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学理,选地域好的南京大学还是实力更强地域稍差的中科大?

学理,选地域好的南京大学还是实力更强地域稍差的中科大?

2020-07-29 11:15阅读(98)

学理,选地域好的南京大学还是实力更强地域稍差的中科大?:理科的话,毫无疑问是选中科大。科大严谨的学风比清北还厉害。你可以在科大上学去南京工作。如果你想

1

理科的话,毫无疑问是选中科大。科大严谨的学风比清北还厉害。你可以在科大上学去南京工作。如果你想走科研这条路,那么留在科大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一直以来每年的杰青和优青数量一直碾压除清北的其他高校。还有,中科大“千人一院士”的美誉真不是盖的,这是清北都达不到的高度。当然了,中科大的驻地,合肥也是不错的地方。合肥作为目前全国仅有的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目前聚集了大量的科研院所。

2

这根本就不用选择,理科必然是中科大,地域好和你有什么关系呢?毕业后决定你前途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因为你在哪所城市学习。



为什么选择中科大?有以下几个原因:

1.科大理科很强

南大同样是一座很强的学校,但它是文理综合。它的文科是科大完全不能比的。

中科大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学校,是完全以理科为主,所以理科方面比南大强很多!有7个A+学科,远比南大多。

2.国际地位



中科大现在因为地缘原因,获得的资源较少,地位有所下滑,但就这样在国外给的排名,也是排中国第3,仅次于清华和北大,南大排名第7。

上榜的学校多是综合性超级大学。只有中科大是纯粹的理科为王!在理科上面的影响力,绝对是最顶级的!

3.未来发展

未来你考研考博,特别是出国深造,会有很大帮助。欧美对中科大学历很看重,对中科大学生很友善,而且中科大校友在国外是很有影响力的,有很多的牛人在国外,学长对学弟学妹很照顾。

4.学术氛围



中科大并不是文理综合性大学,里面几乎全是搞学术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是其他大学很难看见的。如果你重心在学术,而不是忙着谈恋爱,中科大是首选。

在中科大,你会感觉那完全就是一所普通的学校,很多牛人走在这校园里,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或者是老师,感觉大家都很平等,很少有复杂的人际关系。

5.顶级设备和师资



中科大有顶级的理科实验设备,如同步辐射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微尺度物质实验室等,紧邻着中国科学院,双方共享资源,师资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

在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语音识别、铁基超导…都是中国最领先的。

南大是一座非常优秀的学校,但理科确实中科大更专业!南大是一所国家级优秀学校,中科大属于世界级的,拥有多个在世界领先的技术!



泉映静月原创: 支持我的,欢迎关注我哦…

3

首先,总体比较下南京大学和中科大。


级别:都是211、985、C9、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院数量:南京大学31个;中科大20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南京大学38个;中科大28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南京大学8个;中科大7个。

两院院士: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中科大: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5人。

“双一流”建设学科:

南京大学15个: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中科大11个: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优势文学、理学、工学理学、工学。

整体来讲,级别相当,南京大学文理强;中科大理工强。

题主说的是学理,也就是理学类,那我们选取最核心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门来再详细比较下。

参考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比结果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

结果很明显,除了生物,中科大和南京大学一个级别;其他三门,数学、物理、化学,都是中科大超过了南京大学。

而且中科大虽然地处合肥,比不上南京好,但是一来合肥发展的也不错,二来中科大是很少受地区限制影响的一个大学,很难得。


所以,如题,“学理,选地域好的南京大学还是实力更强地域稍差的中科大?

——建议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建议报考中科大。首先,好的大学是不看地域的,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以兰州大学为例,一般人都认为兰大地处西北肯定比较差,其实不然。兰州大学的硬件设施各方面都很好足以保证学生安心读书。中科大更是如此,在校园内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比南京大学差,生活方面,譬如伙食和住宿都超过南京大学。再说,好的大学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不一样,走进中科大校园扑面而来的科学气氛能使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科学理想。以下是中科大一角。




5

我母亲是中科大计算机专业65届毕业生,她为中国国防特别是超算技术作出卓越贡献;今年我的女儿考入南大,也是对奶奶大人的告慰。两所学校都非常好,主要在于个人的偏好,只要勤学善学,都能有所作为!毕竟平台摆在那里。

6

学理,选择南京大学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倾向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虽然都是985、双一流A类,但是理学实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要强很多。这个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比较。

1、双一流学科中理学学科

南京大学共15个 学科,其中理学6个: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11个,其中理学7个: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

两所大学共有的一流学科是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其次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地质学比较突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地球物理学、数学、科学技术史比较突出。

2、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的理学学科

南京大学:数学A-,物理学A,化学A-,天文学A+,地理学A-,大气科学B,海洋科学B-,地质学A+,生物学A,生态学A-,统计学B-。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A,物理学A+,化学A+,天文学A+,大气科学C-,地球物理学A+,地质学B,生物学A,科学技术史A-,生态学B+,统计学A-。

