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打破“刚性兑付”意味着什么?有什么影响?

打破“刚性兑付”意味着什么?有什么影响?

2020-09-07 23:01阅读(64)

打破“刚性兑付”意味着什么?有什么影响?:自从今年的资管新规实施后,所有保本型理财产品都将退出市场,银行的“刚性兑付”也被打破,意味着将钱交给银行就可

1

自从今年的资管新规实施后,所有保本型理财产品都将退出市场,银行的“刚性兑付”也被打破,意味着将钱交给银行就可以做甩手掌柜的时代结束了!

也就是说,今后大家必须要转变理财观念,更要提升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银行理财产品今后无法实现保本保息,说白了就是银行不能保证你的本金安全及固定收益。

很明显,银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会在两年的过渡期后完全退出市场,银行不再承担本金亏损的责任,需要投资者自身负责。

正是基于此,近年来银行推出来的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等低风险产品备受广大用户青睐,成为较为火爆的投资方式之一,也是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最佳替代。因为这两者对于本金百分之百安全来说,是有保障的。

2

1 打破刚兑其实结束过去银行理财兜底的模式,以前买理财给的预设利率,不是实际利率,是有亏损的情况的,但是大多银行都会刚性兑付,但是现在新规以后,已经没什么保本保息产品出现,剩下的旧产品也会逐步被净值型代替。

2近期有两家银行成立了银行理财子公司,就是让理财产品实现独立专业的运营发展,才过去保本保息走向市场模式。这也意味着我们在配置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也要考虑不同风险基本,常见的定期理财一般是中低风险。当然随着保本型理财不在,存款类产品比如定存产品,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都成了替代品。存款类理财本金保障,利息稳定。

3 我觉得这也是对国人理财的一种教育,习惯的依赖保本保息,不利于国民的财商教育,现在的小学课本都开始普及基本的金融风险只是,有多少收益,就有多少风险,想要不劳而获,投机暴富的想法不可有。理性看待风险投资,看待理财产品。建立风险意识很重要

3

谢邀

打破“刚性兑付”成为了最近几年的金融行业监管中的重点。而这一点也正在深刻的影响着咱普通百姓的投资。从信托到债券,再到银行存款,层层的,刚性兑付正在被层层打破

什么是“刚性兑付”?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保本保收益”,当咱投资信托或者债券,股票,存款等投资理财产品的时候,虽然写着投资有风险,可是最终有风险变成了没风险,本金和收益,都会交到投资者的手里。一点风险都不用承担

为什么要打破“刚性兑付”?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但是之前,在信托,债券(包括很多地方债和企业债),存款等,普通老百姓是感受不到风险的存在。

那么,风险到哪儿去了?转嫁了。这部分风险的转嫁有一部分是合同约定的比如地方债务,有地方政府背书或者担保的,而还有一种是隐性的信用担保,比如商业银行的存款。

所以,很多的地方资金,被地方债平台和亏损的地方商业银行,拖垮了。甚至形成了,接新账还旧账的恶性循环。这是一种畸形的市场形式。

为了,形成正常的市场淘汰机制,让市场真正的发挥作用,就必须打破“刚性兑付”

对大家有啥影响?

这就意味着,“买者自负”,需要更加谨慎的选择投资产品,分散投资的风险,采用其他的合法的救济手段和方式。

远离不懂的金融产品,远离吹爆的金融产品,远离非法集资。

4

打破“刚性兑付”才是还金融市场的本源,我们的投资人一直是被呵护的,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大家都认为投资就是保本付息的,从不认为有什么风险,最差的结果大不了不要利息,拿回本金就可以了。但是从2013年开始的利率市场之后,慢慢的这种兜底的“刚性兑付”就开始被一个个现实案例打破了,信托、债权、理财产品都是如此。

在那样一个时代,无论是平台还是投资人都没有充分认识到投资的风险,所有人都很乐观,投资者都认为我投资你100万,一年后就得给我115万的本息,而平台也是敢于承诺,一个比一个叫得狠,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正规”的平台反而因为给出的收益率不够高失去了竞争力,平台的业务规模反而上不去。而那些胆子大,敢于承诺的平台总是能够获得一众投资者的认可,纷纷将资金投入进来,回到2015年左右的年份,15%的投资收益率不是很轻松的事情嘛,市场随处可见。

但是这些年大家都看到了太多的平台倒闭,网贷将这种敢于承诺的特质发挥到淋漓尽致,无论你是什么背景,国企背景也罢,上市公司背景也罢,知名投资机构也罢,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国家清理才会导致这么多平台倒闭。其实如果国家不清理这些平台照样会倒闭,而且会有更多的投资人产生亏损,而且是更大的亏损,最终市场上能够活下来的必然是高利贷中的高利贷的业务模式。用小额的金额房贷,实际利率大得吓人,通过利滚利就可以放大数倍甚至数十倍,最终将你所有的资产都吞进去,甚至将你整个家庭的资产已经父母的资产都会吞进去,最后的结果就是倾家荡产,那么平台也就赚够了。

