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南京保卫战、为何会输的这么惨?

南京保卫战、为何会输的这么惨?

2020-07-22 13:58阅读(114)

南京保卫战、为何会输的这么惨?每每回顾这段历史,总是让人痛心疾首,而回顾这场迅速溃败的南京保卫战,究竟是谁,导致了南京的惨败与沦陷? :南京保卫战之所以

1

南京保卫战之所以输的那么惨,责任不在英勇战斗的将士,而在于上层的胡乱指挥,为什么这么说?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失利,上海失守,面对危如累卵的局势,为鼓舞国民士气,蒋介石立刻发表声明:要死守南京,抗战到底。

并设立南京卫戍司令部,任命唐生智为司令长官,帅15万人马保卫南京,当时奉命保卫南京的国军抗战名将有:罗卓英、王敬久、孙元良、宋希濂、俞济时、桂永清、邱清泉等。

11月底,日军参谋本部即发布“大陆指第5号作战令”,要求:华中方面军多路并进,于12月上旬进攻南京。

由于南京城防及兵力状况,日军起初对这一战役并不乐观,希望能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解决战斗。

蒋介石刚开始也对南京保卫战充满信心,认为能坚守“较长一段时间,以待欧美诸国的干涉”。

战役就这样打响,唐生智也对这场战役充满信心,便紧随蒋介石之后发表声明:愿意与南京共存亡。

蒋介石和唐生智都这样讲,那老百姓听在耳中,自然认为南京定会是固若金汤的。

12月1日,南京保卫战打响,国军抵抗的确实很顽强,蒋介石也多次撇开唐生智,具体指挥战役。

然而也不晓得什么缘故,到了12月10日,南京外围阵地全被攻破,蒋介石万般无奈,再也顾不上“死守南京”的诺言,便在众人的劝说下“转移”到早已迁至武汉的大本营,继续遥控指挥南京保卫战。

12月11日,日军有合围南京的态势,蒋介石终于觉得,继续坚守南京已经得不偿失,于是指令唐生智:如情势不能持久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蒋介石为保存实力,已经决定撤退,然而他决定撤退时忽略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

部队构成,守卫南京的部队,有嫡系、有杂牌,他在的时候还能捏在一起,他不在南京,谁还把唐生智这个过气的军阀放在眼里,明着暗着就顶起牛来。

唐生智不傻,要来蒋介石明确指令撤退的电文,于12月12日凌晨召开军事会议,安排撤退事宜,原本计划于12月14日撤退。

可他这一宣布蒋介石撤退的命令不要紧,部队全乱了,为什么?

原本一直宣传:就是破釜沉舟,也要死守南京的。可如今突然撤退,撤退就要过江,过江就要用船,可部队没准备这些,现有的几条破船哪能运这么多人,那自然是先到先得了。

于是诸路将领各施神通,纷纷向江边涌去,举几个例子吧:

71军军长王敬久未回指挥所,自己丢下部队先跑了;

教导总队队长桂永还有点良心,回到部队传达了撤退命令,然后把这一摊子事儿交给参谋长邱清泉,自己单独先去下关港口;

教导总队第2旅旅长胡启儒得知撤退消息较早,不等会议结束,即电话通知其第3团团长代行旅长职责,自己独自先去了下关。

74军军长俞济时还有点路子,找了1艘小火轮,经过1夜的忙活拉走了74军的5000多人;

78军军长宋希濂撤退时下令关闭城门,过江后又烧毁船只,也不知他防什么。

事情就这么混乱,乱到什么程度。

城里36师负责督战,他们还没接到命令就遇到大股撤退的部队,为此还与撤退的部队发生枪战。

一时间,老百姓、撤退的军人纷纷涌上街头,城里混乱不堪,83军156师师长李江因城门太挤难以通过,遂利用职权登上城楼,用绑腿槌城而下,关键时刻绑腿都用的上,这得有多玩命。

教导总队第1旅2团团长谢承瑞,这个在光华门多次狙击日军的英雄,就因为这么混乱无序的撤退,在挹江门门洞内被难民、乱兵踩踏而死,其后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不过,他死的真冤那。

