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笑傲江湖》为什么会花那么多的篇幅写林平之?

《笑傲江湖》为什么会花那么多的篇幅写林平之?

2020-09-28 17:31阅读(70)

《笑傲江湖》为什么会花那么多的篇幅写林平之?:谢邀。复仇一直都是武侠小说的主线,在《笑傲江湖》中,林平之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无疑是一个悲剧

1

谢邀。

复仇一直都是武侠小说的主线,在《笑傲江湖》中,林平之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他个性鲜明,不断地跟自己的命运抗争,又以悲剧结束。

金庸先生对他的塑造也花了不少笔墨,从性格、情感主线到武功都和男一号令狐冲形成鲜明的对比。

1、复仇与《辟邪剑谱》

金庸笔下的小说大多数表现的主题是复仇,“此仇不报非君子”。其中有杀父之仇,由爱生恨成仇。比如杨过为父杨康报杀父之仇,但我们都知道杨康的死是咎由自取。

但林平之不同,他父亲的镖局一向不结仇,父母与人和善,林平之最初也是善良的。但就是因为家中祖传的《辟邪剑谱》,很多人觊觎他们家的剑谱,使得一家惨遭灭门。

林平之背负家仇,但要想报仇,修炼辟邪剑谱,必须挥刀自宫。为此,林平之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仅身体残缺不全,为了复仇,性格大变。从此,林平之从一个正气阳光的少年变成一个为复仇不惜一切代价阴毒的杀人狂魔。

2、投错师门

在金庸笔下的小说角色中,报仇有很多方式,而且大部分的仇恨最后都得以化解。在《笑傲江湖》中,林平之的报仇手段是极端的,这也源于他所遇非人,投错师门。

试想,如果他拜的师父是一个正直的剑客,能够正确引导他走出家破人亡的阴霾,让他放下仇恨或者用正当的手段复仇,那么林平之的结局也不至于于此。

3、性格的转变

林平之的性格和令狐冲截然相反,虽然一开始天真善良,但是经历了失去灭门失去双亲之后,他的性格阴影就凸显出来了,他没有令狐冲那样洒脱的性格。林平之嫉妒心强,这也使得他及其容易走极端,无论是爱情还是复仇,甚至丧失了自我,造成了心理的扭曲。

总之,林平之这个人物是一个比较纠结的人物,我也时常在想,是外在环境还是内在性格造成了他这样的命运?但是他确是笑傲江湖中比较刺眼的角色,也是金庸笔下花了不少笔墨渲染的角色,是极具典型和争议的代表。


作者:梦归秦淮(一个最会写字擅长P图的历史教师 公众号:史觉一梦)

致力于个人成长、文化类的干货分享,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2

金庸先生的十四部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各有主题的。《笑傲江湖》的主题就是世间善恶很难从表面上去界定的。林平之这个人物是暴露许多道貌岸然之士的最好媒介,并且对于主题的表现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那么,林平之在《笑傲江湖》中有哪些作用呢?

01他的出现引出了本书中引起纷争的关键物品《辟邪剑谱》

可以说《辟邪剑谱》是《笑傲江湖》中引发纷争的重要媒介物,而此物正是在林家。因此从林平之写起,使得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显得顺理成章。

02他的经历很自然地引出了许多人物,并暴露了这些人物不同的品行。尤其暴露了许多道貌岸然之士的真实嘴脸。

余沧海、木高峰和岳不群的人都是阴险狡诈之辈,很能表现出本书的主题。特别是最大的伪君子岳不群,他可以说是《笑傲江湖》中伪善野心家的代表。最好的事例就是他对《辟邪剑谱》的巧取豪夺和对林平之的利用,林平之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人。

03林平之是众多阴谋家你争我夺的牺牲品。代表了一名乱世清纯少年被损害扭曲的过程。

林平之原本有着安静祥和的生活,林震南也是一个与世无争的普通镖师。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因为家中藏有《辟邪剑谱》被卷入了江湖纷争,使一位无忧少年瞬间家破人亡,历尽百劫,最终被仇恨蒙蔽了心灵,走入歧路。

