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农村老人说,吃被眼镜蛇咬过的土鸡才是一等一的美味,这是真的吗

农村老人说,吃被眼镜蛇咬过的土鸡才是一等一的美味,这是真的吗

2020-07-26 23:28阅读(163)

农村老人说,吃被眼镜蛇咬过的土鸡才是一等一的美味,这是真的吗?:被眼镜蛇咬过的鸡,煮熟了比平时杀的鸡好吃,味道更鲜美。不少饭店就有这道菜。专门的用毒蛇

1

被眼镜蛇咬过的鸡,煮熟了比平时杀的鸡好吃,味道更鲜美。不少饭店就有这道菜。专门的用毒蛇把鸡咬死,做了菜,还有把这只鸡和这条蛇一锅做了。说是大补,实质是想着法多加钱。不过味道是比正常的鸡汤鲜。

这道菜对山区村民来说,不算什么意外。南方山区,毒蛇出没,鸡子散养。到了傍晚不回来,出外寻找,发现已经死翘。翻遍没见着外伤,不是鹰叼枪击,也不是弹弓石块打死的,拨开羽毛会发现有细小的牙印,确定是毒蛇咬死。能找到就是万幸,拿回家烫烫去毛,收拾干净,剁剁煮了。平时舍不得杀了吃,还是毒蛇帮了忙。

毒蛇咬死的鸡为什么能吃,而且更好吃?这里不需要生物学专业解释,基本常识就能够回答。眼镜蛇的毒素是神经毒素,本质是活性蛋白。如果从血液进入体内,就是大麻烦。但是,如果加热,那就跟其他蛋白没两样,凝固成蛋白,失去活性,就没毒了,还有着多种氨基酸,富有营养,味道鲜美。

所以,一些饭店就瞅住这个卖点,发展这道菜。为什么这么好的味道,没有像川菜火锅那样火?是因为看着想着都有点于心不忍,除非铁石心肠的会去点它,一般的人还真的有点怵,还是吃其他菜算了。

这道菜的做法,和平时炖鸡有所不同。主要是多了蛇,又是土鸡,炖煮时间要长很多。因为蛇肉很老,土鸡也要三岁以上的,否则不配套,鸡肉炖烂了,蛇肉还咬不动。做起来简单,把鸡和蛇收拾干净,剁了,入锅清炖,加水,烧开撇去浮沫,再放葱姜料酒盐,转最小火3-5小时。主要根据蛇肉情况,炖烂为算。

2

在我们这里也有这个说法,并且相信的人还是蛮多的,但在我个人看来,这个说法是极为不正确的事情,也是极为冒险的事情,因为不管是什么生物只要被眼镜蛇给咬了,那么多多少少也会带点蛇毒的

不要说用高温可以把蛇毒彻底清除掉,但要是有个万一怎么办,毕竟这种事情就怕一个万一的,尤其是这种带毒的食物了更是应该小心处理的,所以在我个人看来这种说法就是很不正确的事情了,

何况之所以有这个说法,也是以前老人们的心里作用而已,因为在以前物资比较缺乏情况下,家里的禽类只要被蛇咬了,那么就多是吃掉为主了,毕竟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多是比较不富裕的

而家里一但不富裕了,那么这些被蛇咬死的家禽自然就舍不得丢掉了,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们通常多是将这些家禽吃掉为主的,但是他们在吃这些家禽的时候,又突然发现肉里面有股鲜味在里面,

于是人们就误以为家禽只要被蛇咬了,那么这个家禽吃起来就会更加好吃更加鲜美了,但在我个人看来,这个完全就是老人们的心里作用而已,虽然家禽只要被蛇咬了,也确实会带点鲜味在里面

但也就是一点而已,因为我们在处理家禽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放血的,而家禽只要一放血了,那么体内的蛇毒自然就没有多少了,而蛇毒一没有多少了,那么鲜味能大到哪里去了,所以这个说法完全就是心里作用而已

3

这个问题,与吃河豚显然是一个道理,经过一个什么样的处理过程,人吃的时候便不会中毒,而且味道鲜美。笔者由于河豚与蛇咬鸡都没有吃过,因此不好妄论。在现在疫情期间,这个问题还是不要有太多的关于美味与否的讨论为好。

想想看这个场景,把一只活生生的鸡,让眼镜蛇去咬,眼镜蛇咬了这只鸡之后,就会从它的毒牙中释放出毒液,进入到这只活生生的鸡的身体中,那么,这只鸡的死亡过程是什么样的,要承受多少的痛苦?