12日天一亮,日军即发动疯狂进攻,残留城内的10余万国军将士登时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之中。

他们中的英雄是:

宪兵司令萧山令带尚未撤退的宪兵在南京城内辗转抵抗,杀死大量敌军后,弹尽粮绝,全军覆没;

叶肇的66军从东部整建制突围;

教导总队第3旅12日夜还在紫金山与日军拼杀,等到日军大部队进城后,才万不得已,从日军结合部冲杀出去,一直杀到皖南,副旅长雷震在掩护部队撤退的过程中英勇牺牲。

叶肇的66军,教导总队第3旅,这是撤退过程中唯一成建制的部队,其余则争先恐后,成了一群散兵。

十余万人成了胸无斗志的绵羊,后果是相当可悲的。

有不少人在渡江时淹死。

12日凌晨至拂晓前,国军撤出兵马3万余人。

其余,约有近10万国军将士无人指挥,于是为保命起见,放下武器投降。

南京保卫战就这么结束,日军共伤亡12000余人。

整个南京保卫战, 国军共牺牲17位将领,尸体全部留在城内,没有一具抢出来。

南京保卫战,大体就是这样,其后,日本举国欢腾,而中国,后果大家都是知道得。

15万人马,3万逃跑,10万放下武器投降,结果自然是令人震惊的,可却还有萧山令、雷震这样的英雄。

综上,中国历来不缺英雄,缺的是能够带领英雄取得胜利的人。

2

南京保卫战那么惨主要责任人是唐生智,他最大的罪状不在于同意蒋守南京,而是在守备南京时立下所谓“誓与南京共存亡”,所以城防工事、城内军事工事,甚至是城内部队安排,全是按照城破与敌人死战而设计的,而此时南京三面被围,为了显示“死战”决心,唐让宋希濂36师将长江下关口的大小火轮、民用船只全部清除(其实保留了2艘火轮),并有军令:凡私自撤离南京者,军法处置。

此时看,唐还是很有气魄的,蒋很晚才离开南京飞往武汉,临走时唐慨言:誓与南京共存亡,临危不惧,临死不苟。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然而,唐在守备南京时,一直在关注武汉方面的消息,当中日双方血拼之时,当中华门终于出现在日寇的视线中时,唐遵守所谓武汉方面“撤退”条令,专门召开参谋会议(此举为防止日后背锅,死无对证),在会议结束后随即撤离,而很多守卫部队与南京市民一无所知,他们哪里知道,南京在几天后将真正变成炼狱。

其次是部分军官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看唐生智跑了自己意志动摇,比如孙元良。

再次是守卫南京的军队多数是从上海撤下来,都是疲敝之师补充了一些新兵。而日军士气正旺,都是精锐之师。

当然南京本身地形易攻难守也是一个原因。

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了多少遍了,先搞清楚南京的国军守军一共只有8万多人,日军则有10多万。

