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中国式催婚:宁愿你结婚再离婚,不愿你大龄未婚”你怎么看?

“中国式催婚:宁愿你结婚再离婚,不愿你大龄未婚”你怎么看?

2020-09-20 13:32阅读(73)

“中国式催婚:宁愿你结婚再离婚,不愿你大龄未婚”你怎么看?:我就是受害者[抠鼻]当初马上30岁了,还没对象。我爸跟别人提到我,说的那些话,就感觉我活着就给

1

我就是受害者[抠鼻]当初马上30岁了,还没对象。我爸跟别人提到我,说的那些话,就感觉我活着就给他丢脸。每次相亲,不管对方有没有工作,人靠不靠谱,他都说可以…最终,我和一个我根本看不上的结婚了。我们不管工作,学历,家庭环境都相差很大。每天我都在煎熬中度过,2年,我实在忍不下去了,我和爸妈说,我要离婚。他们不理解我,觉得对方又没什么不好…我和父母说,我一辈子还很长,我不敢想象未来几十年还跟这样的人过着这种日子。父母看我决心已定,并且,我俩的各方面的差距真的很大,最终同意了。可是对方不同意,任凭我讲道理,我歇斯底里的疯吵,他仍然说:我死都不会跟你离婚,我亲戚朋友都说我有福气,在西安买了房,娶了城里媳妇,我不能离,我离了就什么都没了……经过两次诉讼,终于解除了婚姻关系。父母当初为了我们结婚,买房,还帮我们还了2年的房贷,用尽了自己养老钱,我也被耗得精疲力尽,一把年纪了。现在他们有时候还是会提让我找个合适的,但是不会再像当初那样了。毕竟结婚,离婚的成本太大了,伤财更伤人…

2

说到催婚现象,我突然想到上个月初,也就是11月3号那天,正好周末,31岁的哥们,向我倾诉被催婚的痛苦场景,再次浮现脑海。

那天,邀哥们一起去钓鱼。我照例往常,一边钓鱼,一边用手机听歌。

忽见平时不抽烟的他,一只手扶着鱼竿,另一只手从上衣袋里,摸出一盒烟来,自顾自的,连一支接一支地抽个不停,看得我很是疑惑,还以为他经济上遇到了困难呢?他是单亲家庭,之前听说他妈在家盖房。

我关掉手机音乐,便试探性问了一声:“哥啊,咋的啦!”他仿佛没听见一样,继续保持原来的姿势。

过了好一会,只见他带着一丝愤怒,左手向外用力一摆,食指与中指间,夹着的那支刚点燃的烟,被他从口中快速抽出,接着大拇指顺势向烟嘴处快速按去,瞬间一折两断,随后,狠狠地向水面砸去,紧接着一声急叹:“哎!”

之后缓了缓,咬着牙接着说到:“我辞职了,要去制衣厂找个媳妇,好回家过年。我妈从国庆之后,就天天催着我去找个女朋友,还放了狠话,要是到了腊月,还没有女朋友,就让我赶紧回家去相亲,要是不依,就与我断绝母子关系,还要把刚盖好的新房卖掉

刚开始,几天打一次电话催,之后是天天打电话催,有时,晚上睡觉了还要打来问一遍,每次都是问找对象的事。搞的我都快崩溃啦!现在一听到电话铃声响,心里就烦恼,甚至有些害怕!”

虽然我没经历过催婚,但是从哥们身上看到了,被催婚的烦恼和无奈。

父母只顾催婚,全然没注意到孩子承受的压力,还一副,我都是为你好的姿态,让孩子处于恐慌与不安之中。这就是我了解到的,“中国式催婚”!

  • 回到题主的问题:

“中国式催婚:宁愿你结婚再离婚,不愿你大龄未婚。”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句话,是两代人之间,婚恋观不同,而出现的不良状况!同时,也是对催婚现象表示强烈不满!

先来了解一下,父母与子女的婚恋观,存在哪些差异?

父母怎么看待婚姻?

