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遇到不懂感恩的儿媳怎么办?出钱出力百般讨好还给冷脸。继续善良

遇到不懂感恩的儿媳怎么办?出钱出力百般讨好还给冷脸。继续善良

2020-07-22 18:34阅读(213)

遇到不懂感恩的儿媳怎么办?出钱出力百般讨好还给冷脸。继续善良下去,还是以冷制冷?:遇到不懂感恩的媳妇怎么办?公婆出钱出力百般讨好,换来的却是儿媳妇对你

1

遇到不懂感恩的媳妇怎么办?公婆出钱出力百般讨好,换来的却是儿媳妇对你的冷脸与不屑,继续对儿媳妇好下去,还是以冷制冷?

我觉得你一开始就摆错了位置,首先你就是以一种很卑微的姿态面对儿媳妇,为儿媳妇做这做那,出钱出力,百般讨好儿媳妇,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错误。

而你的儿媳妇从一开始就享受了你卑微无微不至的付出,日久天长,她对你付出的一切认为都是理所当然,习以为常,认为这一切全是你应该做的。

你忘了,你与你儿媳妇本是相互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你尊重我,我尊重你,你关爱她,她应敬重爱护你。

你的儿媳妇不懂感恩,不懂珍惜你的的付出,那么可见这样的人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她不值得你为她继续付出,所以,请收起你的善良,不要再做无所谓的牺牲了。善良是一种珍贵无比的东西,但对于自私的人来说,它就是一文不值的垃圾,不会珍惜的。

我这里有一个老太太 ,一开始也是对媳妇掏心掏肺的好,出钱出力,包揽买菜烧饭所有的家务,连媳妇的内衣都给洗干净收好叠好,媳妇上班回来吃完饭连碗都不用洗。

好多人都说这个媳妇太享福了,有一个这么好的婆婆。她却不以为然,认为婆婆只是做了应该干的事儿。

终于有一天,媳妇去上班了,婆婆收拾屋子,不慎把儿媳妇的一条高档丝巾放洗衣机里洗了。媳妇回来后大发雷霆,对婆婆大声呵诉辱骂,婆婆哭着离开了儿子媳妇家,回到自己几十公里之外的家。

婆婆走了之后,这媳妇衣服要自己洗,菜要自己买,地要自己拖,饭要自己烧……这时才想起婆婆的各种好来,越想越后悔,就跟丈夫说想让婆婆回来,但是婆婆坚决不愿意再来了。

还是后来这个儿媳妇怀孕生子了,亲自上门去求婆婆回来的。婆婆回来之后,这个媳妇对婆婆态度非常好,经常给婆婆买衣服什么的,婆婆为自己做饭,也会感激婆婆辛苦了。

现在这个媳妇懂得了感恩,跟婆婆相处得很好,希望这个故事对你有所启发。





2

我也是当婆婆的人,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在儿媳妇儿面前要如此卑微,不管怎样我们也是长辈,我们出钱出力的帮着儿子他们把生活过好这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决不是为了讨好儿媳妇儿才去这么做的。你作为一个长辈为什么要刻意的去讨好她呢?你这是在自己做贱自己,儿媳妇之所以会不懂感恩这完全是你的惯的。

我给你讲一下我邻居家的事吧!我邻居家老俩口都特别善良,他们的儿子也很老实。可他家的儿媳妇儿却很历害的,老两口每天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儿子儿媳妇,儿媳妇喜欢吃什么只要一个电话老两口就赶快去买回来。老太太每天天不亮就在小区里坐着,中午也是刚吃完饭就在楼下坐着了。我刚开始还以为是老太太不喜欢在家待着呢!

后来我才听别人说:她家儿媳妇儿是个很历害的人,每天在家都会凶老两口,只是老头比老太太会讨好儿媳妇儿,所以老头还能在家里待着。刚开始我还不太相信呢!可是就在去年的夏天才让我真正的见识到了,有一天下午无特别热,老太太跟儿媳妇儿从外面回来了。我看到老太太很吃力的掂着一个大包,我也正好在外面凉快,我就问买了什么东西呀?老太太说给儿子买了一个竹子凉席,我说看着很重的样子呢!