04他的遭遇很恰当地突出来主题:善恶很难以表面现象来界定。

《笑傲江湖》一书就是表现一些所谓正派武林人士在利益面前真实面目的暴露,让读者领悟到世间善恶不能以表面虚名来界定。林平之的人格裂变最令人惋惜和痛心,在谴责他后期的行为同时又有着深深的同情。而迫害他的人们暴露出来的嘴脸让人不由慨叹“知人知面不知心”!

综上所述,林平之是本书有引子作用的人物。他的活动轨迹丰富了情节,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对主题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3

林平之这位人物有相当多的优点,《笑傲江湖》前期金庸并不吝惜笔墨去描绘他,将他的父亲母亲都连带描写得细致,对于他外貌俊美都讲了几遍,说他看见自己心爱的白马死了就流泪,还有要躲避仇家搬迁的时候想要带上他房间里的小玩意们,多么可爱可亲的少年形象。如果只是要塑造一个反面派人物且非第一反派(笑傲第一反派怎么都不是林平之吧),用得着如此么?我本人在业余时间写了几本长篇小说,且结交了一些作者朋友,所以对于写作者的心理有些了解。我知道,作者大致可分为这么两类:1)写全篇之前设定大纲、设定及知道结局的2)写全篇之前不设定大纲,比较随性,走一步看一步,写开头及前半篇并不知道结尾的。本人属于第一类作者,但我和其他作者朋友聊下来发现第二类远多。(第一类作者写作的时候会跳跃,不能进行连载,但是很注重前后呼应、埋伏线,《红楼梦》作者应属于此类,所以红楼梦出现了各种版本,结尾未写完却有结尾的片段流散出来。)第二类作者则认为写一步看一步才更符合情感自发的状态,才更自然不会生硬。这里不说写作技巧了,就来分析金庸先生的写作吧。金庸属于哪一类作者,我认为完全可以确定是第二类。曾有报纸刊登过,貌似金庸也承认过,《神雕侠侣》原本是悲剧,小龙女所谓16年后相见是骗杨过忘记她,小龙女本来不会再出来了。可是当时《神雕侠侣》写的过程中就在《明报》连载,于是读者们纷纷表示让杨过和小龙女在一起,金庸就顺应民众,附和了民心。金庸曾长期写专栏连载,他的这种随着剧情发展一步步来的写作风格可能很合适。因此我大胆猜测,金庸在写作笑傲江湖的时候,可能原本真的是将林平之当做第一主角的,只不过后来出于其他原因,将林平之硬生生给“炮灰”掉了。以下我再来给出其他理由,以及分析金庸可能炮灰林平之的原因。之这样一位开篇围绕的第一人物,结局为何如此“虎头蛇尾”?他的结局仅仅从任盈盈的谈话中谈出来,甚至连正面的描写都没有了。完全和他开篇时的细致描述不是一个等级的!我感觉用通俗的话来说,他就是故意被炮灰的。仔细看原著的时候,我就有点怀疑金庸开始写作本来是想将林平之当作主角,笑傲江湖的开篇完全是围绕他,完全是写作作者通常使用的对待第一主角的待遇,例如:1)反复提到他的长相,且说了他是像谁(说他长得像母亲)2)细致描述他的父母,以及他和他父母的关系3)对于他的无关情节发展的兴趣爱好亦有描写,例如喜爱他的白马,喜欢打猎……4)对于他的心理活动描写极其细致,包括一些无关痛痒的、若非第一主角反而显得拖沓情节的描写,例如说林平之临行前舍不得走,想要带上他房间内的小玩意这些写作手法,都是作者对于全著的主角才有的!还有呢,5)对于他父母对他的期望、对他的看重反复提及——这通常是作者用于铺垫,为了今后主角怀有深仇大恨及父母的期待所以加倍努力去复仇的铺垫!