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英国为什么要脱离欧盟?

英国为什么要脱离欧盟?

2020-10-26 09:31阅读(63)

英国为什么要脱离欧盟?:没什么隐情,引擎倒是有好几个。持续了3年多的脱欧运动已经让英国上下焦头烂额,除了三届首相走马轮换,英国民众也对脱欧运动的:-欧盟,

1

没什么隐情,引擎倒是有好几个。

持续了3年多的脱欧运动已经让英国上下焦头烂额,除了三届首相走马轮换,英国民众也对脱欧运动的剪不断理还乱忍无可忍。

继英国首相约翰逊击败工党涉险过关后,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脱英”运动再度风起云涌。

从今日英国一地鸡毛的状况来看,英国明显在脱欧运动中得不偿失。那么,为何英国要执意脱离欧盟呢?难道真的是因为英国的所谓绅士的傲娇吗?静夜史认为当然有这样的原因,但绝不是主要原因。毕竟英国脱欧事件,虽然从“脱欧公投的偶然性事件开始,但却蕴含着历史的必然。

因为英国太亏了!

如果说加入欧盟是一场交易,那么英国在40多年的时间里已经亏得一塌糊涂,如果不选择及时止损,英国可能输得倾家荡产。

作为欧洲大陆旁边的岛国,英国虽然在历史上受到大陆帝国的深刻影响,比如罗马帝国,但却在大部分时间里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

英吉利海峡的存在使作为岛国的英国能够有效阻挡大陆方向的入侵,这使得英国能够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文明的演进。

而海洋在作为英国屏障的同时,也成为英国食物的重要来源,加上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滋养,英国具备了率先跨入近代文明的可能。

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盛极而衰后,欧洲西海岸的尼德兰以及岛国英国开始迅速崛起,而因为英国地理位置更安全,所以在传承性上更加连贯。

而因为岛国四面都是出海口,英国依然也比尼德兰走得更远,所以英国最终建立了面积超过3300万平方公里的日不落帝国,并且继尼德兰共和国后,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并成为工业革命的发端。

但事过境迁,当本土面积更广阔的美国迅速崛起,而欧洲方向的大陆帝国德意志完成统一,靠吸血殖民地为生的英国就显得太过扎眼,并最终爆发了惨烈的世界大战。

虽然英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巨大的战争创伤是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有心无力,于是不得不在1931年推出《威斯敏斯特法案》,日不落帝国解体,英联邦诞生。

而经历了二战的摧残,战胜国英国失去的比战败国德日还要多。

更令英国难堪的是,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争霸格局,将昔日的世界舞台中心西欧彻底边缘化,作为西欧一份子的英国自然“未能免俗”。但英国始终无法接受自己彻底沦为二流强国的尴尬事实,所以英国与认清自己处境的欧洲大陆国家开始渐行进远。

虽然躺赢二战的法国因为英国的“提携有幸成为五大国之一,且因为二战期间的“识时务者为俊杰”保存了大量实力,法国有心走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条路线。但形势比人强,法国再雄起,也不过是美苏眼中的小弟弟。

所以认清自己处境的法国开始和战败国越走越近,并联合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等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这是欧盟的前身。

在美苏的夹缝中成立欧盟这样的组织难能可贵,因为它在整合度上超过一般国际组织,是一个典型的超国家组织。这对美国,起码是经济上有竞争的组织,美国竟然能够听之任之,实在是匪夷所思。而欧盟也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不断壮大,并最终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极,并不断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这样的联合无疑有助于欧洲的东山再起,但却无法令英国满意。因为英国虽然也曾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但完全没想到法国和德国和解然后成了欧盟的两驾马车,这让欧洲另一驾马车英国非常尴尬。

虽然英国在欧洲实力依然强大,但在论资排辈的欧盟,英国也不得不以先来后到的顺序成为法德的跟班,这自然让英国怒不可遏。

而法德两国尤其是法国,似乎对英国更加咬牙切齿,因为自古以来英国就是欧洲的“搅屎棍,是名副其实的捣乱破坏分子,见不得欧洲统一会更好。所以担心英国破坏的法国在1973年欧洲共同体扩编时,就明确拒绝英国加盟,不过法国的傲慢遭到了其他成员的抵制,最终英国还是得偿所愿。

