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程咬金身为一代混世魔王,晚年为何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程咬金身为一代混世魔王,晚年为何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2020-09-15 02:02阅读(65)

程咬金身为一代混世魔王,晚年为何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隋唐时期,群雄并起,涌现出了许多英雄豪杰,比如著名的尉迟敬德、程咬金、秦琼等。这些人都可以说是盖世

1

程咬金真的不是混世魔王,这都是历史演义杜撰的。程咬金对唐朝的功劳很大,但是他晚年因为一场本已经获胜的战争而变得身败名裂,实在令人惋惜。


关于程咬金的历史形象,有几个关键词。

第一,作战勇猛。

举个例子,程咬金在瓦岗军的时候,王世充攻打单雄信,李密派程咬金和裴行俨前去营救。可是在半道上,王世充设下埋伏,流箭射中了裴行俨,裴行俨坠落下马。程咬金回身去救裴行俨,可是他不幸被王世充的士兵用槊刺穿了身体。程咬金不为所动,将槊折断,斩杀了刺他的士兵,然后带着裴行俨逃了出来。后来,李密被王世充所败,王世充听闻了程咬金救人的事迹后,认为他十分勇猛,便委以重用。

第二,官宦世家。

程咬金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隋朝的州司马,他的父亲更是做到了隋朝济州大都督的高官。所以,在这样一个官宦人家,程咬金多多少少是读过书的,而且有一些自己的思想,不大可能是一个“混世魔王”式的人物。

第三,马槊。

在演义中,程咬金的绝招是三板斧:劈脑袋、鬼剔牙和掏耳朵。但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根本不会用斧头,他的武器是马槊。马槊是唐朝将领和骑兵非常普遍的武器,这得益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马镫的发明。因为有了马镫,骑马之人的双手就得以解放出来,于是便有了马槊。由于是给将军和骑兵配备的,所以马槊的选材很苛刻,用的都是上好的精铁,打造一把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成功率很低,所以价格十分昂贵。

第四,福将。

程咬金并非天生的福将,他当初投李密,李密虽然很重用他,但是还是败给了王世充,程咬金本人也被王世充俘虏。但是王世充是个奸诈狡猾、心胸狭窄之人,程咬金和秦琼都不喜欢他,于是投了李世民。这是史书给的说法,其实王世充这个人还不错,在河北非常受老百姓的支持。史书之所以这么说,一是为李唐抹黑王世充,而是给程咬金和秦琼的背叛找借口。

但是在那个乱世,择主而栖也是情有可原,更何况程咬金的这次选择后来被证明是十分正确的。李世民对于程咬金和秦琼的来投,展现出了很宽广的胸襟,将两人任命为将军,后来他们都成为李世民的得力干将。凡是程咬金参加的战斗,他都身前士卒,战无不胜,灭宋金刚、降王世充、擒窦建德,程咬金都有很大的功劳。程咬金也因此一路高升,最后不仅成为地方大员、掌管宫廷宿卫,还被封为世袭卢国公。

第五,长寿。

在某些演义中,程咬金活了120岁,一直活到唐中宗时期,他不仅被称为“老千岁”,还与武则天斗智斗勇。实际上,程咬金生于隋朝时期的589年,死于唐高宗时期的665年,享年76岁,与现在的中国平均寿命大致持平,但是在那个年代已经算高寿了。

程咬金人生顺风顺水,为何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呢?

程咬金一生顺风顺水,但到了年老的时候,做事有些糊涂,容易被别人欺骗。

公元656年,67岁的程咬金被唐高宗李治任命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出兵征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程咬金大军来到西域鹰娑川的时候,与西突厥的两万主力大军相遇,前军大总管苏定方率领五百骑兵就将西突厥打得打败,不但追击敌人二十余里,还斩杀了一千五百余人。

前军副总管王文度是个心胸狭窄阴险狡猾之人,他非常嫉妒王文度的功劳,便向程咬金进谗言说,不可再让苏将军追击了,一是怕敌人有埋伏,二是我军也有损伤。王文度担心程咬金不停自己的,便又对程咬金谎称自己有皇帝的密旨,要他下令苏定方不许再继续前进