笔者不知道具体如何处理这只鸡才不会让人中毒,或者能不能理解为会有非常少量的蛇毒会进入人体,而这些微量的蛇毒不会在人身体上有任何反应,但是确确实实会给人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或者,有没有累积性,比如长期吃,有没有一个阈值什么的。

既然这些问题都搞不清楚,那么,吃所谓的蛇咬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一时的口福之欲?

人爬上食物链的最顶端之后,地球上的所有能吃不能吃的东西,都成为了人们口中所谓的美味。即使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不是由于动物传染给人类的,我们也应该对大自然有一颗敬畏之心吧。

而对大自然的敬畏,不仅仅包括食用不应该食用的东西,例如野生动物。

4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句话对于人类追求美食上也是总结的相当到位的。人类对于美食的热爱,很多时候是建立在对自然界生物残忍的基础上的。

拿与我相毗邻的那个岛国来说,他们经常不顾生态保护残杀海豚和鲸鱼。对于日本人来说,残杀这些海洋生物只是要满足自己的口舌之欲。

而对于可以入药的蛇胆,也是将人类的健康强加在黑熊的痛苦之上,据说黑熊取胆的过程相当残忍,很多黑熊甚至不堪忍受痛苦,选择自杀。

在农村有一种美食,也是相当的残忍,这就是“蛇咬鸡”。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在农村发现“蛇咬鸡”,不论从肉质到汤品都比一般的土鸡鲜美,而这种土鸡是被世上剧毒的眼镜蛇咬死的。

被如此剧毒的蛇咬过的鸡没有毒么?可以吃么?

对于这道菜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有书君也不是专业人士无法准确的回答,但是这道菜的制作过程不仅很有风险,也是相当残忍。

听农村的老人介绍过,这道菜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所需的原料是一条眼镜蛇,这条蛇可不是拔去毒牙的那种,而是毒牙亮晶晶的,而另外还需要活土鸡一只,而且为了保持其美味,一定选择活蹦乱跳的土鸡。

其次,将活土鸡爪子绑紧,由厨师手拿蛇去咬活鸡,而且为了让毒液充分进入,还要看着眼镜蛇多咬几个部位才罢休。

蛇咬鸡的时候,被咬的鸡会痛苦的扑腾,那个场面有书君都不敢想象,那土鸡得是多痛苦,完全没有任何招架能力。

再次,当土鸡被毒蛇咬过之后,杀鸡者便拔毛、去内脏开始烹饪。据说,之所以蛇毒不会毒害人类,是因为蛇毒在高温后,逐渐化解为提鲜鸡肉的蛋白质。

有书君在此将农村老人们,关于“毒土鸡”的制作过程演说了一下,但不得不提醒试图尝鲜的网友,此种方法虽然被实践过,但是制作过程中并不规范,冒险尝试还是有风险的。

有书君曾经见识过一些测试,在一些舒缓的环境中,花生长的会更加娇艳,而牛羊在舒缓的音乐之中,产出的奶也会更加香甜。

而对于土鸡,它在死亡前夕经历了如此恐惧的场面,在死亡的一刻,难道不会因为恐怖而产生比眼镜蛇还毒的物质么!

