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一些人说35岁之后再找工作就没有人要了,那他们都做什么去了呢?怎样提前做好规划?

一些人说35岁之后再找工作就没有人要了,那他们都做什么去了呢?怎样提前做好规划?

2020-10-20 12:01阅读(72)

一些人说35岁之后再找工作就没有人要了,那他们都做什么去了呢?怎样提前做好规划?:首先我并不认同题主的这句话,题主所说的应该是指某部分人到中年,没有太多

1

首先我并不认同题主的这句话,题主所说的应该是指某部分人到中年,没有太多职场工作经验,或者但仍处在职场基层岗位,不具备个人核心竞争力,同时没有自己的人脉,离职后比较难找到工作。

一、35岁难找到工作的原因

从大学毕业开始算起到35岁,在职场已经拼搏了10多个年头,这样的人有经验有能力,一般在公司担任管理层,35岁以后找工作也是冲着管理层岗去的。

但很多公司的管理层首要选择的是内部提拔,毕竟员工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知根知底,员工被提拔了,也会更积极为公司卖命;然后是熟人介绍,最后才会考虑主动找工作的“空降兵”。

而35岁依旧处在基层岗位的员工,一方面没有太能拿出手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精力也比不上年轻人,另一方面还要照顾家庭,对工作的投入也不比年轻人,简单来说,这类工作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员工,性价比低,容易被淘汰,“没人要了”。

对于某些行业,比如程序员,35岁算是“高龄”了,自然也不好找工作。

二、35岁的人都做什么去了

35岁的中年人,有的在职场担任管理层,有的在体制内稳定地工作生活着,其他人也会有很多不同的选择。

1、选择含金量低的岗位

35岁后没过硬技能找工作,一般人倾向选择商场售货员、保安、流水线工人等门槛和技能要求都比较低的工作。

2、自主创业

35岁人到中年,还要承担养家的重任。打工拿着固定的薪水,已经不能满足部分职场人的生活需要。有人脉有能力的人可能会选择和别人合伙创业,或者跳槽单干。有的人会选择开店,比如奶茶店、早餐店,小本经营,也能更好地协调时间地照顾家人。

3、新兴行业:自媒体、微商等

现在是个体经济崛起的时代,有的人会选择做微商、做自媒体,在家soho办公,既灵活又方便。

三、怎么规划

1.年轻的时候要有清晰的职业规划目标

年轻的时候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比如你是财务实习生,想花8年的时间晋升成为公司的财务总监。那么首先要清晰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财务实习生--财务助理--出纳--会计--总账会计--财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然后针对自身的情况进行提升,考取相关的资格证,学习相应的软件系统操作等,同时在工作中积累经验。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人,才不容易在路上迷失。

2.打造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

在职场是靠能力吃饭,靠给公司创造价值安身立命的,所以要学会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作上死磕,成为在本岗位无法被取代的人,同时完成经验、能力、认知的原始积累,为自己后续在公司发展和以后的跳槽储备能量。

3.找到自己的爱好,发展成副业

按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除了上班,还可以找到自己的爱好,比如写作、烘焙,发展成副业创收。

4.培养人脉

中国是人情社会,无论是在公司上班还是创业开店,有朋友帮忙总能更省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人脉,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伸出援手。

5. 学会理财

有句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趁早树立理财观念,着的手理财。比如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买教育基金,到时孩子念大学的学费就不愁了。越早学会理财,越能规划后面的人生。

综上,35岁打工没有人要的这种中年危机,从职业发展来看,要么是年轻时跑的方向不对,要么是中途偷了懒,结果中年时期本该领先或者有了个交通工具,却还要和年轻人比谁跑得快,换谁也焦虑。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职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人脉,学会理财,为以后的生涯做准备。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2

如果这样说,那我现在不也凉凉了?马上都奔4了!