这个很多论文都写过了,萨沙也说过很多次,不想再重复了。



在一系列的激战中,国军伤亡约3万,比如88师3个旅中有2个旅几乎拼光了。

在宣布全军撤退时,尚且还有约5万多国军,包括相当的伤员。

此时日军已经伤亡约1万人,也算是相当惨重。

现在的关键是,蒋介石下达撤退命令是11日,而日军猛攻南京城防是10日。

就蒋介石来说,下达命令的是时间还并不算迟。日军虽在南京城四周猛攻,但由于专一进攻,对地形不熟系,有大量的空挡。

同时,最关键在于南京城背水一面长江方向,由于江阴设置了阻塞先,日本扬子江舰队不能顺利突破,封锁南京江面。


而日军攻破南京城是14日的事情,尤其是封锁长江是13日的事情。

如果11日唐生智就果断下达撤退命令,并且准备大量船只用于撤退,绝大部分国军是可以撤退成功的。

但是,唐生智一直拖到12日下午才下达撤退命令,第二根本没有准备撤退用的船只,甚至将一些火轮和大船撤退到其他地方,以表示死守南京。

好在当时中央军各军军官颇有经验,自己私下都留了一部分船只,就是这些不多的船只,保证了国军最终撤退出一半人。

结果12日开始撤退,国军各部因陆地三面都是敌人,当然选择从长江撤退比较稳妥。

大家就想方设法利用渡船撤退,但因渡船不足,不能满足需要,所以直到第二天日本军舰封锁长江江面,大约撤退出2万多人。

还有的部队见长江撤退缺乏渡船,选择从正面突击,受到很大损失,但仍然突破接近万人。


此次南京保卫战,国军共有4万1000人突围成功,回到部队。

另外大约后1万多人在之前的保卫战中牺牲,总数为5万多人。

那么,也就是说,死于撤退中(包括大量伤员)或者被日军俘虏后屠杀的,满打满算只有2万多人。

这个损失很惨重,但绝对但不上是毁灭性的。

而撤退死亡2万多人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蒋介石,而在于唐生智指挥无能。

如果不是中央军军长师长私自准备了部分渡船,撤退损失还会更大的多。

是没有船吗?当然不是了。

南京地靠长江,渔船、商船搞几百艘没有任何问题,完全是撤退计划不周全的问题。



以往我们多宣传南京保卫战,守军不堪一击,在撤退中被敌军几乎全部俘虏,屠杀殆尽,以证明国民党军腐败无能。

其实,南京保卫战打的非常惨烈,也给日军造成很大伤亡,最终撤退虽混乱也撤走大半剩余部队。

就军事作战来说,南京保卫战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4

如果让吐槽机说南京保卫战,那就是一锅为了面子煮的夹生饭,从战略到战术,从战前到战后全都一塌糊涂。从军事角度看输得一点都不冤,只是可惜那数万军人和30万的无辜百姓。

战前——守走不定的瞎折腾

其实在南京保卫战之前国军就已经打的精疲力尽了,淞沪会战投入了70万大军硬抗,赌的只是个国际干涉。最终美英各国均表示中立,杭州湾失守,国军差点被前后夹击,勉强脱离战场后士气很难说高到哪去。

进入11月后常凯申几次召开会议讨论首都防卫问题,白崇禧、陈诚、张群等人均倾向弃守南京,把首都变成不设防城市,大致就是后来法国的路数。这种做法面子上确实不好看,但还算能保存点有生力量,算是存人失地。

只是喜欢记日记的常上将不喜欢这样,在日记里吐槽说“文人老朽,以军事失利,皆倡和议,而高级将领,亦有丧胆落魄而望和者”。所以这样的会议连续开了三次,每次当建议弃守占主流后就宣布休会。


于是军法执行总监部总监唐生智起了高调,声称“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但是唐生智本人不傻,他虽然赞成守城,却认为应由谷正伦、桂永清担任城防正、副司令,这显然不能让特级上将先生满意。

一直折腾到11月18日被架上房梁的唐生智答应指挥防守,而且又慷慨陈词了一番,11月20日唐生智被任命为南京卫戍司令官,这时距离保卫战打响已不足10天。任命下达后6天,常氏日记中写道:“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对国对民殊难为怀也”。他知道守不了,安排防守说到家还是个面子问题。

在这种明知道守不了还必须受的指导思想下,整个布防工作表现的极其分裂,一边防御工事进展缓慢,到11月末只是初具规模。另一边又大量向内地转移工厂和人口,怎么看都不像个孤注一掷的样子。


开战——破釜沉舟和留条后路的选择

我们现在看当时的情况,国军根本就没有守南京的条件,那些部队在齐装满员的情况下可以超过12万,但事实上经过淞沪会战的很多部队都没能补充兵员,守军兵力撑死不会超过9万,其中还有三分之一是新兵。而日军动员的兵力绝对在15万以上,兵力上就占绝对优势。

守备部队当时也错估了工事的强度,认为起码可以守3个月到1年,悲观的部队上层和乐观的中下层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扯淡。当12月1日日军到来后,这些全部成了最致命的死亡陷阱。

更扯淡的是12月9日唐生智拒绝日军劝降后把长江上的渡船全部集中到宋希濂手里,各部队手里不准留下一条船以示破釜沉舟。所以当他在12月11日中午接到常上将的撤城令(这个撤城令存疑,没有书面记录,是顾祝同电话转告唐生智的)时彻底斯巴达了,船都集中了,一时半刻散不开啊!