再看《笑傲江湖》的开篇,我感觉有点像梁羽生的作品感觉,例如梁羽生的《江湖三女侠》,开篇描写的就是主角唐晓澜家中遇到的变故。唐晓澜当时也就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是个家境还 可以的公子,性格也比较内向而重情(理所当然会记仇和复仇的个性),而后唐晓澜就确实是《江湖三女侠》的男主角。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江湖三女侠》既然侧重于对三位女中豪杰的描写,男主角唐晓澜和女主角(她们是真正的女主角,不同于金庸作品中的男主角选来相好的女人)同时并存,也就不会奇怪和突兀了。然而,林平之和令狐冲都是男的,而《笑傲江湖》作为一部普通的武侠小说,而非论述人性或者历史的大著作(不像《三国演义》),不太可能同时描绘两位男主角—且他们之前还有冲突。因而,作者金庸必须有所取舍。那么,他为何在令狐冲和林平之当中,偏向了令狐冲呢?下面我就来分析。金庸为何后来在笑傲江湖中偏向了令狐冲,而抛弃了原本想要塑造的第一主角林平之,这原因要从多方面来找。第一,迎合读者口味问题。毕竟这世上俗人还是比雅人要多,有道是曲高和寡,大多数的人读小说是为了轻松放松的,追求的是看得爽,而非为了思考、思索人性命运的,虽然真正的世界经典都是后者的方式。金庸写的毕竟只是武侠小说,大家要知道,今日金庸武侠被称为“经典”,或许是由于现今网络小说太流行、通俗小说更多更泛滥了,在当时1970年代,武侠小说可就相当于今日的流行小说那样,不是什么经典范畴。金庸写着写着《笑傲江湖》,就可能发现这太沉重,跟随着这样一位性格内向内敛、不多言语心事重重、隐忍、被欺压而准备复仇的少年,太沉重,读者很可能会看着不爽(秉持着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读者一不买账,金庸和出版商等等都不好过了,是吧),于是,他只好另寻出路了。就这么放弃了原本塑造的主角林平之。当然这并非全部原因,还有其它,更为冠冕堂皇一些的理由。我刚才提到了《笑傲江湖》的开篇让我感觉有点像梁羽生的《江湖三女侠》开篇的感觉,其实我看过的武侠小说并不多,随便想了一下就觉得这两部开篇塑造的背景有点类似,可见这是一种常见的塑造主角的套路了,不是《江湖三女侠》也可能是别的什么侠客、什么复仇少年的,这类少年复仇的题材确实很常见。那么金庸当时很可能想要反其道而行之,写了一半,突然或者渐渐不愿意再走这个套路了—虽然其实明明林平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十分特别的角色,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特别的典型的让读者印象深刻的主角,但是金庸也想要刻意跟其他作家区别开来,就选择另外塑造一个主角形象。(梁羽生的年纪比金庸大,貌似算是金庸的前辈吧。金庸开辟的在当时好像算是新武侠了,刻意的标新立异或者至少这一丝心态在所难免。)综合来看,金庸发现他可以另外塑造的这个令狐冲的主角形象,反而比林平之少了很多沉重感,更能讨好大众读者,那么何乐而不为呢?令狐冲无父无母,根本没家世可写,就塑造他一点点升腾甚至平步青云的样子,让高手来倒贴他,让女人们来倒贴他,这样一些俗人读者读起来,感觉很爽!

