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周伯通武功高强,王重阳为何不让他参加华山论剑?

周伯通武功高强,王重阳为何不让他参加华山论剑?

2020-10-12 01:31阅读(65)

周伯通武功高强,王重阳为何不让他参加华山论剑?: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华山论剑一

1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华山论剑一共进行了三次,第一次周伯通没有参加,第二次刚到地方就溜了,第三次得到中顽童的称号。

第一次华山论剑是王重阳一手操办的,是以邀请的形式来决定参加人员。

裘千仞是唯一一个接到邀请谢绝的人,周伯通根本没有被邀请,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一,周伯通当时武功还没有练到家,他和王重阳是师兄弟,自然知根知底,当时的周伯通别说王重阳,即使是其他四绝,也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凭周伯通的武功,是没有一个参加的。

二,华山论剑的目的是决定九阴真经的归属,其他参加论剑的都是一个门派一人,而周伯通和王重阳都是全真教的人,如果两人都参加,则对于论剑的公正性有失偏颇。

所以,第一次的华山论剑周伯通没有参加。

第二次的华山论剑参加的人数就多了,王重阳已经离世,其他四绝都到了,虽然欧阳锋走火入魔,但最后还是前来了。

除此之外,有裘千仞,隐居在铁掌峰几十年,铁砂掌大成的他,想要借此夺得天下第一的称号。

瑛姑也来了,她是专门来寻裘千仞报仇的。

周伯通来了,不过他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的,结果一上山远远看见瑛姑的身影,兔子一样的跑了。

郭靖来了,郭靖此时被认定是最有可能得到天下第一的人选。

参加的人数相比第一届多了几个,但是这次论剑并没有真正的论完,半途而废了。

瑛姑不要命的找裘千仞报仇,誓要与他一起跳崖同归于尽。

周伯通压根没有真正到场,郭靖本来和洪七公和黄药师几人打斗数招,被疯疯癫癫的欧阳锋前来一顿搅和,于是不欢而散。

周伯通第二次华山论剑因此也错过了。

其实第三次华山论剑,已经不像前两次那样隆重了。

彼时,裘千仞已经拜入一灯大师门下,改名慈恩,洪七公和欧阳锋已经过世。

杨过前往华山祭拜洪七公和欧阳锋,恰逢众多人都在,天下英雄齐聚华山,所以展开了第三次论剑。

因为第二次的华山论剑实际上并没有评出结果,所以此时的天下五绝称号仍旧保留着第一次的,即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最后在黄蓉的提议下,评选除了新的五绝,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

周伯通正是中间的那个老顽童。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2



华山论剑一共进行了三次,第一次周伯通没有参加,第二次刚到地方就溜了,第三次得到中顽童的称号。

第一次华山论剑是王重阳一手操办的,是以邀请的形式来决定参加人员。

裘千仞是唯一一个接到邀请谢绝的人,周伯通根本没有被邀请,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一,周伯通当时武功还没有练到家,他和王重阳是师兄弟,自然知根知底,当时的周伯通别说王重阳,即使是其他四绝,也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凭周伯通的武功,是没有一个参加的。

二,华山论剑的目的是决定九阴真经的归属,其他参加论剑的都是一个门派一人,而周伯通和王重阳都是全真教的人,如果两人都参加,则对于论剑的公正性有失偏颇。

所以,第一次的华山论剑周伯通没有参加。



第二次的华山论剑参加的人数就多了,王重阳已经离世,其他四绝都到了,虽然欧阳锋走火入魔,但最后还是前来了。

除此之外,有裘千仞,隐居在铁掌峰几十年,铁砂掌大成的他,想要借此夺得天下第一的称号。

瑛姑也来了,她是专门来寻裘千仞报仇的。

周伯通来了,不过他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的,结果一上山远远看见瑛姑的身影,兔子一样的跑了。

郭靖来了,郭靖此时被认定是最有可能得到天下第一的人选。

参加的人数相比第一届多了几个,但是这次论剑并没有真正的论完,半途而废了。

瑛姑不要命的找裘千仞报仇,誓要与他一起跳崖同归于尽。

周伯通压根没有真正到场,郭靖本来和洪七公和黄药师几人打斗数招,被疯疯癫癫的欧阳锋前来一顿搅和,于是不欢而散。

周伯通第二次华山论剑因此也错过了。



其实第三次华山论剑,已经不像前两次那样隆重了。

彼时,裘千仞已经拜入一灯大师门下,改名慈恩,洪七公和欧阳锋已经过世。

杨过前往华山祭拜洪七公和欧阳锋,恰逢众多人都在,天下英雄齐聚华山,所以展开了第三次论剑。

因为第二次的华山论剑实际上并没有评出结果,所以此时的天下五绝称号仍旧保留着第一次的,即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最后在黄蓉的提议下,评选除了新的五绝,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

