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你会通过保险直播买保险吗?

你会通过保险直播买保险吗?

2020-10-20 10:34阅读(61)

你会通过保险直播买保险吗?:直播现在是很火,但是要在直播上买保险,作为一个资深的从业者觉的还是有点儿不太踏实,毕竟保险是经过全面规划之后才应该做出购:-

1

直播现在是很火,但是要在直播上买保险,作为一个资深的从业者觉的还是有点儿不太踏实,毕竟保险是经过全面规划之后才应该做出购买决定的。

现在看到很多人却是在网上直播,将保险规划讲的天花乱坠,轻松愉快,殊不知,保险规划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财务安排,而且保险是不能尝试的,只有发生保险事故之后保险公司的理赔才是实实在在的。

现在的保险营销氛围太浓,忘记了保险的初衷了,如果没有合理规划,仔细盘算,没有量身定制,哪会有未来的保证理赔呢?

我在网上写了很多文章,也有很多人咨询关于保险的事情,但是从来不在网上推销产品,简单粗暴的方式必然会造成以后的麻烦,客户也难受,自己也难受。

网络上可以咨询,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购买,一定还是找一个专业的人,详细的咨询之后再做决定为上策。

直播可以讲保险,但是真的不建议直播卖保险!

2

看过一些保险直播,作为同业来说,聊聊感受:

1、翻车的太多,直播翻车属于正常。

但是,保险直播翻车有时候翻得很扯淡。举例最近几天保险圈的一场直播翻车是这样的。直播主角是一个同业很出名的女子,直播搭档助手是个帅哥,女子介绍这位帅哥是“精算师”,这包装够到位。

她们直播翻车是因为,这个“精算师”,在普及知识时候,强调 保险中意外伤残赔付是1-10赔,1级最轻10级最重!这是错误的,10级才是最轻,1级才是最重。这就直接翻车了。当然直播中,女主在听到这个时候,第一不是想到专业问题,而是说“看来真的是一孕傻三年”,意思就是自己怀孕了,有的保险常识记不住了。

事后补救也扯,把“精算师”改成了临时工,然后会说这件事,肯定要被某个公众号拿来 写,然后抱怨“就不要欺负孕妇了”。而这个公众号号主在交流群里说:莫名其妙的把我拉进来干嘛?她直播翻车、她怀孕又不是我做的!


2、保险直播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只说好的,不说需要消费者注意的地方。

动不动就把自己要卖的产品吹成了天下第一,别的产品就是垃圾中的垃圾,你买了就是在恶心自己。

不得不说,这种为了销售而直播,在直播中忽悠他人的行为,是有违保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

直播中销售保险,这是没错,但是为了销售产品,而不去把投保保险需要注意的事项指明,这就是错了。


若我们回答有用,给个关注,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也可以和我们沟通,解决你和家人的保险问题。

3

我劝你不要在抖音上购买保险最近经常在知乎等问答平台看到有人提问:抖音上哪些保险视频靠谱吗?可以买吗?地下网友的回答也是众说纷纭,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其实老斯基也在抖音上发布一些保险视频,零零散散也是一年有余了。对于抖音上的那些保险视频,多少也有些感悟,今天呢,我就来谈一谈抖音上的保险。1、抖音保险的优势2、抖音保险的弊端3、如何避坑?

1、普及保险知识大多数中国人对于保险的认知停留在保险是骗人的,理赔的时候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其实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部分业务员自身水平差,坏了口碑。为了出单而夸大其词的业务员不在少数。买的时候吹得天花乱坠,啥都能赔,而实际理赔则需要符合合同条款,期望值过高,一下从天上摔倒地下,难免会让人有了落差感,造成保险是骗人的,理赔困难这一不良印象。而抖音上的视频不用关注,也可以刷出来,曝光度更高。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普及保险知识给更多的人看,让他们对保险有正确的认识,可以买的更明白,更放心。2、选择更广过去了解保险的渠道比较少,通常都是通过业务员的介绍,消息闭塞,不利于去了解其他产品。而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除了公众号以外,抖音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普及保险知识,打破了信息不对等,可以更直观的去货比三家,选择的产品更多,可以帮助到想要购买保险的人。

1、短时间内无法了解产品保险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条款晦涩难懂,限制也比较多。而抖音视频的时长通常在一分钟以内,想要在这一分钟内,了解具体的产品是非常困难的。平时老斯基写测评需要1000-2000左右的字,而一分钟的视频是无法全面的介绍产品的。很有可能为了视频时长而删减掉一些对我们有利的信息,而保留那些吸睛的词汇,影响我们的判断。2、无法判断是否专业另外抖音视频的原创保护低,随便一个人,只要动动嘴皮,照搬其他视频也可以说的头头是道,很难判断这个视频是否专业。比如老斯基不止一次刷到:规划师XXX教你如何用1000元给儿童配齐保障。文案内容基本相同,在这1分钟内,根本无法判断拍视频的人是否真的懂保险。本身保险就是一个差异化很大的东西,根据需求预算不同,选择的产品也不同,而抖音视频的方案模板都是一样的,有可能视频中的产品不是最适合你的那个。所以老斯基推荐可以在抖音上了解保险知识,但是要购买保险一定要慎重考虑。