4

本人之前接触的都是影视剧里《笑傲江湖》的情节,但每个影视剧情节相差甚大,于是乎前几天终于读完了金庸《笑傲江湖》的原著。在影视剧里,除了对林平之的颜值有几分赏心悦目,对其人品却实是鄙夷不屑,感觉就是个无能无才,靠女人上位还一肚子坏水的小白脸。但原著读下来,对这个人物设定还是挺震撼的。所以就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原著里林平之为何有这么多笔墨重彩。

一、林平之的身世是贯穿整部小说的主线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林平之是小说的主要线索,没有之一,他遭遇的发展脉络是推动故事进行的前提。文章开篇,林平之还是富家少爷的时候,在护卫的陪同下到郊外打猎。年少轻狂、血气方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于是误杀了青城派掌门余沧海的儿子,才引出了小说开篇的灭门惨案,进而揭露林平之的家庭背景和辟邪剑谱。所以小说最厉害的武功秘籍是在林家,最开始练成辟邪剑谱的人也是林的曾祖父,林的家族身世在小说担当重要角色,在惨遭灭门后作为林家唯一的遗孤对他的描写自然不会少。

二、林平之是推进令狐冲命运转变的决定性人物

林平之作为令狐冲唯一的情敌是推进令狐冲感情变革和命运转变的决定性人物。不得不承认,虽然小说中令狐冲潇洒倜傥,动胤皆桃花(譬如温柔善良的仪琳、敢爱敢恨的任盈盈、主动火辣的蓝凤凰之类),但令狐冲却是个十分专情的人。这很符合金庸笔下对男主的设定,弱水三千只爱一瓢,被无数女人眷顾的杨过只爱小龙女,郭靖只倾心黄蓉等都是一样的套路。令狐冲最爱的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小师妹。仪琳照顾他时他想的是小师妹,为任盈盈的性命和师父决战时仍会惦念小师妹而忘却任的安危,甚至在和任盈盈定情之后也愿为博小师妹一笑而受她一剑。所以若不是小师妹岳林姗移情林平之,而且爱的甚为深刻,令狐冲绝不会放弃对小师妹的追求,也就不会离开华山展开后续一系列传奇经历。而且这个过程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次比一次痛心的小师妹和林平之的花式秀恩爱惨虐之下而慢慢转变的。最后岳灵珊和林平之结为夫妇也才让令狐冲彻底死心。所以,林平之是让令狐冲不断成长和成熟的因素之一,他得经常出来打磨一下令狐冲的心志,也给其他几位特色鲜明的女主创造和令狐冲情感纠葛的机会。(在这里想插播一下对令狐冲痴迷岳灵珊的看法,因为每每看到令狐冲被小师妹和林平之惨虐的片段就想乐。本来嘛,作为女读者对金庸笔下一个个男主都被颇为优秀的姑娘环绕十分不满,你再好也不至于天下女子看你一眼都爱的不能自拔,这也体现了金庸的大男子主义的。但岳灵珊没有仪琳温柔,没有任盈盈貌美,与林认识没几天就抛弃青梅竹马的令狐冲劈腿林平之。如此朝三暮四,还尖酸刻薄的轻浮女子却让令狐冲爱的发癫发狂。而林平之没有令狐冲的潇洒大气,武林绝学却也让岳灵珊情专与他,这不能说是他俩眼光不好,只能说明深陷爱情里的人爱的绝不是对错,却是一股执念了。所以,金庸在这本小说的感情描写较以前的浮夸更体现了人性。)


三、不同际遇下的两个极端人生,林平之是令狐冲另一个影子

纵读整部小说,不得不说林平之和令狐冲是有几分相似的。外形上都是翩翩少年郎,容貌姣好、风流倜傥,林平之似乎更胜一筹。小说里几次写到令狐冲见到林平之的华容贵貌,翩翩风度就暗自低落,自愧不如,一度认为自己没有林平之好看才被小师妹狠心抛弃的。但令狐冲实是不爱打理,一身破旧衣服本就不换,摔泥染血的看上去跟丐帮无异。但有过这样一个细节,青城派的狄修把受伤的令狐冲和田伯光脱光了要绑在一起游街,还要说是一个小白脸和大胡子光天化日在做苟且之事被他撞见,看这段的时候也是为金爷爷的污点捧腹爆笑。很明显小白脸说的是令狐冲,令其实更多的是阳刚之气,狄修说其小白脸虽有贬低之意但也说明他有一定得颜值。 在品性上,林平之一开始也是十分地侠心正义的。开篇林平之就是为岳灵珊所扮丑女打抱不平才错手杀了余沧海的儿子,岳当时扮作丑女林肯定不是为其美貌所动,英雄救美很常见但英雄能够救丑实属不易。而且在父母双亡,孤身沦落的时候,见到令狐冲马上要被余沧海一剑毙命也能不畏强敌,开口大骂,救了令狐冲一命。可见其也是热血豪情之人。