周伯通正是中间的那个老顽童。

3

周伯通武功高强,王重阳为什么不让他参加华山论剑呢?其实并不是王重阳不让,而是因为早期的周伯通武功水平还远没达到五绝的水平,去了也白去。周伯通贯穿《射雕》《神雕》,而且正好赶上了三次华山论剑,下面就从这三次华山论剑来说一说老顽童周伯通的武功:

第一次华山论剑周伯通武功尚未大成

第一次华山论剑之时王重阳以绝世之姿技压群雄夺得天下第一的称号,而彼时的周伯通只是王重阳身边的一个小师弟和跟屁虫,虽然在全真教辈分很高,但是武功尚未大成,离五绝的水平还有很远,根本没有资格参加华山论剑。

要知道就连铁掌水上漂裘千仞都自忖铁掌功夫没有大成,去了也打不过王重阳没敢参加,别说一个小小的周伯通了。在王重阳千里迢迢远赴大理寻找南帝段皇爷交换武功的时候,周伯通还是一个贪玩任性的小跟班,所以就算周伯通天资绝顶,也要循序渐进啊。

第二次华山论剑周伯通练成《九阴真经》

还有一个明显的证据证明周伯通和五绝的境界相差甚远,就是在周伯通被黄药师骗去了半部《九阴真经》,上门来桃花岛讨要经书的时候,被黄药师困在桃花岛十五年,打又打不过,逃也逃不走。直到郭靖来到桃花岛还带来了人皮版《九阴真经》,周伯通才算是集齐了真经并且练成,这个时候黄药师已经不是对手了。

再加上周伯通在桃花岛十五年期间穷极无聊创出的七十二路空明拳和右手跟右手打架的双手互搏,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之时还追赶以轻功著称的裘千仞几千里,除了可能打不过逆转经脉的欧阳“疯”,周伯通已经达到了绝顶高手的境界,完全可以角逐五绝的称号了。

第三次华山论剑周伯通位列五绝之首

到了《神雕》时期,周伯通更是武功大进,再加上他是一个武痴,天下武功都被他研究个遍,遇到黯然销魂掌和龙象般若功这样的神奇武功,恨不得不顾辈分的拜师学艺。这样求知若渴的态度,成就了他武功境界的提升,慢慢地超越了其他人,在第三次华山论剑中位列五绝之首。

周伯通的名字就是“不通”,虽然他疯疯癫癫不通事务,但是他空明清净无欲无求的性格使他的境界更高。就连“淡泊名利”的黄药师和“视名利为虚幻”的一灯大师都比不上“胸中本无名利二字”的周伯通。再加上晚年时期的周伯通居住在桃源般的百花谷修身养性,武功境界更上一层楼,位列五绝之首当之无愧。

综上所述,第一次华山论剑之时不是王重阳不让周伯通参加,而是周伯通没有能力参加。一直到他练成了《九阴真经》和自身空明无欲的境界,才能在第三次华山论剑中取代王重阳的位置,位列五绝之首,称号“中顽童”。

(图片来源于网络)

4

第一次华山论剑是《射雕英雄传》中江湖上广为流传的武林盛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位高手在华山上比武论剑,争夺《九阴真经》和天下第一的名位。不过这场盛会中,最爱热闹的老顽童却没有参与这次盛会,甚至连华山都没去。

灵冲霄个人觉得老顽童之所以没有参加第一次华山论剑,有可能是王重阳不让他去,也有可能纯粹是他自己没赶上

老顽童武功跟五绝还有差距

老顽童在当时的江湖上虽然也是顶尖的高手,比全真七子要厉害不少,但是跟五绝相比他的武功还确实有不小的差距。王重阳是教他武功的人,对老顽童的武功水平一定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的,所以就没让他去了。第一次华山论剑后不久,老顽童跟东邪西毒两人交手的经历也证实了这点。