现在催婚的父母们,绝大多数都是没经历过恋爱的人,他们的婚姻,是由爷爷奶奶们直接包办,也就是父母包办式婚姻。

从他们自身经历来看,只要男女双方都是正常人,达到适婚年龄,就可以结婚,根本不需要什么爱情。因为他们眼里没有爱情,他们也不懂爱情。

他们认为,只要夫妻两人在一块,肯努力挣钱,做到不愁吃、不愁穿,然后,再生俩孩子,并把孩子抚养大,最后,自己的孩子结了婚,就圆满啦!

他们把生孩子、抚养孩子长大、再让孩子结婚,这一过程,当着是父母的任务。

在婚姻中,他们不会去考虑,自己的另一半,爱不爱自己,而是考虑到婚姻的稳定性,在婚姻里,他们较能容忍,他们甘心平淡,他们拼命坚守。

他们认为,婚姻是生活的必须品,有婚姻的人,人生才圆满。离婚,对父母辈的人来说,那是新闻!

子女怎么看待婚姻?

现在的子女,由于文化水平提高,见识增长。由其是女孩子,在工作机会增多,经济独立的大环境下,给了她们追求男女平等的有利条件。

女孩们不再将就过日子,她们更倾向于追求爱情,追求高质量的婚姻生活。她们认为,若是结婚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那我结婚是为了找罪受么?因此,宁可单身也不将就。

由于更在乎婚姻品质,更在乎自身感受,现在的子女,要想结婚,就比父母们多了一道爱情关。因此,子女面对婚姻,比起父母的婚姻来,自然需要更多的时间。这一点,恬好被父母们忽视掉啦!

面对爱情,子女们会耐心寻找自己心目中的有缘人,这也导致大部分人士,对另一半要求奇特,迟迟走不进婚姻的大门。

下面是一张,广东21世纪环球经济报社,作者李果所报道的结婚登记数据,报道截图。


综上所述,父母希望尽快完成任务,让子女早点结婚,毕竟婚姻是人生的必须品,有了婚姻,人生才算圆满;而子女却希望自己精挑细选,寻个如意伴侣,今后开开心心过日子,不然宁愿一辈子单身。

也就是说,两辈人之间,对婚姻的期望不同。父母认为,结婚就是一起过日子;而子女却认为,结婚是一起开开心心过日子。

由于两代人之间,对婚姻期望不同,子女自然会强烈抵触父母催婚,甚至把自己离婚再结婚的现象,当作是父母们希望自己子女出现这种现象,因此,父母才疯狂催婚。

催婚现象,归根结底,就是父母不了解子女,子女也不了解父母,而且不愿意做深入的、充分的沟通交流,便按各自的想法办事造成的。

作为子女,也应该耐心向父母说明自己的情况,让他们安心,同时也表明自己对婚姻的看法,不让他们着急,并邀请他们帮你谋划谋划,让他们费点脑筋,自然就不会来狠催你啦!

也就是,让父母从包办婚姻的思想意识中,过渡到自由恋爱的思想意识。

3

父母的意思应该是:你结了婚 哪怕后来不合适离婚,你起码走出了结婚这一步 加上结了婚也不一定会离婚。至于大龄剩女高喊宁缺毋滥的口号去单身,在父母眼中你是在逃避 连第一步都不愿走出。这只是我猜测的。。。。

4

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严格讲是对家庭形式上的重视),就是造成今天房子太多房价太高,离婚率高的根本原因。

5

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吧,79年的未婚,我一个发小就是这么对我说的,但我并不苟同这一论断,我宁愿相信也许属于我的爱情还未到,也许老天安排我这辈子独自修行,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盲目结婚,然后离婚。



6

父母的观念培养孩子就是一个套餐。小的时候是学生餐,青年的时候是爱情餐,晚年时候是幸福餐。总之,父母就是希望儿子女儿按照自己给他们指点的人生轨迹,好好的旅行,人生的责任,慢慢的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所以说做父母的总是对孩子们有过多的期望。尤其是那种矛盾的心理,高中的时候还极力的反对孩子处对象,孩子已上大学天天督促着孩子应该处个对象了,这就是家长总担心自己的孩子打光棍儿或者是嫁不出去,因此作为父母的总想着孩子赶紧找个家有个归宿,父母也就不操心了,有人管父母也就放心了。


7

很多女人就是这种思想的受害者。

1.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呢?