而加入欧盟的英国也确实没有体会到组织的温暖,因为没有参与前期建设,英国自然也分不到法德这样的欧盟红利,所以英国在欧盟很憋屈。

但比憋屈更难受的是郁闷,虽然法德两大创始国不愿给英国让渡更多权利,但却贴心地给英国摊派了大量扶贫的义务。因为苏联解体后欧盟不断东扩,将原来的东欧穷国波兰等拉了进来,所以欧盟内部各国的经济压力不断增加。而作为欧洲三驾马车之一的英国实力从来不容小觑,所以肩上的担子无疑更重了。

于是英国日了狗了,权利没多少,义务一大堆,这明显是拿英国当冤大头。

而且更要命的是,随着欧盟在国际社会越来越活跃,难民问题开始在欧盟内部逐渐凸显。大量难民的涌入不仅让欧盟社会更混乱,还抢走了宝贵的就业、医疗和教育等资源加剧了社会矛盾,这让英国非常不爽。

因为英国是欧盟的一份子,加上三驾马车之一的身份,所以英国要和法德一样率先垂范,让更多难民到英国的热土上安家落户!鉴于这样的殷切希望,英国眼含热泪地表示:都给老子滚!

既然逃不过这样坑爹的摊派,那么干脆一拍两散,我退出欧盟,看你们怎么为难我。

于是有了轰轰烈烈的“脱欧公投”,但卡梅伦政府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他把选择权交给广大民众后,英国民众的决定会让他痛不欲生。虽然投票以微弱优势确定了脱欧的基调,但几乎势均力敌的另一半却成为最棘手的问题,这最终导致卡梅伦的黯然下台。

而卡梅伦掀起的脱欧浪潮,也逐渐将英国上下折腾得筋疲力尽。

从英国作为欧洲一份子的角度考虑,虽然脱欧能够逃过很多义务,比之前更自由。但没有欧盟这艘大船的承载,虽有英联邦遍布世界,但注定对英国的国际地位伤害甚多。

但英国还是义无反顾地投了,除了内心深处的“搅屎棍”情节作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的从中作梗。

作为和英国一脉相承的国家,美国和英国自然有更多共同语言。二战后美英角色虽然颠倒,但没有改变两国沆瀣一气的事实。

对于英国而言,追随美国能获得更多的国家影响力,维持其所谓的大国余威,对抗法德主导的欧盟;而对于美国而言,通过英国的脱欧将欧盟搅得鸡犬不宁,最好是让欧盟土崩瓦解再好不过。

所以,有美国的撑腰,英国自然敢于对欧盟不屑一顾,所以纵然有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脱欧的隐忧,英国依然一往无前。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2

英国脱欧实际上并不仅仅只是英国一时的冲动想要离开欧盟,在这里面实际上有着很多方方面面的因素共同的作用,才导致了英国决定在2016年发动公投脱离欧盟,在这里面美国、法德以及英国自身都参与了这场势力的角逐。

当然了最后还是美国技高一筹,从欧盟手里拉走了英国,使得欧盟一下子就损失了一架马车而元气大伤。

英国在历史上是日不落帝国,但是在欧盟中的地位却不尽如人意,正是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使得英国很多人都不愿意屈居人下,最终投下了离开欧盟的选票。

英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异常辉煌的历史,从18世纪开始,英国就开始进入全球殖民时代,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地,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世界上的最强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的其他国家陆续兴起,使得英国的国际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由于是主要的参战国,因此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并被曾经的小弟——美国一举超越。

事实上从二战以及战后的几十年里,英国人过得可以说是相当的悲惨,先是在二战的军事战中被德国炸成一片废墟;接着在战后的经济战里败给了美国,被迫向其敞开了所有英联邦国家的市场;然后在组建“欧共体”(欧盟的前身)期间,也是“欧共体”内部的“二等公民”,一直到1973年才与丹麦、爱尔兰一起成为第二批加入“欧共体”的国家。

由于英国不是欧盟的创始成员国,因此在欧盟内部的话语权也就比不上法国和德国,再加上过去的英国一直扮演着“欧洲搅屎棍”的角色,使得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不太喜欢英国。