王重阳临死前,西毒欧阳锋曾打上全真教夺《九阴真经》,老顽童前去迎敌,交手数十招,就被西毒打伤。东邪黄药师从老顽童手里骗《九阴真经》时,两人比赛打石子,黄药师显露武功直接打碎了老顽童的石子,赢下比赛。在黄药师因妻子逝世一事迁怒老顽童时,两人大打出手,结果老顽童被他打得重伤,在桃花岛关了十来年。

为了避嫌

参与第一次华山论剑的高手们主要是为了争夺绝世秘籍——《九阴真经》,天下第一的名头只是添头。几位有资格参与的高手都是有自己的江湖势力的,桃花岛东邪黄药师、白陀山西毒欧阳锋、大理段氏南帝段智兴、丐帮北丐洪七公和铁掌帮的裘千仞,全真教一方已经有中神通王重阳出场后,就不宜再出一个武功不弱的老顽童周伯通了。所以王重阳最终也只带了一个武功远逊五绝的徒弟王处一。

很可能老顽童自己没赶上

老顽童的性格就是一老小孩,遇到好玩的事情就不由自主的想去玩,而他一玩起来就玩疯了,没有丝毫时间概念。这一点从《神雕侠侣》中的一件事就能看出。在举办大胜关英雄大会前,郭靖曾派人去请老顽童参加,但是老顽童半途玩嗨了,硬生生的错过了大胜关英雄大会。在襄阳城外的蒙古军营中,老顽童初遇杨过时,曾跟他说过这事。想必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并没有不许老顽童去,但他自己耽误了也是极有可能的。


开最大的脑洞,品最有趣的故事。我是灵冲霄,欢迎关注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5

不是王重阳不让周伯通参加华山论剑,而是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周伯通的武功和声望都与五绝相差甚远。王重阳有先天功、洪七公有降龙十八掌、欧阳锋有蛤蟆功、黄药师有落英神剑掌和弹指神通、段智兴有一阳指,周伯通只有全真派中级武功,没有成名绝学,别说五绝,就连裘千仞他都打不过。

修习全真派武功,如果不学先天功,即便能修练到尽处,也只能达到丘处机的程度。如果周伯通的武功真的高强,哪怕只略逊于五绝,欧阳锋也不敢贸然上全真夺《九阴真经》。

6

路过不谢邀了!

按“射雕三部曲”小说的描述,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周伯通没有得去参加;到第二次华山论剑,周伯通就受邀参加了,而且周伯通还成为了第二次华山论剑的“新五绝”!然后:



第一,必须得指出的是,其实在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周伯通的武功并不是“很高强”。一起来看看下列的三个事例分析:

(1)在全真教当中,尽管周伯通的身份是王重阳的师弟,但是事实上,包括全真七子也包括周伯通等人,其武功都是王重阳传授的。



(2)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后不久,因为《九阴真经》秘籍等的缘故,加上武功又远远不如黄药师,周伯通方才被黄药师囚禁在桃花岛一十五年之久。直到后来,周伯通独创了左右互搏术和空明拳以及九阴真经武功,周伯通才凭真本事打赢了黄药师。

(3)王重阳带周伯通前去拜访段皇爷,王重阳把全真教的先天功传授给了段智兴。结果,周伯通在大理皇宫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之下,和南帝的爱妃刘瑛姑发生了一段孽缘。从这个事件也可以反映出周伯通的武功心智等的不成熟。



第二,在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笔者个人观点认为,王重阳不让周伯通参加论剑比赛,除了因为当时周伯通的武功还不太行之外,王重阳还考虑到了要“避嫌”。因为,王重阳已经是代表全真教出席参加第一次华山论剑了!紧接着,按相关小说的描述,王重阳为人处世非常讲究公平公正的。比如说,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荣获天下第一的称号、还获得《九阴真经》秘籍的保管权,王重阳就反复告诫门人弟子一律不得练习《九阴真经》武功,以免他人说三道四。



此外,周伯通性格率真烂漫,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一个“玩”字。周伯通也是一个典型的“武痴”。周伯通练习武功更纯粹是为了“玩乐”而已,从来都没有什么争强好胜之心的。而像第一次华山论剑如此重大正规的比赛活动,对于周伯通本人来说也是不适宜参加的。因此,王重阳就不让周伯通参加第一次华山论剑比赛了!