职场中确实存在35岁现象,但商场呢?如果你只想着打一份普通的工作,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到了35岁,既没有晋升,又别无所长,那性价比很低的,谁肯要呢?但也不要过于悲观。

按照推算,现在35岁的生于1984年,我说说我身边几个84年以前的朋友职业生存状况。

一位前同事是82年的,原来做培训,后来做管理咨询,现在一家金控公司做培训总监,老婆也在上班,有了二胎,有房有车,虽说有一定的压力,但日子过得还不错。

一位前同事是83年的,原来是个It经理,因为技术好,情商高,沟通协调能力强,成了各独角兽型公司的抢手人才,这三年跳槽了两次。现在是一家数千人员的金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兼任一家下属子公司的总经理,年薪过百万。

还有一位前同事是84年的,原来做运营经理,后来升任运营总监,边工作还边读了个MBA,去年跳槽到一家世界500强零售公司做管理,今年又跳槽到一家老牌的出版公司做市场。职业生涯风生水起,人很机灵,头脑转的快,是一个做市场的好手。

……

以上是我顺口举的3个例子,当然了,这3个人本身都比较优秀,跟我的关系挺不错,经常往来,否则也不会被我看好。当然不排除有很大一部分35岁的人,还是碌碌无为,不过让我绞尽脑汁去想,还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不过这好像也没有那个必要了。

我想说的是,一个人优秀不优秀,与他的年龄关系不大。古语有言: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痴长百岁。曹操也有一句名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其实各行各业都有35岁以上的人,想想看,如果35岁以上都失业了?那还得了,至少5、6个亿呀。人到中年,本就是经验和能力最好的时节,很多工作都需要年龄大一些的,只是说像码农、程序员这种,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了,要的薪资还高,干的活不见多,当然会面临失业了。

所以人的职业生涯,你别只看别人拿的薪资高,但是如果吃的是青春饭,那也不能长久。反之是那些管理岗位,需要经验的岗位,需要非常资深的专业岗位,至少年龄越大,代表着越权威,越值得信赖。不信你去看看,两院院士有几个年轻人呢?

所以在职场工作,不要目光短浅,不要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还是要把目光放长远。有些事,不到一定年龄还真不行!

要说什么提前做好规划,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我只能说,如果你将来想做生意,走向商场,就不要担心这个问题,按计划去准备和历炼就好。

如果你还想着打工,那就想办法尽量往上晋升,或者在人工智能不容易替代的领域尽可能做的深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在大风暴来临之前,盖好你的房子,打造你的核心能力,坦然迎接35岁的到来。

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
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3

先为题主点赞,正好借这个问题,可以帮很多职场的朋友厘清职场发展的很多理念。这有利于职场人尽早确立更为有利于未来发展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老鬼以过去近二十年的职场经历感悟作为分享的依托,或许其中会有偏颇,权当个人观点阐述供大家参考而已。莫去“细抠”!老鬼所说的话也只能适合部分职场人或者对职场人的自身情况适合而已。

一、并非35岁之后再找工作没人要了!因为这句话没有描述任何的前提!

题目中所说的话是有非常大的漏洞的,是完全以偏概全的一种观点。

35岁之后没人要了,这种说法在以下条件下是成立的:

1、没有任何的一技之长,工作业绩平平;

2、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证明自己对企业有足够价值的案例、实例来证明自己能够做的很好。

3、35岁了,还将自己过去的失败、不如意、没有成绩等等归结于外部原因。习惯性的拿各种外部的人事物、现象作为自己没有长处、特点、优势的借口、理由。

4、35岁了,即使参加面试,也不能有良好的表现,无法获得面试官、用人单位的信任。

35岁的年龄,如果还象上面那样,那几乎就可以形容为“没人要”了。因为,人力资源市场非常过剩,企业完全可以找到更年轻、薪酬要求更低的员工。

面试官也知道:

1、人到了三十多岁,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等基本已经定型了,相对而言很大比例上不如年轻人更好塑造、调整;

2、三十多岁的人,由于各种压力的原因对于薪酬的需求往往会比年轻人要高。企业完全可以用更划算的薪酬找到更有活力、更容易管理、改变的年轻人。

3、企业的基层管理者都比较年轻,弄一个三十五岁的员工进来,在管理过程中往往尴尬。既然有年轻人可用,那尽量招聘年轻人好了。


我想,朋友们应该清楚什么样的情况下,到了35岁企业不愿意招聘了吧!

