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五虎上将都是如何死的,他们的死亡顺序是怎么样的?

五虎上将都是如何死的,他们的死亡顺序是怎么样的?

2020-07-23 04:59阅读(121)

五虎上将都是如何死的,他们的死亡顺序是怎么样的?:虽然说历史上并没有五虎上将这个封号,但是对于季汉来说,如果说一流的一线的军将都有哪些,很明显,人们第

1

虽然说历史上并没有五虎上将这个封号,但是对于季汉来说,如果说一流的一线的军将都有哪些,很明显,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个人。

这里不单单是《三国演义》的普及宣传的功劳,其实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将关张赵马黄排在列传第六,将他们五人写做合传,这实际上就已经变相的承认了这五个人在当时季汉军界的位置。

那么,他们五个都是怎么去世的呢?顺序是什么呢?按照他们去世的时间顺序来看,是这样的,关羽、黄忠、张飞、马超、赵云,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呢?


一、季汉前将军关羽: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刘备集团在汉中之战中,大败曹操,一举夺得汉中以及上庸等东三郡的土地,刘备进位汉中王。

同月,关羽以糜芳、傅士仁、治中从事潘睿等留守南郡的江陵与公安,自己率领关平、廖化、赵累的荆州军三万余人北上襄樊,攻打曹仁,关羽此战初期,旗开得胜,一路势如破竹,襄阳吕常、樊城曹仁各自仅剩残兵数千人。

八月,关羽更是利用暴涨的汉水之水,淹没于禁的三万余大军,俘虏于禁并七军三万余人,斩杀庞德,威震华夏!

此次逼迫的曹操意图迁都避难,许昌、宛城周围也是出现了相应关羽的势力,可是,局势也是在此时急转直下,曹操接受了司马懿、蒋济的看法,联结东吴孙权,偷袭关羽。

并且调派徐晃率军三万余前进至襄樊,关中地区朱盖等率军十二营五万余人紧随其后,合肥张辽夏侯惇率六军约两三万人赶到襄樊助战。

此时,关羽所部压力骤增,他不得不再次从后方调派援兵,可就在同年十月,东吴吕蒙陆逊白衣渡江,偷袭江陵与公安,糜芳、傅士仁、潘睿投降,荆州后方丢失,关羽于襄樊前线被徐晃击败,不得不后退。

与此同时,吕蒙瓦解了荆州军的军心,关羽所部数万人几乎一哄而散,刘封孟达在上庸不肯援救,无奈之下,关羽只得向益州方向靠拢。

可是吕蒙紧追不舍,终于,同年十二月,关羽与子关平被吴军追上,在临沮被东吴潘璋部将马忠所杀,一代武圣,就此魂归九天。


二、季汉后将军、关内侯黄忠:

黄忠的具体年龄虽然不可考,但是应该是刘备集团的一员老将,建安二十四年五月的定军山之战中,征西将军黄忠亲手斩杀夏侯渊,大展军威,随后便是被刘备晋升为后将军。

可是也就是在当年,黄忠年老患病,一病不起,就这样,一年之后,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八月,老将军黄忠因病逝世于成都。


三、季汉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张飞:

汉昭烈帝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六月,刘备伐吴前夕,张飞作为刘备集团三巴方面军的主将、集团宿将,自然是打算率领阆中所部一万余精兵作为伐吴的主要力量的,可是,就在此时,张飞出事儿了。

因为张飞此人的性格与关羽截然相反,他敬爱君子,比如他曾经多次拜访刘巴,虽然刘巴屡屡不买账,但是张飞也没说什么,可是,与之相对应的是,张飞几乎从不体恤士卒,从徐州时期便是开始了,对此,刘备常常告诫张飞说道:

“你经常鞭打自己的部下,但之后还让他们在你左右侍奉,这是取祸之道啊。”

果然,张飞即将从阆中出发前往江州与刘备会和的时候,被自己的部下将领张达、范强所谋杀,此二人更是将张飞的首级送往了东吴,当张飞所部送表文给刘备的时候,刘备当即叹息说道:

“哎!翼德去矣!”