老太太刚想坐在凳子上休息一下,她儿媳妇把自己手里的包给了老太太说:把东西送回家去,老太太说:妈呀!这么重我能送回去吗?结果她儿媳妇用手指着路边的垃圾桶说:拿不动扔了吧!那不是垃圾桶吗?扔了。吓得老太太赶快提着包就送回去了。哎呀!我觉得这儿媳妇儿也太横太不像话了吧!那有儿媳妇儿这么说长辈的,这还不是因为他们全家惯得吗!

我就不会这样去做,我们是长辈首先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我们该做的还是会做出钱出力也行,但是绝对不能去讨好谁。我对我儿媳妇儿也挺好的,我也是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她。可是她一点都不懂得感恩,于是为了避免矛盾的发生,之后我赶快买了房子让他们搬出去住了。

现在儿媳妇儿虽说也会经常找茬生气,但是我从来没有跟她一般见识过,但是我也不会去讨好她或者跟她说好话。我想如果我是这个老太太的话:我儿媳妇儿她敢这么说的话:我就会立马把包扔到垃圾桶里去的。她如果敢骂我的话:我就说不是你让我扔的吗?怎么这么重的东西你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不自己送回去呢?你即然不知道尊重那我还跟你客气什么呀!

3

首先反问一句,为什么要讨好,为什么要放低姿态,您是长辈,这也是我发现,现在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过去人都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现在很多婆婆都怕儿媳妇,一次搭同事车办事,正好她婆婆也在车里,感觉她婆婆怕她,怕惹她不高兴,她说什么她婆婆都听,也不吱声。还有一次坐电梯看见婆婆跟媳妇一起,媳妇凶婆婆,婆婆也不吱声,我当时的感觉很不好,感觉人老了,怎么生活的底气都没有了。换位思考我也是有儿子,我想老人是明事理的,应该怕给儿子惹麻烦,儿子和儿媳妇再吵架,影响夫妻感情。

用通俗的话讲人都贱,对你越顺,越好你就越拿人家不识数,都看不起倒贴对你好的人,你对她越好,人家越觉得你理所应当,甚至有所图,你这么做都是为了自己儿子。

请不要再讨好,你的讨好很廉价,做自己,说实话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您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子孙,那你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爱自己,爱自己的身体,都活大半辈子了,干嘛还继续活的不开心,往后余生请善待自己

4

儿媳妇进门,说的是成为一家人,其实是儿子自己成家,变成了两家人。两家人就要有两家人的边界,如果真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声讨儿媳泄愤,那就要先尊重这个边界。

一般来说,对别人好不好,只要还是取决于对方的感受。比如说,你怕儿子儿媳饿着,一大早起来给他们做早餐,家里叮叮咣咣的,把他们吵醒,本来令人可以睡到7点半,你为了他们身体健康着想,偏叫他们6点半起床吃饭。你觉得他们能感恩吗?

对别人好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对方有自己的习惯和生活,不是把自己以为的“好”,硬塞给别人,然后还叫别人感恩。

以上,是大部分父母在儿女成婚后经常存在的问题,并不是针对题主。

当然,也有很多儿媳的确是不知感恩,不懂人情。这并不奇怪,很多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感恩呢!这样的话,先不要责怪儿媳,先要看看自己儿子做的怎么样。要是儿子也是个不懂事不感恩的,你怎么要求别人家的姑娘嫁到你家,就是个感恩懂事的?媳妇,就是因为和你儿子是一路人,才进了你家的门啊!

最好的办法,是分开住。儿子和媳妇自己过自己的,老两口不要操那么多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他们有需要,他们提出来,你们再考虑要不要帮助,这时候,帮了他们就是情分,容不得挑剔和冷脸。如果人家不需要,就是“你们觉得人家需要”,硬要去讨好,真的就是你们自己的问题了。

5

看到这个问题,心情很沉重,因为老家邻居就遇到了这种不懂感恩的儿媳。邻居老两口从原来的热情、健谈,变成了现在沉默、冷淡。

儿子结婚时,邻居开心得不得了,家里最后一件大事终于完成了,以为一家人从此可以和和美美生活了。可后来的日子,却让邻居每天都愁眉不展,心情压抑。

农村老人没有什么退休金之说,以前有田地种点粮食卖钱,现在田地也没了,靠国家发的一个月百十来块钱的补贴也顶不了多少用处。即便是这样,邻居还是从牙缝里省钱下来,给家里买菜做饭。可是这样并不能得到儿媳的好脸色,她总是挑三拣四,这也不好吃,那也没味道,可她自己却不动手做饭,更别提给邻居买菜钱。

