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面试聊了一个多小时聊了薪资,然后告诉我一周之内把其它应聘者面

面试聊了一个多小时聊了薪资,然后告诉我一周之内把其它应聘者面

2020-07-31 23:14阅读(351)

面试聊了一个多小时聊了薪资,然后告诉我一周之内把其它应聘者面试完给答复。还有戏吗?:可以说基本没戏!我曾在裸辞转行期间面试过至少十几家单位,稳定下来后

1

可以说基本没戏!

我曾在裸辞转行期间面试过至少十几家单位,稳定下来后,也给负责的部门面试过几十个人。关于面试官对应聘者的回复,一般分为以下4种类型:

1.特别满意,当场打动面试官的,恨不得让你立马入职。问你最快什么时候能上班,住的地方远不远,是否考虑搬过来等,如果你的回答比面试官预期的时间晚,会问你原因,是否还有其他面试等。记住,这个时候是谈薪资条件的最佳时机,很有可能谈到比你预期高的薪资呦。

2.比较满意,但是对应聘者能力或薪资要求有一定顾虑的,一般会明确告诉在3天之内给回复。HR会跟你将来的直属上司沟通利弊,综合考虑下性价比,确定是否录用。

3.不太满意,这个岗位又特别缺人,会把最近投简历的都过一遍,挑选个性价比最高的。当然通知的时间就晚一点,很有可能就等不到通知了。

4.完全不满意,说是一周之内给答复,这种一般都默认不答复的,也就是没戏。只是婉拒的一种方式。

至于聊了一个多小时,这个看人吧。或许是面试官对你的某一个点比较感兴趣,想套点信息,看看你们是怎么做的。或许那个面试官本身就比较话痨。

2

再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买过衣服吗?

如果你去商场买衣服,看到一件衣服不错,试了试比较合身,价格也谈得差不多了,但是有一些地方不是特别满意,比如颜色暗了一点,或者是衣服有点脏或其他小瑕疵,你会冲动购买吗?肯定不会!一般会说“我再转转,一会回来再说!”然后你又去别的地方转悠。遇到更好的,比如样子既好看,价格又便宜,以前那件你还会买吗?

面试跟买衣服一样。HR既然告诉你,等把其他求职者面试完了再答复你,意思很明显,对你并不是十分满意。跟你谈了一个多小时,而且还谈到了待遇,但并没有当场决定录用你,说明你的表现并没有打动面试官。也就是说,你的能力并没有让面试官有如获至宝,相见恨晚的感觉。说句逆耳一点的话,你在面试官眼里,就像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明白了面试官的心理,你就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了。除非后面没有更出色的求职者,否则很难柳暗花明。还有一个细节,不知面试官是否给你明确的答复时间。如若没有,所谓的以后答复你,不过是托词罢了,你完全可以把它当做是一种婉拒。我的建议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一边等候结果,一边继续寻找新的用人单位。千万不要傻了吧唧的苦苦守着一颗歪脖树等着上吊喔!

1.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2.更多职场和管理知识,阅读本号文章!

3

这个不好直接说有没有戏。就像我们想要最好的工作一样,面试官也希望优中择优,选出相对好的应聘人进入公司。

面试聊了一个多小时谈到了薪资,不排除欣赏你的可能,但没有当场定下来,也是如今职场的一贯方式。

关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分析面试过程

有经验的面试官,都会从面试过程中的一些小细节上,看到你的态度、对工作的渴望程度等,而有眼力见儿的求职者,也会在面试官的一两句问话里看到面试官的态度。

当谈了一个多小时已经谈到薪资还没给答复,要么是你所给的薪资期望值超出公司想要给的标准,要么就是公司希望撒大网捕到更合适的人。

二、查看岗位需求度

什么都聊到了,还在说让你等等,等一周后面试完给结果。不排除公司岗位需求量小,因而面试和确定用人上都要更加小心谨慎。

这句话并没有把事情说死了,也就意味着你还有希望。

三、了解岗位匹配度

招人不光是看能力,还要看你和岗位是不是契合。公司在招人时有相关方面的考量也是情理之中。

他明明白白告诉你一周后给答复,总好过一直处在焦灼的等待状态,也请你放宽心,别太焦虑。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一、积极主动询问