很简单,向他咨询时看他对你的询问多不多。如果上来就给你推荐产品,那他一定不专业,直接就可以pass掉了。因为一个合理的保障方案,需要了解你的年收入、预算、负债情况、健康情况、家庭情况等等,问的越多越能符合你的真实需求。了解完这些信息后,优先根据你的健康情况去挑选产品,因为投保需要如实告知,否则未来出险很有可能拒赔。之后根据的收入和预算情况选择保障责任,负债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定期寿险等等。如果他有以上步骤,那么说明他确实在根据你的情况而配置产品,而不是单一的套用模板。

总的来说,抖音上的保险视频有利有弊。好处就是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保险,消除对保险的刻板影响,了解一些保险基础知识;而弊端就是短视频时间比较短,产品介绍比较片面,文案内容大体相同,无法判断是否专业。所以老斯基认为应该先提升自身的保险知识,购买保险时,一定要多看多问多比较,才能避免掉入的坑中,买到适合你的产品。

4

直播蓝海风险暗涌,多地下发保险直播营销风险提示-工保网



无独有偶,北京银保监局早于6月印发《关于保险网络直播和短视频风险提示的通知》,并于9月8日发布消费风险提示,提示广大消费者警惕保险直播营销“四大风险”;河北银保监局也在6月针对保险直播营销中存在的不当宣传、销售误导等突出问题印发了《组织开展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全面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



今年以来,直播带货这一新兴互联网经济业态乘势而上,日渐呈现出“万物皆可直播”之势。保险行业也抓住风口试水直播营销,水滴保险单场直播带货近千万元、超千万人观看支付宝保险直播、众安保险百万元年薪招聘保险主播等亮眼表现更是推动保险直播营销驶入“蓝海”。





而随着保险直播的火热,一些营销乱象也逐渐浮出水面。从8月底中保协调研摸底人身险公司“直播带货”情况,到9月北京、上海因保监局接连发布风险提示,保险直播营销潜在的多重风险日益显性化。




1、直播主体资质风险



按照主体,保险直播营销可以分为官方和个人两类,前者指公司(包括总公司、分公司、分支机构)开设官方账号开展“直播带货”,后者指业务人员个人开展“直播带货”。其中,一些科技公司、咨询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等业外机构在未取得保险中介从业资格的情况下,以及一些无保险销售资质的主播也擅自开展了直播营销——直播主体缺失保险业务相关经营资质的情况,造成了无资质机构“鱼目混珠”、非专业人士“滥竽充数”的现象,也为消费者权益受损埋下伏笔。





对此,地方银保监局要求辖内保险机构严格规范保险短视频、直播有关主体。近日银保监会公开征求意见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也强化了“机构持牌、人员持证”。保险直播营销作为互联网保险营销的形式之一,未来还将面临更严格的资质监管。



另外,保险直播营销也需将直播平台资质纳入考量:电商直播平台、社交直播平台、泛娱乐直播平台等都不具备保险销售资质,仅可作为“直播带货”的流量入口,而不可直接完成保险产品购买。






2、直播内容合规风险



无论是保险知识普及、保险产品发布,还是保险方案制定、保险产品销售,在面向消费者开展直播营销时,皆应遵循清晰准确、通俗易懂的原则。而在保险直播内容中,却存在不少不当宣传、销售误导问题。前者包括夸大宣传、片面比较保险产品价格和简单排名等;后者包括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非保险产品和服务、曲解政策或产品条款、误导保险责任或收益等。



保险直播内容还需遵守市场竞争规则,实践中存在的同业“翘单”“互相诋毁”,以及主播引导消费者退保却隐瞒退保会带来的损失等无序竞争问题都值得警惕。





另外,保险作为一种无形的产品,其价值在于保险合同中包含的保险人对未来的承诺。因此一方面保险直播营销不得以打折、抽奖、发红包等形式变相给予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另一方面应依据《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采取能够使消费者足够注意和易于理解的形式进行披露告知,充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对此,地方银保监局要求辖内保险机构严格管理保险短视频、直播相关内容,银保监会《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也拟要求保险机构对从业人员发布的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内容进行监测检查,确保营销宣传内容与保险合同条款保持一致。







3、直播售后服务风险



保险直播营销作为“带货”形式,在完成销售后还面临着售后服务问题。尤其作为面向全网用户的销售形式,除售后服务能全流程线上实现的产品外,保险直播营销还面临着保险机构在消费者或保险标的所在地无分支机构而可能存在的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这进一步要求保险机构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一方面对无法完善提供售后服务的险种和区域进行直播营销限制,另一方面建立在线批改、保全、退保、理赔和投诉处理等售后服务体系,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此基础上,保险机构应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报备的全过程监督体系,并建立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机制,以全面规范保险营销宣传及销售行为。监管部门也应加强保险直播营销回溯管理,在六部门《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记录直播服务使用者发布内容和日志信息并保存一定期限”的基础上,实现直播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主要行为信息不可篡改并全流程可回溯,以全程监管保险营销宣传及销售行为。