林平之和令狐冲不同遭遇的原因其实就两个,一个是时运不济,一个是遇人不淑。小说名为《笑傲江湖》,寡对名欲、笑谈人生是小说一直倡导的人性追求。而令狐冲之所以能群领四方、不断得到高人指点,也是因为他这份淡泊名利,不惧生死被人器重。可林平之不一样,他不是贪生怕死,他是不能死。家族血海深仇等着他去报,死就是不孝不义,他连死的资格都没有。而令狐冲自幼是孤儿,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又没什么必报的深仇大恨。一个人了无牵挂的时候可以笑对江湖,但被仇恨充满的人生你还能笑出来吗?所以林平之对武功极端地追求和岳不群、左冷禅、任我行等一干追名逐利的人是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遇人不淑,从这也能看出林平之有多惨。全家一夜遭人灭门,孤身一人却没人真正同情他帮助他。先是认了个驼子当爷爷差点没被打死,被岳不群收入门下却也是岳的早有预谋,勾引个小师妹却也只会使点小性谈情说爱,最后瞎眼被左冷禅收留却是图他的辟邪剑谱。相比之下再来看看令狐冲强大的朋友圈,丑陋却一直跟随左右的桃谷六仙,因不能给令狐冲治病郁闷致死的杀人神医,传授其独孤剑法的风清扬,生死之交向问天,给他带来半个江人脉的女友任盈盈,给他指点迷津且传他易筋经的少林方丈等等一些不胜枚举。所以能够遇见什么人对人命运的影响相当重要。

林平之其实是令狐冲另一个影子,是他邪恶的人性,却没被激发出来。没有林平之的对比哪能看出令狐冲有多么的幸运。时势造英雄,时运不济完全可以造成不同的人生。林平之一生不断地遭受厄运,迫害,更没遇见任何一个好心人的指点。而与之相比令狐冲又是过于幸运和理想化了。很多人认为金庸的《笑傲江湖》完成于革命刚结束的时代必有一些暗喻,而林平之悲惨的际遇似乎也寓指了时代对于人的摧残。相比令狐冲不羁的性格和完美的命运,林平之的遭遇却又更像真实的人生。所以金庸对林平之这个人物的设定应该是不亚于令狐冲的男一号,对他的描写也必然笔墨重彩。

5

从写法上说,林平之是令狐冲的另一个版本。

这其实是一种小说的写作技法,同样的天赋、几乎同样的武功套路、同样喜欢自己的妹子……

但是因为机遇不同产生的悲剧,是很容易得到人们同情的。换句话说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有时候你不如别人真的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你生长的环境实在是太J8操蛋了

6

第一次读《笑傲江湖》的时候,在令狐冲没有出场之前,我一直以为林平之是男主角。他几乎拥有武侠小说里男主角的所有元素,行侠仗义、被灭门的家族、人也长得俊朗帅气。要是一般的武侠小说,林平之肯定会经历过种种挫折、习得绝世武功,最后与岳灵珊(其他女孩也可)双宿双飞。

《笑傲江湖》的氛围,到仪琳讲述令狐冲之事时,为之一变。从狭促而变为开阔,不再局限于一家一仇,而是整个江湖正邪两派的对立。正派之间有坏人,邪派之中也有义士,不是纯粹的黑白对立,而是斑驳复杂的江湖况味。