一代万人敌,熊虎之将,落得个如此下场,怎么能不令人唏嘘不已呢?


四、季汉骠骑将军领凉州牧马超:

马超虽然武艺超群,但是因为远来投奔之人,虽然曾经在益州争夺战和汉中争夺战中立下功劳,但是马超却是明白自己的处境,刘备虽然尊崇自己,但是实际却是不敢重用自己。

所以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武都下辩之战马超被曹真击败后,他便是相当的小心与低调。一件事便是很好的证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益州大才彭羕听说刘备即将将自己外放,很是不满,因此他便私底下找到马超,吐露自己的不快,马超对他说道:

“您的才干超群拔萃,主公对您很器重,说您可与诸葛亮、法正等人并驾齐驱,怎么会让您外任小郡,使人失望呢?”

彭羕闻言,却是相当不屑的说道:

“这个老兵痞子,荒唐无理,还有什么可说!将军,您为外援,我是内应,天下不会平定不了。”

这句话可是当真吓坏了马超,所以当他听到彭羕说出这话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但是马超却是没有做任何的回应,不久后,便是将此事如实的上报给刘备诸葛亮,最终,彭羕被逮捕赐死,所以,马超的谨小慎微,由此可见一斑。

就这样,一直到了汉昭烈帝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时间又过了两年,马超因为身体多病,此时,也是病入膏肓,临终之时,他给刘备上表说道:

“陛下,臣宗族门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诛杀殆尽,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以我卑微的宗族让他继承,深深地托付给陛下您,其他的也没什么话了。”

同年,十二月,马超因病逝世于成都,年仅四十七岁,马超不愧为一代枭雄猛将,但是猛虎落得个英年早逝,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也许,解脱是他最好的归宿。


五、季汉镇东将军、中领军永昌亭侯赵云: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马谡丢失街亭,大军败退,唯独赵云与邓芝在箕谷所率的疑兵毫发无损,退回汉中,诸葛亮对此大为赞赏,他问邓芝说道:

“为什么你们所部一点损失都没有?”

邓芝回答说,这是因为子龙将军自己亲自断后,才使得大军安然无恙,不损失一兵一卒退了回来,诸葛亮当即大喜,决定把军中剩余的布帛等赏赐给赵云,赵云却是说道:

“丞相,我军如今打了败仗,还怎么能要奖赏呢?请将这些物资全部纳入赤岸府库,在十月寒冬的时候再赏赐给将士们使用。”

诸葛亮闻言,更是对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将更加的欣赏与倚重,可是,好景不长,月余,汉后主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初,赵云也是年老多病,最终,因病逝世于成都。

赵云的去世,使得诸葛亮的北伐,犹如失去一臂,他虽然知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可是,赵云都已经去了,还有谁可以辅助他成就北伐大业呢?

对于季汉来说,这个充满着理想的群体,最终,也是因为其集团的个人的悲剧,千百年来,引得人们不由得潸然泪下,为之感叹唏嘘。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些历史人物,也就栩栩如生,流传下来了。


2

五虎上将都是如何死的,死亡顺序是怎样的。五虎上将关羽的威望最大,死亡也比较早,死于孙权之下。

关羽是桃园三结义之一,刘备,关羽,张飞,关羽有万人敌,勇猛无比,在十八路诸侯打斗董卓的时候,华雄斩杀诸侯众武将,正在危急存亡,关羽挺身而出,温酒斩华雄,从取关羽青云直上,威武霸气,单刀赴会,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斩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无人能敌。后来,傲慢自大,大意失荆州,被东吴白衣吕蒙偷袭被擒拿,不很投降,被孙权杀害。