万事主动一些总没错,尤其是关乎自己养家糊口的关键事情上。

不妨主动多询问几次,一方面能让自己了解到公司的面试进度,另一方面也让面试官明确你对这份工作的在意。

很多公司喜欢这种在意,因为在意才能更好地为公司做事,所以适当多问问没错。

二、放手准备下一次面试

既然已经说了一周后给结果,那就不必纠结眼下的得失,不妨放平心态,自然的准备下一次面试。

公司希望广撒网招到更合适的人,面试者也不要死磕在一家公司,多找一些公司多方对比,才更理智。

关于面试,很多人在等待结果时因为一两句话就乱了心神,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这件事尚未成定局,如果很想要这份工作,不妨冷静下来再努努力;如果对这份工作的需求度一般,那就认真准备下一次面试吧。

天高任鸟飞,总能找到合适的。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4

必须同时搞明白三个方面您才能做出准确判断:1、用人企业的招聘面试与筛选流程!2、面试官与您沟通内容背后的含义!3、您的后续行为的作用!只有这三个方面都搞明白了,这个“戏”到底有没有才好确认!

一、请尊重企业的招聘与筛选流程!

题外话——很多人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在企业工作时,经常会以极高的专业标准来看待、要求、审视自己的领导、老板。可是在求职 面试的过程中,却不由自主的希望用人单位尽量简单、省去规则、流程,直接给结果!——这其实挺“拧巴”的!您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企业招聘是有流程的,我们不可以拿自己原来求职、找工作的某次经历作为参考。或许您能上次求职,老板和你见了一面就直接决定让你上班了。但是,这不是招聘应有的标准!

既然企业在网络上发布了招聘信息,筛选了一批人并且都通知了人家来面试,那就要把这个过程走完了!说的再直白一点!不单单是走过场的问题!因为:您不见得是人家的最佳人选,或许后面还有比你更优秀的呢!

因此,当面试官告诉您等一个星期之后再通知,这句话没任何毛病!单单根据这句话去判断到底有戏没戏,根本无从判断!

老鬼理解您是希望老鬼通过您说的“聊了一个小时”+“等一个星期”来判断。明确的说:您这“一个小时”的前提要素根本不够!

顶多说明面试官对你印象不错!否则,早就结束沟通、面试了!

另外,有些规模较大且非常专业的企业,他们的招聘、录用流程是非常严谨的!他们会按照时间阶段来划分每个阶段做什么工作,这是非常正常的。因此,绝对不可以因为对方说了一句“等一个星期”马上就敲小鼓!这纯粹庸人自扰了。

二、面试官与您沟通的内容背后的含义!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我们在与面试官沟通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来判断的!而题主没有提出更多细节,老鬼只能根据题目中的要素进行说明了。

1、能聊一个小时,说明面试官至少感觉你还不错!

或者说面试官对你还是有倾向性的!否则作为陌生人,谁和你聊那么就呢!

当然了,也有一种例外:通过你探听你原来企业的虚实。只是拿你当信息源了!因此,您评估一下,如果对方这一个小时你话费了太多时间打听你们公司的经营、管理,那得恭喜您,您当了人家的信息提供者而已!

2、告诉你一周之内给答复

三种可能性,一种是这家公司确实很严谨、很规范,需要那么长时间。第二种:感觉你不错,担心你不来他们公司!用这种方式“彰显”他们公司很专业,值得你选择!第三种:当然也可能就是给你一个台阶,拒绝你喽。

三种可能性都是有的!您千万别只想到第三种可能性哦!

三、到底有戏没戏,我们作为求职者也是可以产生后续影响的!

如果我们只是被动的等待,那只能是听天由命了。如果我们在面试结束后接近一周时主动的与对方联络,您获得职位的可能性、机率将被放大!你能否主动去争取机会,至关重要!

老鬼曾经遇到过非常无语的情况:一位网友说,根本不能去主动争取,因为他曾经因为主动争取被一家招聘单位的人骂过......好家伙!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拿一次的经历就得出否定的结论?未免.....或许对方在你参加面试的时候就印象非常差呢!如果面试时印象不好,或者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络时的方法、话术有问题,自然会招致对方的反感啊!主动联络 ,也是要讲究说话的策略、方法的!