程咬金信以为真,便下令苏定方回师。当时正值冬天,西域十分寒冷,由于见不到敌人的踪影,程咬金的部队只能骑马慢行。但是这样对于粮草的消耗就很大,苏定方很担心,便对程咬金说,我们是来歼敌的,不是来坐守自困的,我们如此懦弱,怎么能建功立业。皇帝让您做大总管,怎么可能还让王文度带着密旨呢?您应该把王文度抓起来,然后快马传书给皇帝,将事情弄个明白。可是程咬金不听。

等到大军来到恒笃城的时候,有数千家胡人因为畏惧唐军而出门投降,王文度又对程咬金说,这些人非我族类,等我们走了肯定会反叛,不如现在夺了他们的钱财,将他们全杀了。苏定方听了不同意,他对程咬金说,我们是王师,是来平叛的,如果杀了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我们岂不是和强盗无异。程咬金还是不听,命王文度将恒笃城屠城,带着财宝而去。

不久之后,程咬金班师回朝,李治得知了程咬金屠城的事情,便下令追查。程咬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是听信了王文度的谗言,于是将事情的原委禀告给了李治,李治以矫旨的罪名将王文度免职除名。程咬金也因此受到牵连,被降为岐州刺史。

事后,程咬金对于这次自己的错误感到非常懊悔,一世英名竟然被王文度这个小子给断送了;程咬金也深深地自责,他怪为何自己变得如此固执,听不进去善言。程咬金整日在家惶惶不可终日,觉得自己对不起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的信任,也对不起自己的家人,让他们因为自己的罪过而受到别人的嘲讽。

不久之后,程咬金便上书了李治,请求致仕。李治对程咬金非常失望,便同意了程咬金的请求。退休之后的程咬金就住在长安的私宅,他羞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所以不是太愿意出门,整日就在家里闭门思过,最多也就是在院子里种点花花草草。就这样过了近十年,程咬金因病去世。

2

程咬金“混世魔王”的称号是牛鼻子老道徐茂公封的,是《说唐》和《隋唐演义》书中的戏谑封号。程咬金是个福将,在瓦岗山本来他有当皇帝的命,然而他把这些让给了李密,徐觉得实在没有更大的官可封他,于是插科打诨的封了他混世魔王,老程对这个称呼很满意,于是就流传了下来。



程咬金是老百姓喜欢的一个人物,真实历史上名叫程知节。唐朝凌烟阁功臣排名第十九位。《说唐》和《隋唐演义》书中程咬金下场并不悲惨,反而充满了戏剧感。

双孝王元夜造下大逆,一门被戮,埋此铁丘坟内,老拙只道今生不能见开此铁丘坟,那知小主今日重兴天下,开了铁丘坟,又见这薛氏许多子孙。想起来,老拙活了一百二十八岁,真如做了一百二十八岁的春梦!”说罢,哈哈大笑,不觉倒于椅上,端然而逝。——引自《说唐》

演义上说程咬金见李唐江山复兴(废周立唐),唐中宗李显为薛家平反昭雪,打开薛府门前的“铁丘坟”。程咬金知道这消息后很高兴,程咬金一高兴,在那狂笑,一口气没上来,就笑死了,他儿子一看父亲死了,很伤心,哭的一口气没上来,也死了。这就是演义上津津乐道“笑死程咬金,哭死程铁牛”的桥段。



还有一种说法,程咬金一生就会三斧子半的招数,但就是这三招半能唬住许多高手。他对“神斧”很崇拜,有一次和敌人对阵,他把宣花大斧扔了出去,想飞斧砍死对手,谁知道不但砍死了敌人,斧子自己又飞了回来,程咬金一看哈哈大笑,说了句真乃神斧也,突然跌下马死了,享年128岁。当然这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喜欢程咬金,所以为他设计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然而程咬金真实的历史结局不太美好。

程咬金前半生戎马一生,比如平叛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政权时战绩卓著,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时表现的可圈可点,坚决支持李世民武装夺权。政变成功后,李世民没有亏待他,凌烟阁功臣排名超过了秦琼。

