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锤子和一加各自的情怀在哪?

锤子和一加各自的情怀在哪?

2020-10-30 22:38阅读(60)

锤子和一加各自的情怀在哪?:关注我,获取更多深度解读工匠精神是锤子的情怀罗永浩的经典语录是:“你负责认真,我们帮你赢”和“要干干净净挣钱,要实现理想:-

1

关注我,获取更多深度解读


工匠精神是锤子的情怀

罗永浩的经典语录是:“你负责认真,我们帮你赢”和“要干干净净挣钱,要实现理想,要改变世界”。

着非常罗老师了,罗永浩基本上是用他当年做英语培训老师忽悠人的那一套照搬过来的,这么多年了,打鸡血还是屡试不爽,不过有点怀疑老罗选错了行业,毕竟手机硬件,不能光靠张嘴吹和打鸡血。

老罗做锤子的时候,其实已经没什么机会了,前面都是功能机时代就霸占市场的大厂们,有厂子有门店,有品牌有用户,老罗啥都没有,连品牌定位都没有,最后切细分市场和差异化,选定了锤子的定位是工匠精神……

如今回头看,这个定位其实不算成功,等于老罗一早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工匠精神能圈到多少用户呢?大众手机用户恰恰不在乎什么工匠精神。

小米一开始咬牙不做低端机市场,结果还是不得不向市场屈服,推出红米,先把大盘拿稳了才是王道。

不过,这也没啥,工匠精神如果实至名归,小而美的锤子科技也是能生存下去的,比如魅族,再不济像美图,自己赚不到钱,还是能被小米接盘,但问题是,老罗这工匠精神的故事也没讲好,老掉链子,买了锤子的用户发现锤子手机的各种bug,然后慢慢粉转黑。


OPPO老兵带出的一加新品

一加科技(OnePlus)是由OPPO副总裁刘作虎离职创立的品牌,因为有OPPO的从业经验,刘做一加也算得心应手,发布的第一批新品就很受好评,销量也不错,在海外卖的尤其好。

发布会当天一加海外知名度爆发,当天Twitter话题榜Top 10有2个与一加有关,官网每秒3000个访问,瞬间就挂了。

海外用户,乃至科技媒体无一不给一加好评。

虽然一加没有说什么工匠精神,不过人家是实打实的在打磨产品,用实力说话,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业内美誉带动了销量,然后通过用户口口相传,实现了品牌传播。

另外,在产品打磨上,一加也比较实在,软硬件都经过仔细打磨,是个办实事的。

刘作虎之前的从业经验,也让他带领的一加避过了很多坑,不像老罗,又做手机,又做个人电脑,又做加湿器,最后一个都没做好。


现在手机行业大局已定,锤子恐怕没有逆袭的机会了。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2

锤子的情怀只是罗永浩的情怀,情怀也是锤子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没有情怀,很难想象锤子手机能有现在的影响力,说锤子的品牌影响力全靠罗永浩一人支撑,一点都不过分。

锤子上线之初,获得的关注堪比一线手机品牌,第一次发布会便引发全网关注并热度讨论,虽然只发布了一款主题。这一切,都是老罗的功劳。

第一款产品上线便受到众多粉丝追捧预定,这也是老罗情怀的功劳。当然,后面的产品可就没那么幸运。

坚果Pro之前,锤子手机除了情怀,并没有哪一点做的比友商好。NO,还有勇气,锤子受关注的另一点则是其强大的自信,敢于给出与产品不匹配的售价。

直到坚果Pro出台,锤子科技的风评稍有好转,锤子总算像个正常的手机厂商。每一次发布会,老罗都能把自己感动到哭。他的内心OS可能是,咱这么好的产品,怎么没有傻X愿意买呢?

说说坚果Pro

坚果Pro发布会当晚,我在锤子官网和京东各预定一部64G炭黑色版本,发布会第二天上午收到京东送来的手机,直到发布会第二周仍没有收到来自锤子官网预定的产品,遂退货。

从外观来看,坚果Pro在如今的手机市场,辨识度非常高,也非常漂亮,但手感非常差。对此,罗永浩给出的建议是,为啥不买个套套呢?

