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阿里系收购的公司大多都退市了?

为什么阿里系收购的公司大多都退市了?

2020-07-25 04:24阅读(486)

为什么阿里系收购的公司大多都退市了?:谈到阿里的收购,自然要以腾讯来对比了,这两者收购公司的风格可谓是正好相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流量”。为什么阿里

1

谈到阿里的收购,自然要以腾讯来对比了,这两者收购公司的风格可谓是正好相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流量”。

为什么阿里系收购公司大多都退市

阿里巴巴我们知道,是以批发、购物起家,在这个领域是绝对的王者,但是阿里巴巴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大家没事的时候,并不会一直刷淘宝等购物应用,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想起。所以阿里巴巴要做的是增加用户粘性,让大家尽可能想到淘宝,想到购物。

于是阿里巴巴收购了优酷、UC浏览器、微博,甚至高德地图等等。

目的有两个,一个是看中这些应用流量巨大,可以给自己引流。二是建立自己的生态圈,增加用户粘性,防止被其他购物应用替代。

这些被收购了的公司,只要进了阿里的生态就已经完成了使命,再加上可能是全资收购,所以干脆就退市。

腾讯为什么不一样?

也是因为流量。

和阿里巴巴不同的是,腾讯最不缺的就是流量,但是在其他方面却鲜有建树。

腾讯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微信活跃用户已经突破12亿,QQ活跃用户达到了6.9亿,至少在现在,没有谁能撼动微信和QQ的地位,腾讯当之无愧的社交老大。

拥有了如此巨大的流量,腾讯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这些流量,腾讯游戏就是最好的例子,利用微信和QQ的强大流量,腾讯游戏平均日入超4亿。

但是腾讯自己尝试过的领域,大多都失败了。所以腾讯现在绝大多数都是以入股的形式,不干涉企业发展,只是给足了流量。

总结

所以被阿里巴巴收购的公司大多都会退市,是因为阿里巴巴的目的就是吞并他们,弥补自己在流量和生态方面的不足。

而腾讯因为自带巨大流量,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如此巨大的流量,给自己谋取利益。

2

阿里费队友是不争的事实[捂脸]

被阿里收购,你就是造血,不断输入。因为电商缺流量。(微博,uc这些,都是这个功能。)

[抠鼻]

腾讯则不然,腾讯本身海量流量,可以输入给别人,(别人只要赚钱,分点给他,就行了。)京东,拼多多,就是这样的。


3

阿里把还不错的资产全部收购后纳入自己的合并报表,因为达到控股或者全资,所以还不如退市算了,直接纳入阿里巴巴上市公司体系内。

另外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阿里巴巴的总是收购公司,而不是像腾讯那样做投资。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阿里巴巴的核心资产淘宝系不像腾讯的微信和QQ那样天生自带流量。

淘宝系只是购物平台,在各个购物平台中,用户的转换成本非常低,而且在网购越来越普及以后,淘宝系上的产品不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相较于京东也没有物流优势,又不是天生自带流量。那淘宝系要维系自身的流量,就必须不断从外收购总产,比如视频优酷、外卖饿了么、网易云音乐等,给淘宝增加流量,或推出88淘宝会员增加客户黏性。那么收购控股对阿里巴巴显得比较重要,所以他们会收购资产,而不是仅仅做投资。

另外一方面,阿里巴巴收购资产,也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比如收购网易考拉。说实话,网易考拉在跨境电商领域,其实逐渐与天猫国际和京东国际等领域拉开差距。阿里巴巴收购网易考拉,减少了一个比较强劲的竞争对手,专注与京东和拼多多的竞争。

我认为以上两点就是阿里巴巴热衷于收购资产的重要原因。被全资或控股收购后退市也很正常,他们最后也都会纳入阿里巴巴上市公司披露的报告中。

4

把阿里比成当年的苏联,把腾讯比成当年的美国,我认为不为过!阿里收购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看重对方的流量,然后竭尽全力的吸取对方的价值,这就如同当年的苏联一样,千方百计的让其他国家给自己输血来强大自己,那会管对方会怎么样,而腾讯属于投资公司,收购的公司都是想把对方做的越来越强大,成为自己的盟友!

说到,阿里收购的公司,首先不得不说优酷了,特别是跟土豆合并后的优酷,可以说是当时最强大的视频网站了,我相信当年阿里收购他的原因,还是看重他的流量,而不是想着给他做大做强,所以优酷也就慢慢的的离开了大家的视野了!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微博,当年微博刚刚出现后,还有个腾讯微博,但是新浪微博彻底碾压腾讯微博,一度可以跟脸谱一决高下的地步了,但是也是随着阿里的收购后,随着阿里在吸取微博的流量后,现在微博也是不行了!

所以,我现在只希望今日头条不要被阿里收购,毕竟现在的今日头条流量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只要被阿里收购,意味着就要给阿里输血了,至于会怎么样,应该结果都会一样的!

5

这是阿里的一项策略吧,为的是消灭同也

业的竞争者,扶持自己嫡系公司发展。

6

第一,可能还是想把新收购的公司纳入自己整个大的商业生态。

第二,阿里的目标或许是做大的商业生态,现在主要可能是做互联网的商业生态,但是未来可能会更多地做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状态,或者能够跟互联网产生连接的商业生态,从长期来看,或许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商业生态系统。

第三排,在阿里未来大的商业生态系统当中,可能需要下面的很多的子公司、子品牌或者新收购的公司,进行更多的商业上协调或互通,所以或许会更多地对新收购的公司采取控股或者是全资收购的方式,然后再进行一定的改造,然后让其更加适合整个商业生态的大的发展,或许才是收购带来的真正的商业上的价值。

7

阿里是占有欲了?对外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然后呢?就是吞并慢慢让它消失。

换个思维:大家认为是走共同发展和相互扶持好呢?还是让一家公司独霸天下一方。

以现在的格局:应该是相互取暖,互补共同发展,这点感觉腾讯应该做的不错,扶持发展,同时也让国内涌现出更多优秀的知名企业,也给国民经济增加增长和活力。阿里年年口号扶持多少家公司企业或销售过多少亿的企业,结果呢?大家想想就知道了?所以不要把那些天天挂在口头上话太当真了?

8

阿里的最大问题是内功太差,阿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淘宝店,种类多,类目全,靠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成就的阿里,阿里最近总自毁长城,消灭小商家,扶持大商家,平台内部没有竞争力了,自然斗不过腾讯。腾讯社交起家,对社交体验是非常重视的,甚至自己搞个微信来制衡qq,就是怕失去内部竞争,如果现在只有qq,很难说腾讯不被下家超越。大家都发力各个领域,不忘初心最重要,前一个忘记初心的企业就是百度,阿里也不远了。别看什么阿里生态,无根之水而已,收购就是续命,倒闭迟早的事情,十年以后再看阿里,昙花一现。

9

阿里收购公司,是为了给阿里引流,收购一个,玩费一个,全是广告,越来越臃肿。腾讯收购公司,却能给对方带来流量,而且不需要帮对方打广告,只需要微信一键登录就可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10

人家也不是神,亏了而已,投资了很多都是亏本的买卖!比如苏宁,中国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