7

《射雕英雄传》中周伯通是武痴,一心想要学九阴真经,但第一次华山论剑时,周伯通没有参加,最终结果是王重阳胜出,拿到了九阴真经。周伯通之所以没有参加,并不是王重阳的阻拦,而是因为当时的周伯通武功不济,远非东邪西毒等人的对手。


周伯通真正武功大成,是在桃花岛关押后的十几年。王重阳在临终时,吩咐周伯通等人绝对不能修炼九阴真经。一方面是担心他们为了九阴真经而忽略道家的修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彰显他夺取九阴真经没有私心。事实上王重阳拿到经书后还是学了。

周伯通按照王重阳的嘱咐,将九阴真经择地收藏,结果遇上了黄药师,后来被黄药师关押在了桃花岛上。


周伯通生性好动,在桃花岛一个人生活,觉得无聊,于是自创了空明拳以及左右互搏。当郭靖上岛时,教郭靖修炼九阴真经,自己无意之中也都练会了,此时的周伯通才算是武功大成,武功之高,已在东邪西毒等人之上。

后来周伯通练功不辍,武功越来越高,年过九旬依然身手矫健,在第三届华山论剑时,选出新五绝,周伯通便是新五绝的第一人,也是当时全武林的第一人。

8

华山论剑,作为武林盛事,自从在王重阳的主持下,召开第一次后,五绝名分已定,得到结果也是实至名归,无人质疑。

而第一次华山论剑的主要目的,是王真人宅心仁厚,不忍中原武林为了一本武功秘籍惹得人心惶惶,杀戮重重。所以才在西岳华山之巅,邀请武林同道,一起比武论道,天下第一者拥有这本《九阴真经》。


这也是侠义之举,更是功德一件,也是符合重阳祖师济世救人的高尚品格。

回到题主所问:王重阳为何不让武功高强的周伯通参加华山论剑?

推测起来,原因无外乎有三种。

一是王重阳自己武功高强,怀有必胜信心。作为武学奇才,王重阳武功可谓不同凡响,对待对手也是知己知彼,本次华山论剑,他早已成竹在胸。再者,华山论剑夺取魁首,只要是重阳宫的人获得就是成功,是谁反而不重要,因为重阳宫持有《九阴真经》,目的就算达到了。

二是王重阳了解周伯通的武功,还未大成。华山论剑事关重大,重阳宫势在必得,周伯通武功在当时可能只比全真七子高一些,还比不上王重阳,如果贸然让他冲锋陷阵,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为了周伯通的安危着想,王真人也不可能让周伯通打头阵。

三是周伯通自己的行为。老顽童贪玩爱热闹,华山论剑这样的武林盛事他肯定想去凑凑热闹,但是如果让他去前去争斗。在有王重阳坐镇的地方,他对王重阳尊敬有加,敬若天神,师兄说的话犹如圣旨一般,如果师兄对本次论剑都有疑窦,那么他是万万不敢想到超越师兄的,这个情愫言语到华山三论时,他都武功天下第一了却依然认为抵不过王重阳,是一样的。

故,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明确带着大弟子马钰,至于周伯通有没有带着去未有说明,不过以老顽童的个性,没有参加固然有些遗憾,但是因为是师兄的命令,他也是心悦诚服的接受了。

9

参加首次华山论剑的五个人,周伯通一个都打不过,去了也白搭,再者说,周伯通天性贪玩,对于天下第一的虚名其实也没什么兴趣。

第一次的华山论剑,完全由王重阳一人操办,天下但凡武功能够入他法眼的,都受到了他的邀请,不过那时的王重阳虽然武功极高,但是尚未达到一呼百应的地步,之所以能够召来后来的其他四绝,主要原因就在于第一次华山论剑的筹码,那就是《九阴真经》。

也就是说,第一次的华山论剑的目的,表面上是争夺武功天下第一,但实际上,主要还是为了争夺《九阴真经》,谁的武功冠压群雄,那谁就是《九阴真经》的主人。

原著之中,王重阳其实并没有阻拦周伯通去参加华山论剑,周伯通之所以没去,是因为王重阳不准门人练习《九阴真经》。

不准练《九阴真经》,参加华山论剑也就没了意思

在金庸武侠之中,《九阴真经》是一门无上的武功秘籍,相传是北宋末年的黄裳在校对《道藏》的时候所悟出来的武功,两宋时期,《九阴真经》落入江湖,由于其中记载着破解各大门派武功的方法,更是天下武学总纲,因此引起了群雄纷争。

全真教掌教真人王重阳提出华山论剑比出武功天下第一,谁最终胜出就能拥有《九阴真经》,最终华山之巅,王重阳以一敌四,击败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与洪七公,成为武功天下第一的同时,也确定了对于《九阴真经》的掌握权。

