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什么样的剩饭最值得回味,吃了还想再吃?

什么样的剩饭最值得回味,吃了还想再吃?

2020-07-27 09:49阅读(71)

什么样的剩饭最值得回味,吃了还想再吃?:相信每个人都吃过剩饭,我也是一样,回想自己吃剩饭的经历心中五味杂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

1

相信每个人都吃过剩饭,我也是一样,回想自己吃剩饭的经历心中五味杂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健康的生活理念也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吃剩饭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现在年轻人很少有人会吃剩饭。

当然,有一些经历过艰苦岁月的老年人还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习惯,剩菜剩饭不舍得倒掉。家婆就是这样的人,但她吃剩饭完全是一种习惯,怎样劝说都改变不了。夏天时她每次都会熬一大锅粥,然后盛出来放在阴凉处吃上二三天。现在她一个人在家就更是如此,一周就做一两次饭,大部分时间都在吃剩饭。在我们每次回家过年时,第一天的饭菜总是很丰盛,后面就是顿顿吃剩的,所以我们每次在家都只呆2天就赶紧找理由跑掉!

最值得怀念的是小时候在家时吃的“剩饭”。那时候家里穷人口又多,其实是没有剩饭可吃的,因为我是家里最小也是唯一的女儿,所以父母哥哥们特别宠爱我。我从小就不爱吃米饭,只爱吃面条。所以母亲每天都会做手擀面,每次都会多做一碗剩着,留给我下一顿时吃。上中学后我住校了,只能在周末回家,每次回家后吃到的第一顿饭也一定是母亲做的面条,没有多少配料却是我记忆中最美的味道。

母亲已去世多年了,而我也再没有吃过那样的“剩饭”,母亲的面,足够我回味这一辈子!

2

妈妈给我留的锅巴稀饭,现在想起来那个香啊让人回味无穷。

我是80后的农村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饭还是吃得起,但是想吃肉的话,也挺难的,每次吃肉啊我都像饿死鬼投胎,拼命的吃,因为好不容易才能吃次肉啊。

当然剩饭剩菜是经常吃,家里条件不好啊,实在不能吃才倒掉,现在想想爸妈胃都不好,是不是穷的时候吃了太多馊了,变质的食物呢?

我不喜欢吃稀饭,但是我特别喜欢吃锅巴稀饭。我家烧的柴火灶,大铁锅,锅底有层厚厚的金黄的锅巴,把盆里的米汤倒进去泡起,锅铲铲进碗里,菜都不用吃,端着碗喝起,太香了。米汤和金黄的锅巴紧紧的完美融合在一起,闻起香,喝起更让人欲罢不能。

我每天下午放学回去,因为中午在学校吃,妈妈都会给我留碗锅巴稀饭在锅里,我一回到家,端着锅巴稀饭,咕噜咕噜几下就喝完了,好满足!喝了舔舔嘴,再把碗也舔干净了哈哈。

现在我们用电饭煲,没米汤,就吃不到锅巴稀饭,而且要柴火灶烧出的锅巴稀饭更香。我偶尔去妈妈家每次都要吃锅巴稀饭,满足一下。因为它的香它的不同意义永远深深印在我脑海里。

剩饭剩菜还是尽量少吃吧,实在舍不得也不要放时间太久了,放冰箱里用保鲜膜盖好,以免对肠胃造成伤害。不过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吃剩饭剩菜的现象也比较少了。

3

什么样的剩饭最值得回味,吃了还想再吃?那肯定是蒸过腊肉腊肠的剩饭咯。

以前,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只有过年的时候,单位会统一分配一些自己养的猪,到了年26这样,单位会把所有的猪分好了全部摆在操场上,排号号码,然后每家按照得分的高低排出先后,自己去挑你认为喜欢的猪肉。

每到这个时候,我的母亲都会拿一些不太好部位的肉和一些北方过来的职工交换猪下水,什么猪大肠、粉肠,北方很多人不吃的,所以,母亲总能得到很多的这样的东西,有的时候,甚至可以不用交换都能得到猪下水。

一下吃不完,肯定只能拿来做腊肉和腊肠了。

我的母亲很会做这些乱七八糟的的活,还没到年30,几十斤猪肉,除了留下过年吃的,全都做成了腊肉、腊肠高高的挂在天井的屋檐下面。

很多时候,我的母亲还会帮隔壁邻居做一些,自然又会得到一些额外的肉类,所以,我们家最经常吃到的就是蒸腊肉腊肠饭咯。

那个时候的米也特别的香特别的好吃,

当然,那个时候的饭量也特别的“能干”,小小年纪的我能吃两大碗饭。蒸米饭的上面整齐的放几段腊肉或者是腊肠,米粉刚开始冒气,那一阵阵的腊肉香味弥漫在整个厨房,打开锅盖,漂亮的米粉上有一层香香的腊肉油脂渗了下来,夹起腊肉腊肠,把米饭全部翻松一遍,那香香的油脂就均匀的混合在了小米粒的饭里。

舀上一大碗香喷喷的饭,再分得一块带皮的腊肉或者一段腊肠,加一个自己腌制的红酸辣椒,哇哦,终身难忘的味道,香喷喷的就是过往简单日子里的美味。

就算是第二餐剩下的饭,依然美味好吃。

多年过去了,为了健康,已经很少吃腊肉腊肠了,更没有再吃那油脂浸投递香米饭了,很是怀念那个味道。

4

小时候,每到过年,父母都会做一大桌鸡鸭鱼肉丸子豆腐等好吃的。为了迎合“年年有余”的寓意,每年年三十都会特意多做些,根本吃不完。余下的用一个特号大盆一起装了,每天热一大锅,加些青菜,真是美味!百吃不厌!有时候一连可以吃好几天。