当然,不能武断的说“没人要”!而是说企业尽量的不考虑而已!

二、三十五岁,是有能力、有特长、有优势的职场人的黄金年龄!

如果您身边有从事猎头工作的朋友就会发现:猎头所收集、整理、维护的很多“资源”几乎都是三十多岁以上的!

有些是在某个领域的专业度、专业技能非常突出。

有些是在运营、管理、营销等等版块实力雄厚!

并且都是在某个方面有充分的实例、案例、数据等等来证明他们拥有的优势的。

这类35岁左右的职场人,不仅没人要,而且还会是“抢手货”!

到了这个年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阅历、经历、精力、实战性等等各个方面都处于黄金时期。这个阶段是一个人职场发展的重要时期。

而且对于很多职场人而言,也是一个职业生涯突破的重要节点。


三、到了这个年龄,有没有人要,愿不愿意要,全在于个人的实力了。

说的直白一点:等自己到了35岁上下到底有没有人要?——全在于自己三十五岁之前的努力、奋斗、资源积累、成功经历磨练!

自己实力不行,没人要很正常!自己拥有足够的实力,根本不必担心什么没人要!

再通俗一点:未来的发展全在于你自己的努力,没人要别怪别人,更别怪社会。


四、35岁左右的年龄,即使身无长处,也不用气馁,方向虚无的面子,照样可以获得未来的发展。

35岁的年龄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好像已经定型了,已经看到“头”了。其实还早着呢!很多人到了三十多岁才开始发力也是不迟的。甚至有一些朋友到了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多岁才开始创业,这种日子也是很多的。

请不要认为现在这个时代这种可能性不存在了!如果谁下这样的判断,那一定是武断的。老鬼就用个人为例来谈一个案例。老鬼四十二岁才接触网络啊!这不是两年下来,也可以一个月多上两三万的零花钱了嘛!怎么会晚呢?四十多岁努力也不晚!


五、你我皆为草根出身,实力、资源、人脉等等是自己生存发展的“根”!

无论您现在所处的企业、单位的性质如何;

无论您所在的企业文化氛围、价值观如何;

无论您是否遭受过多少的不公平、不合理,有过多少不如意;

更无论你是否看到了太多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不可理喻的人事物;

更不论您对未来抱持什么样的态度、思想、看法。

您只需要知道:既然您和老鬼一样身为草根,实力、资源、人脉等等,就是自己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你的任何理由、看法,都不能、不要去辩驳老鬼的说法。如果您就是拗不过这个弯儿来,随便吧.......

没实力、没能力、没资源......您的任何理由都不成立!反正得不到发展的是自己。


通过本文,希望更多的职场人能够将这个问题看的更通透一些,更理性一些。因为社会的发展、职场的生态,根本不是几天、几个月就能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武装自己、提升自己。


以上供参考吧,希望能给职场朋友们一些参考与启示。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4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你叫这么多35岁以上的人都如何生计呢?显然,这个说法是片面、不客观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为什么会有35岁以后找工作很难的说法?


这个职场上让人惊恐的“35岁门槛”,追根溯源,主要是来自于以高科技为主的技术型企业或者互联网企业。由于这些企业主要是以技术发展为驱动力,所以,要求员工必须掌握最新、最前沿的专业技术知识,因此才会有针对35岁以上人员进行强制淘汰的说法。


例如,网上传闻华为公司曾经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和40岁以上研发人员。虽然华为公司出面否认,但是这个说法却广为流传,加之IT行业确实人员流动性非常大,最后就产生了这种“35岁之后找工作很难”的说法。


所以,从合理性来分析,这个说法其实主要是聚焦在一小类群体,重点反映的是IT行业技术人员的一种职业现状,而对大多数的职场人而言,这个说法其实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什么样的人35岁以后找工作很难?

既然上述说法很片面,那到底什么样的人35岁以后找工作很难呢?