虽然坚果Pro的外观设计非常赞,但制造工艺却并没有那么好。

按键松动,按压感非常差,在收到手机的第15天,电源键居然塌下去了。

当然,这都不是重点,锤子OS才是其内涵。相比目前主流的小米、华为、OV等手机,锤子OS还算是很有意思,差异化明显,系统功能实用性很强。包括便签、一步等功能与其他应用的交互,都非常人性化,且非常便捷实用。

但是,锤子OS的稳定性实在是太差,就目前的使用体验来看,锤子OS做的实在不够好。

比如,偶尔手机信号bug,收不到别人打过来的电话,也收不到短信,但本机可以拨打电话。这就很尴尬了,手机没信号了,你自己都不知道。

再比如,手机偶尔会出现没有声音(包括来电),只有微信通知消息有声音。

再比如,偶尔系统会卡死,只能重启。(别跟我说什么安卓的通病,这可是新机哦,而不是使用2年3年的老安卓。)

最后,坚果Pro的售价还是贵。

所以,你说锤子的情怀值不值钱呢?

3

锤子还是文艺青年,一加已不再是理工男

手机市场的同质化,是无奈也是现实。

这片红海中,特立独行者只有那么几个。如果说锤子是国产品牌的文艺青年,那么一加就是一直在扮演理工男的角色。同样特立独行的风格,让两家厂商在饱受争议的同时,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众而又忠实的粉丝。

但是,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面对淘汰和生存的选择,锤子似乎文青依旧,而一加已经不想再做那个理工男了。

本周三,一加的新一代旗舰一加5发布之后,瞬间在关注其产品的用户中引起巨大争议。继续追捧者有之,但是吐槽和失望者也不少,焦点多集中在为何刘作虎把他们期待已久的一加5做成了“iPhone”。

或许是因为摆脱不开老大哥OPPO的渊源,一加5采用了几乎跟R11近乎一样的ID设计。作为专注线下市场的OPPO采用这种类似iPhone的画风可以理解,毕竟面对二三线甚至更为下沉的渠道,这种套路比较吃的开。

但是,做为一个追求“不将就”口碑的互联网品牌,一加居然也直接将这套设计搬到了年度旗舰机型上,难免会让一加的粉丝以及关注一加的用户感到失望。或许在看到一加5的之后,一加的老用户们也会像刘作虎那样爆一句“经典”粗口,只不过这句话会变成“真TM不爽”。

作为一款一直“享誉海外市场尤其是极客圈”的发烧手机,一加引以为豪的国外专业媒体是如何评价这款年度机型呢?

这次发布,一加5首选了欧美市场,刘作虎也像以往一样在微头条发文PO出海外用户排队等候的场景。不过,这次海外专业媒体对一加5却没有给出像上一代一加3/3T那样的高度赞誉。

知名测评小哥MKBHD-Marques Brownlee,在去年曾极力推荐过一加3和一加3T。但面对此次的一加5,MKBHD-Marques Brownlee则显得有些失望,特别是在外观设计方面,小哥用OPPO R11与其做了外观对比,表示二者几乎一模一样。同时,由于一加5背面过于类似iPhone,他对此也表示遗憾。

尽管,小哥仍然夸奖了一加5的硬件配置,不过由于外观设计方面的缺陷,他也只是给出了一个”如果不在意外形,一加5价格还是很对得起它的硬件配置“的评价。看来小哥也深刻领悟了所谓中庸之道。

另外一家美国权威科技媒体THE VERGE,也对一加5做出了全面评价。THE VERGE在一加5上市之前还专门到深圳一加总部进行过专门采访,可以看出对一加的认可。不过在一加5正式发布之后,THE VERGE却表示“非常失望”。
TheVerge 直接给出了Hard Copy的标题