张飞是武功厉害,脾气暴躁,常打部下,关羽被害,张飞为了报仇,令军士赶货,赶不上,鞭打将土,后来被部下杀害。

黄忠是被东吴马忠用箭射伤,伤太重而死亡。黄忠箭法厉害,有百步穿杨之术。

马超归顺刘备,刘备不相信马超,没有重用,派去镇守疆外,后来,郁郁寡欢而终。

赵云是最好命的五虎上将,寿终正寝,是位善终的五虎上将。






3

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五虎上将”不见记载于正史,只出现于《三国演义》,我们还是以演义展开回答吧。

在演义第65回“刘备自领益州牧”时,对五人的加封分别为:

诸葛亮为军师,关云长为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张飞为征虏将军、新亭侯,赵云为镇远将军,黄忠为征西将军,魏延为扬武将军,马超为平西将军。

在演义第73回“玄德进位汉中王”时,正式册封了五虎大将:

诸葛亮为军师,总理军国重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

其中需要说明两点,1.关羽在五人中永远是龙头老大,后被封为“五虎大将之首”;2.魏延能力出众、精明能干,但是没有挤进五虎行列,内心愤愤不服,曾对排末的“老虎”黄忠发起挑衅,但以失败告终。

五虎上将都是如何死的,顺序怎样?

关羽:兵败被擒,慷慨死节

关羽抛弃了诸葛亮“东和北拒”的战略方针,以恶劣的态度拒绝了孙权的求婚,又不合时宜的发起了襄樊之战。关羽以一己之力,先后单挑曹操帐下曹仁、于禁、庞德、徐晃以及孙权帐下吕蒙、陆逊、潘璋、丁奉、徐盛等人的武力和计谋,在被吕蒙偷袭了荆州之后,又被糜芳傅士仁背叛,然后被刘封孟达孤立,茕茕孑立之下,最终在麦城突围时,被潘璋、马忠等人设计生擒。在孙权面前,关羽宁死不屈,从容就义。

张飞:报仇心切,死于宵小

张飞为报关羽之仇,挂孝出征,在心情苦闷的前提下,饮酒后鞭打了两个部将,当晚被这两人刺杀。张飞之死,毫无意义,一代名将死于宵小之手,可悲可叹。此事不再多提,想想就窝囊。刘备对张飞之死有一个中肯的评价,“酒后暴怒,鞭挞健儿,而复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赵云:戎马驰骋,寿终正寝

赵云少年出道,一生未尝败绩,一条神枪几乎通杀整部演义,即便是以古稀之年,尚且能力斩五将、单挑八将。在诸葛亮再次上表北伐之际,一阵大风把庭前松树吹折。忽见赵云之子前来报丧,报说赵云无疾而终。诸葛亮跌足而哭,“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

马超:英才埋没,郁郁而终

马超兵出潼关,渭水一战杀的曹操叫苦不迭,直言“马儿不死,吾死无葬身之地也!”马超智商情商偏低,被曹操用离间计轻松打败,后来投奔张鲁,又辗转投奔到刘备麾下。刘备对马超自始至终比较忌惮,终身不肯重用。马超也始终生活在战战兢兢之中,最后郁郁而终。马超自葭萌关夜战张飞后,又在汉中之战时跑过一次龙套,然后就不再被提及。直到诸葛亮征讨孟获班师回朝时,才忽然又提到了他。只不过此时马超早已亡故,诸葛亮、马岱等人在他的坟墓前祭拜而已。

黄忠:老迈伐吴,死于箭伤

关羽虽瞧不上老将黄忠,但是黄忠却把关羽引为生平知音。猇亭之战,黄忠速败拿着青龙刀的潘璋,然后奋力追击,并且大骂“贼将休走!吾今为关公报仇!”在追击三十里后,遭遇了周泰、韩当、凌统、潘璋的围殴,混战之中,被潘璋的部将马忠射中肩窝。黄忠被小关张二人救回后,终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当夜死于刘备的御营中。

历史上的“关张马黄赵”之死

历史上,这五人的死法与演义基本相同,只不过黄忠死于张飞之前,并非死于箭射,应该是病死的。

关羽死于公元219年,享年58岁,被追谥为壮缪侯;