尽管英国加入欧盟之后,成为了欧洲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实际上英国在欧盟体制内的地位一直都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所以在英国国内在加入欧盟这个问题上一直都饱受争议,而这股声音在被美国“放大以后,才最终成为了英国脱欧的原动力。

英国脱欧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国,正是因为美国对欧盟实施打压、分化的政策,才使得英国被从欧盟集团里给拽了出来。

欧盟的成立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美国了,因为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世界上唯一具备了能够与美国进行竞争的经济体,就只剩下了欧盟。因此美国对于欧盟的成立,至今都秉持着不遗余力的打击的态度。

在欧盟成立以前,美国为了削弱欧盟的经济实力,就曾经疯狂的狙击英镑,最后硬是把英镑打出了欧洲汇率体系,等到欧盟发行统一货币——欧元之后,美国又再一次狙击欧元,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经济战让欧元贬值了接近30%。

除此之外,美国还2008年~2010年期间连续在欧洲数个国家内策动主权债务危机,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在叙利亚、利比亚连续发动内战,引发中东难民潮,在欧洲人为制造难民危机。

美国在欧盟成立之后所做的一切行动,实际上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阻止以法、德为首的欧洲强国把欧洲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避免欧洲因此脱离美国的掌控。

因为一旦欧洲统一,那就意味着在欧洲形成了一个拥有足够实力与美国对抗的国家联合体,这对于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的威胁非常大,这就是美国为什么要不遗余力的毁掉欧盟的根本原因。

在美国人目标里,欧洲必须是一个分散的欧洲,是一个能够被美国完全掌控在手里的欧洲。实际上英国脱欧,与美国对欧的其他行动一样,也是美国打击削弱欧盟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美国人从来都没有对欧洲留任何情面。

所以英国脱欧实际上不仅仅是英国想脱离欧盟体系,而且与欧盟内部法德等国的排挤,与外部势力美国的策动,实际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否则的话,英国也不可能会轻易的脱离欧盟,因为这么做对于欧盟以及英国自身的伤害都非常的巨大。

但是最后英国还是决定离开欧盟,也正应了那一句老话“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欧盟其他国家不珍惜英国,最终还是害人害己啊。

3

欧盟的政策伤害到了部分英国人的利益,所以有一部分英国人一直想脱欧。但是想脱欧和要脱欧,这是两码事。实际上,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是一场“政治意外”。不仅欧盟傻眼了,连英国政府也傻眼了。



一、英国脱欧公投的原因

英国并不是欧盟创始成员国,当年法国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前,曾经极力邀请英国也加入其中。但当时英国很自负,拒绝了法国的盛情邀请。于是法国就甩开了英国,单独和意大利等五国组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这就好比,法国人建了一个群,邀请英国当小群主,可是英国瞧不上。其实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英国人对欧洲大陆的事情并不感冒,他们后来又加入欧盟,完全就是冲着有利可图去的。如果一旦利益受到伤害,退出欧盟也必然是分分钟的事情

上世纪七十年代,欧共体搞得红红火火,英国眼红了,就极力的要加入。起先法国不愿意接收,但后来为了利用英国压制西德,就给英国开了门。于是在1973年,英国正式加入了欧共体。

加入之初,英国享受了欧洲统一市场带来的红利,赚了不少钱。英国和欧洲大陆虽然有一些矛盾,但大体上还是和谐的。

可是在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后。英国和欧盟的矛盾就激化了。

由于欧盟的集权化加强,而英国又一直反对欧盟的集权化,拒绝出让本国核心主权。于是就产生了英国坚决不加入欧元区(保护英镑的地位),也拒不加入申根区(保护本国就业)的决定。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英国当初的决定确实有其合理性。因为欧盟从创立至今,一直都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义:欧盟到底是一个政治经济联盟,还是一个国家

如果是一个政经联盟,那么这个联盟委员会的权力有点太大了!如果是一个国家,那么欧盟委员会的权力又太小了。就拿统一货币和关税来说,欧盟统一了货币和关税,但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这让经济基础比较弱小的国家怎么玩?