如此残忍的手段,却被一些菜馆公然推出,“蛇咬鸡”成了一道“名菜”。店家因为要吸引食客,还大肆宣传被毒蛇咬过的鸡肉烹饪后对身体有益处。

而且一些店家为了追求利益,在宰杀被毒蛇咬过的鸡时,相当不规范,这样势必导致鸡肉不卫生,食品卫生实在堪忧,还是不吃为妙。

“人以食为先”,虽说一些家畜在早期发现时,注定是为人类生存而生存的,但是它们也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成员。

对于这些默默为人类奉献的家畜,我们人类应该带着感恩的心,不应该再对它们残忍以待,这事虽然小,但也是一种善举。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5

真正的散养土鸡本来味道就鲜美,被眼镜蛇干掉后,没人再敢打鸡血保持兴奋了,因为鸡血被蛇下了毒,需要高温烹饪!喜欢吃这道商业菜品的,都是重口味,猎奇心也重!

这本来是正常的大自然食物链的一个环节,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人在一番犹豫后,发现了新大陆:原来把它们一块做了,或者单独把鸡吃了,不用鸡精味素,味道竟然好极了!

以前我们上学都学过《捕蛇者说》,话说永州之野产异蛇,说的就是湖南蛇多,而这道菜被称为“蛇咬鸡”就是来自湖南,噱头十足。

蛇咬死鸡,放毒后,鸡就相当于打了蛇毒,随着血液流遍全身,鸡肉经过高温烹饪,蛇毒没了,蛇毒变成了谷氨酸,这个东西就像给菜品加了味精,相当于充分腌制,鸡肉会异常鲜美。

原本这菜,是无心之举,鸡被蛇要死后,舍不得扔,吃过鸡之后,人体无恙,最后演变成了一道比较残忍的创新菜式。

人故意用毒蛇咬死鸡,然后同时杀死鸡和蛇,鸡鬼和蛇神就成了一道美食,也有把这菜式称为“龙凤斗”的。

最后这道菜品变成商业菜式之后,就变了味道,还是比较残忍的,人为的上演两个低等动物的”食物链“——蛇咬鸡。的的确确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对于猎奇的人来说,或许非常有兴趣。

那么被毒蛇咬死的土鸡好吃吗?

不好意思,这个老王还真没吃过。但听说味道真的不错,土鸡本来就鲜美,散养的不需要加过度的佐料烹饪,就非常鲜美了。被毒蛇注射毒液的鸡肉,在高温烹饪下,蛇毒蛋白就像输液管,通透了鸡的身体,经过高温转变成了谷氨酸。

据说,吃过被毒蛇咬死的鸡,人的口感也会变得敏感,味蕾也会暂时变得活跃敏感,吃东西就能品味出食材的各种味道,吃起鸡肉,也会变得很香。至于是不是这样,就不得而知了。

问题是散养的土鸡本来味道就好,肚子里也会有明显的黄油,这是区分肉鸡的标志。何必吃夺人眼球的毒蛇杀鸡呢?再说了,毒蛇咬死鸡后,就能保证百分之百鸡肉无毒吗?

蛇吃鸡,本来是自然的生物链,人为的多此一举,用蛇来杀鸡,也只有顶级文明能干得出来。至于它是不是一等一的美味,未必是!

人这样吃,和喜欢吃腐肉的乌鸦有什么区别呢?






6

其实这道菜是一个传说,并不是农村老人说出来的,而是很多人为了渲染“老广”会吃,杜撰出来的这么一道菜。

没成想后来“以讹传讹”以后,竟然真的有人如此操作,而且据食客所说“鲜美无比”。

那么被眼镜蛇咬过的土鸡真的一等一的美味么?

蛇一般被称为“长虫”,而鸡是属于最克制“长虫”的,即使是失去了野性的土鸡,因为天然的敏感性,会很快发现蛇的踪迹,基本早就“逃之夭夭”了!所以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鸡被蛇咬的情况。

因为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蛇岛很近,蛇岛周边的村庄也经常看见会看见蛇,但是从来就没听说过蛇能咬到鸡。

后来记不清是看纪录片还是报道,广东的蛇餐馆会特意用毒蛇去咬鸡,然后把蛇与鸡同炖,美其名曰“龙凤呈祥”。这个应该才是蛇咬鸡的来历,因为每一道美食要想流传的广,得到食客的推崇,那么光有味道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故事。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编出来,这个农村老人说的这个故事。