如果没有他67岁时挂帅讨伐西突厥。我觉得程咬金会功高身退平稳落地,但是就是这次远征,使他前功尽弃,晚年落得身败名裂,让后人唏嘘不已。

这次讨伐西突厥,主帅是程咬金,副帅是王文度,先锋是苏定方。也就是说程咬金总揽全局。副帅王文度是个嫉贤妒能之人,害怕苏定方立头功,处处制肘苏,苏就对程说,你是总管,怎么让王文度说了算呢?现在情况是迅速出击,打敌人于措手不及。其实苏定方说的对,但是老程摇了摇头。(这里也不能全怪老程没主见,王文度曾对老程说,我来的时候皇帝要我全权处理。实际是王文度瞎说,老程信以为真了,所以放权)。



西突厥叛乱首领贺鲁听说程咬金亲自带兵来了,很干脆的弃城而逃。不知道是不是程咬金老糊涂了,他居然下令屠城,自古云:“杀降不祥”,从老程的结局来看,这话一点不假。

屠城之后,缴获了许多金银财宝,王文度说:“将在外,山高皇帝远”,咱们辛苦半天为什么呢?尤其老将军如此年纪还亲征,咱们私分了这些宝贝吧?程咬金没反对,历史记载将领们人人有份,唯独苏定方不受。有的资料说程咬金也没有接受。

我估计程咬金肯定接受了,高干到老了都特别贪,这时历史规律。谁不想想自己的退路呢?



等班师回朝后,王文度矫诏、私分这些事败露,被杀。朝廷追究程咬金的责任,程不承认私分战利品, 最后朝廷认定程咬金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

麟德二年二月七日(665年2月27日),程咬金在长安怀德里的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3

我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显庆年间程知节被免官的事情,背后隐藏着高宗对前朝老臣的清洗行动,只不过对于程知节,清洗的手段比较温和而已。下面具体谈谈我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

显庆元年(656),程知节作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征讨阿史那贺鲁,在这个过程中,身为副大总管的王文度,表现的上蹿下跳。

先是在唐军初战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反对继续深入,而且宣称高宗对自己单独有圣旨,委托他节度唐军,程知节于是听从了王文度的安排,据《资治通鉴》记载:(王文度)又矫称别得旨,以知节恃勇轻敌,委文度为之节制,遂收军不许深入。

然后,王文度又在恒笃城杀降,程知节也没有加以制止。

于是乎,在班师以后,朝廷追究责任,王文度因假传圣旨,原本应处死,最终减死除名,程知节因逗留不进,原本也应处死,最终减死免官,“文度坐矫诏当死,特除名;知节亦坐逗遛追贼不及,减死免官”(《资治通鉴》)。


二、深入分析

通过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在征讨阿史那贺鲁的过程中,程知节显得非常的消极,懦弱,可以说完全服从王文度的安排。我们不禁要问,这还是武德年间跟随太宗征战的那个果敢豪勇、“每阵先登”的程知节吗?这还是玄武门之变前力劝太宗采取行动的那个意志坚定、敢作敢为的程知节吗?前后完全判若两人。为什么呢?难道仅仅因为王文度口头说他有高宗的圣旨?程知节沙场宿将,竟然这么好骗?

对于王文度的所作所为,当时的前军总管苏定方非常看不惯,建议程知节囚禁王文度,并立即向高宗汇报这个情况,但是程知节也没有采纳,“且主上以公为大将,岂可更遣军副专其号令,事必不然。请囚文度,飞表以闻。”(《资治通鉴》)

更加奇怪的是,王文度假传圣旨,这么严重的罪行,高宗为什么只是给予了除名的处分?而且后来很快又重新启用了王文度,显庆五年(660)苏定方讨平百济后,设立熊津都督府,首任都督就是王文度,而且他当时官职已经恢复为左卫中郎将(正四品下)。一个犯了如此恶劣罪行的人,怎么这么快就重新获得信任呢?