不能说自己做了,有没有效果。而应该去思考:怎么做的?做的好不好。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不起”三个字,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给对方的感受就会有天壤之别哦!简单的“对不起”,可能让别人感受到的是真诚,也可能让对方感受到的是“口是心非”!

因此,方法才是最关键的!

因此,有么有戏,是一个全方位分析与行动的过程哦!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5

和你说等这周都面试完了再给你答复是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很官方的答复方式。我也经常这样答复候选人。

给你这个答复与你的面试结果无关,只能说明你的面试表现中规中矩,让面试官觉得弃之可惜,但又没有那种就是你了的冲动。

通常我们HR给业务官安排面试会在一个集中时间段内批量安排三四个我们觉得差不多的候选人给他一次性面试完。这样一来节省了反复沟通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便于面试官在比较中选择最合适的。

但你提到了一个点,增加了你被录取的可能性。也就是面试官或HR询问了你的工资。我们在面试时候,针对不同表现的候选人,选择收场的方式也不同:

针对我们最为中意的,我们会给他一定的时间询问他还有没有问题要了解的,给予解答并询问他的目前薪资和期望薪资。

针对比较中意的,我们会同时了解一下他的目前薪资和期望薪资以便在多名候选人水平相差不多的时候去排他们的性价比。

而针对并不中意的,那我们就会比较委婉地告诉他今天的面试到此为止,请他回去等消息。

所以就你的描述来看,应该还是比较中意的那类,只不过你要祈祷接下来还有要面试的候选人水平不如你,且你的期望薪资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那么这个岗位就基本是你的了。

6

我面试一个生产经理,跟老总聊了很多工作上的事情,跟你差不多,聊了4到5个小时,一起吃了午饭,然后走的时候同样跟我说会继续面试其他人,在等待期当中我们也经常微信沟通。我当然也面试了其他单位。最后,我到另一家单位入职第二天,通知我录用了,我回绝了。从面试到通知录用总共用了2个半月的时间…

7

謝謝邀请!

这样的答复,是合呼常规的即五个工作日(一星期)。

问题是这样面试官围绕着薪酬耗去一个小时,让人觉得比较单纯。可能你的综合测评让他比较满意,而你的薪酬与企业所能接受相差太远。所以他要再进行其他途径选评,同等条件下尽可往支付薪酬低的用人努力,这是向企业负责的人事经理责任。

实际有无应聘希望你自己是清楚的。首先你对应聘岗位能力是否适应有潜力,其次你所提薪酬是否合适。如果这二点具备,哪肯定是有戏的,否则就不要寄以后望。还是另行努力吧!

8

要记住


完全


没有戏!


为什么?


如果你符合我的岗位,如果你是我想要的人,面试官的第一反应应该是


反应一:哗,这人可以,马上复试吧


反应二:卧槽,明天能来上班吗?


反应三:领导不在,复试不了,你等等,我问下领导什么时候有空复试,复试一定要来哦,一定要来哦!!!!!!!


如果面试官表现出下面几种情况,那你基本没戏了


情况一:今天的面试就到这里了,面试的结果我们后面再通知您


情况二:我们还在面试,想多面几个再决定(最讨厌,找不到更好的又屁颠屁颠过来找差不多合适的)


情况三:您好,您的情况很好,但是我们要考虑一下


情况四:面试的结果我们会通过电话或者短信通知您,您先回去(或者多少天,或者什么时间前会告诉你)


这样的回复是用人单位常用的回复,因为在招聘当中,当面拒绝别人是一种不礼貌的做法,而且容易伤到应聘者的自尊心 ,给求职者造成比较大的挫折,所以一般面试官会采取这种委婉的说法。


但是这种做法不好,一些不了解的求职者会回去苦等,浪费时间,并且一些企业并不会通知求职者,使求职者无法通过面试反馈去改进自己的求职方向和方法。


所以我的做法是,短信或者邮件告知求职者不合适,如果求职者追问不合适的原因,再详细给他解释,同时祝福他找到更好的工作,这个时候,不仅求职者会感谢面试官,也会加深公司的印象,觉得公司比较专业。


站在求职者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真的想知道面试结果,可以在没有出面试结果之前继续你的求职之路,在对方约定的时间后主动致电寻求回复,即使没有通过,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以上,希望能帮助到你,我是QIU职说,教你最有料的求职硬通货!