雷哥认为,35岁确实算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分水岭,从大学毕业初入职场到35岁的年纪,职场人基本上都经过了10年的积累和沉淀,这个时候其实应该是一个职场人,技能、经验、精力最鼎盛的时期。


如果到了35岁,你的职业发展还停滞不前,和10年前差不多,干得都是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甚至是体力型、重复性的工作,那你的职业生涯就可能会面临危机。因为,如果你的工作是可替代性强的岗位,那被新鲜血液淘汰替换的可能性就很大。


所以,那些在35岁还没有积累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能掌握一门拿得出手的专业技能的人员,在职场的竞争力就非常弱,他们如果被裁员之后想要去找工作就很难。


怎么样在35岁之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对于一个本科生而言,从大学毕业工作到35岁,有10余年的时间给你做好准备,在这段时间内,如何做好职业规划,才能应对未来可能到来的35岁危机呢?


雷哥认为,还是必须要回归问题本质,才能找到答案:

第一,提升专业技能。有一技之长在手,自然可以高枕无忧。对于职场人而言,打造专属于你的专业技能,是你立足职场的最根本优势。对于职场人而言,你的专业技能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你的位置,如果你不会的,别人也会,你会的,别人都会,那你又拿什么跟别人竞争呢?


第二,做好知识储备。信息时代,各种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作为职场人,必须要积极地做好知识储备,无论是与你本身的专业知识,还是与你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都要学习并储备。例如: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财务知识其实就是一个最应该、最有用的储备知识。


第三,制定职业目标。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不通,职业规划的方向也不同,你要走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都必须要自己清楚,并为之做好相应的准备。只有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你才不会在浑浑噩噩、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迷茫度过。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谢谢!

5

35岁以后是人生一个很明显的拐点,这之后,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开始越拉越大。在这个年龄段,由于人生角色的增多,很多人都在苦苦挣扎。

这一时期,你必须应对身体日渐衰老、可能出现的亲密关系不稳定、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工作的变化等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陷入到无序和糟糕的状态中,也不意味着找工作就没人要。

35岁以后,可以说人到中年。这一时期人的“流体智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老化衰退(比如,记忆力,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而人的“晶体智力”则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老,它会保持稳定的增长(比如判断决策、解决问题、语言文字能力、联想力等)。

为什么要说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因为不同年龄段你比拼的东西不一样。25岁的你,记忆力比领导好,但为什么你没当领导?因为领导压根就不跟你比流体智力,人家跟你比的是晶体智力,即判断决策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5岁之后再找工作为什么没有人要了?不是你真的找不到工作,你会发现多数时候是由于你没有核心技能,你找的工作是二十几岁年轻人也能做的工作。

说得直白点,三十几岁的人还挣着二十几岁的钱,你拿自己的流体智力和年轻人比,可不就是落败吗!

那么怎样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呢?

关键在于定位。有几个方向,一是35岁以后成为某一领域年轻人技术方面的导师;二是35岁以后成为某一领域年轻人管理方面的导师,即领导;三是做自由职业者或者创业者。

选定方向后,有计划地打造自己的长板,弥补短板(起码要及格)。同时,对外部的世界保持敏锐,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

人到中年,你越强大,世界对你越和颜悦色。


欢迎关注@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十六年职场历练,专注分享成长干货,推动你的职场进步!

6

最近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35岁以后就找不到工作啦,没人要”

是真的吗?阿胖只能说不全对,有一部分人35岁之后确实找不到工作,没人要了,有一部分人哪怕到了40岁,还有人抢着要。

一、我那个40多岁还被抢着要的阿姨

我有一个阿姨,现在是注册会计师兼高级会计师,她的注册会计师是30岁以后才考上的,在这之前她的工作完全和会计无关,也就是到现在,她做会计的年限仅仅只有10多年左右。

前段时间她因为身体出了点小问题,所以准备退居二线,回到家乡的小城市去悠闲度日,把自己特别不错的工作给辞了。

本想着可以好好休息了,结果还没2天,就有猎头来找她工作,提供的公司也是非常不错的,在他们当地算数一数二的上市公司,待遇自然不用说,但她给拒绝了,因为她想先休息一段时间,没想到那个公司竟然愿意等她休息好,再来。

之后又有一个朋友找到了她,希望邀请她来公司工作,并且工作时间非常自由,待遇也特别好,我阿姨同样还是拒绝了,原因是:“我想先休息一下”

我这位阿姨的年龄已经超过了40了,可还是这么多人抢着要,那又怎么能说年过35,就没人要了呢?