通过以上分析,我个人认为,王文度当时恐怕不是矫诏,他是真的有高宗给的圣旨的,而且,他很可能还给程知节看过,程知节因此才相信了王文度,并服从王文度的安排。王文度此人,应该是高宗的心腹人物,高宗派他来,就是监视程知节的。

也正因为如此,程知节才表现的那么消极,反正高宗对他不信任,索性放手让王文度竭力表现呗。最终,也正好借着逗留不进的罪名,退出这个漩涡。对高宗而言,拿掉了程知节这位前朝宿将,去了一块心病,对程知节而言,向高宗证明了自己年事已高,早无雄心,也相应保全了性命。各有所得。

程知节在征讨阿史那贺鲁时的表现,从纯军事角度看,表现的并不好,但是,结合政治因素后,我们发现,他表现的其实很高明,他充分表现了自己已经是个人畜无害的老糊涂了,借此机会抽身退出。但同时,我想强调一点,程知节虽然在装糊涂,但他并没有拿唐军将士的生命来作为代价,最开始的那几仗,程知节是打赢了的,他是在西突厥已经撤退,唐军是否继续追击的时候开始装糊涂的,因此,其结果只是无功,而不是损兵折将。


三、程知节结局

可能也正是因为程知节的这种表现,反而让高宗有点于心不忍,罢官后不久,高宗重新启用程知节,任命其为岐州刺史。不过这一次,程知节不陪高宗玩了,他很快就上表乞骸骨(申请退休),得到了高宗的批准。后在麟德二年(665)寿终正寝,享年77岁。

程知节去世后,倍享哀荣,“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旧唐书》程知节传)。

其子程处默,袭爵卢国公;程处亮,迎娶太宗之女清河长公主,授驸马都尉、左卫中郎将;小儿子程处弼,官至右金吾将军,他的儿子程伯献,开元中,官至左金吾大将军。程氏家族发展的还算是顺风顺水。


以上是我对程知节的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如对唐朝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继续深入讨论。

4

谁说的?老程不管是在评书世界还是在现实历史中,结果都落得不错,是真正的福将。


1,评书中


评书中的程咬金,年轻时运气很不好,卖私盐被抓进了监狱,恰逢杨广即位大赦天下,程咬金被提前释放。


但是大老程还不高兴,在监狱里有吃有喝,日子多好啊,他赖着不肯出去。


狱卒们还得求他,给这位爷凑了点路费,才把他请出监狱。


出了监狱后,程咬金才开始他传奇的一生。

出了监狱的程咬金卖耙子遇到尤俊达,尤俊达是武林豪杰,当地巨富,为了劫皇杠他蓄意交好程咬金,程咬金和老娘的生活得以改善。


然后程咬金梦中学会了他这一生行走天下的绝学,三斧子半。


后来劫皇杠,贾柳楼结拜,上瓦岗山,程咬金成了混世魔王,事业风生水起。


但是这却不是他人生的高峰。


后来李密来到瓦岗山,程咬金脱袍让位,李密成了魏王。。瓦岗山的事业却王二小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自从李密用传国玉玺换来了杨广的传奇皇后萧美娘后,瓦岗山众将就真的离心离德了。


后来的瓦岗散将也是预料中的事情。。


离开瓦岗山山后,程咬金随秦琼罗成投奔了洛阳的老五单雄信,单雄信是王世充的妹夫,在王世充面前红的发紫,但是三人很快发现王世充也不是成大事的料,于是他和秦叔宝一起投靠了秦王李世民。


在唐营程咬金进入了人生的又一个高峰,他被封为卢国公,因为他太能活了,瓦岗的老哥们们秦琼罗成单雄信都被他熬死了,年轻一辈秦怀玉罗通也被他熬死了,新崛起的白袍薛仁贵,征东征西也都没能熬过卢国公。


甚至薛家因为薛刚闯祸被满门抄斩,一门英烈被武则天埋在铁秋坟里,程咬金又帮助薛刚反对武则天,逼得武则天退位,薛家打开铁秋坟,程咬金高兴的哈哈大笑,一笑而亡,享年120岁。