两所大学的天文学、生物学等次相同,其他共有的学科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更强,南京大学的大气科学、地质学更强。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在理学实力上来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确比南京大学更强些。当然,题主对这一点也是明白的。我个人认为相对于地域和学科实力之间,我更倾向于选择专业实力,毕竟将来就业,各单位看重的还是个人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再说,理学的学科,保研或考研必然对今后发展更有利,更何况当下考研已成为大趋势,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保研率是各高校中是比较高的。再说,在哪里上大学不一定在哪里就业啊,如果不是特别钟情南京,我觉得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大学,将来是可以在全国就业的,它的辐射范围可不仅限于安徽,照样可以到南京就业的。

7

一般选大学会考虑大学、地段,但是,你是学理科,理科不需要考虑地段。

理学

按教育部的专业目录,理学包括了:


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


常规的我们就认为是: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其他的不是很常规,就先不说了。


先看看这4个学科,中科大强还是南大强。

1. 第四轮学科评估


  • 数学:中科大,A;南大,A-
  • 物理:中科大,A+;南大,A
  • 化学:中科大,A+;南大,A-
  • 生物:中科大,A;南大,A


2. 学校的科研平台

  • 数学:


中科大,中科大的数学系创始人是华罗庚院士,当时的副主任是吴文俊院士。中科大的数学系的老师曾经名师荟萃,现在4位长江学者、8位杰青。


南大,南大数学系的创始人名声更大,是华罗庚院士的老师,熊庆来,也曾是名师荟萃,现在千人有2名,长江学者3名,7名杰青。

  • 物理:


物理就不要比了,因为当年中科大以物理立校,物理是它的立身之本,其他学校都没法比,不仅是科研水平高,主要是培养的学生出色,现在美国物理华人院士里,中科大校友最多。学物理去中科大肯定是最优选择。


  • 化学:


中科大,院士17人(含兼任),长江学者8人,杰青26人。有中科院的三个重点实验室。不过,中科大有一个厉害之处,在合肥有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等,它可以利用这些来做研究。并且,它创建了一个协同创新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南大,院士5人,千人4人,长江学者教授13人、杰青19人。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生物:


在生物这块,中科大和南大都在学院简介里,提到了学生的培养,看来生物学对学生的培养非常看重。


中科大,院士3名、杰青 8名、长江教授5名。本科培养为3+1制,用一年的时间来做科研,写论文。1/3的学生出国,1/3的学生在国内深造。



南京大学,长江教授8人、杰青11人。学生发表论文水平和数量都很高。据南大生命学院的官网说,5年内,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共发表SCI论文188篇,论文226篇,申请专利58项。看来南大的本科生也是很早进入了科研了。


4. 地理位置


从地理位置来说,其实南京跟合肥很近。大家上学考虑地理位置主要是为了就业方便,但对于理科来说,一般都要读博或者读博士后,有可能就到国外,而且以后找工作,基本都是科研院所,这些不会扎堆在南京,而是遍布全国,所以中科大的地理位置并不是缺点。


从具体来说,其实南大的本科生在低年级时,在仙林校区上课,仙林离南京城里有一段距离。而中科大的校区在合肥市区,反而吃喝玩乐比仙林要方便一些。

5. 读书感受


中科大以理科建校,所以到中科大读理科的人,在我看来,在理科上都是有一定热爱的人,希望能在此领域有所建树。


南大不完全一样,南大是个综合性院校,经济、计算机都很不错。相对而言,读南大理科的,有些学生是因为成绩够不到南大里面的热门系,调剂到理学专业的,学生的心气上会差一些。


6. 选择原则


从我看来,两所学校都非常好,中科大的口碑更好,首选中科大。这是针对一般情况。因为这两所学校都非常好,差别不是很大,如果考生对于某个学校比较熟悉,或者某个自己喜欢的方向某个学校比较强,或者某个学校的某位老师特别喜欢,就应该选那个学校。到了培养高级人才的时候,老师就非常重要。当年,杨振宁去美国读书,他就是奔着费米去的,有大师的指点,能走得更好。大家不妨在报考的时候,多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8

感谢问答小秘书/头条教育邀请。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

南大和中科大同属于华五,是中国高校的第二梯队,在华五中,两校差不多,比较靠前的是复交浙,南大和中科大一般靠后,不过,中科大在四大的排名相对不错,说明国际认可度较高。

题主目标明确,学理,中科大理学实力强,但合肥比南京城市差点,所以就是在学校差不多的情况下,如何平衡专业和城市,叶秋建议选择中科大,因为从城市来说,南京确实更胜合肥,但合肥城市也可以,离长三角也很近,更重要的是,题主选择的是理科专业,实话实说,城市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专业实力重要性上升,原因很简单,理科毕业直接就业机会相对来说少一些,深造是更优选择,不管是国内深造还是国外深造,肯定更看重专业实力。

从深造率来看,中科大更占上风,中科大深造率一直很高,在国内仅次于清北,深造率73.9,其中国内深造率45.13%,国外深造率28.74%,接近30%的出国深造率。南大也不错,不过低于中科大,国内高校排名第14,63.8%的深造率,比中科大低十个百分点,国内深造率和国外深造率均比中科大低五个百分点左右。