大家都知道蛇毒如果不经过血液,那么要是直接食用的话,只要没有口腔溃疡,基本人是不会中毒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研究、提炼蛇毒,然后用于临床医疗,而且对风湿和类风湿等一些疾病有显著疗效的原因。并且蛇毒的价格可能比黄金还要贵重。

蛇咬鸡以后,鸡中了蛇毒会导致全身麻痹,血液不流通。杀鸡需要放血,鸡肉吃起来才不会腥。那么没有放血的蛇咬鸡,我估计滋味不会好到哪里,只不过是噱头而已!并且吃的人因为已经被宣传洗脑了,吃的已经不是这道菜,而是“钱”和一种“标新立异”的优越感罢了。

所以我觉得“蛇咬鸡”,基本跟吃“三吱”还有“鲤鱼须子”一样,都属于一种“虐食”现象。食物本身并不一定美味,但是其实是为了满足一些人的变态心理而已。

7

此题很残忍。让人不禁联想到那几年大肆流行的所谓创新吃法,比如“生吃猴脑”,“三吱”,“活叫驴”等,这些惨无人道的烹饪手法简直就是对生灵的蔑视。


可能很多人不同意,那你吃素啊,别吃肉类啊,不是这样的,这是偷换概念,做个比喻,这种创新吃法就像古代的酷刑,一个犯了错的人要处以死刑,明明可以让他痛痛快快的离开人世,把痛苦疼痛降低到最低,却非要用残忍的方法结束其生命,你们说人道吗?善良吗?


动物也是有血有肉的,也是有痛感的,也是会流泪的。所以麦兜君觉得,从“吃品”角度而言,还是那句话,要保持一颗慈悲之心,吃也一样。


至于“蛇咬鸡”为什么会如此美味,可以就事论事讨论一下,是有科学依据的。


据说这道菜起源于湖南的农村,老农饲养的土鸡被眼镜蛇咬死之后,老农舍不得扔,就把鸡高温烹饪了食用,谁料,鸡肉味道极其鲜美,引得很多人纷纷效仿,甚至开起了餐厅,专门主打“蛇咬鸡”的招牌。


土鸡被毒蛇咬过之后,肉质无比鲜美,源自于毒蛇的蛇液里含有一种蛋白质,经过高温烹饪后,蛋白质转化成蛋白酶,为鸡肉起到很好的提鲜作用,相当于鸡肉被腌制过一样,连味精都不用放了,所以蛇的毒液无形中增加了鸡肉的美味程度。


所以,蛇咬鸡这道菜,是具有偶然性的,大家千万不要模仿,第一,这种烹饪实在残忍,第二,操作过程极其危险,毕竟要跟毒蛇打交道,不是开玩笑的。第三,烹饪不到位,温度不够,毒蛇的蛇液对人体的健康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以上是麦兜君的分享,希望给大家有参考作用。喜欢作品记得点个赞,或者转发出去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您的鼓励就是麦兜君前进的动力。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分享美食美景,一路同行,谢谢喜欢,感谢观看,感恩分享。

8

被眼镜蛇咬死的鸡,血液都是凝固的,放血放不出来,等于是鸡血放在肉里面一起做菜,那味道肯定是非常鲜美。至于蛇毒,那是要注射到血管里才会中毒,高温煮熟就可以破解掉了。

9

大家都知道眼镜蛇毒性非常强,可以毒死非常庞大的生物,但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经常去抓眼镜蛇煲汤。眼镜蛇虽然毒性大,但肉质鲜美,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现在还存在一种极为危险的吃法----蛇咬鸡。

蛇咬鸡,源自于湖南农村的一道菜,由于湖南多蛇,所以农民家的鸡经常被蛇咬死,农户不舍得扔,就把鸡焖了吃,没想到反而没中毒,鸡肉的肉质更加鲜嫩,极其美味。不过做法的确危险,做的人需要手脚并用,聚精会神,先一脚踩住老母鸡,手里抓着眼镜蛇,把蛇头靠近鸡的头部,这样眼镜蛇就一口咬在鸡头上,有时候需要咬鸡的多个部位,等鸡被毒死后开始拔鸡毛,除内脏,开始做蛇咬鸡。