THE VERGE会对每一部上市的新机进行一次打分,去年一加3和3T,分别获得了THE VERGE给出的8.6和8.8的高分(这一结果也曾被一加大范围宣传),要知道今年上市的三星Galaxy S8才获得9.0,由此可见THE VERGE对一加3和3T的认可。

当拿到今年的一加5之后, THE VERGE却只给出了7.9这样一个相对平庸的分数。对此,THE VERGE还列出了一加5的几处缺点:双摄很失败、不是原创设计、不防水(张老板在发布会上表示“生活防水”2333)、这块屏幕很2016(说明一加5的屏幕素质并没有得到改善)。

正如THE VERGE所说,一加5的屏幕依旧是其强悍硬件配置里最大的槽点。

早在上一代的一加3/3T推出时,屏幕的显示素质就是用户吐槽最多的一个。由于屏幕素质太差,用户甚至将在这块屏幕戏称为“瞎眼屏”。显然,刘作虎也是知晓这点问题的,在此次的发布会上他表示:“我知道你们对屏幕的意见,但本质是显示效果。”对于用户的吐槽,刘作虎似乎也只好选择了忽视。

此次新品的售价,相比上一代上涨了500元,但一加5的屏幕依旧很“2016”,采用的是与上一代一加3/3T同样的屏幕。同时,刘作虎抛出的“1080P和2K屏幕在5.5寸屏幕下差别不大”的神言论……这种处理方式显然对不起一加“不将就”的口号。

其实,一加5在外观设计方面的苦衷外界不难理解。毕竟,在国内手机市场向主流设计靠拢更为安全。如今的iPhone虽然三年没变过样子,被无数人吐槽外观设计陈旧,但难看了三年的iPhone依旧是卖得最好的,这就是安全边际。

纵观当下热销的国产手机型号,其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些iPhone的影子。对于国产手机厂商们而言,iPhone的造型依旧是最稳妥的设计,或者说是最好卖的设计。只要借鉴得当,既省去了外观设计费用,又可以在供应链获得最实惠的公模成本优势,销量还能有保障。这对于OV、金立等主打线下的手机厂商来说是金科玉律。

求稳是OV等大厂应对巨大出货量的秘诀,再想到一加与OPPO的渊源,一加5的”撞脸“也就顺理成章。但这种从众的处理方式,似乎违背了一加品牌创立的初衷。

曾经的一加1被外媒评为”梦幻手机“,而作为OPPOFind5、N1等大热机型的主导者,刘作虎在手机行业的个人能力也毋庸置疑。但是,或许是觉得坚持特立独行,就注定会是一个小众品牌;或许2016年1加3/3T的销量,已经无法让投资者认可……所以,不甘平庸的刘作虎在2017年选择了大众市场更为喜欢的“口味”。

迎合或者妥协,就意味着要和大众市场其他的玩家共同走进同质化的泥沼。不再小而美的一加,似乎也不再是当初那个“不将就”的一加了。

尽管相对于上一代产品小涨500元,但不可否认,2999元起售的一加5依旧是一款各方面都非常均衡,具有很好竞争力的产品。或许这次撞脸iPhone的一加5,能够获得不错的市场销量,但这样的结果能让忠粉高兴起来?

反观老罗的锤子,依然是如今国产手机厂商中为数不多的“异类”。尽管几年下来老罗的棱角也渐失锋芒,甚至开始学会有所妥协,但锤子依旧没有放弃追求差异化,这也是老罗认为唯一正确的方向。

在此前与罗振宇的《长谈》中,老罗曾表示,希望在未来十年里,做出高度差异化和创新的东西,来赢取自己的市场份额。

索尼的CEO平井一夫曾表示:“所谓的行业大洗牌基本上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而当行业大洗牌真正来临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出局的往往都是那些高度同质化,“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的品牌,而那些与众不同,拥有高度差异化的企业会留下来。