我们偶尔回去一次,就能听到她对邻居疾言厉色地训斥。邻居小声说了什么,那个儿媳居然张嘴骂人了。待她看到我们后,又一脸笑意地跟我们打招呼。变脸速度之快,让人叹为观止。

邻居女儿想把父母接到家里住,可他们死活不肯,说什么也不离开那个家。邻居一辈子要强,老了更不想让人看笑话。自己儿孙都有,却去女儿家养老,他们受不了这样的闲言碎语。

我们提醒邻居儿子,管管自己的媳妇,对老人这个样子,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吗?邻居儿子却说,她就是那样的人,没坏心眼,他会提醒她的。可结果还是那样。

现在邻居老两口年纪都大了,他们也分开过了,虽然还在一个家里,但各做各的饭、各洗各的衣,成了一个屋檐下生活的路人。只是邻居不再像从前那般健谈、热情,大多时候俩人都是沉默以对,唉声叹气。

遇到这样不懂感恩的儿媳,没必要继续善良下去,你的善良只会助长她们的恶性,让她们变本加厉。以冷制冷没什么不好,谁都不欠谁的,与其一味忍让也得受气,不如以冷制冷来个干脆,至少不用再憋屈自己。

6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儿媳的确是有,她总是自以为是,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好象地球上她最伟大,把婆婆对她的善良关爱当作是应该。是何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是从小缺乏教养,四六不懂,她总是用自己无知的自私的眼光看待事物,认为婆婆对她好就是应该。她总是拿不应该当作应该,拿好当坏。这样的人自已过得也很正常,很自然,因为她就是一种不知好歹,不识抬举的人,因为她就是那种只顾自我,不考虑别人感受的自私之人,无智之人。对待这种人怎么办呢?婆婆应认清,永远的对她好永远的换不来好,因为她的心就是一个很难很难填满的大坑。应不吵不闹,少说为佳,内心里给她划个界线,让她与儿子凑合着过吧。到了一定年龄,相信她会明白许多。婆婆呢,也要谋划好自已今后的生活。(个人观点,有误谅解)

7

回归本心!

题主出钱出力,在儿媳眼中那是为儿子,为孙子/孙女,并不是为她!而事实也是这样的,正因为有儿子、孙子/孙女的存在,题主才有所付出,儿媳顶多属于连带关系,所以儿媳感不感恩,我们不强求。

人夹人缘,这很难说得清!也许题主婆媳间就是没有那份婆媳缘。所以,题主何不放下那份执着,淡然处之。有些人就是冷淡的,喜而不喜都一副冷漠脸;而有些人则是冷心冷肺,捂不热的,甚至你越讨好,她觉得你越低微。

既然如此,何不随心。题主想对儿子、孙儿好,那就继续好。至于儿媳,就当普通亲人,不用刻意逢迎,也无需讨好,吃饭招呼一声,有事交待一下,如君子相交,淡淡的就好!

8

遇到不懂感恩的儿媳,出力出钱又不讨好,这是一个婆婆的悲哀。继续下去,就得忍受,还是和以前一样,儿子、儿媳就会觉得理所应当,不继续下去,家庭矛盾更多。

大部分儿媳不懂感恩,是因为很多原因:

原生家庭的影响

大部分儿媳因为受原生家庭、生活习惯的影响和现在家庭的观念不一样。儿媳和婆婆不在同一个时代,对待家庭生活,也有不一样的看法。

婆婆的时代是一个任劳任怨的时代,是一个男强女弱的时代。如今女人的地位大大提高,婆婆的时代已经过去。

由于当前儿媳所处的环境,没有经历过贫苦的生活,没有老年人那种吃苦的意志。势必很多事情,都需要婆婆协助。从前,父母是最大,现在儿媳在家算老大。

儿子在婆媳关系中,处于弱势。

由于婆媳关系中,儿子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儿媳矛盾被激化。不要小看儿子的作用,会做事的儿子,一般会两边哄,两边讨好。

