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吕雉为什么提拔娘家吕氏家族,反而疯狂打压刘氏家族?

吕雉为什么提拔娘家吕氏家族,反而疯狂打压刘氏家族?

2020-09-26 01:01阅读(71)

吕雉为什么提拔娘家吕氏家族,反而疯狂打压刘氏家族?自己儿子姓刘,按照常规理解应该说作为母后帮助儿子稳固江山,应该提拔重用刘氏家族成员,但吕后疯狂打压刘

1

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后世称为吕后。刘邦死了以后,刘家人心怀鬼胎,总想着篡权,功臣们虎视眈眈总想着弄权,孤儿寡母的,只有娘家人才放心。

陈胜吴广的呐喊,唤醒了不少人浮动的心。大汉王朝初立,刘邦尚且不踏实,吕后内心的恐惧可想而知。

自从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无数平头百姓揭竿而起。刘邦本命刘季,也就是刘三,这样通俗易懂的名字,其实和狗娃、狗剩差不多,代表三儿他爹不是达官也不是贵族。

刘邦当皇帝,不同于周武王和秦始皇,他们本就是贵族,与部下就是主仆关系,内心是尊敬的。刘邦和他们都出身底层,突然有一天,成了皇帝。不少人心里是不服气的。像黥布、吴芮、彭越等,都出身名门内心更是不服,所以刘邦大开杀戒,这都是心虚的表现。

刘邦死后,刘盈柔弱,功臣们虽然杀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人也是不服气的,因此吕后内心是恐惧的。

据说,吕后曾对审食其说:你看那些功臣元勋,向先帝北面称臣已是别扭委屈,有可能心甘情愿侍奉少主吗?

刘邦几次想立戚夫人为皇后,更是让吕后内心恐慌,她必然想着巩固权力,让放心人来辅佐。

刘邦天生好色,在没有和吕雉结婚前,就勾搭上了一个姓曹的女子,非婚生下了长子刘肥。

后来,攻打到定陶时,听说当地有个女子长的国色天香,能歌善舞,两人就纠缠在一起了。这就是戚夫人,和吕雉比起来,戚夫人不仅温柔贤惠,还能歌善舞,深得刘邦喜爱。

特别生下儿子刘如意后,老来得子,当上皇帝的刘邦,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越来越喜爱。与吕雉心狠手辣相比,戚姬更让刘邦舒心,几次提出废立太子,让吕后恐慌不已。

所以,刘邦死后,吕后就先后毒死了赵王刘如意,将戚夫人整成了“人彘”,性命都快保不住了,怎么会手软。

汉惠帝虽然软弱毕竟是名义上的继承人,权臣也有所顾忌。驾崩后,吕太后就更加孤立无援了,为了保命,为了大汉基业,能相信的,也只有自家人啦!

因此,汉惠帝驾崩后,更加势单力薄的吕太后便封王封侯。其中刘氏四王:淮阳王刘(强),常山王刘不疑,济川王刘太,琅琊王刘泽。吕氏三王: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梁王原本是吕王,吕王最早是吕台,后为吕嘉,再后为吕产)。

仔细看看就会明白,刘家表面上也封了,但都是小国,吕家那都是大国。

这样看,吕后安全了。可是她死之后,京城喋血,那些表面温顺的都露出了獠牙,吕后设计的大厦就土崩瓦解了。吕家人被铲除的一干二净,拥立低调的刘恒为帝,汉朝才走上了正规。

总 结

历史在沿着本来道路前进,路上遇到的情况,都有必然性。吕后一女流,没有辜负刘邦的期望,无为而治,发展经济,排除杂音,保持了国家的稳定。有人黑吕后有野心称帝,我认为不现实,她所做的这些自保都很勉强,没强大的后盾,没有舆论支持,这是很难的。这些都是那些男权史家的抹黑,也是“酸葡萄”心理的表现。

2

吕雉做为刘邦的原配妻子,嫁给刘邦哪可以说是刘邦积了八辈子德,为什么这么说呢,刘邦是位小亭长时,成天混吃混喝还与寡妇私混,还有了一私生子,家境贫寒,三十六,七了还是单身,此人社会上混混而矣。吕雉哪可是富家千金,嫁给刘邦不过二十,吕雉不但不嫌弃刘邦,接受他的私生子一起生活,还养蚕织布种地勤劳持家,孝敬父母,是难得的贤妻良母型女子。