也许程咬金这人物太讨喜了,所以小说评书中不爱让老程退场,不停给他加戏,直到成了百岁老人瑞,赶上从大唐建立到武后还政的的各种好玩的故事。


2,历史上


历史上的程咬金当然没有这么传奇。


他年少勇猛,隋末天下大乱,程咬金组织了一帮人保护乡里,后来瓦岗山李密势大,程咬金于是带人归附,李密看他勇猛很喜欢,把程咬金收到了自己的内军中。


李密的内军是瓦岗山最精锐的部队,八千人,由秦叔宝,罗士信,裴行俨和程咬金统领。


李密曾得意地说:此八千人可当百万。


程咬金可以领一路内军,可见李密对程咬金很信任,程咬金有一个品质得到了李密的信任,那就是忠诚。


他的一生认定一人,就对这人誓死效忠,这也是程咬金一生比较顺遂的原因。


瓦岗山事业失败后,和评书一样,程咬金曾经和秦叔宝短暂投靠王世充,王世充对他很好,但是程咬金却看不上王世充,觉得其不是能成大事的人,他和秦琼说:


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


到了王世充和李唐对峙的时候,程咬金和秦琼临阵倒戈,明着对王世充说,我们要去投唐,王世充干瞪眼没办法。


人家程咬金秦叔宝两人走的很光明正大,明着和王世充说老子看不上你,不想和你玩了,没有玩什么倒反军营,要拿着王世充的脑袋去唐营邀功这种卑鄙手段,所以王世充也没敢留秦琼等人。

程咬金投靠秦王李世民,对李世民很忠诚,跟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一马当先。


这也获得李世民的信任。


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动作频繁,程咬金被封廉州刺使,大约也是为了消减李世民的嫡系力量,程咬金找到李世民表忠心:


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


程咬金把自己的荣辱和秦王绑定,坚决站到秦王的船上,秦叔宝比较圆滑,局势不明时没敢表态,这也导致后来他在凌烟阁只能排在最后一名。


李治即位时,程咬金再次表现出自己忠心的一面,他率领手下亲自护卫刚刚即位的高宗的安全,三个月时间须臾不离直到高宗的帝位坐稳为止。


对这份香火情缘,高宗很感激。


所以即使在怛笃城程咬金有屠城这样的污点,但是只是象征性的被免了一下职,很快又被启用。


程咬金在麟德二年病逝,没有活120岁,但是依旧活了77岁,在当时也算高寿。


所以不管评书中还是历史上的程咬金,都活的很好,没有什么身败名裂这回事。


=================

文:薛白袍


谢谢关注,欢迎点赞,欢迎讨论

5

很可惜按照《旧唐书》的记载是程咬金晚年并没有身败名裂,相反他只是在攻打突厥阿史那贺鲁的时候犯下了小错而已,被剥夺了名爵,但是其后不久,又恢复了爵位,他的卢国公爵位由大儿子继承,二儿子程处亮娶了唐太宗的女儿清河公主李敬,官至宁远将军,封东阿县开国公。一直到玄孙都在享受程咬金作为唐朝开国元勋的一点遗泽。所以远远没有题主说的那么严重。但是他确实攻打突厥阿史那贺鲁的时候犯下了小错而已,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件事情。

事情是发生唐高宗年间,当时的程咬金担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在征讨西突厥的路上,程咬金的部下苏定方以五百骑兵大败西突厥两万骑兵,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大功,假称自己有唐高宗的密诏,命令程咬金孤军深入,唐军在孤军深入的路上由于寒冷和粮草不济,很多士兵相继死去,大军到达恒笃城,有数千家胡人开门出降,王文度唆使程咬金杀死胡人,由于担心皇帝的密诏,程咬金下令屠杀,苏定方苦苦劝阻都没用 ,大军会师以后,才知道王文度是矫诏行事,程咬金因为这次的军事被免官,但是后来唐高宗让他担任岐州刺史,随后不久程咬金向唐高宗请求辞职致仕。

