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抑郁症要如何自愈?

抑郁症要如何自愈?

2020-10-13 23:32阅读(62)

抑郁症要如何自愈?有想go die的念头,但是没有行动。自己知道这个状态不好,有想改变,生活作息还是挺规律的,也有运动。跑步,偶尔一个人去爬山。最近老是觉得

1

每天在人多车多的地方走路,会自愈抑郁症,因为车多的地方易发生事故,有生命之忧,故没时间胡思乱想,不胡思乱想自然也不抑郁了!

2

想想可能性有多大?

是不是合格的抑郁症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改变自己的状态、自己的心理状态。

“自愈” 一种稳定和平衡的自我恢复调节机制,您说的自愈是肌体、非您主观的调节达到康复的效果?还是您主观调整达到主观效果?

绘心桥十八年的医学临床、十六年的实操心理临床的经验,自愈的可能性比登天还难。

抑郁者的特点是太要强,我说的是太要强,不是太强大,他们常常以为要强就可以成为强大,要强是透支,心理的透支、身体的透支,换取眼前、近期的成绩、效果。

长期的心理的透支、身体的透支等于慢性自杀,对心理的慢性自杀、身体的慢性自杀,您“有想go die的念头,”是心理的慢性自杀的表现。“自己知道这个状态不好,有想改变,生活作息还是挺规律的,也有运动。跑步,偶尔一个人去爬山。”是消耗体力、心力,没有给心力的补充做正功。“最近老是觉得头晕脑涨,并且记忆力确实是下降了很多。”足以说明自己身心透支。

绘心桥坚信,一个非常要强的人绝对不会放弃自我调整的机会,身心透支足以证明,自我调整失败。

能够自如掌控抑郁者心理的心理专业人员比例都不高,非专业人员、当局者,想成为有能力的心理医生,需要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高于自己心理出现问题的能力,只有正性循环才有希望。

大白话:如果抑郁者自己每天出现10个心理问题,如果能够自救,抑郁者自己必须具有解决、消化大于10个心理问题的能力。

3

抑郁症在人口中的比例大约是10%,也就是说每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会经历抑郁症。抑郁症分不同的程度,有轻度的抑郁症,也有严重的抑郁症,当你觉得自己长期情绪低落,做什么事情都不开心,睡眠和胃口出现了变化,经常觉得内疚自责,甚至会有想死的冲动,这样子消极的情绪状态持续两周以上,你就有可能得了抑郁症。当你觉得自己可能患上抑郁症的时候,第一件需要做的事就是到当地的精神专科门诊,做一个评估诊断。因为中度和重度的抑郁症,会给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明显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增加自杀的风险,所以是需要第一时间引起重视的。通常中度或者重度的抑郁症需要通过服药或者别的治疗方法来帮助自己得到改善。而对于轻度的抑郁症,一些自助方法也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这些自助的方法也可以结合在治疗方法中,帮助中度和重度的抑郁症病人逐渐康复。

那么这些自助的走出抑郁症的方法有哪些呢?

自主走出抑郁症的方法包括运动,多晒太阳,寻求社交支持等等。多运动,主要是包括有氧运动,比如说,慢跑,快步走,游泳,爬楼梯等等,这样子的有氧运动需要每周三个小时到十个小时的时间。有氧运动可以促使我们的大脑释放神经营养因子,帮助修复大脑海马体的神经元再生和神经网络,起到降低抑郁的作用。运动也会降低大脑中的炎性反应,使得大脑可以达到均衡的状态。多晒太阳也可以有效改善心情,因为日照时间的长短和一个人的抑郁程度是有关系的,缺乏光照的情况下,比如生活在高纬度的地区或者在光照时间比较少的冬季,抑郁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早上早点起床,从七八点钟开始接受光照,会让一个人的心情得到明显的改善。周围足够的社交支持,也是一个人保证情绪稳定的重要因素。当你感到情绪低落的时候,积极地去寻求,身边你喜欢的亲朋好友的支持,或者陌生人的支持都会对你的情绪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