黄忠死于公元220年,终年七十余岁,被追谥为刚侯;

张飞死于公元221年,终年55岁,被追谥为桓侯;

马超死于公元222年,终年47岁,被追谥为威侯;

赵云死于公元229年,终年七十余岁,被追谥为顺平侯。

4

所谓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作为一名冲锋陷阵的猛将,亦或者是指挥千军万马征战四方的统帅,常在战场上出现,自然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而当意外的来临时,最坏的结局难免是牺牲。

五虎上将(演义)是代表蜀汉最高战力和地位的那一小撮武将,他们自投靠刘备以后,就跟随刘备征战四方,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可惜的是,五虎上将的每个武将结局都不尽相同。

第一位,关羽,技不如人而被杀

关羽是刘备在桃园中义结金兰的二弟,也是蜀汉政权中地位仅次于刘备的存在。在刘备早期,关羽忠心不二的跟随着他,就算是曹操的千般诱惑也改变不了关羽对刘备的忠心。

在刘备率军入蜀川,以及诸葛亮紧急入川之后,关羽就成为了荆州的总镇守大将,真正的独挡一面。在建安二十四年时,关羽奉刘备之命,打响襄樊之战。此战初期很顺利,到了中期甚至逼迫曹操要迁都。可到了后期,特别是曹魏和江东联盟,对关羽进行前后夹击之后,关羽不得不败走麦城。

而说关羽技不如人,并不是说他的武艺水平不行。毕竟,关羽的武力在三国中也是较为拔尖的。而之所以说其技不如人,就是说在玩计谋方面。关羽就是因为心高气傲,被吕蒙和陆逊的表面给迷惑。

而后,在关羽带领荆州兵孤军深入魏境之后,曹魏和东吴更是前后夹击。所以,关羽最后被潘璋的部将马忠所埋伏,在临沮被害。而关羽,也是五虎上将中第一位死亡的高级将领。

第二位,张飞,死的窝囊

张飞是刘备和关羽义结金兰的三弟,张飞在蜀汉势力中充当的是冲锋陷阵,以及随时支援的角色。而张飞的武力,在演义中也是难逢敌手的存在。

而以张飞这般定位,其最理想的结局是寿终正寝,而最坏的结局也不外乎是阵前亡。但可惜的是,这些都和张飞没有一丝关系。

张飞喜欢喝酒,而且一喝就是要伶仃大醉。同时,张飞亲于士大夫而骄于士卒的坏毛病,也是让张飞和士卒的关系有一定的隔阂。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飞为了能够快速的为关羽报仇,急冲冲地给自己的手下安排一个不可能短期完成的任务。

所以,范强、张达为了自己的活命,不惜冒险地杀掉张飞。就是这样,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实力强悍的张飞就这样窝囊地被刺杀于床榻之上,成为蜀汉第二位死亡的五虎上将。

第三位,黄忠,阵前亡

黄忠,是一位实力被低估的武将。因为跟随的是“守城之犬”的刘表,黄忠根本没有机会立功扬名。况且,当时投靠刘表时,便直接被刘表安排跟随刘磐去驻守攸县。

到了刘备势力抢夺荆南四郡的时候,黄忠才投靠刘备。而到了刘备麾下后,在跟随刘备入蜀川,以及争夺汉中等战役中,黄忠都有不俗的表现。而且,在定军山之战中,黄忠更是阵斩曹魏名将夏侯渊,一举闻名于天下。

在正史中,黄忠应该是在建安二十五的时候病逝的。而在演义中,黄忠在章武二年时,却已七十有五的年纪跟随刘备伐吴。在为关羽报仇,追击吴将的时候,不幸中了埋伏,最后被射伤,病重而亡。所以,黄忠也成了五虎上将中第三位去世的武将