在这次事件里面,你不能说程咬金做的不对,程咬金毕竟是唐太宗时候的臣子,俗语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程咬金在唐高宗时代做事仔细也没有错,虽然王文度是矫诏行事,但是在大军深入的情况下,程咬金依然执行这道假命令,想必唐高宗心里也是十分高兴的。毕竟程咬金还是在这里表现对于唐高宗的恐惧,所以虽然大军作战失利,失败,作为主帅的程咬金要负很大责任,但是很快又回到朝堂,证明他还是政治敏感度比较高的,远远不是演义和电视剧上表现的那样憨厚。身败名裂也谈不上。

6

程咬金,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程咬金是济州东阿县人,少时即骁勇善战,善于使用马槊。隋大业六年,盗贼蜂起,程咬金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武装,护卫乡里。后来归附李密,得到重用,为内军骠骑之一。后王世充与李密决战时,李密失败,程咬金被王世充俘虏,王世充任命其为将军,待之甚厚。在王世充账下待久了,他也看出王为人狡诈,便与秦琼辞别王世充投奔李渊,后跟随李世民左右,李世民很尊重他们,任命秦叔宝为马军总管,程咬金为左三统军。武德九年,他跟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程咬金官拜太子右卫率,随后又升迁为右武卫大将军,可以说程咬金的仕途一路光明,深得李世民的信赖。但为何他在暮年却烙下一个身败名裂的名声呢?

事情的起因:

显庆元年八月,程咬金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十二月,程咬金引军至鹰娑川,遇西突厥强兵两万骑,其前军总管苏定方率五百骑驰迎冲击,西突厥大败。唐军追奔二十里,斩敌一千五百余人。副大总管王文度非常嫉妒苏定方的大功,对程咬金说:“这时虽说是获胜,但官军也有死伤,千万不要急追敌寇,应自结方阵,慢慢谨慎前行,敌来则战,万全之策。”王文度还说他有皇上的密旨,怕程咬金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对手放在心上,而让王文度节制程咬金,因而下令军队不许深入追敌。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严冬朔风,身被重甲缓缓而行,粮草不继,人马相继冻病而死。苏定方劝程咬金:“我们出师目的是为了歼敌,这时反而坐困自守,敌来必败,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为大将,怎么可能又密诏副手发号施令,其中肯定有诈。请下令把王文度抓起来,飞表上奏皇上弄个清楚。”但程咬金却摇头不从。大军到达恒笃城,有数千家胡人开门出降,王文度又说:“这些人等我们离开,肯定又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掉,夺取其资财。”苏定方说:“这样干我们自己倒成贼了,怎能称得上是为国讨伐叛逆!”王文度不听,于是程咬金屠城而去,阿史那贺鲁听说这件事后逃得远远的。

后大军班师回朝以后,王文度因矫诏当死,后被除名免职。程咬金连坐被免官,不久,任岐州刺史。程咬金上书请求致仕,得到批准。

从以上这次事件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程咬金作为统帅非常轻信王文度,而且自始至终听了他的安排,这跟他建议李世民发动政变时期完全般若两个人了,这里我们就会想,难道王文度的手中真有圣旨在手,难道是唐高宗李治一手策划的,让王文度来监督程咬金前方战事的吗?

而且王文度假传圣旨,按当时律法是重罪,必要时可以处死的,但回朝后皇帝也只是免职,不过没要多久王文度又被重新启用,官至正四品左卫中郎将。

这就让我们不考虑到是不是李治也在效仿历朝开国皇帝对待开国功臣使出的计策,只是采取的手段不一样,就是想慢慢的排挤这些曾经跟他浴血奋战的功臣,相对历朝来说柔和些。他担心程咬金的名声慢慢盖过自己,而且在当时程咬金也一度被人称为发“福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为,所以唐高宗李治暗中给了圣旨王文度来节制程咬金,不然以程的性格也不可能这么窝囊听取王文度的安排的。

此次事件后,程咬金也自知之明,觉得李治是在开始怀疑他,防着他了,只是李治不愿意效仿历朝皇帝所为来加害他,这次罢官后,李治也有意重新启用过他,但他婉言拒绝了,他知道这是在试探他,因此他借故年老不能胜任为由提出告老还乡,从此不问政事,给自己留个善终的结局。此事九年后,程咬金在长安城私宅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李治下诏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号襄公。葬于九嵕山之原。