9

面试聊了一个多小时,还聊了薪资,从面试过程来看,说明他们对你还是挺认可的。但是结果是一周内面试完其他面试者再给答复,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这个岗位可能刚刚上线招聘

有些岗位刚刚上线招聘,可能你是第一位求职者,这种情况,就算你符合条件,但公司的领导是有可能要求再面试多几位来综合对比一下的。是否有戏,要看接下来的几位面试者的面试情况,如果一周之后,他们面试的人,你是最适合的,那他们就有可能会录用你。

2、你的优秀还不足以让他们马上要你

一般来说,企业如果遇到很合适的人才,都会当场拍板录用的,除非这个岗位不急,只是一个储备岗位,那他们肯定会想要多看几个候选人。但不管怎样,如果他们需要一个星期,说明你的优秀还不足以让他们马上要你。当然,这不代表你不优秀,因为每个企业的用人要求都不一样,也许你在这家公司应聘不上,但是到了另外一家公司,人家就会马上要你。

3、这只是一种托词

很多hr为了避免让求职者尴尬,往往不会直接告诉求职者不适合本岗位,一般都会说:“你先回去等通知吧!”在这个案例里,hr告诉你一个星期后再答复,其实也可能是一种托词,大部分的人,到了一个星期之后,都不会有答复。


综上所述,建议面试者去面试任何一家公司,都要认真做好准备,不管面试结果怎样,都不要纠结,按照你自己的面试找工作节奏去做就好了。假如有一家公司说一周后给你答复,你也不要停下面试的步伐,因为说不定你面试多几家,有更好的公司在等着你呢!

10

这个问题,和我一个月前的亲身经历如出一辙。只不过,我不是候选人,我是hr。

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各占50%,你要用合适的方式去争取。

说说当时的背景

  1. 我们计划招一个运营同事(互联网公司都习惯叫同学)。
  2. 当时一共有3个人陆续通过了面试,就是说,业务一面、业务二面、hr面,都过了。
  3. 其中的小a,我们一致看好。但不能保证小a一定能来,所以,我们会和3个人,都坦诚沟通:全部面试完以后,会最终做决定,预计一周内。
  4. 我也会问他们:是否还有其他公司,聊的也不错。一周出结果的话,是否会影响他们做决定。
  5. 目的就是坦诚沟通,不要错过合适的人选。当然也是要全方位考察候选人。

此处是关键环节:选人的原则是什么

  1. 招人,不是能力越强越好,“人岗匹配”才是真的好。
  2. 我们的业务,正处在困难时期。所以,除了常规要看专业能力以外,我还要重点考察这几个维度,包括:
  • 是否能接受不确定性
  • 是否愿意和我们一起渡过难关
  • 是否能承受住高强度工作
  • 是否心力足够强大
  • 是否能和现有团队在“味道”上相同
  • 是否有很强的加入意愿

最终结果,让我很感慨,机会真的要靠自己争取

  1. 我们“落花有意”,小a“流水无情”。
  2. 我们必须在小b和小c之间选择。
  3. 小b面试完以后,主动加了将来的小领导的微信。面试和等待结果期间,和小领导互动非常好,进一步了解业务,说自己的想法。相谈甚欢。
  4. 大领导很看好小c,学历好,大公司,有潜力。
  5. 最终,大领导和小领导都让对方选择。最后,谁用人谁决定,小领导拍板。加上我帮小领导做了分析,小b专业不占优势,但意愿和皮实乐观的劲头,很适合我们目前的阶段。
  6. 最终,小b开心入职。等了有一周多。期间,也常问我,结果出来了么,她很想加入进来,和我们、和业务一起发展。

总结

  1. hr告诉你要面完再看,还是很坦诚的。面试需要时间,择优录取和谈薪酬、反复沟通,都需要时间。
  2. 如果你真的中意这个机会,就一定要努力去争取。
  3. 做任何事情都一样,能力、运气、努力,都很重要。

希望这个真实的故事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尽人事,安天命。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