林平之对照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大师兄令狐冲,一个是岳不群。令狐冲的豪气、不拘小节、行侠仗义,都让读者向往不已。没有变坏之前,林平之有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在逃难过程之中,他饥饿难耐,路中有果树、被村妇欺负,他虽想偷摘果子、对村妇动物,但最终强烈的道德感阻碍了他。如果江湖是个社会,那么此时的林平之,就像出入社会的大学生,一颗初心未变。

与令狐冲想比,林平之太苦。一个标准的富家少爷,因怀璧其罪,全家遭到屠戮。几乎所有名门正派的人,都想在自己的身上分一杯羹,虎视眈眈着《葵花宝典》。朝不保夕之际,遇到了江湖上有名的君子剑,最后竟然也居心叵测。所有的一切,都把他推向了复仇。他心中满怀仇恨,武功又不强,最后只能铤而走险。林平之是《笑傲江湖》里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人。

令狐冲,打小就无父无母,在华山长大。林平之所遭受的痛苦,想必只有岳不群跟他断绝关系、师妹岳灵珊移情林平之方可比拟。他不断地在正邪两派之间游走,最终没有堕落,而坚持了自我,除了运气之外,还有就是坚持自我。风清扬、任盈盈、刘正风、曲洋、莫大、桃谷六仙、不戒大师……这些人,都是豪气十足,不拘小节,又肯为朋友胆肝相照。

岳不群坏吗?似乎也坏,但他也并不是《笑傲江湖》中最坏的人,只是他的隐忍、虚伪、阴鸷给人印象极差,故而成为了整部小说里最讨好的人物之一。华山派虽为名门正派,然而经过剑宗气宗的内斗,实力早就式微,处于二三线之外。众多弟子的武功,除了令狐冲,也没有多少人拿的出手,遇到大敌之时,只能“流亡”江湖。一派之存亡,就全维系在他身上。武功最好的大弟子,则又跟邪教等“不三不四”的人,过从甚密,给了虎视眈眈的嵩山派左冷禅口实。总而言之,在四面八方的压力之下,岳不群挥刀自宫,登山权力的巅峰。但权力这种东西,只要沾染上了,就不能放下,故而他的心态全变,变为极端,变为疯狂。

所以,林平之有令狐冲的一面,也有岳不群的一面。

7

一阴一阳之谓道,在《笑傲江湖》中,林平之和令狐冲就是一阴一阳。林平之用自身的悲惨经历以及转变,映照出了一个真实的江湖。令狐冲则笑傲林平之映照出的江湖。一正一反,一个沉沦,一个超越。

一、

这个江湖格局如何,秩序如何,最终是何景象,只取决于少数几个人。这是任我行、左冷禅的江湖,是方证、冲虚的江湖,也是岳不群、余沧海的江湖。其他一众武林门派,江湖人等,各有依附,各有心怀,其志一也。他们所关注的和所做的,都是关乎整个江湖的事。这其中的本质是力量支撑下权力的分配与争夺,是江湖格局与江湖秩序的变革。

林平之和令狐冲自然是不属于上述范围的。但令狐冲是本来无意于此,到底却还是华山派大弟子。如果他愿意,他是有机会参与其中的。林平之则是没有进入那个范围的资格,他就是一个普通人。

福威镖局虽然曾烜赫一时,但到林震南时期,已经退出了江湖顶级的势力圈子,根本无法染指权力与秩序这个层面。

(详见「为什么《笑傲江湖》堂堂的福威镖局是那么的不堪一击」这个问题下我的回答。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05148155591000322/)

林平之自然没法和令狐冲相比,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富家子弟罢了,会点三脚猫功夫,对付普通盗贼绰绰有余,却根本没有机会见识真正的力量是怎样的——直到他被灭门。

普通人也没什么不好,但一个没有什么力量的普通人,却拥有着代表着至高力量与权力的东西,灾难也就来了。于是一个普通人就不得不面对江湖洪流的裹挟。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普通人都不得不面对的命运。在时代洪流面前,任何人都无法自主。

