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在什么经济状态下,美联储货币政策会出现“失灵”?

在什么经济状态下,美联储货币政策会出现“失灵”?

2020-09-22 08:04阅读(62)

在什么经济状态下,美联储货币政策会出现“失灵”?: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手段在很多情况下对经济的支撑作用都不明显,并且在当前情况下,这些货币政/策会失灵的背

1

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手段在很多情况下对经济的支撑作用都不明显,并且在当前情况下,这些货币政/策会失灵的背景或多或少都存在于现状,这也让美联储降息的效果预期蒙上阴影;然而,降息仍然是美联储目前最优的选择

一、货币刺激可能失灵的情况

货币宽松是央行在应对经济下行周期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货币宽松释放的流动性却不足以对经济产生足够的支撑,主要包括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脱离财政刺激的货币手段

货币宽松是央行主要支撑经济的手段,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如果货币支持独立存在,不与财政的刺激同时出现,那么货币宽松对于经济的支撑作用就有限。有分析者在08年经济危机后的量化宽松支持后进行了研究,并重点论述了这种情况,即第三轮量化宽松开始,对于经济的支撑就非常有限了。主要原因在于,流动性如果没有财政增加开支的引导,很可能进入市场之后迅速被金融市场吸干,从而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不够。

第二,经济周期与劳动力市场失调

当货币宽松政/策遭遇周期性的经济下行时,其作用就相对有限,并且很可能在对经济支撑左右不明显的同时,反而推升了泡沫和风险。

经济周期下行的问题,一般来自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调,这种失调往往只能在经济衰退和经济结构的重新调整后恢复,所以降息对这样的结构调整无能为力。格林斯潘在98年做的降息就被认为是这样的失败。第三,流动性陷阱与长期停滞理论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个非常经典的理论,指在流动性达到一定程度后(一般认为是利率低至一定水平),更多的流动性释放的边际效应就开始递减,对经济并没有帮助。这点理论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验证,因为在美联储降息到零之后,三轮量化宽松释放的流动性对于经济的复苏好像支撑效果确实一般。

另一个类似的观点来自萨默斯,其认为现在发达国家的均衡实际利率经常性处于负值,这样即使降息到零,仍然不能把实际利率降低到足够的程度,这样导致降息的效果下降。

二、目前是类似的情况吗?

在很多方面来看,现在恰恰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很容易失灵的情况。

第一,全球流动性泛滥

虽然美国在2009年后,由页岩气革命的推动,迅速摆脱了次贷危机的阴影。但是欧洲却始终没有真正走出欧债危机的影响。时至今日,欧元区和日本仍然处于较低的增长当中,并且维持着负利率的宽松政/策;同样,美联储在7月结束了缩表,但是负债表仍然留给了市场巨大的流动性没有回收。这意味着,现在全球流动性的基础本就很高,所以美联储现在宽松,其需要释放的流动性需要更大,才能摆脱流动性陷阱的影响。第二,财政刺激手段的透支

特朗普在2017年底展开了减税计划,这样的举措让美国的强势经济增长又前进了一步,但是却造成了长期更加负面的影响:在经济真正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财政部手中已经没有可用的刺激手段了。另外,财政部的庞大赤字也是一个问题,这意味着需要财政部未来增加开支的时候,财政部很可能没有资金可以动用。

第三,劳动力市场的错配

现在同样面对的是经济周期性下行的问题,虽然非农数据仍然强劲,但是美国劳动力薪资却长期增长停滞,这让消费市场的增长动力不足,也指向了下一次衰退。降息显然不足以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甚至可能在如此情况下推升资产泡沫,增加危机风险,这也是美联储分歧的原因。

三、有没有额外手段可以解决货币政/策的失灵?

在现有情况下,要解决货币手段失灵的方法,其实有两种简单的方式,并且现在看来,美国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一,就是更极端的货币工具

美联储应该做好,在降息手段失效的情况下,采取更为极端的非常规货币手段进行刺激,一般来说可以是量化宽松或者逆转操作这样的资产购买计划。但新近的一些迹象,直接指向了美联储在考虑负利率(也许是单纯国债收益率为负)的计划,而美联储最近确实正在重新增持债券。第二,争取财政刺激的空间

如果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不够有效,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增加财政刺激了。但刚才提到,迫于财政赤字的压力,财政部很可能已经没有继续扩大开支的空间了。然而新近姆努钦的发言重新提起了超长期债券发放的计划,这可能带来新的变化。

综上,美联储货币政/策在流动性泛滥、缺乏财政刺激以及经济出现结构性问题时的支撑作用非常有限,但是在今年的情况下,上述现象同时存在,可能导致美联储降息的失灵。不过美联储考虑的负利率以及美财政部可能发行的超长期债券,可能是解决的方法之一