从两校保研率来看,中科大也比南大高六七个百分点,所以想有更多的保研机会,就选中科大吧。

从专业实力来说,两校理学实力都不错,但中科大实力更强,南大强在文理,但中科大主打理学,中科大和人大属于较极端的大学,中科大是理学实际强,人文社科类很弱,人大是人文社科类极强,理工类弱。中科大有八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但其中六个是理学,中科大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都很强,11个双一流学科中有七个是理学学科,中科大的物理尤其强,中科大号称中国物理大学,学什么专业也要学不少物理课。

(上面表中,倒数第二列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倒数第一列是一流学科)

下面是两校的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中科大有七个A+,其中五个是理学学科,数学生物也都是A,南大理学有两个A+学科,天文学和地质学,所以比较理学的话,南大只在地质学占优势,天文学平手,其它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物理学、科学技术史中科大全面占优。


所以,如果题主决心学理的话,中科大是个更优选择,毕竟,其理学实力国内前三没有问题。专业的话,叶秋建议选择物理或数学,物理是中科大最强专业,深造没有问题。而且物理可以转电子类,数学的话,中科大也不错,同样,数学转专业的话方向也很好,计算机、金融、人工智能都可以。

欢迎留言、评论、关注,共同探讨,喜欢的话就点个赞吧??

9

首先,这两所学校都是国内最优秀、学风最好的学校(之一?),能去任何一所都是非常值得祝贺的。

就理学水平而言,两校半斤八两。就其他加成而言,两校也差不多:南京有地理优势,中科大有“国字头”加成,B格满满。相比而言,后者的加成似乎更强点,高考录取分数线中科大很多省份也比南大高出三两分。

我的建议当然是选择南大,因为选择更广、机会更多。中科大的强势学科几乎都是南大的强势学科,而南大的其他强势学科却是中科大所没有的;此外,在南大还有浓厚的人文氛围,不仅可以学到“术”,还可以受到“道”的熏陶,这点是中科大所远远不及的。

最后,还可以从双方的推免情况看出端倪。高中生选大学非常盲目,读研时就会慎重不少。

中科大2019年录取的推免生中,有5人来自南京大学,其中有1人是代紫金山天文台招收,真正奔着中科大去的就4人,分别来自管理、地科、计算机、软件。除南大、中科大外,来自于其他华五学校与清北的学生共6人(清华3,北大0,复旦1,浙大1,上交1代为招收),严格算来只有5人。

南大2019年录取的推免生中,有7人来自中科大,分别来自物理、化学(2人)、计算机(4人)这样的双方共有强势学科。除南大、中科大外,来自其他华五与清北的学生共13人(清华1,北大1,浙大6,复旦2,上交3)。

补充1:身为理工科学者,我坚信科学技术的力量,同时也重视人文的魅力。缺失了任何一方,我都觉得非常遗憾。南大无疑是文理兼备的典范。

举例来说,一进入南大鼓楼校区,你就能看到吴为山教授的雕塑群,如果感兴趣,你可以选修美学欣赏课程,会有人引导你赏析这些雕塑好在什么地方。再如,南大哲学很强,仙林校区就有星云大师捐建的大楼,你会经常在食堂遇到前来进修的尼姑、和尚,与他们聊一聊会受益匪浅。若对此感兴趣,会有宗教学的课程可以选修,深入浅出地分析各种宗教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相信这么下来后对时局会有不一样的见解。南京是古城,各种地名、路名有何深意?胡阿祥教授的地名学课程值得一听,听完后说不定你就能给自己取个“字”、“号”了。

补充2:看到很多黑南大的人都在提南大这几年的“下滑”。的确,前几年由于新校区建设、领导层变动等原因,南大出现了一些颓势。但近两年已经从低估走出,对于南大这样底蕴的学校,一旦思路与方向上没毛病,上升是很快速的。

仅就2019年而言,今年的各项人才、项目指标已经开始有所回升。

重要的人才、项目指标主要包括:基金委创新团体(千万级别)>重大仪器专项(500万以上)>杰青(300多万)=长江特聘>优青(150万左右)=青年长江。

下面对比下中科大、南大2019年的成绩:

创新团体:南大(3)>中科大(1)

重大仪器专项:南大(4)>中科大(3)

杰青:中科大(11)>南大(8)

长江特聘:南大(4)=中科大(4)

优青:南大(21)>中科大(17)

青年长江:南大(10)>中科大(2)

由此可见,即便是南大最近几年一直被诟病的“人才”指标,南大也丝毫不弱于中科大。

10

这还用考虑吗?当然中科大,从今年国家优青项目入选者本科学校来看,中科大排第1共28名,超北清,南大排第4共18名。博士入选毕业的学校中科大排第2共23名,南大排12共9名。。况且中科大理科一直非常强,从学风到师资力量也非常好,是国内顶尖名校,所以选应该选中科大。至于城市,南京和合肥相近,目前看南京经济各方面比合肥好,但是合肥近几年也是飞速发展啊,是一座有潜力的城市,再说你只是来读书的,将来就业什么的未必待在学校所在地。。对于学生来说,学校的实力才是要考虑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