比如说,欧盟没有统一之前,欧洲国家有很多汽车品牌。可是现在呢?基本上都是大众的傀儡子品牌了吧?依照目前欧盟的经济政策,小国家就是砧板上的肉。

并且更让英国不能容忍的是,英国在欧盟的话语权不大,法国和德国垄断了话语权。英国公投脱欧的时候,就有人对欧盟的这个问题打过一个比喻。

如果说欧盟成员国是微商,那么欧盟就是欧洲大微商建立的一个微信群。起初这个微信群里面都是大老板,大家一起赚钱,有钱的人就会相互接济,互相发红包玩。可是后来微信群里面混进来一帮小微商,这些穷鬼来了以后只抢红包不发红包。英国这个大微商有意见,但是群主法国和小群主德国不理会英国的意见,依然是我行我素。于是英国就生气了,嚷嚷着要退群。

这就是英国为什么要萌生脱欧的起因。



二、出人意料的公投结果

英国人想脱欧,但是想脱欧与真正脱欧,完全是两码事。英国脱欧的结果,简单来说是一场政治意外。过程很可笑。

卡梅伦上台前为了获得选举的胜利,承诺选民在他上台后,举行脱欧公投。当时卡梅伦认为这个公投就是走过场,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会真正脱欧

卡梅伦上台后,为了履行诺言,他发起了全民公投。在正式公投之前,英国议会有过一次小圈子的投票。投票结果是留欧,大多数议员都支持留欧。比如看下面的图片,支持脱欧的主要是保守党的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只是议会的少数派。保守党的另一部分人以及绝大部分的工党和苏格兰国家党议员都支持留欧。


有了这种民调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卡梅隆从一开始就对脱欧公投信心满满的原因:无论怎么算,结果应该都是留欧。

可是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脱欧派以微弱优势胜出。

于是这就导致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卡梅伦从来没想过公投的结果是脱欧。他毫无准备的捅了一个大篓子。等到公投结果公布之后,他只能马上辞职。(连首相椅子都还没有坐热)

而英国混乱的脱欧进程由此拉开序幕。


三、英国脱欧带来的警示

从事后来看,英国一开始就不应该公投。因为脱欧是非常复杂的大工程,普通民众根本没有知识、时间、信息和资源去分析脱欧带来的利与弊

比如脱欧派告诉选民,英国每年都给欧盟交了几十亿欧元的会费,如果把这些钱拿回来花在医院上,你们的全民医疗体系就会比现在好得多。选民肯定会投脱欧票。

但是当留欧派告诉选民,英国的医院里雇佣了好多外国护士,这些人是廉价劳动力,没有这些外国人,你啥病都看不了的时候。选民又会投留欧票。

比如当脱欧派再告诉选民,中东难民会抢走你们的工作,会破坏生活习惯的时候。选民肯定会投脱欧票。

但是当留欧派告诉选民,如果脱欧后,你们很难再像现在一样与欧洲大陆正常贸易,你们的工作会受影响的时候。选民可能又要改投留欧票。

是的,民众的意见就是这么反复无常。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只看眼前利益,不会从长远考虑问题。但问题是,英国和欧盟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不是一锤子买卖。留欧和脱欧的矛盾,其实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矛盾。一个人坐在什么位置,往往就决定了他的思考角度和范围

而更怕的是,英国议员和选民的观点居然不一致!这也就意味,有相当数量的议员走到了选民的对立面,根本不知道支持自己的选民的利益点在哪里。用一句话来形容,英国的精英和普通民众,利益点相悖。



但是,这也不能全赖英国。欧盟实际上也有问题。英国嚷嚷要脱欧,直接起因就是中东难民问题。德国和法国要当圣母,部分英国人不想当,矛盾就此产生。

站在英国人的立场来说,欧盟乱了,没有前途了。欧盟的一摊子破事,严重耽误了英国的发展。经济和移民问题本来就是大事,但是欧盟却把经济和移民问题看的太轻松。长此以往,或许欧盟的前途真的会很不妙。

4

英国脱欧主要是因为英国不想承受太多欧盟的贫穷国家给英国带来的经济负担。英国脱欧对英国有非常大的好处。我举例说明:



1.欧盟地区有28个成员国,欧盟就相当于一个国家,而28个成员国就相当于28个省。这28个成员国的每一位公民,都可以自由来到每一个欧盟国去工作,享受与当地人一样的福利。