保守与激进,两种不同的态度或许会让锤子和一加迎来完全不同的结果。是不断地追求差异化,还是回归大众,这两者究竟谁才是后来者正确的道路?仅从个人角度来说,笔者还是支持追求差异化。

跟风跑会活得很好,但永远不会成为那个领跑的人。一个成熟的市场总是需要几个能够搅局的异类,不然的话也太过乏味。

4

作为一加3的首批用户,我当初一直是坚信一加的不将就(Never-Settle)金属机身的手机在2015年能设计的模型并不多,随即在国产厂商一路的“跟风”潮流下,各家都拿出了背部极像HTC的当家旗舰,再次就不一一枚举了。不过一加3虽有跟风但,就如一加CEO刘作虎所说的那样,确实经过不断的打磨,最终的手感真的非常棒。

一向走极简主义的氢OS在一加3上搭载了还不完整的HOS2.0版本,拿到手里真的是小而美的极简风格,着实漂亮。后来更新到第六版之后,随着安卓7.0的升级,基于安卓的手机厂商不得不将其设计靠近安卓原生的Materail Design的设计风格,从此还算精美的氢OS饱受差评,渐渐地大家接受了这种风格,原生的抽屉极为好用,与即使是放在现在也不失为主流的6GB+64GB的组合以及高通骁龙820搭配极为流畅。

一加5系列缺乏设计的模型虽饱受广大网友的嘲讽,但不得不承认一加的用户越来越多,也因此一加销售超400万部,营销额达100亿。曾经的不将就情怀现在恐怕是要为了满足更多的普通用户而不讲究吧!

作为理想主义创业者,罗永浩更多的是承载着罗粉的各种期盼,锤子的诞生让老罗放弃了当初的老罗英语培训,T1的设计获得无数赞美之声,但刚出道的老罗并不知道这么多,如此各种折腾,一直到坚果Pro系列迎来了老罗的春天。

注重体验的老罗从各方面让手机变得更加智能化,one step、bigbang、闪念胶囊等等一系列带有标杆意义的软件优化让安卓有了新的模样。而曾言要做中高端手机的老罗渐渐地平和了许多,大概是成熟了,而如今买他的手机绝对不是所谓的买情怀送手机,而是手机承载着老罗所有心血的凝聚,情怀激烈用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5

情怀是什么?这两个都是被定义的情怀罢了。这两个品牌所谓的情怀,在我个人的理解里面,应该说是有自己的坚持吧。

锤子在老罗的营销下,打下了工匠精神的标签。这里面推出的产品,确实它在一定程度和某些方面,确实很有自己的想法,也很精雕细刻。但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这样的坚持,只会导致一个相对而言小众的效果,因为大众往往更多的是跟风。

而一加,反倒说起来有点最初小米那种发烧的味道。坚持以主流最高的硬件配置,加上相对较低的价格,打出性价比的标签。注意我说的是相对。一加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坚持,不过更想要快速的拥有更大的市场,后面的几款机子,感觉在外观设计上反倒没有之前的那种独特了,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做了妥协。喜欢一加的用户,相对来说都算比较极客一点点的,这样的外观妥协还是难免有些让人失望点,但硬件上依旧还是有很极致追求的。

6

锤子和一加这两家公司,都从没说过自己卖的是情怀,也不存在什么核心竞争力就是情怀。所谓的“情怀”,只是媒体和用户强行加上去的标签而已,但这也从某种程度传递出了它们是两家与众不同的公司。

锤子:敢于追求高难度动作,并且不轻易放弃

先来说锤子,作为锤子科技的创始人,罗永浩是一个十分激进的人,在做产品上也十分激进,敢做敢说,这个在锤子早年的产品上就可以看出(比如 T1 那三颗任性的实体键,以及过分追求工业设计而脱离了大众用户群体的需求),在罗永浩早年的言行中也可以看出(拥有攻击型人格的老罗怼天怼地怼空气),把手机行业的同行怼得一无是处,这让锤子科技在创业早期吃了不少亏。

