员购买理财产品的意愿要比非银行工作人员要强。



原因很简单,一是他们直接从事金融相关工作,对金融的理解更深入一些,即使不是相关专业毕业,有几年工作经验,耳熏目染以后也会对理财这件事情认识更深。对于我们认为很复杂的银行理财、第三方理财等,在他们看来就是基本常识。

二是他们有更多便利条件能接触到更好的理财产品,自家银行代理了哪些产品,自己推出了哪些产品,他们至少要比其他人清楚。并且除了自家银行以外,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哪个好,安全性及收益怎么样,他们比我们有更便利的条件能够有更充分了解。

坤鹏论现在投资的一款理财产品就是经当时在银行工作的朋友推荐的,至少在大多数已知的银行理财产品中,这个产品还是非常有竞争力。

所以说银行职员自己从来不买银行理财产品,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如果他们真的什么理财产品也不买,也只有一个理由:穷。



并不是所有在银行工作的人都能够拿到很高薪水,大多数基础岗位的工资并不高,除去日常生活以后所剩无比,完全没钱可以用于理财。与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啥区别。

坤鹏论是很建议大家理财的,即使只有一千块钱,也不能让这个钱扒在银行卡上存活期,放到余额宝里一天也得有几分钱利息吧?一年下来也有个几十块钱,谁会无缘无故一年给我们几十块钱?理财有时候是一种生活习惯,与从理什么工作无关。

8

我能先问一下,你这是道听途说,还是自己想象,问的是某一银行职员,还是所有银行职员?

作为银行职员,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银行职员不但买理财,而且买理财的金额和比例都比普通人多。

为什么?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银行职员的工作每天都能接触到金融、财经的各种信息,当然包括理财产品信息,什么样的理财产品比较靠谱、什么样的理财产品利率比较高,他们比别人知道的更早、了解的更清楚,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然会买理财产品了。

更“懂行”

银行职员当然也不是什么样的理财产品都买,一定是在市场上比较好的、跟别家的产品有一定优势的才会买,也就是更了解市场行情,因为没事就得比较哪家产品好才能给客户介绍啊,这就像是跟着保险公司员工买保险,所以跟着银行员工买理财,我认为是可取的。

当然也不是所以银行职员都买理财的,像我,就很少买理财,原因嘛,很简单。

穷。

银行理财产品5万起存,我哪有那么多闲钱,房贷都快还不起了。

9

题主的问题和问题描述似乎自相矛盾。不过,作为一名银行人,我可以谈谈银行人购买自家银行理财这种现象的看法。

1.银行人购买自家银行理财只有两种情况。(1)自家银行理财收益高。羊群逐水草而居,资金也是逐利而走,哪里收益高就往哪里去,银行人也是如此,或者说比普通人更甚。更何况银行人相比其他行业人员对理财收益更敏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所以只要自己家的理财收益高,没什么理由不买。

(2)强制购买。当银行为了推广某种理财(比如代销的信托产品),或者某种理财客户认购量非常少以至于无法成立,银行就会强制员工购买,且设置最低购买金额。这就像年终拉存款一样,拉不到存款就找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存;又像卖保险一样,指标完不成就得自己买,让亲友买。完不成指标就罚钱,银行宝宝心里苦啊

2.不过相对而言,银行理财依然算得上是市场上比较靠谱的投资方式之一,没有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收益波动大,同时又比货币基金、定期存款等收益高,换言之,是一个中等收益中等风险的产品,是投资风格比较稳健的个人投资者或者部分资金充足的非金融企业首选。有些企业就活生生的购买10亿保本理财,不是亲眼所见我真是不敢相信。

所以每一种产品都有其市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欢迎留言讨论交流,欢迎关注,我是司南立冬,后续更多走心分享!

10

我想弱弱的问一下,你是从哪听说不买的!据我所知,凡是银行推出的较好的理财产品,最先买的、买的最多的都是银行职员!

由于做私募投资的原因,会接触到很多银行的一线职工,也曾私下有过沟通。因为都是银行的内部员工(有些是合同工),比外面的人更能区分理财产品的好坏,对于那些稳健收益、风险可控的产品,非常愿意购买,甚至会发动自己的亲朋也去购买一来,可以使自己有限的资产获得增值;二来也能使自己完成业绩(一般会有业务销售额的考核指标)!

就和我们做私募股权一样,有比较好的投资标的,自己怎么也要多少跟投点。你稍微想一下就会明白,明知道一个项目发展前景较好,未来有可能获得2倍、甚至更多的投资回报,风险还可控,你会不投资么?

虽然说现在理财产品不允许承诺保底保收益,但你要知道,我们公司是靠“脸蛋”(声誉)来吃饭的。我们还不至于为了一点点管理费,而丢失自己的商业信誉的!

况且,相对而言,银行理财还是比较靠谱的,收益稳定,风险也不大!唯一的缺点就是,银行理财产品5万起投的门槛较高!一般刚入职的银行柜员,大学刚毕业,每月收入也就3000~5000元,哪有那么多积蓄去购买理财产品,往往那些在银行待了很多年,经理以上级别的人,在银行会购买很多的理财产品!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个人建议,只供大家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与人为善,转发点赞,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操盘手信一】!

11

今年互金大面积曝雷,几乎一天一家,一家比一家大,说明经济不行了。

银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流向房地产,和肯给高息的落后企业,本身就有风险,很多理财产品已开始违约。

建行行长都说,房价上涨银行害怕,房价下跌银行也害怕,说明银行意识到风险,自己不敢再投入,希望有人去接盘,理财产品是最好的接盘者,反正银行只收手续费,不负责兜底,风险全转嫁给那些缺心眼的人。

银行员工比普通人精明,知道理财产品没保障,都是企业忽悠人的,根本不会去买,可为了完成任务,推荐给不知情的储户。

好企业在中国不缺钱,银行都抢着贷,利息都有优惠,有风险的企业,银行不敢贷,打包成理财产品向外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