对于消费者而言,则应在直播买保险中明确以下四点:一是主播及背后的公司是否有资质;二是宣传是否有陷阱,尤其应对“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复利滚存”等信息仔细甄别;三是售后服务是否配套;四是自身是否有需求,莫在冲动消费后徒然后悔。





在加强保险直播营销管理、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之余,监管部门更应看到:直播天然具备的海量用户、线上场景、沉浸体验特征显著提高了保险交易效率,优质的直播内容也能起到知识科普、用户教育、风险提示作用。因此,给予这一创新形式更多支持,也是支持互联网保险在更高水平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题中应有之义。

5

首先表明态度,我个人不会在直播上买保险

直播这种新型营销,其实不是很适合保险业,刚刚打开支付宝的直播平台看了下,保险的观看人数少得很

不在直播买保险,主要是两个因素

对保险不感兴趣

虽然我给自己、给家人都买了不少保险,但其实我对保险还是提不起兴趣,买的时候感觉了解清楚了,到现在早忘了,合同放在抽屉从来没看过。去看保险直播?看基金直播不好吗,看股市分析不香吗?

保险这个行业,业务员又多得数不胜数,谁的朋友圈没有几个从业人员,真正想了解保险,为什么不选择面对面沟通。就算是有社交恐惧症,那还可以微信文字沟通。一对一,总好过直播间的一对N

对主播不够信任

直播卖普通商品,简单介绍一番卖点,大喊“买它买它就买它”就完事了

直播卖基金,复杂一些,平时多科普,分享自己的操盘记录和逻辑,先赢得粉丝信任,还要把推荐的基金揉开了掰碎来讲解,才可能有人跟着买

直播卖保险,平时讲知识点吸引不到人关注,立不起专业人设,推荐产品时不但要讲解清楚这一款的保障内容,还要货比三家,还要讲具体条约,讲保费,要哄一大群人买

好不容易有人心动了,就怕突然冒出一个过来人,说亲身体验这款不行。万一碰上同行搞破坏,也是无奈。再有,买了还得预防在犹豫期听信周边人看法,把保险退了

直播卖保险这么难,我估计主播可能是靠着直播提高名气,方便线下获客而已

总结

就现在的直播形式来看,保险要解决如何吸引人来观看就是一个大难点。要是保险公司限制一下从业人员的线下推广,少点铺天盖地的广告,可能大家都保险的印象可以改良一些些

6

个人意见:

你会找一个卖司法考试课程的销售去打官司,还是找个律师?

7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想清楚我们么买保险的目的是什么?想通过保险解决哪些问题?

我觉得主要应该是以下几点原因:

  • 根据自己及家人目前的身体情况,家庭经济收入状况,购买最合适自己的保障计划,有针对性的解决家庭的保障需求。
  • 伴随着人生的不同阶段,比如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工作收入变化等等情况,根据承担的家庭责任不同,有保险工作人员来调整或补充家庭保障规划,从而适应当下的保障需求。
  • 万一发生风险,购买的保险能够马上发挥作用,得到最快最及时的理赔服务,帮助抵御风险,化解危机。

以上几点,是我们购买保险最主要的原因,而这又恰恰是通过保险直播无法解决的。


因此我认为,通过保险直播购买保险目前来说还是不太合适,而通过直播来学习保险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线上沟通答疑解惑,是个不错的选择。

8

我认为无所谓,直播卖保险和保险业务员上门卖保险在本质上我认为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在介绍保险产品的内容、优势、和保障。

但是,我认为保险这个东西是保护我一生乃至流传给我的子孙的,我买保险在听完保险业务员介绍之后,如果我认为这款产品适合我,我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产品的合同内容,让业务员为我讲解我认为有争议、不明白的条款,如果我认为一切都没有问题,我都能够接受,我才会最终购买这份保险。

保险可不像买件衣服,不合适了不穿了,没什么关系。保险可是关系了我们的一生,买保险可是人生大事,人生大事可马虎不得。

9

我不会。每个人的经济状况是不一样的,保险直播里面老师提供的保险知识可以借签,但是购买保险还是找专业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保险计划靠谱一些。

10

不会,太多的推销保险的人自己都无法认清楚保险的本质,他所谓的保险推荐理由都是保险公司的营销话术,整体来说,夸过分大优势部分(其实也不见得是多大优势),不足的地方避而不谈,实在要谈,多以没有完美的保险产品来搪塞。

保险本质是好的,但保险产品在我心里印象并不佳。首先,我仍然无法接受国内保险产品的营销模式,难道用银行柜台销售保险产品的模式不好吗?

其次,国内保费真的贵!没办法,要保证保险业务员的高提成,自然,保险消费者买单。

第三,所谓保险的营销话术,是否在保险合同中体现,现在的业务员为了促成交易,满嘴跑火车,买卖双方信息根本不对称,甚至卖的人自己都没弄懂产品,还直播推荐?

最后,保险理赔的条件真心苛刻,保险姓保,能否多一份良心,认真落实下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