而刘邦成天不归家与朋友吃喝,刘邦起事失败躲避官兵逮捕藏于山中时,吕雉不远千里地去送衣送饭,受刘邦牵连,一家人进入大狱,在狱中吕雉受到百般折磨,在这种情况下,吕雉还是没有与刘邦断决夫妻关系。后来刘邦起义成功被封汉王入川,而吕雉照顾一家老小在家生活,在项刘交兵时,吕雉和家人被项羽囚禁在营中做为人质,受到更多折磨的吕雉看清人生,使自己的性格更加刚毅。

项刘停战交换俘虏,吕雉和家人才回到汉王刘邦身边,这时的刘邦牛逼起来,身边有了很多女人,最宠幸的算是戚夫人。吕雉在刘邦的份量不在哪么重了,她看到了刘邦的真面目,聪明的她不闹和不说,只有多年的悲伤暗暗地埋在心里,帮助刘邦打理政事,培养教导自己的儿女,拢聚自己的人脉。最让吕雉痛恨的是戚夫人,她还想利用刘邦得宠之时,废掉太子刘盈,立自己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这一举动使吕后非常恐惧,便在家人和人脉重臣中化险为夷,吕后恨透了戚夫人。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继位,吕后尊为皇太后执掌朝政,吕后疯狂报仇,把刘邦宠幸的妃子都囚禁起来,把恨透的戚夫人残忍地做为“人彘”,刘如意也被吕后派人杀害。吕后把自己的娘家人和自己重臣之人都封王封侯,打压刘氏皇族,惨杀刘邦的后代,有吞掉刘氏江山之意,可惜吕后寿命没有哪么长62岁就去世了。后来,刘邦的旧臣联合刘氏皇族灭掉吕氏家族,吕后辛辛苦苦一手纵制的蓝图也就烟飞灰灭了。总得来说,吕后执掌朝政后发泄自己的痛苦,报复刘邦的儿子和宠幸的女人,不过吕后统治期间采取黄老之术与民休息,受天下百姓敬仰。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评价:“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对吕后施政给于极大的肯定。

3

这并不奇怪,因为吕雉有强烈的“求偿心理”,毕竟在刘邦起兵夺天下期间,吕雉为他付出了极大牺牲。

秦法严苛,当刘邦参加了反秦起义后,做为家属的吕雉未免要受到牵连。因此,吕雉曾经被关进监狱遭受折磨。幸亏得到了狱吏任敖的庇护,才得以减轻痛苦。

(刘邦)

这还不算,当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按照“怀王之约”本应成为关中王,但却被项羽赶到了汉中。刘邦因不服气,便重用韩信迭施诡计巧取关中,拉开了楚汉争霸战的序幕。

在兵荒马乱之际,吕雉在投奔刘邦的路上成了项羽的俘虏。从此,吕雉便和刘邦他老爸刘太公在楚营中做了阶下囚,过起了捉心吊胆的日子。试想,在项羽拿刘邦没办法的时候,居然会想到用烹杀刘太公威胁刘邦,那吕雉的处境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而当刘邦消灭了项羽,成了西汉王朝的开国之君后,却又喜欢上了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并对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宠爱有加,甚至还萌发了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念头,要不是大臣谏阻刘盈的太子之位早已不保。

(吕雉)

试想,在那个母凭子贵的年代,刘邦居然会无视吕雉为他做出的牺牲,又怎能不令吕雉寒心?吕雉的心在滴血,她的头脑中坚定了一个信念:丈夫靠不住!要想保住自己和儿子的地位,只有扩充娘家人的势力,依靠吕家子弟的拥护,才能避免莫测之祸!

刘邦去世后,吕雉成为太后,终于有了母凭子贵傲视天下的资格,而汉惠帝刘盈又是一个听话的乖宝宝,给了吕雉凭借太后之尊影响朝政的机会。吕雉利用手中的权力,开始了疯狂的报复,尤其是对戚夫人母子,更是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于是,便发生了赵王刘如意被毒杀,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事件。事后,吕雉曾邀请儿子参观自己的杰作,想与儿子分享报复的快感!可谁知事与愿违,心地善良的汉惠帝,实在难以忍受母亲的倒行逆施,竟因此卧病一年之久,而且在病愈后也不再管朝廷政务,放任吕太后为所欲为!