4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你说你有那么些的症状,比如头晕脑涨,记忆力下降,还有go die的念头…但是你又确定自己不是抑郁症,也很想改变,只是缺乏最基本的执行力。那么,也就是说是有抑郁情绪已经一些日子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所有疾病的发生,都是身体对刺激或伤害而产生的变化,只是我们对于生存的原始恐惧,害怕这种变化。我们常不知不觉做着许多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却要求身体的功能反应依然正常,一旦身体出现了不正常的反应,就急于去抑制或者对抗,却忽略了那正是身体启动的自我保护信号。所以,一个人心灵的伤害所留下的烙印,同样也会体现在我们的身体上,比如你的头晕脑涨等躯体化症状。

其次,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抑郁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心灵受到了伤害。那么,下一步当然是寻找合适的调整情绪的方案。而所有抑郁焦虑情绪背后又都有压抑的愤怒与难言之痛。如此一来,我们还需要先处理好这部分情绪,即平复内心的愤怒与接纳难言之痛。最后,找出当初让我们感觉到愤怒的事情,然后换个角度重新审视看待这件事情,你会发现当初“引发”你情绪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并不会引起你那么强烈的情绪反应。这就是合理情绪疗法解决情绪困扰的理论模式!心理学家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困扰并不是由一件事情直接引发,而是由这个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看法等认知内容所决定。所以要想改变情绪,首先需要改变的是认知,而不是去改变那件事情本身!希望我的回复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蒋梅玲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5

最主要的是看患者的抑郁症是心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如果是心理性的,自愈的可能性会比较高,但如果是生理性的,可能就必须要借助专业的治疗,在确定抑郁症是心理性的前提下,还需要确认患者本身有这个动力和毅力自愈。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情况下,以下的方法应该可以有效的促进抑郁症患者的自愈。

最有效的方法其实就是制定一个具体可行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最好是以兴趣为前提的,如果兴趣减退没有兴趣,可以参考之前的兴趣)。比如学习游泳,可以先定一个目标:一个月以内学会游蛙泳。不要试图定一个要学会所有种类的泳姿。或者学习英语,可以提高听力、口语、阅读、书写其中的一项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而不是全面提高。之所以要容易实现,也是为了自我鼓励,越是抑郁的人,越需要成功的体验,这种成功的体验可以给我们带来成就感、价值感、自信、自豪感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除了具体可行较容易实现,还需要的注意的一点就是这个目标最好不要是情感类的,比如要在一个月之内与多少人友好相处等,因为抑郁症患者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变弱,这种情感类的目标只会让患者的心理压力变得更大,而且,因为是与他人有关,我们无法控制对方的反应,对方积极回应可以,如果对方消极回应或不理不睬,说不定抑郁程度会更加加深。

6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不能确诊为抑郁症,自杀念头并不是抑郁症的标配,其实每个人一辈子或多或少或长或短都有过自杀的念头,有时候醒悟过来着实会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一跳。这里必须弄明白的是情绪是怎么来的,我们的念头是我们平时所见作为素材在脑海里加工后存储在脑海的潜意识层面而成的,当身随念动形成为欲望,被欲望牵制,满足了欲望我们就会有好的好的情绪,满足不了坏情绪如影随形,并被压制进潜意识寄希望于下一个欲望!

你生活在习惯里

在问题里你提到你作息很规律,其实任何事物有他的两面性,作息规律很好,但同时也预示你在依照习惯行事, 你活在习惯当中,也就是说,习惯基本上是透过你而活。习惯本身有持续性,有自己的能量,当然也从你那里得到能量习惯会下指令,你变成唯命是从的仆人,只有乖乖听话的份。习惯迫使你去做某些事,你是一个受害者,佛教称之为「业」也就是习气,即便是佛陀在世也无法改变业力。

活在习惯的炼狱当中。你过着囚犯般的生活,就像失去自由的奴隶,因为这座炼狱是由你的习惯、制约及你过去的所作所为构成的,它将你重重包围住、捆绑住,但是你还一直欺骗自己,以为是你在决定做这些事的。而实际上是潜意识层面的情绪,他们才是幕后的操控者, 你只不过是一具傀儡,那些闪现的自杀念头也隐藏在潜意识里情绪的情绪积压!