2

经济是由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等组成的复杂巨系统,而央行作为宏观经济的主要调控部门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即便如此央行也不是万能的,在很多时候都会出现政策失灵现象,美联储也是如此。

美国等发达国家会出现经济危机周期律,每10年左右就会爆发经济危机,所以西方金融体系才会不断创新做空交易工具,这主要是西方财团积极为自己准备经济危机的退出机制,以利于西方财团利用多空双向占有市场利益。而美联储虽然具有独立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私有性,所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并不一定都是建设性的,有时根据需要也有一定的破坏性,尤其是在平衡国内与国际利益的时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往往带有倾向性,以利于美国财团占有全球经济利益,所以美联储货币政策也经常会失灵。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协调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只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核心,它必须与财政政策等调控手段相协调时才会更加有效,反之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容易失灵。

当前美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就越来越不协调,这是因为美国的财政扩张政策导致美国财赤严重,今年的赤字将超万亿美元的规模,导致美债高速膨胀,这种情况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受到国债等收益率水平的干扰,为了防止美债付息过高,就会限制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这会导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效应递减。

二、经济危机

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联储曾连续加息17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这个经济周期就说明了美联储长期实行低利率的严重后果,低利率环境导致美国资产泡沫化与过度金融化,为了控制资产泡沫美联储开始加息,但是由于低利率形成了市场长期的投机冲动,投机情绪难以抑制,所以美联储的加息效应屡屡失灵,于是美联储被迫持续加息,利率的大幅提高导致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最终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发危机,从而引发了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在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前后,美联储的货币调控手段常常都会失灵,主要原因就是经济负面因素的累积会导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下降,所以经济过冷或经济过热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都难以发挥效应。

三、贫富分化与货币效应

货币效用的数学公式为:Um=m/M。Um货币效用,m实际得到的货币(变量),M想要拥有的货币既货币的餍足量(常量)。

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货币的边际效用为:MUm=dUm/dm=1/M ,也就是说货币的边际效用是货币餍足量的倒数。

这个公式揭示了一个问题,就是当社会贫富分化比较大的时候,货币的边际效应会递减,也就是说当少数人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但是多数人都没有钱消费时,这时市场中总的消费水平会下降,经济会出现下滑,货币周转率也随之下降,这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容易出现效应递减乃至失灵。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失灵的情况复杂且多变,不仅受经济周期制约,还会受到财富分配、资源分配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会受到通货膨胀、通缩紧缩、滞胀、利率均衡、国际贸易水平、重大国际事件、战争等等现象影响,所以导致美联储货币政策失灵的因素也比较多。

3

结论:美联储过分关注经济增长水平和市场利率,维持着商品和服务的低通胀率,却忽略了资产价格泡沫的高通胀率,从而使得货币政策失灵,导致风险的发生。

1美联储的职责是什么

美联储是美国的央行,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颁布都具备独立性。由中央管理委员会和全国各地区12家银行组成管理结构,其实很长一段时间美国都没有中央银行的概念,美国银行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而且历届美国总统跟美联储都是互怼的状态,比如最近的特朗普和鲍威尔的各种互相为难。格林斯潘时代,在面对次贷危机的辩论中,这样描述美联储的职责:央行的职责不是影响资产价格,无论是股价还是房价,美联储的职责是维持低通胀率,在促进最大化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同时,避免通胀高企。所以比起关心经济风险和资产泡沫,美联储更关心的是市场利率,经济增长,通胀水平。

美联储货币政策失灵是因为忽略了信贷泡沫的风险,过于关注经济水平。现在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说过低通胀才是问题,而非高通胀。

2 美联储货币政策失灵的常见两种经济状态

1 长期低通胀的经济状态

美联储想要的两全其美是经济的高增长和低通胀的经济环境。可以让美国经济健康,良好的态势发展。但事情往往不如预期。

在货币宽松政策下,温和通胀是有利于经济增长,长期低通胀却会带来资产泡沫和债务堆积的问题,让美国内部的经济数据整体良好,但是内部经济却是消费疲软,风险堆积。容易受到外界风险的冲击。

一般情况我们可以把通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需求型通货膨胀,成本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货币供给超过需求,就属于需求型。成本型通胀主要表现为输入性通胀,比如国际油价上涨给非产油国带来的输入性通胀。

结构性通胀则是经济结构上存在的不足,比如委内瑞拉过渡依赖石油能源,没有其他产业结构支撑,造成如今恶性通胀,国内货币滥发,变废纸的情况。

而在需求型通胀中,由货币信用扩张带来的通胀,在经济运行中表现为三种类型,资产价格通胀,商品通胀,服务通胀。美联储长期保持低通胀使得货币政策失灵的原因在于忽略了资产价格的高通胀率,过分关注服务和商品的低通胀率,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在2004-2006年经济快速增长,并达到泡沫化巅峰的阶段,美联储过分关注经济平均数据,在不断积累的债务泡沫和高企的房价面前。认为服务和商品的通胀率并没有高企和攀升,忽略了债务堆积的资产泡沫价格的通胀高企,容忍债务的泡沫的放大,最后带来的次贷危机。