不过,王重阳自始至终都没有练过九阴真经,同时他也不准全真教的门人修炼。

其实争夺武功天下第一还是其次,众人参加华山论剑的真实目的,还是在于《九阴真经》,周伯通乃是王重阳的师弟,而且周伯通的武功也都是王重阳教出来的,王重阳禁止门人练习《九阴真经》,那么周伯通就算是赢了华山论剑,其实也没什么意义。

周伯通对天下第一没有兴趣

虽然周伯通后来的武功成就,的确堪称一代宗师,而且他是王重阳的师弟,是全真七子的师叔,在武林之中的辈分很高,但是他“老顽童”的外号不是白叫的,整天疯疯癫癫贪玩成性,虽然痴迷于练武,但是对什么天下第一的名头没有兴趣。

第二次华山论剑的时候,周伯通本身就已经身在华山,但是却因为见到了瑛姑,马上就抽身离开了,什么“天下第一”的名头,对于周伯通来说都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参加华山论剑,其实对周伯通而言,也没什么吸引力。

第三次华山论剑,众人选择新的天下五绝,故意不说老顽童的名字,原以为他会生气,结果周伯通根本心思就没放在这方面,使得众人更加佩服。

而且,周伯通本身做事就颠三倒四,时常因为贪玩而误事,华山论剑在他心中压根没什么分量,周伯通可能出于凑热闹的目的,也想过去参加,但是因为别的事情而耽误,并没有赶得上,并不是王重阳不让。

王重阳不准周伯通去,也有可能

虽然原著之中并没明确说王重阳禁止周伯通去华山论剑,但是也并非没有这个可能,要知道当时王重阳并非只身前往,而是带了武功并不算高的王处一。

周伯通的武功虽说当时还不是决定高手,但是在武林之中也找不出几个能胜得过他的人,如果王重阳带着周伯通去参加华山论剑,很可能招惹闲话,毕竟其他家,都是一人代表一门派,重阳宫出两个高手,就像摇骰子的时候,别人摇三个,重阳宫摇五个一样。

所以,也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王重阳的确不准周伯通去华山,自己一人代表全真教其实已经足够了,周伯通去了的话并没什么其他的作用,反而可能节外生枝。

周伯通的武功,当时还没到那么高的地步

在《射雕》的后期,还有《神雕》之中,周伯通的武功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地步,除了全真教的武功与部分的《九阴真经》,周伯通还创出了双手互搏,这也是为何后来众人推举周伯通取代王重阳当年的地位,称作“中顽童”的缘故。

然而在第一次华山论剑时,周伯通的武功尚且还没那么高强,王重阳获胜之后曾经诈死,结果欧阳锋上重阳宫夺取《九阴真经》,周伯通仅仅接了欧阳锋四十招就被打倒在地,而后,黄药师也将周伯通捉走,禁在桃花岛多年。

除此之外,段智兴与洪七公的武功,自始至终都不在周伯通之下,更别说是在当时,所以对于周伯通来说,参加华山论剑的五个人,他一个都打不过,去了也是白去,再说就算他去了拿到了《九阴真经》,可师兄王重阳的话也不能不听,得了《九阴真经》也不能练,天下第一的名头他也没兴趣,完全白忙活一场,还不如不去。

10

王重阳不让周伯通参加华山论剑,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周伯通那时候武功算不上最顶尖,二是因为王重阳不希望周伯通沉迷武功,三是因为王重阳十分在意虚名。

周伯通后期武功十分厉害,自创空明拳和左右互搏,还练习了大部分的九阴真经,单论武功一道,几乎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但是早期的周伯通,武功并不是绝顶,跟五绝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周伯通是王重阳的师弟,但实际上,所有武功都是跟王重阳学习的。王重阳属于天纵奇才,开始是读书人,后来一下子顿悟,就成了武林高手,还收了七个弟子。王重阳成年以后才开始接触武功,而他的的弟子也全部都是成年人,至于周伯通,虽然跟王重阳早早认识,但是学习武功,还是成年以后的事情,因为王重阳早期也不会武功啊。

因为起步很晚,虽然周伯通武学天赋很高,年岁也不算小,但是他还是比不上五绝他们。书中有直接说道,周伯通的年纪比东邪西毒都要大一些,但是武功方面却是差上一筹。当年王重阳假死,西毒前来偷取九阴真经,周伯通曾经跟西毒打了一架,结果二十多招就被打吐血。后来周伯通遇到了黄药师,干脆直接认怂,直接就说自己打不过黄药师。不过两人最后还是因为九阴真经的事情动手,周伯通被黄药师打断腿,在桃花岛软禁了十六年。