二、

林平之被灭门逃走之后,历经艰险屈辱,可是在逃亡途中饥饿难耐之时,看见路边龙眼,伸手就要去取,却立刻想到:

「这些龙眼是有主之物,不告而取,便是作贼。……倘若给人见到,当着我爹爹之面骂我一声小贼,教我爹爹如何做人?……大丈夫须当立定脚跟做人,宁做乞儿,不作盗贼。」

于是林平之就真的去做乞丐儿了,去向一个村妇乞讨。

「他一生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哪里曾向旁人乞求过甚么?只说得三句话,已胀红了脸。」

村妇对林平之极尽辱骂,又用扫帚打脸,林平之摔倒在牛粪中,弄得满身都是。村妇「一扫帚拍在他头上,再在他身上吐了口唾涎,这才转身回屋。」林平之何曾受此侮辱,动怒要打,但陡然动念:

「我求食不遂,却去殴打这乡下蠢妇,岂不笑话。」

林平之到了长沙分舵,半夜有机会杀青城派弟子,然而

「心下又想:『我此刻偷偷摸摸的杀此二人,岂是英雄好汉的行径?他日我练成了家传武功,再来诛灭青城群贼,方是大丈夫所为。』」

后来在余沧海对重伤的令狐冲出手时,不顾暴露自己的危险,在窗外高声讽刺:「以大欺小,好不要脸。」从余沧海掌下救了令狐冲一命。

以上种种可以看得出,林平之有很好的教养,他很相信并遵从江湖道义,他是阳光的,又带点执拗,他没有令狐冲的跳脱。这时候的林平之,还不知道江湖是怎么一回事,在他心中,还是有正邪,有是非,有善恶,有底线的。

三、

林平之上了衡山,在衡山看到了些什么呢?

青城派灭他福威镖局满门,说是十恶不赦不为过。可是青城派余观主居然是正道人物。

被众人称为「木大侠」的塞北明驼木高峰,不过是和余沧海一样的人物。

江湖闻名的华山派掌门岳不群给余沧海的信上写的是「两派素来交好」。

华山派诸弟子说起被灭满门的福威镖局时,一面说一面笑,讥讽辟邪剑法不行,讥讽林平之招数不成话。

之后林平之见到了令狐冲对各派的一阵闹腾,焦点开始集中在令狐冲身上。对林平之而言,这真是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哪派打了哪派的弟子,就不得了了,师门师长就得出来讨说法。可福威镖局满门被灭,人们也只关注辟邪剑谱以及嘲笑几句他们的功夫罢了。根本不在一个世界,不在一个层面。无论如何,令狐冲毕竟是华山派大弟子。

后来林平之被岳不群从木高峰手中救下,拜入华山派,接着就随华山派目睹了衡山派二当家刘正风满门被灭。这个暴行是正派领袖嵩山派所为,当时武林正派全部目睹而无所行为。

「各人又想:自来邪正不两立,嵩山派此举并非出于对刘正风的私怨,而是为了对付魔教,虽然出手未免残忍,却也未可厚非。」

如此武林群雄,比令狐冲危难之际,不顾自身安危出言相救的林平之如何?

林平之之前遇见的人,是余沧海,是木高峰,如今遇见的君子剑岳不群,对比之下,高下立判,林平之请求拜入门墙,终于是个好的机会。然而,最终岳不群才是藏得最深的那个,福州向阳巷老宅枪他剑谱,试图杀他的,正是岳不群。当初劳德诺和岳灵珊在福州城外开酒馆,为的也是辟邪剑谱。

正派人物,一个一个,便在林平之的映照下显出原形。这对当初那个阳光、执拗又善良的林平之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破灭。当然,令狐冲从另一方面映照出了魔教诸人物的慷慨。而令狐冲本身的跳脱与自由,却又从林平之照出。