后来成家后,娘家还一直保留着“年年有余”吃剩饭的习惯。只是每次去吃一顿后,下次再去怎么就少很多,有时候还没有了。现在想想,可能是我们兄妹长大了饭量增加或是添加人口还或许是父母思想也进步了,觉着食物还是吃新鲜的,没有做太多吧。不管怎样,那时候每年也算可以吃上一顿两顿热乎乎香喷喷的剩饭剩菜。

不知不觉中,父母老了。自从母亲不在后,就等于没有了娘家。别说心心念念的年夜剩饭,很多年了,娘家的一口水再也喝不到!儿时的那种滋味再也回不来,想念母亲!怀念母亲做的年夜饭!大锅年夜剩饭至今时有回味!

5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个在外漂泊的人,都想吃到母亲做的饭菜,哪怕是剩菜剩饭,每当你在外面想吃到家乡的饭菜,哪怕自己做的再难吃或者吃剩下,下一顿热一热,你都会把它吃完。我想很多人都有这种同感。看着外面下着雨,淅淅沥沥,总会想起家乡的美好情景,哪怕就算父母做一道煎饼卷土豆丝都是一道美味。

希望202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剩饭剩菜吃。平安度过难关!!

6

贫困潦倒饥饿交加的时候,要来的饭,不管热凉,剩了几天的,吃不饱,吃了还想吃

7

什么样的剩饭最值得回味?河南有句俗话叫“面条热三遍,给肉都不换”,指的就是吃剩下的汤面条,回锅加热后,比现做的还好吃。



提到河南的面食,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烩面,其实汤面条才是河南人最常吃的面,一年四季都吃,荤素皆宜、营养丰富。



汤面条也叫炝锅面,按配菜的不同有不同的名字,比如西红柿鸡蛋面、肉丝面、茄丁面。汤面条做法简单,就算是厨房小白也能轻松掌握制作方法,以2人份的西红柿鸡蛋面为例:


所需材料:3个中等大小西红柿、2鸡蛋、葱花、蒜、面条(挂面或者手擀面均可)、青菜

制作方法:

1、起锅烧油,油热炒鸡蛋,翻炒2下盛出,下蒜片、西红柿翻炒,至西红柿炒出汤汁,加入鸡蛋,再翻炒几下。

2、锅中加入3-4碗水,水开后放入面条和青菜煮熟,出锅前放盐、少许生抽、鸡粉调味,撒上葱花即可。



汤面条食材也是随手可取,制作方法简单快速又好吃,如果吃不完,剩下的汤面条还可以在饿了的时候再次加热,味道比现做的还好吃,因为此时面条经过在汤里长时间浸泡,汤汁也完全渗入面条中,面条经过浸泡变得完全软糯、入口即化,与汤汁结合得浑然天成,吃起来非常容易消化,也更适合老年人和小孩子吃,所以才会“给肉都不换”了!


虽然剩汤面条加热后更好吃,但是因为饭菜在放置过程中可能会滋生细菌,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尽量不吃剩饭,现做现吃。


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走过路过,别忘了关注我,稀饭带你解锁更多美食新姿势。

8

我现在唯一记得的一次剩饭是奶奶给我的。

1978年的一天下午,奶奶给我热了剩饭,说:我的娃,我给你热的剩饭,你赶紧吃了,到学校去复习,要不等到吃完饭就太晚了。

我吃了剩饭,正要走的时候,叔叔来了,说有活要干。我就跟着叔叔去干活。干完活已经晚了,我还是去了学校自习。但这件事让奶奶很生气,后来奶奶多次提起,骂叔叔不体谅人,奶奶让去学习,叔叔却让干活。

奶奶一生培养出来很多儿孙,叔叔姑姑,还有我们兄弟姐妹,堂弟表妹的十几二十人,是她老人家的努力,改变了我们家族的命运。现在奶奶已经去世近三十年了,但我时时想起奶奶给我热的那顿剩饭。

虽然,的奶奶身边只有两年时间,但奶奶对我的教育影响深远,现在回想起来很多好习惯都是奶奶培养起来的,可见奶奶的教育方式是合理的。

9

先说观点。不要说世界上的美食,千千万万。就是我家乡方圆几百里的风味小吃,我都没有吃遍。一个人怎么能品尝到世界上所有的美味呢?

对每个人来说,他们家乡的美食各不相同。但对于每个人来说。他们记忆最深刻的,最能回味的美食,都是自己妈妈做的饭。

妈妈做的饭菜非常简单。从煎鸡蛋到蒸馒头。从疙瘩汤到烙煎饼。从兔肉炖萝卜到小鸡炖蘑菇。

您的母亲最经常给你做的美食是什么呢?

感谢您浏览佰润琴行的问答。如果喜欢,就请关注点赞。不胜感激。

10

晚上做汤面条多做一点,剩下的当第二天早餐,省钱。

中午的米饭可以多做一点,剩下的可放冰箱里,隔天炒着吃,加个鸡蛋或火腿肠,美味又省钱。

要做蒸面条了就更要多做点,豆角蒸面条最为美味,连着吃两顿都不腻,管饱又美味,特别省钱。

做火锅了剩好多吃不完的,下顿加点水煮开,下点面条和青菜,再加点盐,当麻辣烫吃。

炖鸡汤了那就更美味,把鸡肉吃光,汤留一点做鸡汤面条真是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节俭的我们最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