由于高温作用,鸡体内的大部分蛇毒都将转变成一种较为新鲜的东西和一些蛋白质,这是平常的鸡所没有的,而且用这种方法做的汤十分美味。

虽然美味,但小命最重要,眼镜蛇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控制的,虽然高温会使蛇毒转化,但保不齐万一呢!所以做蛇咬鸡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10

您好,我是澜馋食记,美食领域青云计划获得者,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眼镜蛇咬过的土鸡是一等一的美味?谁信谁傻,这种自我安慰的话,怎么还会有人当真呢?无非是眼镜蛇好吃,土鸡也好吃。和蛇毒的关系接近于零。



就蛇毒分解出来的那点氨基酸,如果吃的人都能感觉出来鲜味的话,他的舌头简直已经成仙了。这就跟一个鸡蛋打到太平洋里,中国和美国都说蛋花海鲜汤好喝一样。



蛇咬鸡这道菜是从湖南往四周辐射的,其中三面都碰了壁,只有在广东发展的比较好。而湖南自古以来就盛产各种毒蛇,柳宗元不是说过吗,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明代张澜之也曾经说过他在湖南邵东见到了一个蛇岛:

蛇皆长二三丈,挂树而生,密如藤蔓。弹之而飞数十丈。

特别是最后一句不正说明了这种蛇是过山蜂(眼镜王蛇)吗?



所以在当地,被蛇咬死鸡啊鸭,鹅什么的,实在是平常不过的事情。老百姓生活困苦,不可能一扔了事,只能冒险把鸡烧熟了来吃。说到底,蛇咬鸡不过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下产生的美食而已。

何止蛇咬鸡,我小时候在昆山乡下外婆家。屋后就是一片大竹林,密的把阳光都能遮得严严实实,阴气十足。



只要我敢去竹林玩,必定被外婆抓住打一顿。为何呢?就是因为里面有竹叶青。竹叶青蛇剧毒无比,据说蛇尿滴到耳朵里都能把人弄聋。外婆则时常进去一趟挖笋,有时就会捡到被竹叶青咬死的大鸟。

这种鸟长长的嘴像是一种鹭鸟,外婆就会把它和咸肉竹笋一起炖来吃。你问我好吃不好吃吗?我就挑竹笋和咸肉,谁吃那鸟啊,屁肉没有。还有一次曾经捡到过一只大竹鼠,这个好吃一点,有一层厚厚的油脂像五花肉一样。



蛇咬鸡这道标准的湖南农家菜传入广东以后变得非常高大上。厨师会让眼镜蛇先咬住鸡头,一分钟以后鸡头一歪撒手鸡寰,厨师马上进行烹制,为了最大的提出鲜味(心理安慰),还会把蛇头剁下来一起炖,食客顿觉得美无比。

老板还会在一边用(貌似)科学的道理来解释:蛇毒是一种蛋白,高温分解变成氨基酸,氨基酸就是鲜味的来源。实际上经过科学证明,真正带有鲜味的氨基酸,比如鸡苷酸,鸟苷酸,天门冬氨酸等都是禽类菌类携带,蛇毒根本没有这几种氨基酸,也就不可能有鲜味。



其实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头发也是蛋白质,你熬点头发汤看鲜不鲜?如果嫌麻烦,你可以嚼两根头发感觉一下…指甲盖也是蛋白,但是喜欢咬指甲的人不是因为他鲜吧?这种貌似科学的说法,其实是全无科学根据的。

你能吃到鲜味或者是土鸡的质量比较好,或者是眼镜蛇的质量比较好,或者是味精的质量比较好,偏偏和蛇毒好不好毫无关系。



前几天在客户群里还有人发蜈蚣汤和蝙蝠龙凤汤。大家普遍反应实在太吓人,而且享受这种口福的人只会越来越少。中国早就已经过了那种吃新吃奇的时代了,而且国人的普遍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不是几句貌似高大上的伪科学就能忽悠住的了。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笔者长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现在关注我,可以使您成为餐桌上的灵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