(周勃)

汉惠帝刘盈去世后,吕太后找了一个小孩冒充太子,并开始了8年之久的临朝称制,她的“求偿心理”也在此时极度膨胀。为了抬吕压刘,吕雉不惜违背刘邦的“白马之盟”——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先是追封父兄为王,然后又大封吕家子弟做王侯,一共封了三个吕家子弟为王,至于封侯的就更多了!

不仅如此,吕雉还把吕家女子强行塞给刘氏诸侯,名为妻子实为监控。这些吕家女成了埋伏在刘氏诸侯身边的定时炸弹,时不时的就会爆上几颗,炸死炸残几个刘氏诸侯!

高压之下必有反抗,尽管朝廷那班老奸臣滑的大臣,迫于吕太后的威势,默许吕雉分封吕家子弟为王侯之事,导致刘氏诸侯因为得不到支持而不得不忍气吞声,但是一颗反噬的种子却在潜滋暗长……

公元前180年,临朝称制8年之久的吕太后,终于走完了坎坷的人生路!吕雉去世后,吕家子弟失去了唯一的靠山,而朝廷老臣也搬去了一块压在胸口的巨石,朝廷政局为之一变,一股倒吕的浪潮随之而来!

(汉文帝)

在硃虚侯刘章的怂恿下齐王率先举兵发难,而丞相吕产派去平叛的老将灌婴,向着刘家而不向着吕家。灌婴与齐王达成密约,决定先静观朝局变动,然后再做下一步打算!与此同时朝中大臣也在太尉周勃和老臣陈平的怂恿下,向吕家发难。几乎在一日之间,根基不稳的吕家权贵们便纷纷丟了性命!此后,群臣拥立代王刘恒即位称帝,刘恒便是与儿子汉景帝共同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

吕太后因“求偿心理”而大力扶植吕家子弟的行径,非但没能保住吕家的万年富贵,反而将吕家子弟们送上不归路!可叹吕太后临终前还一再叮嘱吕产、吕禄:要把兵权和皇帝紧紧的抓在手中,以免朝廷内外支持刘家的势力,勾结起来反攻倒算!可谁知,这些不成器的吕家“官二代、官三代”们,也是落了个身死族灭的悲惨结局!

4

吕雉后来史学家习惯称为吕后,她是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原配,刘邦死后,吕后临朝称制,开启了封建帝制时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她在位期间,大肆打压刘姓皇族,刘姓家族几乎被清洗干净,在打击刘氏的同时,转而提拔自己的娘家人,很多吕姓族人因此升官发财,官运亨通,刘汉的天下差点变成吕姓的天下。


究其原因,这就是涉及到吕后的私心,她实际上一心想取代刘姓的天下,把西汉变成吕家的江山,要达到此目的,光靠她一人不行,她得有自己的拥护者才能成事,那么依靠谁呢?不用多想,肯定是自己的娘家人才可信赖,因此吕后当政以后,疯狂的提拔自己的娘家人,把这些吕姓子弟当作自己的心腹,供她使唤。

而从西汉政权的合法性来讲,刘姓才是皇族,是人心所向,不论平民百姓还是朝中大臣,都认可刘家统治天下的合法性,吕后之所以能够掌权,也是因为她的儿子姓刘,从刘邦手中接过江山,吕后充其量只是依附在儿子惠帝刘盈的皇权上,她才能发号施令,号令天下。所以吕后只能在保住儿子的帝位前提下,对那些不买她帐的刘姓皇族下手,杀的杀,流放的流放,比如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是吕后的儿子刘盈最大的竞争者,吕后执政没多久,就将戚夫人娘俩杀害,只有那些她觉得听话,对她不构成威胁的刘姓才能活命,比如代王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他当时虽是刘邦子弟,但是势单力薄,对吕后根本没有任何威胁,因而吕后放过了他。


对于吕后对刘姓皇族下手太重,还跟她的复仇心理有关,吕后嫁到刘邦家后,勤勤勉勉,操持着刘家一大家子的吃喝用度,而她却没有享过几天福,反而是刘邦在外拼事业,对家里不管不问,在刘邦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吕后不幸成了项羽的俘虏,在项羽和刘邦两军对峙时,项羽威胁要杀掉吕后的时候,刘邦竟然嬉皮笑脸对项羽说,要杀就杀,我不稀罕,这是多么让人心痛的话,虽然后来吕后成功获救,但是吕后心里一定有一个大大的心结,我吕后在你刘邦心中算什么东西,这种心结一旦结下,就会慢慢生根发芽,对刘邦恨只会越来越深。