刚性兑付本质是还原金融市场的本质,能够刚性兑付的只有银行,其他所有的投资都是无法实现刚性兑付的,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是无法做到的,这不是由某个人和机构决定的,而是由金融的本质决定的,银行敢于刚性兑付是因为能够给予的利率很低,即便能够发生巨大的风险,银行也能够承担。

投资充满了不确定性,你的收益率一定是来自于另一个主体的成本,你投资某个产品带来的收益率,那么一定是来自于另一个个人或者企业支付的融资成本再加上平台的运营费用以及利润,现在中国的GDP增速都已经放缓到6%了,已经不是过去10%的经济增速了,宏观经济已经如此,你到哪里赚钱这么多的利润来?资金的收益率来自于哪里?

支付宝的余额宝在2013年推出来的时候收益率高达7%,而现在已经跌破了2%,这个收益率已经很低了,很多人以为余额宝会颠覆银行,其实并没有,当前的规模大概是1.2万亿,为什么没有实现颠覆银行甚至是取代银行的宏伟壮举?原因还是在于余额宝根本不是一个投资机构,而是一个“渠道”,小散的钱通过支付宝这个渠道聚拢在一起,然后批发给银行,赚取一定的手续费而已,这个根本不是得益于他的投资能力。

对于这样一个拥有万亿规模的资产,谁能保证可以获得7%的固定收益率?如果真有这么厉害的话,马云不用干淘宝了,直接干这个事情就可以了。

打破刚性兑付是必然的事情,如果不打破,那么投资人就会将存款搬家,谁的胆子大敢于承诺给得高就给谁,那么最后的结果也必然是越是胆大的骗子越是能够吸纳更多的 资金,但是最后一定会无法维持,因为你这些钱要投资出去的,你到哪里去获取这么高的回报?是做股权投资吗?你能够比专业的私募股权机构厉害吗?还是去做货币基金?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非常低,你必定是亏损的。

你的利润来自于哪里?有些人的承诺就是为了你的本金,根据就没有想过未来的事情。这个就好比男女谈恋爱一样,那些敢于承诺的人虽然可能更得女生的欢心,但是不靠谱的可能性更大;真正真心想和你共度一身的男人承诺是很谨慎的,他更看重的实现与否。承诺这种事情就是一张嘴的事情,让后就上了,对投资来说也是如此,承诺给你高回报,先把你的本金骗到手再说,压根就没有想过未来还本的事情。

投资人是需要教育的,不被市场教育一下产生损失总认为你的劝解是挡着他发财呢,打破刚性兑付的意义也在于此,让投资人多个心眼。另外一个意思也是说,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张大眼睛,亏损了也别怨政府,都是成年人了,警示的话都说了一箩筐了。

5

不请自来。新的资管新规出台后,打破了原有的保本型理财刚性兑付的原则。再加上最近六大行全部批准筹建理财子公司,今后的理财不再有刚性兑付,而是要让投资人自行承担风险,对于各方面还是有影响的。

对于投资人来说,就需要转变投资观念。原来因为是保本理财,所以无所谓,随便买,反正银行兜底,大爷大妈谁都可以。现在就不同了,去刚对后,如果还想投资理财,必须要学习一定的理财知识,看的懂风险提示函,以及理财产品投资方向等等一些列的基础知识,如果什么都不懂,还像以前一样,两眼一抹黑,随便买,很可能会造成本金的损失。

对于银行来说,少了一个揽储手段。通过保本理财,银行完成揽储目标问题不大。但是去刚兑后,投资理财产品的人肯定会有所下降。那么银行为了弥补这部分人群的流失,肯定会采用结构性存款等等来弥补这部分缺口。

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没有既享受利益,又不承担风险的情况。去刚兑其实是对老百姓理财观念的一种转变,让老百姓有一个风险意识,理性看待理财,理性看待风险,这个是一个全社会逐步提升的过程,

6

包商银行债权处置新进展: 5000万元以内保本保息,同业超过50亿,先期兑付7成本金]5000万元-1亿元的同业负债仅兑付本金; 1亿元- 20亿元的同业负债兑付90%本金; 20亿元- 50亿元的同业负债兑付80%本金。。包商银行债权处置新进展: 5000万元以内保本保息,对老百姓而言,超过50万的银行存款,银行破产是没有赔付的,国家正在打破传统的刚性兑付。投资有风险