有人可能会说:“因为她这个岗位是越老越吃香阿,当然有人要”

那我也见过不少老会计,勉强有了工作,但一直在淘汰的边缘挣扎,被抢着要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了。

差距在哪?

差距在于自身的实力,如果你实力足够强劲,年龄对你的影响不会太大。

如果你现在还年轻,阿胖来帮你做一个规划,让你老了的时候,实力超群,仍然充满了竞争力!

二、怎样规划,竞争力爆棚?

由于每个人的岗位都不一样,阿胖在这里的规划没法具体到某个岗位去做,但是我会找出一些能够提升大多数岗位能力的的共性特质,来分享给你。

1、专业

当你不知道学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岗位合不合适于自己时,什么都别想了,纠结只会浪费时间,直接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就是。

就算你不喜欢,当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保证了自己的竞争力,也会让你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合适自己并且自己也喜欢的岗位。

如果这个岗位恰好是还算适合你的岗位,你深耕了专业,做到了专业内的top多少,并保持持续不断的学习,就算你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行,你也完全不用担心没公司要你,如果你都没有人要,那别人就更没有人要了。

2.可迁移能力

最常用的可迁移能力包括沟通、表达、写作,说白了,也就是与人更好交往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够让你无论在哪个岗位、哪个年龄,都能够很好的相处好人际关系,当你的人际关系足够好,你的实力也会得到无限的放大。

所以,从年轻的时候开始,这3种能力一定要经常性的去刻意提升。

3.逆商

还有一个能力你需要持续的提升,那就是逆商

职业生涯有这么长的时间,失败是高频率的事,如果你不能够从失败里走出来,那一切都是空谈,但如果你能够持续的从失败里走出来,那就已经打败了那些不能够从失败里走出来的人,再持续的进步,那又能够打败一批人,这样下去,就算你到了35岁,你会找不到工作吗?

总结:35岁以后找工作是不是没人要了?那还能做什么,怎样提前做好规划

其实35岁,如果你的竞争力足够,是不怕没人要的,所以,与其纠结35岁之后没人要能做什么,还不如从现在开始不断的积累自己的专业、可迁移能力与逆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就算到了35岁,你仍然极具竞争力,不怕没人要!


码字不易,喜欢是点赞,爱是转发,欢迎关注!

阿胖:今日头条签约作者,专注自我提升·阅读·思维,每一篇文章与问答都是干货满满,如果你的问题,在我头条号里找不到答案,那就算我输!

7

此年龄是找工作的最好时机。

8

我觉得题主的问题关注点涉及三个方面:

一、为什么35岁之后不好找工作?

大多数人都会在30岁之前建立家庭。而有了家庭的人,就会失去二十岁的时候那种为了工作不顾一切的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家庭的重心转移。这个阶段的人对于工作的要求和刚刚工作的职场新人不一样,他们只要求自己的工作不出差错,还能够准时下班就心满意足。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三十岁的人大部分精力都在家庭上,工作方面难以更上一层楼。

家庭带来的责任感让他们的工作完成就好,不求更好。

这个阶段的人如果没有晋升管理层,在面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新人事,没有一点儿竞争力。如果他们正好出于对业绩有要求的行业,很容易丢掉工作。没有管理经验,也没有工作激情,找到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二、找不到工作的人怎么办?

以前的工作因为家庭丢掉了,同行业的工作因为能力又不能找到,最好的办法只能是转行。找一个对于个人能力要求不高的行业来缓解经济压力。

如果对于未来仍然有所期待,在工作之外的时间还可以学习新的技能,应聘新的岗位。这个时候只要拿出初入职场的那种心态,在新的领域仍然可以站稳脚跟。关键是,面对失败,你有没有从新再来的勇气。



三、如何做好提前规划?