7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参与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世袭普州刺史。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李治下诏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号“襄”。陪葬昭陵。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

在历史上,程咬金是人们所喜欢的人物之一,程咬金原名程万节,是唐朝的功臣。程咬金“混世魔王”的称号是牛鼻子老道徐茂公封的,因为他自己也喜欢这个称号,于是“混世魔王”这个称号就被保存了下来。年少勇猛,隋末天下大乱,程咬金组织了一帮人保护乡里,后来瓦岗山李密势大,程咬金于是带人归附,李密看他勇猛很喜欢,把程咬金收到了自己的内军中。李密的内军是瓦岗山最精锐的部队,八千人,由秦叔宝,罗士信,裴行俨和程咬金统领。

李密曾得意地说:此八千人可当百万。程咬金可以领一路内军,可见李密对程咬金很信任,程咬金有一个品质得到了李密的信任,那就是忠诚。他的一生认定一人,就对这人誓死效忠,这也是程咬金一生比较顺遂的原因。程咬金在早年可谓是功成名就,他不仅在平定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政权的叛乱的时候战绩卓著,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时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程咬金在李世民发动政变后坚决支持李世民武装夺权。政变成功后,李世民也没有亏待他,所以,程咬金也可以称得上是唐朝的开国元勋。
可是,这位戎马半生的英雄,在一念之差之间也犯了错误。在一次朝廷出兵任命程咬金为大将军带兵讨伐西突厥的时候,两军交战,而最终西突厥落败,一位副将名叫王文度,因心生妒忌程咬金的功劳,欺骗程咬金,此时大胜不宜紧追败兵,让我方士兵放缓脚步追逃兵,更离谱的是王文度说了谎话,声称自己得到皇上密诏,让程咬金及全军给王文度自己指挥。 程咬金信以为真,不听另一位副将苏定的劝诫,在唐军到达恒笃城时候,面对已经投降的胡人,程咬金听信了王文度的谗言,开始了屠杀和抢夺大笔的钱财。更可恶的是,班师回朝后,程知节还将冤杀的胡人百姓,冒充成斩首士兵数冒领战功。 等班师回朝后,王文度矫诏、私分这些事败露,被杀。朝廷追究程咬金的责任,程不承认私分战利品, 最后朝廷认定程咬金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

8

程咬金是《隋唐演义》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外号“混世魔王”,干的混事数不胜数;但是在历史上,程咬金完全是另外一个形象。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参与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世袭普州刺史。

显庆元年(656年),程知节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击其歌逻、处月二部落,斩首千余级,但是没有允许苏定方追寇之策。显庆二年,程咬金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贺鲁,大军到达恒笃城,程咬金默许副大总管王文度依杀降分财物。回师以后,事情败露,程咬金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

虽然不久又被朝廷起用为岐州刺史,但程咬金上表“乞骸骨”,请求辞官。表面上看程咬金身败名裂,但是换一个角度,程咬金是当年那帮老臣中少有的能够善终之人,不排除为了躲开争斗,自污的可能。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李治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将宰相褚遂良贬为外州都督。显庆三年(658年),褚遂良死于爱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显庆四年(659年)七月,长孙无忌于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被逼自杀,柳奭、韩瑗处死。这场风波究其实质,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要从长孙无忌等元老手中拿回权力,支持李治有另外一位重臣李勣。

光宅元年(684年),李勣之孙李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武则天于是追削李勣等人的官爵,将其掘墓砍棺,恢复本姓徐氏。

 

9

程咬金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了很多功劳!参与了宣武门之变!拥立李治,亲自护送李治回长安继位。

经历了李渊、李世民、李治的三代老臣。威望相当的高。

武则天掌权的时候,程咬金都快九十岁了。告老还乡了。加上不掺合李治武则天的事情!武则天也不敢动他。

并没有什么身败名裂

10

不久又被朝廷起用为刺史,后上表辞官。麟德二年二月七日(665年2月27日),程咬金在怀德里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七。李治下诏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曰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