罗永浩在接受极客公园 CEO 张鹏采访时提到,看足球的时候,不管意大利的球队再怎么牛逼,他都不会喝彩,因为他不喜欢防守反击型的打法,更不屑于给这样的球队喝彩;还用了体操运动员举例子,体操运动永远属于那些追求高难度动作的运动员,有些甚至直接以运动员的名字命名,他喜欢的是这样的风格。如果一定要说这家公司的情怀在哪里的话,应该是在做产品上面,一直追求高难度动作、并且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一加:敢于做一家“慢公司”,消除“国际化”的伪概念

一加这个品牌,在国内不温不火,在国外却异常火爆,到什么成都呢?每次发售新品,门口排的队伍就跟喜茶一样,有人说可能是雇水军在排队罢了。其实这种情况是完全不存在的,其一,国外不存在这种水军排队的服务,这是天朝的特有产物;其二,在国外被发现有水军的话,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发现一次,可以说这个品牌就完蛋了。

一加的创始人刘作虎曾不止一次提到过:一加敢于做一家“慢公司”。熟悉一加的人都知道,一加至今还保持着一年一大更的产品迭代节奏,只做真旗舰,“一年一更”在当下这个极具诱惑力的手机市场是非常难得的,并且用盈利 100 亿证明了专注做旗舰机也可以活得很好,这样的公司,除了一加,看不到第二个。一加的产品非常注重设计的,尤其是细节方面的设计,一加的团队可以为一个腰线的细节打磨好几个月,这种细心打磨产品的团队是值得敬畏的。

一加手机的销量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比例大概是三七比,但是一加并没有差别对待,并且刘作虎提出“国际化其实是伪概念”,因为真正好的产品是不分国界的,我们从来没有听 Google 说过要做国际化。不得不说,刘作虎的认知还是比较高的,这种高是带有一丝文艺的高。所以,如果非要说一加的情怀所在,应该就是:敢于做“慢公司”的勇气和不差别对待国际市场的做法。

7

为何有创新精神的锤子手机屡报危机,趋同堆料的一加却风生水起?

几乎同时发售的两个年轻品牌,创始人具有鲜明的个性;锤子手机屡次拿出颠覆行业的创新,却数次暴出财务危机;一加手机多被人诟病外观与OPPO相似但销量屡创新高;是创新者的窘境?还是商业时代的悲哀?

那一年是手机创业的黄金年份,锤子SmartisanT1与一加Oneplus一代都2014年发售,初期还曾相互欣赏,但是几年过去了,如今的锤子手机多次被媒体爆料被收购,财政赤字甚至员工的工资都要延期,初期是不信的,一直到法人变更的事实。锤子手机从推出伊始就满是争议,但是谁没有被老罗的工匠精神打动过?一个外行杀入手机行业,带来了如此多数量的创新,甚至用过SmartisanOS的人大部分都认为这是当前最好用的安卓系统界面之一,如此励志的故事,怎能不让人唏嘘?

一加手机如今混的风生水起

2014年4月Oneplus一代发布定价1999,使用了当时主流的旗舰的硬件骁龙801系列与3G运行内存,外观采用了悬浮屏的设计,主打手感,与当时的OPPOfind7确有几分相似,但是网友扒出一加的设计师确实就是设计find7的那个来打消疑虑,两款手机价格相差1000以上,一加一跃成为了当时性价比很高的手机,一月之后发售当日就销售一空,与刷机团队CM合作,顺利获得国际口碑维持到现在,初期专心做硬件的一加一代甚至还可以刷机成SmartisanOS系统。反观锤子5月发布,迟迟不能供货,首战便延误了战机。