2.英国是欧盟成员国里非常富裕的国家,由于很多欧盟的成员国经济水平都比英国落后,这导致大批东欧国家的贫困人民来到了英国进行打工,还有大量的叙利亚难民来到英国打工,这确实抢占了英国本地人的就业



3.例如:英国的建筑工人是比较辛苦的一个职业。因为这种工作脏活累活比较多,很多英国人都不愿意干。因此英国公司把建筑工的工资调到很高,这吸引了大量的英国本地人当建筑工人。英国人的钱英国人自己赚,英国政府没有怨言。



4.可是由于东欧和叙利亚大量的穷苦人民来到英国打工,他们需要的报酬比英国本地工人要低廉得多。而英国的企业家愿意聘用这些来自东欧和叙利亚的穷苦人民,这样可以给英国的企业减少工资支出,节约成本。可是英国当地人就失去了工作。



5.而欧盟国家来到英国的打工者们,都能够享受到英国的福利政策。例如英国本地的病人需要进入国家医疗体系登记排队动手术,可是大批的欧盟国家人口也来到英国享受英国的医疗,这就增加了其他英国人等待看病的时间。



6.而英国每年从欧盟国家的进口额,要大于英国对欧盟国家的出口额,因此英国感觉到非常吃亏,所以英国一定要脱离欧盟。英国不想让其他欧盟国家的人民来到英国,享受英国的福利待遇。

5


英国将于2019年3月29日退出欧盟,脱欧过渡期仅剩下1年多。英国为啥公投退欧,原因如下:

一、英国不是欧盟创始国之一,总感觉主导欧盟力度不足。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7个国家创始立了欧盟,英国于1973年才加入欧盟。欧盟是个经济组织,德国经济实力最强,话语权最大,英国人有些吃醋。

二、英国属于欧洲,但英国隔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从地理上英国有独善其身之志,自然环境与欧洲大陆形成隔阂,认为自己是世外桃园,不想完全融入欧洲大陆体系。

三、1999年欧盟统一了货币,建立欧元区,促进了了欧盟经济发展。但英国人思想保守,一直继续使用英镑。这说明英国人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保持英镑独立地位。美国曾打压过欧元,英国人一直狡兔三窟留下英镑等待退路。现在看,英国人早就有退欧打算。

四、东欧剧变后,2004年,欧盟实现扩盟,波兰等十个穷国家同时加入欧盟。分享了欧盟的福利份额。欧盟预算里,欧盟资金的75%来自各成员国按照各自GDP比例上交,英国缴纳的比例约为12.5%,列德法后第3位。但英国得到的回报少,像波兰这样国家,上缴欧盟资金少,拿回的福利却很多出十几倍。欧盟是富国救济穷国,英国入欧后与大英帝国时期相比正好相反,奉献多回报少,不合适。

五、中东战乱,叙利亚等大批难民涌进欧盟国家,为化解难民危机,欧盟按国家承受能力分配名额,英国不想尽义务,但说不出,惹一肚子怨气。倒是德国安排难民最多,带了个好头。

六,英国经济不错,移民政策严。但对欧盟国家人口流入却无法阻拦。有许多人采用移民波兰等东欧国家,取得波兰等国藉,然后拥有欧盟\"绿卡\",来英国打工,抢了英国人的饭碗和福利。英国政府很无奈,英国民众有意见,因此公投退欧,英国人赞成的多,促使脱欧成为现实。

从卡梅伦首相提议退出欧盟,到特雷莎·梅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发表脱欧讲话正式脱欧,英国忍受了44年的欧盟矛盾心理得到解脱。英国脱欧后,能否引发蝴蝶效应,德法能否支撑住,欧盟能走多远还不好说。

6

英国脱欧问题吵嚷了几年,但国内意见仍无法统一,把梅姨首相搞得焦头烂额。至于英国为什么要脱欧,当然是有利有弊。小甜嘟爸爸作以下分析:

英国脱欧后,有利的方面有三个:

一,经济上完全实现自由化。欧盟,即欧洲联盟,也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内部有许多条条框框,所有成员国都要遵守。比如,成员国不能单独与其它国家发生经贸关系。如果英国脱欧,就如同自由飞翔的小鸟,想干啥就干啥,不必受欧盟内部规则制约。