通过这个可以看到投资额大于5000万的,基本上没有拿到本金,他在50亿以上的。只拿了70%的本金。

投资有风险。哪怕是你的钱存到银行。你要承担风险。我们目前只有保险可以最多给你赔50万。影响就是大家认亏呗。都是自己的选择,

7

2018年5月,国家正式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文件中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当然国家给了一个约两年半的过渡期,时间截止到2020年。所有目前市面上仍发售了不少保本型理财产品。

很多人有疑惑,咱们老百姓好不容易有个稳定的理财渠道,为何国家要打破这个刚兑兑付呢?这不是堵了老百姓的赚钱的通道吗?其实打破刚性兑付是市场化进程必须走的一步,无论是从法还是从理来说,刚性兑付都必须打破。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刚性兑付?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你投资了一款理财产品,到期后该机构或平台会按合同约定给你返还本金和收益,假如发生任何风险,也会有机构或平台给你兜底,保障你的本金和收益不受损失。

举个例子:你花10万买了一份年化收益4%的银行理财产品,该产品承诺两年后还本付息,且承诺保本,资金不受任何损失。这就是刚性兑付,保障你的本金及收益。

总结起来就是5个字:保本保收益

刚性兑付的具体表现

银行理财和信托理财的刚性兑付。大多数银行理财都是保本的,所以才会吸引很多人到银行安心理财,保本的银行理财都是有银行兜底的,不保本的就要风险自担;信托产品的理财相对其他理财来说算是比较受欢迎的,一般情况下信托机构会按合同约定返本付息,发生风险会兜底,但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信托必须刚性兑付,行业惯例而已,所以现实生活中投资信托拿不回本金的事情也不少,所以说投资需谨慎。

为什么要打破刚性兑付?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如果每一次的风险都让金融机构来承担,一两次可以消化掉,几十次,上百次呢?如果逾期的资金足够庞大,一些金融机构无法承担,而且长此下去会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这样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有风险就暴露出来,不要等到风险足够巨大才暴露出来那就为时晚矣,尽早发现风险,尽早化解,所以要打破这个刚性兑付,不承诺保本保收益,客户在投资时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合同的内容条款,考察清楚企业的信用状况,资金状况,发展状况,这对于提升客户的投资理财观念也有很大帮助,客户就不会盲目投资,会仔细考察清楚,毕竟要风险自担。

打破刚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风险暴露出来才能发现不同信用主体的价格,好的企业低价融资,不好的就高价,这样才能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提升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


8

比如以前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5%,银行都会说保本保息,固定收益,大胆放心的投资理财产品。那打破刚性兑付以后呢,就意味着现在你存银行的理财产品,不会给你保本保息了,像股票、基金一样的类似理财产品,都会有风险。所有的理财产品,你在投资之前要自己去识别这类产品的风险。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和股票基金等产品一样都会有风险,打破刚性兑付以后,会促进银行的一部分静态的资金进一步的流动,有利于金融进一步提升效率,目的就是刚好的发挥金融的最大化作用,为实体行业服务。

9

打破“刚性兑付”,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刚性兑付?举个例子:

你花5万买了一份年化收益5%的银行理财产品,承诺到期后本金和收益一并返还给你。如果真的发生任何风险,银行也会给兜底,保证你的本金和收益不受损失。

所以,刚性兑付=保本保收益

但现在规定出来了,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到2020年底的过渡期内打破刚性兑付。所以说,不仅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其他金融机构也不许承诺保本保息。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受欢迎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将逐渐减少

有了明确的规定,市场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会逐步减少,2020年底过渡期满后将正式退出市场。


保守型投资者可能更偏向银行存款

尤其是老一辈,非常厌恶风险,既然理财产品不保本保息了,他们很可能更多地转向银行存款。根据《存款保险条例》,银行一旦破产,存款50万及以下的由保险公司全额赔付,超过50万的部分,看银行清算情况。


风险自担,投资会更谨慎

因为不再承诺保本保息了,投资的时候会更加谨慎,会用心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等,有助于提升投资人的理财观念,就像股市这么多年的发展一样,大家都知道要风险自担。


预防金融系统性风险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但这个风险不能让金融机构来承担,一次可以,两次可以,但是上百次、涉及金额非常巨大的时候,很容易演变成更大的风险,比如金融危机。相反,没有保本保息了,经营不好的企业会在市场考验中逐步淘汰,这是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有助于资源配置。

总结来说,打破刚性兑付,对个别投资人而言不是好消息,但对大环境、对整个金融市场是一个良性的发展。

10

打破刚性兑付,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刚性兑付,通俗一点讲就是,保本保收益。国民普遍认为,自己的钱存在银行,不管是资管产品还是存款都应该得到应有承诺的收益。

2018年4月底,资管新规的发布,要求打破刚性兑付,将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投资者,也就是说风险对等,能承受多大风险就买多大风险的产品,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时应该承担相应风险。过渡期到2020年底!

打破刚性兑付,有利于资金回表,为利率市场化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