提升意识打破习惯

外界很难打破这个小我的潜意识习惯,活在小我制造的头脑幻象中的我们,生命的质量大打折扣,我们会一直被念头跟习惯操控,活在头脑编制的故事里,你的人生是无意义的、没有爱的,你并不是真正在生活,你只是拖着生命在走。你没有任何理由活下去,但是困难在于:你也没有任何理由自杀。所以,以一种昏睡的方式,就好像梦游症患者一样,人们继续从摇篮走向坟墓,那是一个很长的旅程,然而在昏睡当中,他们还是试着去走,他们都走到了坟墓,或者应该说是他们所到达的地方都变成了坟墓…但是你的头脑中的念头却越来越多,自杀的念头可能就在这一刻闪现。

意识会慢慢驱散我们的念头,如同阳光驱散雾霾一样,我们正在与意识融为一体,这时我们便由小我状态转变到无我状态,世上的人往往将“我”看的过于重要,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嗜好跟烦恼,如果我不复存在,身体并不属于自己所有,那么烦恼又如何侵害我呢,“无我”就是忘掉一切外物,就连自己的形骸也忘掉,与外物融为一体,当然也不会受外物拘滞。生活中大部分的烦恼都是“我”自找的,心中的小我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会更加接纳这个世界,这时候我们看问题待人接物就不会带有任何情绪,心定了,念头不在了,达到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让情绪流动起来

实际上我们每天打交道的情绪,它是一股能力,它只是想穿过你的身体传递你一个信号,预示你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个信号传达的信息,你就会将这股能量积压在潜意识层面,长期积压的情绪最后以显化的方式呈现在你的面前,在中医里抑郁症被称之为情志病,是思虑过多导致的肝郁气滞,肝气郁结,正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你要做的就是让情绪再次流动起来,找到隐藏在情绪里的信息!更多让情绪流动的方法可以参照《了凡心疗愈》。

改变你的认知

我们知道情绪是二元对立的,好情绪过后立马迎来坏情绪,有效的管理我们的负面情绪,使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跟判断,这取决于对于这件事的认知方式,这就是比较有趣的ABC法则,A是引发我们情绪的事件,B是我们的认知方式,C就是结果,当人们不喜欢C的时候都去找A的茬,所以我们每天都疲于奔命阻止缓和沟通协调A以及与之相关的人,而事实上B才是唯一能够控制的因素,而这就是情商。

正确表达你的情绪

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就是说出你情绪之下的感受,要明白情绪是有权利存在的,我们要用意识感受它带给我们的感觉,让它显化出来,这是很重要的,距离生命最远的是行动,再靠近一点的是念头,再靠近一点的是感觉,一旦说出你的感觉,情绪随着感觉也就得到了释放,它只是转了个方向,不是朝向径直的对方,而是朝向了天空广袤无边的梵天宇宙,而此刻你也是宇宙的一部分,有谁又能伤害到宇宙呢?

与情绪愉快的玩乐

人不可能没有情绪,除非是山上的石头,林中的树木,只要你有念头就会有欲望,自然就会有情绪,所以佛教讲究“止念”“断念”儒学理教讲究“存天理去人欲”,了凡心疗愈目的是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觉知情绪以下的真相,学会处理情绪,你该生气就生气,该高兴还得高兴,只是让你不被生气主宰,甚至不让高兴主宰,陷入无意识中,做出无意识举动,《范进中举》里,范进因为中了举人高兴的疯了,我曾经亲眼见过一个小姑娘买菜的时候与摊贩争执,拿起菜摊上的刀子捅向摊主,我也见过因为控制不住情绪让自己陷入抑郁而自杀,不要心如止水,情绪来了,你只要看着他,与他愉快的玩耍,这就是自我疗愈的目的!

7

抑郁症是“不治”之症,疗愈还需要靠“运气”

治病要先找准病因,打仗要先探明敌情。这是常识。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找准病因,也不是所有的敌情都能轻易探明。有些病病因复杂,很难分辨,也很难治愈;有些敌人潜藏在自己的内部,很难发现,也很难消除。

抑郁症就是潜伏在自己内部的“敌人”。它像幽灵一般躲藏在身体和意识里,没有病毒也没有伤口,即使是最先进的仪器也探测不到它的踪迹,可是遭遇它的人却无不被它折磨得死去活来。很多抑郁症患者一辈子都在和它战斗——也是和自己战斗——结果还是惨败。对他们来说抑郁症是不治之症——不管怎么治都治不好。