刘邦成为汉王后,境况总算好点了,就把吕后及儿女们接到一起,吕后以为终于可以和自己的男人长相厮守了,却不想来到刘邦身边,居然发现多了一个戚夫人,她肤白貌美,刘邦天天宠幸她,这让吕后作何感想,只有对刘邦无尽的恨意。

在刘邦多次暗示要换掉太子刘盈的情况下,吕后终于忍到了极点,她发誓要报复刘邦,要把刘家天下变为吕家的天下。


刘邦在时,她还不跟轻举妄动,刘邦一死,她的真实面目立即显露无疑,她要展开疯狂的报复,不把刘氏一宗打压下去,吕氏一族将无法得有天下。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吕后在世时,吕氏一族还能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可是吕后一死,刘姓和一帮忠于刘家的大臣对吕氏展开猛烈的攻击,最终吕氏一族被灭,刘姓江山危机得到解除。

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请关注“一切都付笑谈中

5

呂雉一心提拔娘家吕氏家族,一心取代汉刘天下。但他知道许多跟随刘邦打江山的大臣都还拥戴着刘邦的刘氏宗亲。而且儒家正统思想都视刘氏为正统皇家,刘邦死了,刘盈也死了,但天下还是刘家的,皇位必须由刘氏宗室继承。不把刘氏宗室打压下去,吕氏一族将无法得有天下,所以吕雉疯狂打压刘氏家族。

6

提拔重用刘氏家族的人,才是自掘坟墓,吕雉作为出色的政治家,当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是什么。吕氏是外戚,其权力要仰仗于孝惠帝刘盈的皇权,而刘氏诸侯们则独霸一方,相对独立,他们野心勃勃,时时刻刻窥视着刘盈的地位,对于皇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戚夫人事件本质上讲,并不是和吕雉争宠的问题,而是替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争取储君之位的问题。戚夫人获得刘邦的宠爱,并不是她死亡的根本原因,当她决定替儿子刘如意争取太子之位的时候,她就已经把自己置于了吕雉的对立面,她不仅是吕雉的情敌,也是吕雉乃至整个吕氏外戚的政敌。她让刘如意做太子的愿望无疑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因此他们都坚决反对,其中吕雉的反应最为强烈,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她失去了丈夫刘邦的爱,戚夫人还要夺取自己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戚夫人要让吕雉一无所有,吕雉首先被戚夫人逼到了悬崖边已经退无可退。戚夫人可不是什么柔弱的女子,更不是善男信女,如果她掌权,对于吕雉及吕氏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

刘邦有八个儿子,除了刘盈和刘如意外,还有六子都被封王,他们拥有自己的封地和部队以及官僚集团,在封地里他们说一不二,完全是国中之国的状态。异姓诸侯被刘邦基本铲除干净后,这些宗室诸侯就成了最大的隐患,因此诸侯国的国相都由中央任命,并且掌控诸侯国的兵权,这也是刘邦为了防止诸侯国威胁中央政府所采取的保障措施。吕雉主政时,刘如意、刘友、刘恢被除掉了,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后面的刘恒、刘启,直到汉武帝刘彻继位后随着“推恩令”的颁布,宗室诸侯做大威胁中央的问题才彻底解决。

打压刘氏诸侯的结果,是遭到了反攻倒算,刘盈和吕雉去世后,功臣集团迅速和诸侯达成一致,陈平、周勃于内,齐王刘襄于外,他们内外勾结,发动了政变,并用“诸吕之乱”的名义诛杀了吕氏外戚和孝惠帝刘盈一脉。因此,吕雉所谓打压刘氏,不过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的手段而已。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7

刘邦去世,吕后手足无措,她担心元老重臣会谋反,推翻刘盈而自立。所以,吕后没有立即发丧,而是筹划如何将他们一网打尽。但是,经深思熟虑,这条路行不通,只能将汉朝推向混乱的深渊。所以,吕后只好静观局势的发展,同时积蓄力量,如履薄冰地推汉室江山缓缓前行。所谓积蓄自身力量,就是一个分食别人蛋糕的过程,所以打压另一方实属正常,只不过也是一项技术活,打谁是需要斟酌再三的。