四、

在这个江湖中,林平之处处显得疏离。那原本不是他所能接触的世界,如今被迫卷入,却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大家都喜欢令狐冲的自由跳脱,但别忘了,令狐冲一开始是以华山派大弟子的身份出场的,后来又得风清扬真传。他是有能力去自由的。这就像一个富二代,又从别处继承了一大笔比他家族财富更多的财富。当他不满家族安排时,自然可以自由到没边,想怎么就怎么。

林平之一无所有,家传武功被人嘲笑,天赋又不行。大概就是同学中最穷、又最不会赚钱的的那个了。和岳灵珊稍微走近一点,都要被同学怼,癞哈莫想吃天鹅肉。女神是属于大师兄的。这个世界对他是没有善意的。尤其是,林平之背负血海深仇,身上有莫大的责任,我不知道这种境况下的人要怎么跳脱、怎么自由。异位而处,把林平之换成令狐冲,他会像原来的令狐冲那样吗?我不知道。

令狐冲像风一样,自在洒脱,大家都喜欢。但令狐冲是我们的理想,多少有些凌虚高蹈的意味。而真正现实的江湖与人生,是林平之。在时代的洪流中不能自主,无法摆脱,直到沉沦。

我们希望有令狐冲这样的人存在,我们希望有令狐冲那样一个朋友。那是一个念想,世道虽然如此这般,我虽然如此这般,但我有一个朋友,叫令狐冲。但另一面,林平之却也在沉沦之地朝你招手。

如果成为令狐冲是咫尺天涯,变成林平之却只有一步之遥。这中间就是江湖。

8

林平之是笑傲江湖不可缺少的一个角色,他跟令狐冲对比,更能突出主角的光环。没有这个配角,主角光环会大大降低。

首先林平之是个富二代,人原本也善良,但因家有辟邪剑谱而被青城派灭门。后又被岳不群欺骗,身负血海深仇,以报仇为第一要务。

从情感上来讲,林平之无意抢了令狐冲的初恋,这为女主角任盈盈创造了条件,也给令狐冲了一个悲情加持。这让任盈盈的爱情更显珍贵!而林平之有了娇妻还自宫练剑实则毁了一生。

从武功上讲,则可以对比令狐公子的独孤九剑。也可从侧面反映出辟邪剑法和葵花宝典的差距。得出结论是葵花宝典第一,独孤九剑第二,辟邪剑法第三。

林平之这个角色实在是一个悲剧角色,以复仇开始以复仇结束。而令狐公子豁达得多,不要钱钱不要权位只跟任盈盈一起退隐江湖。可见复仇会毁人一生,而豁达处世可以全身而退!

9

林平之哭着说:“我出身武学世家,身负血海深仇,拜入名师之下,又与师父的女儿两情相悦,最后得到了家传的绝世武功。明明我才是主角模板,怎么金庸不按套路来呢?”游坦之默默地点了个赞。

其实如果看最早的连载版《笑傲江湖》,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可以推测,一开始金庸是想以林平之为主角的。

比如在连载版的第二回中,岳灵珊在方人智和于人豪面前假装让林平之饮毒酒,激他喝下使人昏迷的降龙伏虎丸,将林平之救出。岳灵珊有勇有谋,林平之有胆有识,很有男主女主的范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连载版中,华山《紫霞秘笈》开篇写着:“紫霞秘笈,入门初基。葵花宝典,登峰造极。而且最早金庸设想的《葵花宝典》是夫妻二人同写的,分为乾经和坤经两部分,显然不是需要自宫的武功。可以推测金庸想让林平之与岳灵珊先学《紫霞秘笈》,再学《辟邪剑谱》(也就是《葵花宝典》),最终练成神功。

可能金庸写着写着便改了主意,把主角让给了令狐冲,《葵花宝典》也成了“欲练神功,挥刀自宫”的邪门武功。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士常斋”,阅读更多有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