也就是说,周伯通那时候的武功根本没有办法跟五绝高手抗衡,五绝高手里,王重阳独领风骚,而其他四位水平相当,谁也打不服谁。这种情况下,如果周伯通参加华山论剑,那只有被虐的份,其实完全没必要。

而从王重阳角度出发,即便周伯通武功很厉害,他可能也不愿意周伯通去参加华山论剑。王重阳虽然是天下第一高手,但是他本人对武学并不是十分热衷,甚至认为武学只是小道罢了。

王重阳年轻时候是读书人,家国情怀浓厚,还曾经亲自组织人马去抗金,可惜最后失败了。失败以后的王重阳才创立了全真教,王重阳的威名也是那个时期树立起来的。

虽然华山论剑最终确定了王重阳天下第一的地位,但是实际上关于王重阳的武功,江湖上早有推断。王重阳得到了九阴真经以后,为了平息武林纷争,邀请全天下的绝顶高手来华山论剑,决定九阴真经的归属。在他邀请的人物中,除了后来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其实还有一位,那就是铁掌水上漂裘千仞。而裘千仞当时拒绝了,他拒绝的原因就是自认为打不过王重阳,去了也是白去,这里注意一点,裘千仞只是认为自己不如王重阳,他可没有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四位。也就是说,在华山论剑之前,王重阳的江湖地位已经被武林人士广泛承认,不过华山论剑给了一个最终确定。

然而,王重阳武功这么厉害,他却始终认为武学都是小道,要修身养性,走道家大道才是正途。所以在培养徒弟方面,他也着重大道的培养,王重阳自创了很多厉害武功,他都没有传下去,只是传播了一些基本的全真派武功。而丘处机是他弟子里武功最高的一位,王重阳一向不喜欢他,认为他花费在练武上的时间太多了,耽误了参悟大道。反而是马钰那种,武功虽然不如丘处机,但是一直很听王重阳的话,所以王重阳更喜欢马钰。

周伯通就不一样了,他是一个天生武痴,为了武功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不娶媳妇,更别说去花费时间去参悟道家的大道了。对于这一点,王重阳很不喜欢,多次劝阻周伯通不要天天练武,要多多提高自己的修养。周伯通呢,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就听不进去。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周伯通武功跟五绝相当,王重阳也不会带他参加华山论剑了。没有参加论剑还好,一旦参加了,看到其他几位高手的绝收武功,周伯通肯定会心痒难耐,更加没办法参悟大道了。

所以,只要有王重阳在,不管周伯通武功如何,都是没办法参加华山论剑的。

第三个原因呢,就是王重阳比较看重虚名。本来王重阳拿到九阴真经,他其实完全可以私吞,哪怕不修炼,直接藏起来就好了。可惜王重阳非要搞个华山论剑,让天下高手来决定九阴真经的归属权。这恐怕是因为王重阳担心有人会骂他有私心,所以将九阴真经二次献出,让天下人来定九阴真经的归属,这样就没人会说他有私心了。

后来折腾一圈,九阴真经还是落在王重阳手里。王重阳为了表明自己真心,说自己掌管九阴真经只是为了武林不再因这本秘籍大打出手,他绝不会觊觎真经内容的。更狠的是,王重阳不仅自己不修炼九阴真经,还下令门下全真弟子都不准偷学九阴真经。王重阳做这么多,其实主要还是为了一个目的,证明自己真的没有私心。

王重阳对虚名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相当执着了,这个华山论剑是王重阳发起的,天下绝顶高手都是一个人来的。而这时候如果周伯通参加,那就说明全真教一下来了两个人,这不是有以多欺少的嫌疑吗。毕竟别人只能出一家, 而王重阳这边,也是一点不想搞特殊化。他要是让周伯通加入进来,说不定江湖上会有传言,全真教仗势欺人,华山论剑二打一。对于这样的非议,王重阳是没法忍受的。所以有他在,周伯通就没有参与进来的可能性。

因为王重阳有这样的理念,别说那时候周伯通武功不到家,就算武功追上五绝,也没有参加华山论剑的可能。除非周伯通叛逃师兄,独立出去,而这也是不可能,在周伯通眼里,王重阳天人一般,怎么可能背叛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