有的人却没怎么治疗就摆脱了抑郁症的侵扰。对他们来说抑郁症也是“不治”之症——不用治疗就能痊愈。但是很少有人能得到这样的幸运。不得不说这些人运气真的很好。

抑郁症原因不明,疗愈确实需要靠几分运气。

什么是运气?运气就是机遇和缘分,就是遇到小概率事件。比如说,那么多人买彩票,别人都没中奖,你中奖了,你的运气就比别人好。那么多人得了抑郁症都治不好,你却不治而愈,你的运气就比别人好。反之,如果楼上落下一个花盆,没砸到别人,刚好砸在你头上,你的运气就比别人差。

运气好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有人说运气是时辰八字决定的。八字好运气就好,八字不好运气就差。有人说运气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基因好运气就好,基因不好运气就差。还有人说运气与个人努力有关,肯努力的人运气会比较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这些说法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心态。心态好运气就好,心态差运气也差。抑郁症的治疗更是如此。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本来就与心态有关。心态不好的人才得抑郁症,心态好了抑郁症也就好了。

心态好的人情绪稳定,认知完整、清晰,能与人和睦相处,能较好地适应环境。这样的人不容易得抑郁症,即便得了也容易康复。心态不好的人情绪不稳定,认知狭隘、偏颇,认死理,爱钻牛角尖,适应环境困难,容易与人发生冲突。这样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而且得了抑郁症不容易疗愈。所以治疗抑郁症的关键不是消除症状,而是培养良好心态。

怎样培养良好心态呢?心理学有很多方法,什么认知、行为、结构、机能、精神分析等等,数不胜数。但是我们发现即便是那些名震天下的心理学大师,各流派的鼻祖,他们的心态也不见得都很好。也许他们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但又极其平常的因素——呼吸。

呼吸和情绪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过调节呼吸节律和改变呼吸方式把“气”运送到身体各个部分,让身心完全放松并且保持在宁静、自然、和谐、愉悦的状态,这样情绪就能很快得到平复。经常做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调节情绪,还能扩大气量,增强人格,对抑郁症的治疗和康复能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我自己早年也曾经遇到过严重的情绪困扰。焦虑、抑郁、失眠、头晕、兴趣丧失、悲观厌世等症状都有,甚至一度出现躯体形式障碍。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开了一大堆抗抑郁药。但我没敢吃。后来我自己通过长时间的阅读和思考慢慢打开了心中的郁结。同时我还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呼吸方法——我把它命名为“元呼吸”——每天勤加练习,不知不觉中摆脱了情绪的折磨。

当时我的身体也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双肾长了许多结石。最大的结石一侧有0.8厘米,另一侧超过1厘米。医生说结石长在肉中,无法排石,只能手术治疗。因为不疼,对生活没生命影响,所以暂时不必管它。但是心里一直都有在关注它的变化。早些年是不断增加和变大,近几年则逐渐减少和缩小。今年体检时只发现左肾还有几颗细砂大小的结石,右肾的结石则完全不见了。不知道这和我长期坚持练习“元呼吸”有没有关系。这中间我从未接受任何手术或药物的治疗,没有服用任何保健品,也很少运动。我想或许是有一定关系的吧。

我父亲十多年前患有严重的骨质增生。腰腿疼痛,坐卧不宁,几乎寸步难行。咳嗽也很严重,剧烈的咳嗽连绵起伏,日夜不停。各种中、西医疗法和民间偏方全都用遍了也丝毫不见好转。无奈之下我教他试着练习“元呼吸”,希望能帮他减轻一点痛苦(催眠可以止痛)。我只是教他简单的吐纳和放松。他练习一次就心领神会,然后就坚持每天早晚练习,不再求医问药。练了一段时间,两种毛病竟然全都消失了。现在我父亲已经年近八旬,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每日仍早出晚归,到处听讲座、看戏,走路健步如飞,比年轻人还快。

我的来访者有很多都被各种身心问题所困扰。我在给他们做心理辅导的同时也教他们练习“元呼吸”,反应都还不错:不仅解除了情绪困扰,提升了生活质量,而且很好地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心理困扰者大多天赋异禀,他们悟性高反应快,只要找对方向就能摆脱困扰快速成长。正如那作茧自缚的蚕虫,只要找到出口就能破茧而出展翅飞翔。而呼吸就是摆脱情绪困扰的最好出口。