(吕雉剧照)

吕后的策略没有问题,只能说是谁弱打谁

刘邦在世时,汉朝是一个整体,诸侯王、元老重臣(军功集团)、及吕氏家族全部以他为中心。就在驾崩当年,刘邦还主持了“白马盟誓”,即:非功不能封侯,非刘姓不能为王,否则天下共击之。刘邦此举就是要维持一个三者平衡,但突显的是刘姓宗室的地位。

而刘邦去世后,三方势力争相浮出水面透气,于是便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对立关系。但是,此刻掌权的是吕后,并不是刘家人。吕后为了让家族占有主导地位,必须啃噬其中一方,来壮大自己。

如果双管齐下,那么,诸侯王同元老重臣必然拧成一股绳来对付她,到时要么吕家势力被提前出局,要么导致天下大乱,将刘邦奋斗多年的成果付之东流。权衡利弊,吕后决定对刘姓宗室下手,一来对方整体实力弱,成功率高,二是两个家族的利益冲突最为直接。

(刘邦剧照)

吕后提拔娘家人,打压刘氏家族得到了一个契机点

刘邦在建汉后封了七个异姓诸侯,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韩王信及长沙王吴芮。但是,这并非刘邦本意,而是为赢得楚汉战争胜利的权宜之计。所以,当刘邦坐上皇帝后,必然对这异姓诸侯王采取一扫而光的政策。

那么,谁来顶替异姓诸侯王的位置?自然是刘邦的至亲骨肉。所以,最终异姓诸侯黯然离场,同姓诸侯王粉墨登场。楚王之位给了弟刘交,梁王归子刘恢,淮南王由子刘长继承,赵王为子刘如意,燕王为子刘建,韩王信的地盘化代国归子刘恒,只有长沙王还由吴芮之子吴臣承续。另外,刘邦还将子刘肥封为齐王、刘友封淮阳王,侄子刘濞封为吴王,从父弟刘贾为荆王。

(刘恒剧照)

因此,刘邦去世之前,汉朝虽然推行的是“郡县制”,而实际上还是一个同姓诸侯王“共”天下的局面。尽管汉朝共设有54个郡,而朝廷直接管控的只有15个,诸侯王占据39个,其中刘肥独占7个。但是,即便如此,依然不能改变刘姓宗室弱小的实质。原因就是非老即弱,要么政治经验稚嫩,要么风烛残年、垂垂老矣。

首我们来看刘邦去世时(公元前195年),他几个儿子的年龄情况:

长子刘肥26岁

次子刘盈16岁

三子刘如意10岁出头

四子刘恒9岁

五子刘恢不足9岁

六子刘友不足8岁

七子刘长4岁

八子刘建不足4岁

其次是刘邦兄弟子侄们:

侄子刘濞年方二十

从弟刘交近六旬

堂兄刘贾年过六旬

综上所述,很明显,刘邦只是种下一堆“树苗”,而刘交、刘贾不过是两棵被移植的老树。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树苗还是老树都需要适应新的土壤、环境,然后再往下扎根、成长,巩固自己的根基。而实现这一结果需要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就给了吕后下手的契机。

(刘如意剧照)

反观吕后,她不仅可以挟“皇帝”号令天下,而且还有强大的家族后盾,她的多位族人在为刘邦征战天下的时候建功立业,赫炟而起。所以,吕后才能很轻松地先将刘如意从赵国调回京城鸩杀。而刘肥自从赴了吕后的“鸿门宴”后,也只能“望吕兴叹”、顿足捶胸,忧郁而死。

吕后一共执政汉室江山15年,其实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并没有刻意的打压刘姓宗室,只是到了晚年需要为吕姓族人安排“后路”,所以才集中发力。

吕后晚年大发“神威”

吕后为了把控刘姓诸侯王还采取了联姻手段,差不多每一位刘姓诸侯王都被迫娶了一位“吕家女”为妻,就连琅琊王刘泽(刘邦堂兄)都幸运地“老牛吃上了嫩草”。刘泽娶的是吕媭之女。吕媭是吕后之妹,樊哙之妻。