袁姗姗在被妈妈催婚催的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给了妈妈两个选择:

一是六七年后晚婚,然后一直生活下去,二是急于恋爱结婚,然后半路又离婚。

袁姗姗妈妈的答案是第二种“宁愿你结婚再离婚,也不愿意你晚婚”。这样的婚姻观真的太奇葩!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惊叹余毒思想的魔力如此强大。

我一万个相信袁姗姗的妈妈是真心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呢?

因为很多年来大家形成了一种观念,就是:女人的美貌匹配男人的金钱。

女人只有年轻才有男人埋单,其他的条件都是要让利于这个大前提的。

女人18一枝花,女人40豆腐渣。女人最美妙的年龄就是17.18岁,不过现如今很多女孩子都接受教育了,

这个年龄被延后了几岁,也就是20到30岁之间。这个时候在很多人的眼中,就认为女人只有在这个年龄段把自己嫁出去最好,

最值钱,男人也基本都挑这个年龄段的女人为妻。这个年龄段的女人除了皮肤好,精力好,心态好等好外,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适合生育,也就是生育孩子的最佳年龄。一般超过35岁,身体各个机能下降,不利用孕育生命。

不光是医生这样建议,就是自身怀孕生育,恢复身材都难。我们这里只讲大概率,不讲个例。当然肯定有体力很好,

超过40岁生育依然恢复很好的人,但是,我相信不会太多。

结婚的一个本质目的就是合法的生育,所以,这就是太多父母要求自己的闺女35岁嫁人的最主要原因。

在父母的眼中,结婚一定是要生育孩子的,没有孩子怎么维系感情,可是这种观念只是他们那个时代的。

今天,太多结婚有了孩子后的家庭分崩离析,而且这个真的占到了一个大数据。

所以,我们告诉父母孩子不是维系夫妻感情的主要因素,父母是不会明白的。

很多男人娶妻的目的也是繁衍后代,给自己家留个种,所以就出现太多男人因为妻子没有生育男孩子离婚,

或者出轨,在外寻找女人生育的。这个和传统观念是很难分开的。

还有一种也是影响父母催婚的原因,就是自家闺女到了一定年龄不结婚,会被外人嘲笑,你家闺女有问题才单身。

到了一定年龄段的孩子没有结婚,外人会认为父母有任务没有交代完,父母也认为自己还有任务没有完成 。

很多父母会在自己临死时,要求自己的孩子结婚,在他们认为只有婚姻才是一个人的归属,至于你是否幸福,

那是你自己内心的事情,我们做父母和外人只需要看到你是否做到了我们认为的幸福就可以了。

婚姻,在一定的年龄段结婚在父母的眼中,就是孩子幸福的一种证明。

可是,他们忽略了一点,幸福是一种感觉,不是别人的看法,幸福是一种特别主观的感觉。我幸不幸福只有我说了算。

别人认为的幸福那只能说是别人的幸福。婚姻也是一样的。在有些人眼中,婚姻是幸福的,一生寻找一个人陪伴到老,

一起生儿育女,一起抵御生活中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是谓幸福。可是,也有的人认为劣质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

在我认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幸福,婚姻只是幸福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只要做到了幸福就好。

2.这种思想受害人太多

被“宁愿结婚再离婚,也不要大龄晚婚”这种思想毒害一生的女人太多。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很多人都结婚了,

自己不结婚感觉不合群,是个异类,不光自己被很多人背后说三道四,还有父母也被各种议论。

这个在一线城市还算好,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先进,可是偏僻一点的就真的会被唾沫星淹死。