二,不再承担昂贵的会费。欧盟要正常运作,必须有经费作保障。各成员国根据国家大小,经济实力,每月都要按时交纳会费。而英国作为欧盟重要成员,承担义务更大,责任更重,交钱更多。有时还要对一些弱小成员国提供义务帮助。如果英国脱欧,昂贵的会费省了,至于帮不帮弱小国家,要看自己的心情了。

三,不受规则制度的限制。欧盟理事会为了欧盟一体会,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所有成员国必须严格遵守,重大事项必须报告。英国想干个什么事,必须征得欧盟理事会同意,英国我行我素惯了,又有日不落帝国的荣光,骨子里不想受制于人。英国脱欧之后,当然是更加自主灵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看欧盟的脸色行事。

不利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英国脱欧后,英国公民不能自由出入其它欧盟成员国,必须要办签证。二是不能享受欧盟成员国之间的零关税和福利待遇。

7

英国“脱欧”公投在中国引起的巨大反响,令人始料不及。

其实,对于欧盟的组织形式、历史沿革、现实意义等,有多少国人能说清楚呢?至于英国与欧洲之间的情感与恩怨,恐怕更是隔阂。 关注“脱欧”,可能有两个原因。 首先,这与我们“大一统”的思想方法与传统观念相背离,但英国与欧洲的联系是多元的,脱离欧盟,也还有其他的平台,并非从此隔绝。 其次,在“脱欧”公投中体现出来的种种纷扰,体现出平民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反拨,给人以强烈的中产精神坍塌之感。英国是近年来中产流失速度较快的国家,这让中国网友有了参照物。 中产为何会流失?源于资本的不合理配置,房市、股市动荡,都会带来中产流失的后果,比如2015年年中股市跳水,据业内人士估算,便消灭了至少60万个流动资产在150万以上的中产,而2016年初的股市重挫,后果可能更严重。 中产脆弱,源于我们还没有真正完成从“劳动力密集”到“资本密集”的发展方式转变,在今天,企业找资金仍需付出较高代价,则太多人被挤压在低端市场中,从事着回报率较低的劳动。 一方面是获得资金的成本太高,另一方面是中产们缺乏投资方向,只好扎堆于稳妥、安全的房地产业。然而,房地产业是低效率产业,它占据了大量投资,必然拉低整个社会的效率。当年日本正是步入此困境中,最终付出“失去”25年的代价。 与过去几年中国房价的上涨幅度相比,当时日本房价上涨不算太高,所以在危机到来之前,人们对市场普遍抱有信心,可结果却是一旦房价下跌,整个泡沫迅速破裂,引发整体崩溃。 事实证明,不改变资本分配的种种隐患,中产的地位注定是不稳固的,他们一边通过买房来保值资产,一边又知道它并不安全,既要加入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又时刻担心自己是最后一棒。 从全球范围看,中产流失已成趋势,这体现出国际金融秩序中的不平衡,在中产与大佬们的角力中,不掌握规则,没有足够资源,前者败象已现,可如果连中产都崩溃了,明天谁来承托现代社会的主体价值?谁来担当未来的中坚? 何去何从,只能边走边瞧。

8

为什么要脱欧?通俗一点说就是起初几个大佬(英法德意)建了个微信群,没事发发红包,互惠互利,后来进群的小弟越来越多,只抢不发,大佬不高兴了,现在这世道,地主家也没余粮啦,于是有个大佬叫英国,退群啦,估计后面还有跟着退的,最后只剩几个不发红包的啦![/cp]



9

欧盟相当于一个国家,里面的人可以自由到欧盟成员国工作,享有与当地一样的福利,而且还能享有零关税,免签证互通欧洲国家等,但是由于相当于一个国家,很多事务要交由欧盟决议,而欧盟议会又非常复杂繁琐,一件事要通过多层,让英国人感觉不爽。

这样就产生问题了。

英国本来比较富有,与欧盟贸易本身就有贸易顺差,但是欧盟的人去英国,大量东欧廉价劳动力冲击英国市场。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餐馆洗碗工人,原来在没有廉价劳工之前,由于洗碗属于比较累比较脏的活,愿意做的人就少,老板就不得不提高待遇水平,来吸引人去就业,虽然老板用多了钱,但是却均富了,老板 不得不多花钱请人,这样英国低下阶层也不至于太穷。