小结:低通胀高增长是理想的经济发展状态,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商品和服务的低通胀,我们需要考虑资产泡沫和债务积累在实际经济增长中占比。避免出现资产价格的高通胀风险。

2 长期负利率经济状态

在低通胀的环境下,要实现同时维持高的经济增长,自然离不开美联储对利率市场的调整,美联储把信贷市场的利率调低,甚至负利率,以此来刺激经济的流动性,维持经济增长,短期有利于经济发展,延缓风险到来,长期的负利率却是会扭曲资产价格的正常回报,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使得资产泡沫滋生和放大。比如在2001年到2006年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在维持2%-3.5%的底通胀水平后,美联储也在经济扩张阶段吧利率调整到低位,使得美国短期利率低于通胀率,也就是实际借贷成本为负利率的状态。

这样的结果就是货币政策失灵,金融泡沫放大,储蓄率进一步走低,底利率甚至负利率使得信贷市场过度扩张泛滥。最终影响到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就业人数大跌,同时受到影响的还有对外贸易市场,然而很多人还停留在地产泡沫的狂欢中。而信贷扩张产生的赋予的购买力,没有流入投资生产活动中,而是用于过度消费,进一步催生了债务泡沫,大量的海外资金也被低利率吸引,参与到这场狂欢中,最终带来的就是次贷危机。

综上所述:美联储出现货币政策失灵的情况,往往是在与维持低通胀和低利率的经环境,忽略了资产价格的高通胀率和债务风险。

4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失灵在于美联储服务对象是否正确。

美联储服务的对象有三个,分别是:美国利益集团、美国市场、美元市场。

从层次上讲,美联储服务最大的对象就是“美元市场”。所谓的美元市场其实就是美元国际地位在全球流通所覆盖的市场。

我们看美联储货币政策是否失灵,关键是要看美联储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是针对“谁”。然后综合分析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否对服务的对象起作用。

只有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不起作用,才能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失灵。

但美联储所提供的货币政策到底是为“谁”服务的,只要美联储不说,你也不知道。

打个比方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明明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你却看美国市场的反应,你当然会认为他的货币政策失灵了。

从理论上讲,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不存在失灵的情况。只是美联储打着市场的口号实施货币政策,暗地里却是为利益集团服务,所以你看市场走向不对,觉的失灵罢了。

由于美元是国际货币,而美联储只是美国的机构,美联储不会为全球利益考虑,他们会保守的为了美国利益考虑。

但是货币的延伸本身就是货币政策的延伸,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美联储不为全球经济考虑,因此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其实一直都是失灵的。

美联储一直使用货币政策为美国谋取利益,破坏全球经济,收割全球财富。

从美元延伸的角度来讲,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根本就没正确过,但从服务于美国经济的角度来讲,人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挺正确的。

当然在如果美联储某阶段的货币政策是为美国利益集团服务,那么对于美元市场以及美国气场来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失灵的,但是失灵的背后美国利益集团却获得了巨大的利益。面对这种情况,谁敢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失灵?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失灵表现在两个层次上角逐。

一、美联储为美国利益服务是和世界各国的较量

前面说了美元是国际货币,美元延伸到哪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延伸到哪里。

由此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只为美国服务,当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世界其他国家经济造成伤害时,全球其他国家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进行反击。

在相互较量中,如果美联储胜利了,那么美联储很就可以达到他实际货币政策的目的,这时候美联储在货币政策的表现上是成功。

反过来来,如果美联储在较量中失败了,那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当然不能达到他预设的目的,这种情况就叫失灵。

二、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的较量

这种较量是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的较量,也就是美国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出现分歧。

而分歧的原因是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分别代表不同的利益层次。

打个比方说,如果经济政策代表美国集体,那么货币政策就代表利益集团。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比如说经济政策代表利益集团,而货币政策代表全美国的利益。

总之就是美国内部小团体利益与大团体利益之间的争斗,不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代表的是小团体,还是大团体。只要美联储在和美国政策较量中获胜,那么美联储所设置的货币政策就可以达到预期目标。

如果输了了,当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种情况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肯定会出现“失灵”。



总结起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出现失灵,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外斗失败,另一种是内斗失败。

经济状态是货币政策实施成功或者失败的表现,货币政策决定经济状态,经济经济状态需要货币政策来调整。

5

其实十多年来货币政策也就是对财政支出受益的企业受惠货币政策,但消费能力下降,需求饱和萎缩和小城市相关的企业和劳动力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不会受益的,所以才反应在美股上。但财政赤字扩债还是要美元买,哪来美元,当然卖美股。

6

不能弱肉强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