所以,很多女人都很难保持自己的观念,在合适的年龄即便没有合适的心意对象,也会匆忙结婚。

至于这个对象如何,是不是自己爱的,或者爱自己的,都不重要。人言可畏,在很多人的心里是真的。

可是,这样结合的婚姻能否过好?我很肯定的说过不好。很多人在生育了孩子后,吵架打架,冷战,

最后离婚的大有人在。好点的分手快乐,不好的闹得像仇人一样都是有的。

后来,剧情一般都是女人因为母性舍不得孩子,一个人带着孩子过,再也不想结婚了,对婚姻和男人有了很大的恐惧感。

这就是这种思想的毒害性。我不光在实录中看到的,还是生活中真实遇到的,因为被这种思想毒害的女人真的不要太多。

这种思想就相当于毁掉了一个人一生的幸福。

我是情感领域创作者,喜欢研究婚恋,两性关系,痛恨道德说教,喜欢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问题,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

8

答,我的婚姻,我不会听家人的劝说,记得,去年我妈叫我去相亲,我不去,我妈说那人还真不错吖,我值接的就回绝了,我妈后来一直在家里念个不停,我实在听不下去了,我说,你说他什么都好,你可以选择嫁过去吗?反正,我爸也走了好多年了,我才不会理那么多了,我的所有的事情,我喜欢的是,我行我素!包括我的婚姻大事,我才不会像,提问者!你所说的话,中国式催婚,宁愿你结婚再离婚,这种事情不是我干的!

9

"中国式催婚∶宁愿你结婚再离婚,不愿你大龄未婚"你怎么看?

中国是个传统社会,红佛夜奔是个思维传统的人。

我是这个观点的忠实拥护者。 为什么?结了婚再离婚,说明有积极生活的意愿,可能会孕育下一代,经历过家庭生活,可能会有再度走进婚姻的期盼。

大龄未婚,当事人首先要面对外界的异样眼光,其次,长期单身的人性格容易孤僻,易引发心理疾病;生活习惯不健康,身体存在健康隐患。就算你啥毛病没有,在别人眼里也是个异类,总是怀疑你性取向有问题。就算你能抵御得了左邻右舍质疑的目光,但父母也无法忍受,面子上也过不去。

有个女孩子,喜欢一个男孩子好几年,彼此也般配。但男孩子的家长不喜欢这女子,女子有傲骨,再喜欢也不可能走到一起了。

这一年,女孩子28岁。这个年纪的女人在家乡很尴尬 ,没结婚的还太小,要么太差;年纪般配的多数已婚有娃。这,就是传说中的高不成低不就吧!

一晃一年过去了,女孩子29岁,即将跨进三十岁大门,她很焦虑,比焦虑更甚的还是左邻右舍探寻的眼光。姑娘的母亲很没面子,总是央求女儿相亲。

女孩说,我也想呀,总不能随便是个男人就嫁吧。不然,我为何要耗这么久?时间长了,女孩子大概也有心病,感觉自己不被爱,不值得爱。

结了婚再离婚,就好多了,这段不成熟的婚姻就像一张宣言书∶我结过婚,我找的到!只是感觉没意思,不想过了,离了!

你看,不想和不能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关乎自信,关乎颜面,关乎子嗣甚至关乎社会的稳定。(图片源于网络,有纠必删

10

这点还真的是这样,在大部分国人眼里,不结婚就是异类,就是不正常,所以宁可结婚了再离,也不能接受不结婚。

记得当年我还是圣斗士的时候,我姐夫跟我说:先找个人结婚,生个小孩,然后再离婚好了嘛。

我家那口子说他当年也是给他爸说,要他去医院检查,看是不是有毛病。

而我身边大龄不结婚的人,绝大多数都会给人背后议论,说要不是身体有问题就是精神有问题。

但是结婚又离了婚的一般都不会给人这么说。就像网上经常看到有人说,找离婚的都不要找剩男剩女,他们都有问题。

我很想说,虽然不排除有的圣斗士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谁又是完人?谁又没有点小缺点呢?只不过因为对方没有结婚就去放大这些缺点而已。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只要没有影响别人,没有伤害别人,你管别人是不婚还是离婚呢?

结婚不一定幸福,不婚也不一定不幸,结婚不是为了离婚,否则还不如不要结婚。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