有的人不太了解呼吸的作用,以为呼吸很平常,所以不屑于练习。其实呼吸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修炼身心的不二法门。古今中外各种修行之术,无论是瑜伽、气功、冥想还是禅定、导引、内观无不从调节呼吸开始。调息可以定气,定气可以安神,安神可以静心,静心可以明志,明志方能笃学,笃学方能成才,成才方能兴业,兴业方能改变命运。

古人在构造“运气”这个词的时候或许已经觉察到它与呼吸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人崇尚科学,反而将这最自然和最基本的心灵通道遗忘了。

作者简介:关心,知心堂创始人,首席心理咨询师,心理成长学创立者,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潜心研究心理成长学二十余年,善于解析各种心理问题,化解各种心理矛盾,著有心理杂文集《生命在于成长》。

知心堂致力于心理成长教育。如果你在心理或教育方面有什么困扰和疑问,如果你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或对心理成长学感兴趣,可以关注或联系我们。

8

是不是抑郁症不是你能决定的,去医院看看。而且为什么你要问自愈的话?抑郁症的治疗是很便宜的,即使住院治疗医保报销后也就几百元的事情。抑郁症住院治疗是可以报医保报销的!!!

记住一定要去看医生,做全面的治疗!!!

如果一定要谈自愈的话,多交朋友,多与人沟通,与家人谈谈心里话,多运动。我这是顺废话吗?抑郁症的人大多自闭。

我和你说些实在的。如果真的抑郁了,先要看看医生听从医生的安排,该吃药住院就吃药住院。医生给你的安排会是最好的,比你问谁都有用。

除了看医生,你还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无非是多交朋友,多与人沟通可这又是抑郁症患者最难做到的,别人说了很多我就不废话了。我告诉你的是你先要接受抑郁症,中国30%的人都抑郁过,轻微得很多人都自愈了。不要把抑郁症太当一回事,你要明白抑郁是生活的一部分。累了就睡觉,睡不着就趟那里,不要与抑郁症对抗,要学会随遇而安,要明白人生除死无大事。不要想着抑郁了就怎么样怎么样,其实抑郁了真没什么不得了的事。

再有要锻炼身体,从早上的跑步到有时心情好时的锻炼要锻炼到自己大汗淋漓。做到上面两点相信很快你就能自愈了。

不过我还是建议你趣看看医生,医生的建议比一般人给你的建议要好很多。虽然我和你说的也是医生曾对我说的,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去看下医生。到大医院的精神心理科,记住去看看医生。

祝你早日康复!

9

抑郁症最好治愈方法,你放下所有的事不管不问做你想做的事。

每天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去干啥就做啥总之让自己天天快乐。不能有丝毫影响心情不好的事。

千万别再做任何工作,别再管家里任何的事,你只要工作,管闲事就有不良的情绪,这样很难好。

最重要的就是家人的配合,一家人的吃喝拉撒过日子的需要钱。家人很难容忍一个不干活还脾气大的人。

家人要想这样病人痊愈快好,你必须做到让他自由想干嘛就干嘛,只能加倍关心他,和他说话千万不要伤害到他一丁点不然他就抑郁发作,这样下去想好不可能。

只要能做到我说的,半年能减轻,一年就不在痛苦好多了,三年就痊愈了,不能打针吃药,吃药只是让你变老实了不难受了,慢慢变的呆若木鸡傻傻的。

我就是用了三年时间听轻音乐,用电脑玩游戏,不停的玩玩的忘了我是谁,忘了吃饭睡觉,只有这样才能清空大闹不去想所有烦恼,要不他的脑子整天有不好的情绪在脑子里,他想不去想不好的事很难他控制不了。

治疗好了8年没在发作,全靠自己,我都到了谁惹了我难受的想杀他,想自杀解脱,这都是病惹的祸很难控制自己了,我希望能帮到这样病人,这病虽然不痛不痒没有过得不知道他有多痛苦。

改天我再告诉大家怎么预防这病,只要充分了解这个病预防想的都难。

10

真被诊断为抑郁症,最好在他人帮助下自愈,完全自愈不是最佳选择,有可能延误治疗时机,造成反复复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