第四位,马超,郁郁而亡

马超,原是西凉诸侯马腾的儿子,在马腾被曹操所害后,马超起兵为父报仇。虽然在潼关之战时逼得曹操割须弃袍,但最后也中了曹操的离间计,被曹操所败。在蒹葭关之战后,马超被形势所逼而投靠了刘备。

而刘备接受马超的投靠,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了马超的西凉骑兵,以及马超“神威天将军”这一称号对羌人的威慑。有马超守着蜀汉的西线,西线很稳定。但可惜的是,蜀汉的战争发生在东线和南线,所以,马超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而等到诸葛亮进行北伐的时候,马超却已经病逝了,时间大约是章武二年十二月。

孔明曰:“吾自平南回都,马孟起病故,吾甚惜之,以为折一臂也。”

所以,马超也就成为了五虎上将中第四位去世的武将。

第五位,赵云,寿终正寝

相对于其他四位五虎上将而言,赵云是最终结局可以说是最好的,较为完美的。

赵云原属公孙瓒,在公元200年左右才开始投靠刘备。到刘备麾下后,被刘备任命为亲兵队长,主要负责刘备的安全。但尽管这样,赵云在演义中的风采仍然不比其他四位逊色。无论是长坂坡之战中的七进七出,还是抢夺荆南四郡行动,亦或者是入川和争夺汉中,赵云的表现都很显眼。

在刘备逝世于白帝城后,赵云也和诸葛亮、李严等人成为辅佐大臣。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赵云以七旬的年纪还力斩五将,其实力可谓是不俗。在建兴七年的时候,赵云寿终正寝,是五虎上将中最后一位去世的武将。

所以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在沙场上马革裹尸还或许是武将最大的荣耀,但五虎上将中的五位结局都不尽相同。而赵云或许就像称他的完美将领一样,他经历了最风光的时刻,也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完美的落幕。

5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乃是刘备麾下五虎上将,蜀汉政权就是刘备在他们的辅佐下建立的。

正是有了他们,蜀汉才得以支撑。他们五人的先后去世,给蜀汉政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咱们就来简单看一下他们的死亡顺序和死亡原因:

关羽

219年,曹操用答应将江南封给孙权为条件让他从背后出兵攻击关羽,同时曹操派遣徐晃、赵俨等率军征讨关羽。

战争持续到12月,最后关羽败走麦城,率领数十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遭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因寡不敌众被擒,和长子关平在临沮被害。

黄忠

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斩杀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

220年,黄忠病逝,年纪不详,他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在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

张飞

关羽死后,张飞十分伤心,常常醉酒、鞭打士兵,遭到了士兵们的记恨。

在刘备准备起兵攻吴时,张飞限定手下三天时间内准备白旗白甲,手下范强、张达二人反应说时间太赶根本完不成,张飞便将他二人捆绑鞭打了一顿,然后对他们说完不成就杀了他们。

两人回去后心想,反正左右是死,不如拼一把。便在半夜,趁张飞酒醉熟睡之时将其杀死,随后转投孙权麾下,这一年是221年。

马超

222年,马超因病重医治无效身亡,年47岁。

赵云

公元229年,赵云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曹魏前夕不幸病故。

前四位:关羽、黄忠、张飞、马超,是相继死亡的,一年一位,只有赵云是在马超后七年死亡的。黄忠、马超、赵云是病逝的,关羽是战死的,只有张飞算是死得窝囊了一些,在梦中被手下给杀了。

6

三国演义中,蜀汉集团是最受大家喜欢的,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也令大家对蜀汉深为同情。而说到蜀汉阵营谁最让大家惋惜且喜欢,当属五虎上将了,他们武艺高强,拥有梦想,最终却未能北伐成功、匡扶汉室,令人遗憾,让人同情。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五虎上将都是怎么死的,他们的死亡顺序是什么样的?蜀汉五虎上将,三位死于非命,两位寿终正寝。