很多人都说一加是OPPO发展线上的子品牌,刘作虎曾经的OPPO高管背景与股权结构证实了这点,4年过去了,近期发布的一加6T依然采用了当前高通骁龙平台顶级硬件配置了,骁龙845处理器与8G运行内存,配置了IMX519感光元件的主摄像头,依然主打性价比,虽然4时间里随着整个行业的硬件成本升高与工艺品质的提升,价格不再是1999而变成了3399,但是外观越来越像OPPOR17了,连屏幕大小都不舍得改动一下,虽然毫无创新可言,但是一加的销量却是节节升高。


我想一加唯一值得称道的贡献就是价格了吧。消费者不管你创新或者情怀,以较低的价格拿到高性价比的产品才能让人掏腰包,商业时代就是这么残酷。

情怀依旧但是现实很残酷

还记得锤子T1发布会的三小时激情相声,每次发布会都座无虚席,只因工匠精神的情怀感动,创始人罗永浩有着争议的品格张扬而口无遮拦,但是他做出的产品让整个行业为之震动。曾经与王自如的3小时直播让我们了解了很多行业内幕。

4年时间锤子的变化很大,从棱角分明逐渐变得圆滑,从硬件到软件都从乔布斯式的孤傲变得逐渐接受了世俗的批评而改变,在坚果发布时还有T系列的坚持,到坚果系列销量成熟而暂时抛弃了T系列,定价也逐渐朝着性价比手机迈进,但锤子手机的采购量所限一直没有拿到旗舰级别的硬件。

坚果R1虽然配置了骁龙845平台,摄像头也升级为IMX363感光元件,但是LCD材质的屏幕同主流OLED屏幕的差别拖了后腿,并且利用存储从6+64到8+1T的变化,把一款手机定位三档人群,从2K价位到8K的定价,就像米8与iPhone X外观一样,我们实在分不出拿在手里的是2K的手机还是8K的手机。

但是在当前同质化严重的诸多手机中,锤子依然特立独行,锤子的创新不是小小的升级,每一个都是实际体验上的与众不同,尤其是在软件层面。

SmartisanOS6的无限屏推出几乎开启了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比时下的全面屏概念更具创新意义;子弹短信提供了更高效的语音沟通方式;闪电胶囊1.0提升记录效率;大爆炸2.0改变复制黏贴方式;一步1.5快速切换应用,还有很多的真正好用的功能给整个行业带来一股清流。

当锤子利用坚果系列的成功拿到了几乎主流的硬件配置,再通过软件层面的创新逐渐走入正轨的时候,危机从未离开,手机行业是财富聚集地,创新是用钱堆出来的,虽然锤子让投资者看到了未来的,估值逐年上升,但这是一个烧钱的行业,资金链的危机从开始保持到了现在。挖角拼凑的手机制造与品控团队对于产品力的把控很难真正完善,从而暴露出诸多小问题,每一个都会被盯住的媒体大肆渲染,一些设计的细节确实还需要经历几代更替才能逐步完善,与更拥有曾经摩托罗拉硬件班底的小米和OPPO背后支持的一加甚至独立加工的魅族相比都难有胜算。

讨论

说实话,我们不希望这样一家具有独立创新精神的企业如同乐视、酷派、金立一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锤子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体验上的进步,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商业世界没有同情,产品力是核心竞争力,每次要下单锤子手机的时候总是会被一些细节所阻拦,情怀虽然很感性,但是消费是理性主导。虽然励志故事悲情结局会让人铭记,但希望罗永浩与锤子手机还有更好的明天。


我会分享一些有趣数码观点,

体验一些新奇的数码好物,

欢迎留言讨论,

欢迎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数码自媒体《卢旭》

8

一加 刘作虎说 不将就

锤子 罗永浩说 工匠精神

这是情怀吗?

9

锤子是老罗的工匠情怀,一加手机的情怀则是刘作虎小而美

10

用过一加5t,三年,手机挺好,配置很高,价格当时3299,8+128GB,其实买一加手机的人都有一种情怀,极客情怀,用最少的钱干最多的事儿,强悍的配置和性能,但是终究归底的原因可能是经济实力不允许买更高端手机或者自己经济实力允许但是消费理念买便宜好用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