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怎么梅州也有洪秀全故居?

怎么梅州也有洪秀全故居?

2020-07-24 14:03阅读(146)

怎么梅州也有洪秀全故居?: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是广州花都人,而洪秀全太祖却是随其父由嘉应州〈今广东梅州〉石坑迁往花县的,石坑有座围屋“梅魁第”据说就:-洪

1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是广州花都人,而洪秀全太祖却是随其父由嘉应州〈今广东梅州〉石坑迁往花县的,石坑有座围屋“梅魁第”据说就是洪氏始祖所建。

广东花县《洪秀全族谱》所录宗祠对联:

由嘉应徙杨梅,祖德宗功,经之营之,力图官禄之基础;

籍花峰贯花邑,光前裕后,耕也学也,恢复敦煌之遗风 ;

由嘉应居石坑,尊祖敬宗,长念馨香俎豆;

迁花峰住官禄,光前裕后,宏开礼乐冠裳。

(花县官禄布洪氏宗祠壁联)。

从宗祠对联也可看出,洪秀全上祖是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迁徙而来到花都。




2

是祖居,不是故居,是老祖屋。

3

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或读过大名鼎鼎的太平天国史料专家罗尔纲先生著作或去过花县洪秀全故居的也知道,洪秀全祖籍就在梅县石坑堡后迁往花县官禄埔。如果不清楚的看了以下历史资料也可知道:广州市博物馆藏有《洪氏族谱》(1948年重修本)题为《万代书香集》记载“洪秀全远祖自皖盱眙县(今划江苏)迁婺源,转江西饶州,又转闽晋江,才迁广东丰顺(原潮州府海阳县布心村,即今丰顺丰良镇布新村),再由丰顺迁到嘉应州定居,后迁花县官禄埔。”也可查《岭南文史1991年04期》。

再看花县官禄布洪氏宗祠壁联,这里只录一句“由嘉应居石坑尊祖敬宗 常念馨香俎豆;迁花峰住官禄光前裕后 宏开礼乐冠裳”。

还有证据就是太平军的康王汪海洋在嘉应州被左宗棠剿灭以后在给清庭的奏折中说“长毛起于嘉应灭于嘉应”上述历史资料足可说明洪秀全的祖籍在梅州梅县石坑。然而,有些居心叵测的人如搞三搞四 用户专门搞事搞非,空口无凭造谣说洪秀全家族未搬迁过梅县石坑,面对无可辩驳的史实,任凭谁编造弥天大谎,都改变不了历史事实。

4

洪秀全的祖先从来没有经过梅县,也没有在梅县住过。洪秀全是闽南人,并非是客家人。五代十国时期洪秀全的始祖洪彦暹入籍福建泉州,洪彦暹向以“泉人”自称,其后代有名臣:洪皓,洪皓之孙洪璞,于北宋时任晋江知府。洪氏家族一直在闽南繁衍生息,直至明代有个洪承畴(大汉奸),都是其后代。洪氏一直是闽南大姓。明代有洪氏从闽南迁潮州之揭阳,再迁广州郊区花县(花都),迁入花县时,大约是在清朝。

据说花县多讲客家话,故,梅县客家人就想方设法去“考证”他为客家人,梅县客家人为了打造洪秀全是“客家人”的事实,还在梅县新建一间所谓的洪秀全祖屋《梅魁第》,《梅魁第》甚至虚构了洪秀全先祖是经过梅县再迁入花县的路线,其实这并无半点实据,人家洪秀全的祖先可以从福建走海边或坐船入粤,根本就没有必要绕远路经过梅县山区。

大家不妨参考一下明代徐霞客到达广东罗浮山的路线图,古人老早就知道从海边可以入粤,无须经过珠玑巷,也经过梅县入粤的。如果按照客家人的逻辑,但凡住过几天或经过某个地方来论证是那里人的话?那么!洪秀全也可称为闽南人,广府人,潮州人,客家人,广西人。由于洪家在闽南世居达千年之久,洪秀全应该算是闽南人。


5

清灭太平天国后,官员上书清廷称:长毛(清廷对太平天国的蔑称)起于嘉应而灭于嘉应。“起”就是指洪秀全祖居嘉应(梅州),后迁广西;“灭”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最后一个“王”:“康王”,被剿灭在梅州。

6

多关心历史!才知晓历史!洪秀全是跟其叔父去广州花县其家人在广州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