好的职场规划不光要分析自己将要走的路,也要学会站在行外人的角度预测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

1、掌握专业技能

每个行业都有只属于本行业的技能。当我们从事一个行业时,就必须学会这个行业的专业技能。隔行如隔山,这些专业技能就是我们获得财富的依靠。外行不懂,所以他给我们创造收入;同行技能不精,所以我们才活得持久。专业技能的掌握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学到的。我们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只有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精的程度,成为了这个行业的稀缺人才,才永远不会失业。

2、建立关系网

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从来都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打拼。我们要想成为行业的翘楚就需要有一个复杂但是牢固的关系网。这个关系网中的所有人都会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救我们于水火。

互联网时代让我们可以接触到各个行业的大神,对于提升自己的见识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是一次两次的接触可以,长期稳定的保持联系就需要我们用心来维护这份联系。

3、学会对比

同行是冤家。但也正是有了同行,我们才不敢放松警惕,提心吊胆的提升自己的实力。同行业的所有人员都在参与竞争,所以那些产品也就会越来越好。

所以我们不仅要从同行看到行业的发展近况,也要在行业的竞争中,看到这个行业的天花板。横向对比同行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行业的近况。纵向对比行业发展,我们才可以看清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最了解一个人的,只能是他的对手。

人生如此,行业的发展也是如此。

9

35岁确实是一个尴尬的年龄,如果自己既没有学历又没有经验与技能和人脉资源,这个年龄段确实是不好找工作了。

35岁之后的人都上哪去了?他们只能找一些价值量低的工作。

我的邻居35岁,以前在车间工作,工作很辛苦,是按计件发工资的。工资相对来说不低,为了能够照顾孩子,就在公司辞职了,想找一个能够正常上下班的工作,方便照顾孩子。

找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找的合适的,因为就她现在这个情况,根本不具有竞争优势。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一个商场在招聘销售地板的人员,她我去应聘,当时对自己比较满意。虽然底薪比较低,但是由于生活的压力,她还是想挑战一下自己,最后,答应对方周一去上班。

可悲的是一个月都没有开单,第二月月初,老板就提出让她出差。明明知道她有两个孩子,出差不太现实,她自己就辞职不干了。

以前总觉还年轻,没有这种危机意识,其实,当你真正离开一个舒适区时,等待自己的是被选择,自己可选择的很少。

怎样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不至于未来只能被动的被选择?

一、要有多种谋生的手段,降低未来的职业风险

就像我那个邻居,她只是每天在车间工作,每天和机器打交道,离开公司,除非在和机器打交道,没有别的生存技能。如果她之前在上班的时候能够锻炼别的谋生的能力,不至于现在这么被动。

比如,擅长写作的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擅长沟通的可以兼职做个销售,对育儿擅长的可以兼职卖些孩子的日用品。


二、人脉就是钱脉,要维护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人脉决定了哪些想法能够成为可能,决定了哪些人获得引荐。

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周围有良好的人脉,在关键时候也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

维持人际关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经常性的见面,见面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不要遇到问题才想起要和朋友联系,要和朋友见面。

在重要的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在能力范围之内的,一定要主动伸出援手,帮助对方解决问题。这样对方看到你的诚意,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才会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三、在业余提升自己的学历,在工作中提升工作技能,增强竞争力

在各种裁人大环境下,我们都要有一种危机意识。

不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提升自己的学历,随时都有被裁掉的可能。

很过周围的同事,都在利用业余时间报考在读研究生,成人本科之类的,就是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光靠自己积累的那点经验,已经不能够保住现在的岗位。

写在最后

35岁以后,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这个年龄段固然有它的劣势,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在提升学历与工作技能,积累人脉等方面淡化自己的劣势。不论被炒还是自己自动辞职,都有可以自己重新找到合适工作的能力。


个人意见,希望可以帮到你,欢迎不同意见的朋友留言评论。

10

对于如何看待职场人的成功,有一句话说得好,叫“20岁有人带你,30岁有人用你,40岁有人捧你,50岁有人拜你”,细琢磨这句话,其实有点儿意思,为什么说30岁有人用你算是成功呢?