如此一来,吕家女自然就充当了吕后的耳目,不仅要为各刘姓诸侯当家做主,还要监视他们的言行举动。所以,刘恢、刘友先后因同吕家女起矛盾、然后被吕后抓住把柄。最终兄弟二人下场凄凉,刘友被饿死,刘恢自杀殉情。同年,刘建英年早逝,吕后派人将其子嗣除尽。最终,吕后将侄子吕产封为梁王、吕禄封为赵王,侄孙吕通封为燕王。

吕后在外扶植吕家势力,在内同样动作不断,她将吕禄封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命吕产为太傅兼上将军,统领南军。北军戍卫京师,南军保卫皇宫,形成对整个长安城的绝对控制。吕后病危之际,还特意嘱咐二侄要牢牢掌控军权,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二人智商堪忧,有负重托。吕后刚去世,二人就被以周勃、陈平、郦寄等为首的元老重臣夺了军权。随后,吕后族人全部被诛杀。

总结:封建王朝的内部斗争残酷无情,各方势力都在不断的攫取自身利益。所以,最终上演的必是一场弱肉强食的争夺战。从吕后的角度出发,她既要保持儿子刘盈的地位,也要维持吕姓家族的利益。但打压刘姓宗室并不与刘盈的利益相冲突,而且更符合吕氏族人的利益。

(刘盈剧照)

纵观历史,其实宗室力量的强大也是对皇权的致命威胁,比如汉文帝时期的济北王刘兴居与淮南王刘长谋反、景帝时期“吴楚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的淮南王刘安谋反等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应该说也算吕后歪打正着、高瞻远瞩了一把。

更何况,由于刘盈英年早逝,子嗣幼弱,吕后必然还会操控权力。所以在除掉前少帝刘恭之后,又将后少帝刘弘拨弄于鼓掌之间。难能可贵的是,吕后并没有直接将汉室江山改为吕姓。但不可否认的是,她还有继续将吕氏家族的地位延续下去欲望。只不过随着她的去世,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其他看法!

8

我是梁一杂说,我来回答!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秦灭六国,建立大秦王朝,刘邦举义旗,杀白蛇起义,从沛县而出,最终鏖战数年,建立大汉朝,将中原王朝再次统一,也将中华政权推向顶峰。


刘邦的能力毋庸置疑,甚至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扬,认为在封建王朝帝王中,无人能出其右。但是,刘邦的成功,也绕不开他媳妇吕雉的身影,在一路过关斩将中,建立汉朝的过程中,吕雉功不可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作用。


题主问:吕雉为什么提拔娘家吕氏家族,反而疯狂打压刘氏家族?


其实,这是有历史原因的!试问,谁原因将权利过渡到外姓人手里呢?权利、欲望的无限深渊让吕雉在后期作出了疯狂的举措:诛杀刘氏子孙!


吕雉也算是大家闺秀,吕家在沛县不算首富,那也在三甲之内。而刘邦则是一个亭长之位,相当于想在镇里副所长的职位,相比之下,自然没有吕家好。



刘邦能娶到吕雉,也该是命中有时终须有!


但刘邦也没有大家想的如此不堪,刘邦重义气,豪爽,喜结交游戏,在当时好人看来,他是一个流氓,但在豪强看来,他则是一位豪杰。


秦朝不体恤民生,横征暴敛,造成起义军四起,而刘邦的这种性格正好生活在时势造英雄年代,一呼百应!


吕雉虽然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在建立汉朝后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皇后,但他和刘邦只生了刘盈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鲁元公主。


吕雉之所以在后期会大肆诛杀刘氏诸王,主要还是因为刘盈性格温和,甚至有点懦弱及寿命短造成的。



刘邦一生风流,在当亭长的时候,就跟曹寡妇鬼混,居然还搞出一个儿子,叫刘肥,这个刘肥可不得了,后来诛杀诸吕基本是靠他这支子孙。


吕雉作为正妻,在长期的斗争中,养成了毒辣的性格,懂得“你死我亡”的残酷道理,而刘邦更是风流,早已把吕雉当成了黄脸婆,只要是看到美女,都想去睡一觉。


吕雉是恨之入骨,可碍于刘邦,她也只能忍耐,不敢有太大的动作,毕竟在男权社会,刘邦才是一家之主,一国之君。


可是,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历史上称为“汉惠帝”,是吕雉的亲儿子,因为年纪小,而吕雉又值壮年,便处处管制儿子,达到了“垂帘听政”的效果,而一帮文武大臣都是跟随刘邦、吕雉一路走来,也是心中默认,敢怒而不敢言!