但是由于加入了欧盟,大量的劳动力涌入英国市场,甚至叙利亚难民也有可能要分配一部分到英国,这样一来,老板就可以以很低很低的价格请人洗碗,导致贫富差距增加,甚至增加失业人口。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好像香港现在最低工资是32元一个小时(我记得好像是,不太记得是28还是32),这样换算下来,一个洗碗工做够一个月正常就要10000多,由于现在有了最低工资,洗碗跟其他工作的最低工资是一样的,大家都想去做没这么累的工作,因此洗碗就越来越少人去干,因此,老板不得不提高工资,来请洗碗工人,据说曾经12000都请不到人去洗碗,最后无奈洗碗只能交给洗碗工厂。而建筑工人也是,几万块都请不到人,因为在户外,比较辛苦,所以干的人就少,因此很多建筑公司都不得不花3万甚至更高的价格请一个工人。而香港管理外来人口工作是非常严格,如果没有入境处批准,在香港境内工作,雇主和工作的人都可能会被判刑。这样其实就比较保障低下阶层的收入,或者说让一些干脏累活的人活得更有尊严,生活更有保障吧。

而且你想一下,洗碗都收入过万,那么稍微比洗碗好一点的如厨师等也跟着涨工资,这样很多人受惠,而香港的实际实行最低工资下来,提高底下阶层人的工资不但没有增加企业负担,而让企业赚更多的钱,因为大家都富有了,舍得多花钱来改善生活,反而让经济有了一点小增长。

另外由于欧盟的协议,他们在享受福利政策跟英国人是一样的,在英国做手术,要进入国家医疗系统登记排期,欧盟的人一来,本来等候的时间就长,再加上其他人,等的时间就更长,很多人为此或多或少不开心。

在欧盟里,属于欧盟的一个成员国,那么跟欧盟贸易讨价还价的余地就少,因为受到欧盟条约牵制,因此英国人也觉得这样对他们本来就有贸易顺差不太公平,原因很简单,资本家都想利润最大化,没理由能赚100的只赚50。这个你懂吧。

其实最主要还是应该某些地区失业率高才导致这次脱欧。。。

虽然短期对英国经济不利,但是长期还是能够对英国有利。欧盟接下来可能要检讨一下策略才行了。

10

英国为什么要脱离欧盟,大家作为局外人,会根据自己的见识和理解,一二三的来说上一说,至于是不是呢,恐怕就只有天知道了。

英国脱欧,是英国民众集体给出的一个结果,假如让英国再来次二次公投,没准英国就又不脱了。可见,英国脱不脱欧,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标准,脱欧有脱欧的好处,不脱欧有不脱欧的好处,各有利弊,而且在英国民众心里,肯定两种选择的利弊还正好差不太多,要是某种选择有明显的好处,那就没有现在这样左右为难的局面了。

如果非要以英国民众的角度来找一找脱欧的理由,咱们也不妨试着来分析一下:

1、大英帝国总是忘不了

这个小小的大不列颠岛国,以前那可是大英帝国啊,日不落啊,如今怎么混着混着就成了欧盟的一部分了?那怎么行,就算不能再回到大英帝国,也要跟欧洲大陆划海峡而治啊。

2、小算盘打的啪啪响

都说英国人会算计,以前靠实力,用皇家海军在世界上到处划拉找殖民地,现在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实力不济,就只能靠扒拉小算盘来过日子了。既然加入欧盟既要掏会员费,又要接受难民,那就先给欧盟划清界线才行,至于为此付出的代价大不大,那以后再说啦。

3、美国的因素

美国一直是英国的一个依靠,隔着大西洋似乎感觉比隔着英吉利海峡还来的温暖,加入欧盟,那不是要冷落了美国这个亲生儿子了吗?何况这个儿子如今黄袍加身,自己这个太上皇的身份哪能轻易丢掉呢?

以上三点,只是在下的揣测,是与不是,大家当面问问英国女王吧,梅姨现在忙的估计要死,你们去问她估摸着她也没空搭理你们。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