不得不说,30岁——40岁这十年,可以说是人生里压力最大、事务最多、心理最脆弱的阶段,一方面,身体健康开始进入下坡路,而另一方面,中年危机来袭,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非常尴尬,老人指望不上,小孩也指望不上,自己只能是披星戴月,埋头向前冲。

前阵子,甲骨文爆出大规模裁员,很多30几岁的人霎时间没了工作,于是乎,这个饱受争议和同情的群体,再一次来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对象。

那为什么说35岁之后找工作很难呢?在我个人看来,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点,一个35岁的人还出来找工作,而不是通过内推,或是被挖走,那么这时候,当事人要有进行一番自我反省。

实际上,刚开始工作的头10个年头,都是在做积累工作,积累人脉、积累资源、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准,要知道,如果你不能在一个行业里冲进前20%,那么你是很难让自己的身价得到提升的。

所以说,这10年的积累实际上就是一块敲门砖,让你有资本和能力,去够到更牛的企业、更牛的个体,从而为自己带来新一轮的成长,完成又一次的升级迭代。

如果一个35岁的人,仍然还要靠投简历、刷APP来找工作的话,那么可以间接的看出,这个人过去是没有什么积累的,至少在资源和人脉方面,是没有办法得到外界帮助的,即便是去了一家公司面试,很多HR也会很介意这一点。

而且35岁这个年纪又很尴尬,若是工作水平高不成低不就,那样可能会更加糟糕,因为同年轻人相比,你的学习能力不行、加班拼身体又不行,而与同龄人相比,又没有更好的资源来解决问题,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存在。

这样的人,你说企业招来做什么呢?要知道,企业可不是做慈善的,一大帮人聚在一起做一件事,那可是要盈利的,没人想要一个“累赘”加入。

而第二点原因,可能与我们的观念有关,很多人认为,三十而立,这是一个人迈入三十岁一定要过的一道门槛,包括我身边的很多人也是一样,觉得自己三十了,还在打工,而且收入也不多,整天焦虑的要死。

然而放眼看去,在这个年代里,在三十岁就实现财务自由的能有多少人呢?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现象,并不是真相,但是在大多数的印象里,若是三十岁还没车没房没结婚,即便是你活的很优秀,他们仍然觉得你是不成功的、甚至是落魄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观点,才让一些30几岁的人压力很大,让他们找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因为自己可能都会觉得脸面上有些挂不住。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点,那就是如果提前做好规划。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很擅长规划的人,我也给不出一个很科学的建议,但是我的职场小伙伴们有很多都是职业的规划师,比如@瑞希,@职业瓶颈突破导师赵默,都是这方面的高手,有需要的朋友出门左转,就能看得到。

不过我明年也要30岁了,也在职场摸爬滚打8年了,自己也还是有些心得的,在这里不妨分享给大家一点,那就是:

人脉与技能,你必须选择其中之一来投资!

人脉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职场本身就是一张关系网,有了关系就等同于有了资源,而有了资源你就有了与别人交换资源的资本,这是一种正向反馈,你所储存、能为你所用的资源越多,那么对你今后的发展就会更加有利。

而如果你是一个不太擅长交际,不懂得如果与人沟通的人,那么不妨投资自己的专业技能,用更强大的工作技能来武装自己,成为一位“技术大牛”,当出现问题时,你能解决别人所不能,这就会凸显出你存在的价值,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价值,你才显得更加的无可替代。

所以说,35岁并不可怕,也不是一个让人谈虎色变、闻风丧胆的阶段,不要轻信鸡汤里那些“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说法,前提是你能靠岸、你能来到山脚下,我并不是说随遇而安不好,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正确的规划非常重要,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容易,多一些快乐、从容,总比多些忧愁、焦虑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