关羽

关羽忠肝义胆,武力超群,可谓是最受大家喜爱的人物。同时,他也是最受刘备信任的人,刘备将军事要地荆州留给关羽镇守,统领节越荆州大权,就是对关羽最大的信任。

五虎中,关羽是第一个死亡的,他的死也最让大家叹息。汉中之战后,刘备上表称汉中王,曹操不爽,想要联合东吴一起进攻蜀汉,刘备探知此消息,决定派遣关羽进攻襄樊地区,震慑曹魏和东吴,避免两国结盟。恰在这时,东吴也对曹魏的联盟请求表示怀疑,他们本身还是有清晰的认知,知道联蜀抗曹才是最好的策略,所以派人向关羽提亲,以表示结盟的善意。

然而关羽为人高傲,没有政治头脑,不懂东吴背后的深意,竟然不通报刘备就直接拒绝了孙权,而且辱骂使者,惹得孙权大怒。

演义原文如下:云长曰:“子瑜此来何意?”瑾曰:“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瑾抱头鼠窜,回见吴侯。

看了原文,大家都知道关羽有多么高傲了吧,在孙权看来,关羽的这种行为对东吴是充满敌意的,更深一步说,此时吴蜀联盟并不可靠,于是孙权选择和曹操结盟,制定了夺取荆州的计划。

后来,关羽进攻襄樊,吕蒙从背后偷袭,夺取了荆州。两方夹击,关羽兵败,在突围途中被吴军抓获,关羽拒绝投降,被孙权下令斩杀。

这一年,是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张飞

五虎上将中死的第二人是张飞!张飞本是关羽的结义兄弟,在听到关羽兵败被杀后,十分伤心,常常借酒浇愁,鞭挞士兵。

演义原文曾说:张飞在阆中,闻知关公被东吴所害,旦夕号泣,血湿衣襟。诸将以酒解劝,酒醉,怒气愈加。帐上帐下,但有犯者即鞭挞之;多有鞭死者。

关羽身死,张飞伤心,这是情理中的。但是他由于常常酒醉鞭打士卒,也遭到了士兵的忌恨。刘备准备起兵攻吴后,张飞限定时间准备白旗白甲,手下范疆、张达表示时间太赶完不成,于是张飞将他二人鞭打一顿并说道延期则斩,两人迫于无奈,只能心一横,半夜摸进去杀了张飞,投奔了东吴。可怜张飞一世英雄,却于昏睡中被两个属下所杀。

这一年是章武元年,公元221年。

黄忠

黄忠是五虎上将中阵亡的第三人。刘备起兵征伐东吴,黄忠跟随作战。在与潘璋的交战中,黄忠中了埋伏,被周泰、韩当、潘璋、凌统围困。突围途中,黄忠被吴将马忠射中肩窝。回到营地后,由于年老血衰,黄忠的箭伤越来越严重,最终遗憾离世。

这一年是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正史中黄忠死于公元220年)

马超

五虎上将中死亡的第四人是马超。他原本是西凉军主帅,后来被曹操击败,投靠张鲁,由于不受张鲁信任,转而投靠刘备。演义中,马超虽然是五虎将中的一员,但似乎并不是特别受重视,刘备征伐东吴也并没有带上他。

刘备死后,诸葛亮令马超镇守西平关,防范羌人。演义中马超最后一次露面是诸葛亮南征孟获,马超镇守汉中。最后,马超病死,寿终正寝。

演义中并没有明确说明马超死于何时,但肯定是在刘备病逝后,诸葛亮北伐之前。史书中记载马超死于章武二年,公元222年。

赵云

五虎上将中最后一个死亡的人是赵云。在演义中,他的一生可谓是英勇无敌,罕见低手啊,十足的战争机器。在自己年老,其他四虎也都去世的情况下,他还活跃于战场,参加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不过在第二次北伐前夕,赵云却病逝了,寿命七十多岁,属于寿终正寝。

这一年是建兴七年,公元229年。

总结

虽然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的死亡时间和正史中的略有差异,但是他们的死亡顺序还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而前三位都死于非命,后两位寿终正寝。

(本文主要讨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