儿子处于弱势,就很难在婆媳关系中发生作用,任由婆媳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婆婆想要家庭和谐,形成软弱的态度和不敢反驳的性格。

现在结婚压力大,不仅有彩礼,还有很多限制,比如说房子或车子,本身找个儿媳就已经不容易了,更何况现在的离婚率又高,女人又有相互独立的性格。面对这种现状,婆婆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变得态度软弱,就算儿媳强势,也不敢反驳,这是一个做婆婆的悲哀。

由于这种性格一旦形成,让他们形成了依赖,认为这件事该婆婆做,那件事该婆婆做。

婆婆就算有怨气,也不能发泄,一旦爆发,必定引起一场婆媳大战,关系不和。

儿媳表现强势,觉得理所应当。

如果婆婆一开始就表现的很弱势,一开始什么都做,什么都帮,势必会让她们觉得这是婆婆该做的事。一旦哪天不做了,就会让她们接受不了。

这种理所应当的态度,让儿媳越来越强势,只有不断地付出,才是婆婆唯一的出路。

那么,是继续善良下去,还是以冷制冷?我认为,两者应该综合:

需要帮助就帮,不需要就冷。

婆婆应该学会选择性帮助,不能全部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不能认为所有事,就该婆婆做,适当地脱手,对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有帮助。毕竟婆婆不能跟他们过一辈子,有些事,早点接触,早点成长。

婆婆不能一味付出,儿媳也不能一味要求。

婆婆必须表明立场,不能一味地付出,不能为了家庭不顾自己。

儿媳也不能一味地去要求婆婆。

面对儿媳的要求,合理的婆婆应当支持,不合理,应该果断拒绝。

婆婆不能事事都弱势,儿媳不能所有事都强。

不能做个对任何事都弱势的婆婆,儿媳也不能在任何事情面前都表现的强势。两个人和谐互补,才能使家庭和睦。

尽量不要主动出钱出力。

做婆婆该做的事,尽量不能主动出钱出力,这样表面看起来很好,实则是毁了年轻人自己。如果儿子、儿媳确实需要帮助,确实有困难,婆婆不能做事不理,如果没有困难,婆婆更不应该主动。主动一旦形成习惯,就很难改变。

所以,遇到不懂感恩的儿媳,婆婆应当把握好分寸,不冷不热才是最好。

9

一切误解和矛盾,交流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尝试和儿媳促膝长谈一下,毕竟媳妇娶进门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只要都是为了这个家好就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和儿媳沟通有顾忌,那么就要跟儿子好好谈谈了。其实在婆媳关系中,作为儿子又作为丈夫的那个男人才是平衡双方关系的关键人物。毕竟,这个男人是婆媳两个女人同时深爱的人,既然爱就会尽量减少伤害。所以,男人应该懂得以爱的名义周旋于母亲和妻子之间,使家庭成员的关系保持平衡和谐。

其实婆媳之间如果说有争议,其实只是在各自争取话语权,说白了就是在争夺家庭中的地位。作为婆婆,人到暮年对家庭最主要的责任就是尽量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安享晚年,该放手时就放手。作为儿媳,既然对婆婆喊了\"妈\"就应该对婆婆尽到应有的敬重,毕竟那个深爱你的和你深爱的男人承载着婆婆辛劳的一生,这份养育之恩重于泰山。家庭生活中难免会有分歧,只要初衷是为这个家好,一切问题都可以坐下来商议,最终敲定一个最佳方案。商议中,老年人要耐心倾听年轻人的新思想新见解,年轻人要恭听分析老年人的经验之说。家和万事兴,打造有爱的家庭氛围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10

我的观点,只要你做到位了。内心无愧,不要考虑自己的感受。你这辈子就应该为她们付出的,干嘛还想那么多。时代叫她们赶上了。那有什么办法,话又说回来了,你不是为了你儿子吗,你想叫她像对待她父母那样对待你,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也有那样的好的儿媳妇,可你没摊上。和睦相处吧,一切为了这个家庭,能忍就忍吧,吃亏者永远幸福。愿天下所有家庭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