此时的吕雉手握军政大权,牢牢地控制着“汉惠帝”,朝堂上,开始大肆提拔吕姓,给予他们高官厚禄,重要位置;对内,开始清理刘邦的“爱妾”,逼走薄姬,让他们远离朝廷中心;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杀死其儿子刘如意,剪除一切对刘盈的威胁。



但是,刘盈在长期的在母亲的打压之下,日日郁闷,借酒消愁,对弟弟刘如意的死亡,非常内疚,看到戚夫人变成“人彘”更是胆战心惊,在种种打压下,刘盈在忧郁中死亡。


刘盈的死亡,对吕雉绝对造成巨大的打击,让她也失去了方向,虽然刘盈有儿子,但吕雉深知,婴儿即位,她若老死后,必定会遭人暗算,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也必定转入刘邦其他儿子手里,这点是吕雉不愿意的。


因为吕雉认为,天下是她和刘邦一起打下来的,其她女人只是靠身体,色相上位,凭什么她们的儿子能继承皇位?


与其给“情敌”的儿子得了便宜,还不如让自己的吕家人做皇帝。


于是,吕雉主意已定,先将刘盈尚在襁褓的儿子做皇帝,一边大肆诛杀刘氏子孙,一边大肆对吕姓封王的封王,拜相的拜相,个个身居要职,把持朝政,为最后一击做好准备。


接下来就是诛杀刘氏诸王的开始:


刘肥死于汉惠帝六年,比汉惠帝早死一年。刘肥的死亡,让吕后失去了最后的支柱,而刘盈的死亡则让吕后绝望;惠帝死后当年正月杀赵王刘友,六月杀梁王刘恢,九月杀燕王刘建及其儿子,后又将燕国除去。


诛杀刘氏诸王的同时,将吕禄封为赵王、吕产封为梁王,吕通封为燕王。完全违背了刘邦“非刘氏不王”的遗嘱。


这种鸠占鹊巢的行为,很明显就是要为未来的吕家开路,送上最高权力巅峰。



但是,千算万算,遗漏了远在山西、山西(代地)的代王,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吕雉把控汉朝王权十几年,死亡后,立马在陈平、周勃等老臣主持下,立诛诸吕,让吕雉布控了十几年的局势一夜之间流产。


说到底,吕雉诛杀刘氏诸王,想让吕家人上位争夺刘氏政权,这是不符合群臣利益,因为在长期灭秦、楚汉相争中,诸吕没有出力,而诸位功臣在建国后都得到了相关利益,若让吕氏夺得皇权,那就意味着这批跟随刘邦的老臣要放弃现有利益,这是不可能的!


吕雉,虽然巾帼不让须眉,但在男权世界里,终究还是败阵下来了!


她的目的最终也没有实现!


综上所述,吕雉诛杀刘氏诸王,一方面出于嫉妒心理,认为皇权不能落入“情敌”的孩子身上;另一方面,是自私心理,想让自己的吕家代替刘氏政权,取得皇位;



您同意此观点吗?


请帮忙点个赞呗,以资鼓励!

9

想手握皇权

10

因为她恨刘邦,她要报复 。为什么恨呢?至少有两件事,第一是刘邦荥阳之战失败后,项羽追骑兵追来,刘邦和吕雉和儿子刘盈等人都在一辆马车上,为了逃的更快,刘邦把吕雉和儿子推下了车,导致母子二人被项羽抓获,几乎小命不保。

第二呢,就是刘邦好色,在外面乱找小三,当了皇帝后,更是找了很多美女。作为一个女人,这绝对是让自己最恨的事。

这第三呢,就是差点把夺了自己儿子刘盈的皇位。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和戚夫人生了个儿子刘如意,刘邦很喜欢这个儿子,差点废了吕雉的儿子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如果是那样的话,不但自己的儿子不能当皇帝,而且母子二人性命堪忧。

所以,刘邦不但给吕雉戴绿帽子,而且还多次差点置她于死地,你说吕雉能不恨他吗。刘邦活着的时候,吕雉不敢怎么样,等刘邦死后,她就开始疯狂报复,让自己娘家人掌权,屠杀刘氏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