12月12日唐生智召集了部分将领安排撤退,这次会议用时20分钟,撤退方案是“大部突围,一部渡江”。然而在命令还来不及传达到一线时很多高级将领就已经走了(包括他自己),前敌指挥系统瞬间大乱,最后成了“大部渡江,一部突围”的局面。

之前也说船都被集中起来了,大批军队挤到江边没有船是个什么下场不用说了吧?几乎就是单方面的屠杀。那些实心眼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那些私自留下船的部队多数逃出生天。


最后看看敌军的说法吧,日军第三十三联队长野田健吾写到,“紫金山的敌军阵地构建仓促,除迫击炮外无任何炮火能攻击我军。且设备笨拙,射击死角太多,连影响射击的树木都没来得及清理”。这样的仗,怎么能赢吧?扯淡完毕。

5

如果说南京保卫战还有一点点在战略上的成功,那就是攻陷国民政府首都的巨大诱惑,把日寇华中派遣军各师团全部吸引到南京周围,从而忽略了对从上海战场撤下来的几十万抗日军队主力的追杀,在整场抗日战争中,日本人永远是战术上的巨人和战略上的侏儒。南京战役打响前,蒋系主要领兵将领陈诚、顾祝同均不在首都里面,干嘛去了?在皖南地区收容和整顿几十个师的败军,而这些部队,都是未来抗日持久战的核心力量。



从军事形势和地理环境上来说,南京保卫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军事委员会军令部作战厅长刘斐,曾经在战前会议上拿出来三个“南京不可守”的理由,每一个都是致命的:第一,淞沪方面的日军兵锋正盛,第二,南京城易攻难守,一旦被日军迂回切断西撤道路,即成为死地。第三,我方用于守城的都是败退下来残破之军,双方战斗力和士气差距太大。


笔者特别注释一下,日军为了攻略南京而新编组的“华中派遣军”作战序列,主要包括原上海派遣军和后来增援的第十军,前者跟中国军队在上海整整打了三个月,战斗力大损,但报复的心态很强。而后者也就是柳川平助中将的第十军,由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和第5师团的一个旅团组成,战斗力非常强悍,并且该部在金山卫登陆以后,淞沪战场的中国军队便实施了总退却,所以未经大的战斗,实力基本完好无损。




即便不考虑上海派遣军的各师团,这三个半师团的近10万鬼子,在抗战初期完全可以对打中央军30万以上的部队,而南京保卫战集结的全部兵力也不过10万人上下,你说中国军队有胜算吗?更何况守备南京的主力部队王敬久第71军、宋希濂第78军、孙元良第72军、俞济时第74军在上海都已经损失惨重,补充的新兵成分相当之大,前三个虽然号称是军,都其实只有一个师(或加一个独立旅)的兵力,即德械的第36、第87和第88师。


真正还算战力完整的其实是粵军的第66军和第83军,以及桂永清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而徐源泉的第2军团虽然兵力不少,却是装备较差的杂牌军,再有的就是宪兵部队和警察,以及附属的战车部队(10辆坦克)和高炮部队等杂七杂八的力量,野战能力实在太弱。当日军第18师团迂回占领南京以西的芜湖之后,南京城便成为三面被围一面临水的绝地,这是地理上的先天劣势,当然,人祸所占比例更大。




1、南京卫戍总司令部指挥系统太紊乱

南京卫戍总司令的人选,曾经三易其人,最先被提名的是“首都警卫军”司令谷正伦,听起来好像很合适,但是此公在军界资历太浅,搞搞治安和宪兵尚可,根本不具备大规模战役指挥的能力,所以很快被否决。然后被举荐的是“土木系”核心人物罗卓英,再以谷正伦和桂永清担任其副手,其实这是个不错的阵容,指挥中央军作战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老蒋总是念念不忘之前南京防御计划、实兵演习都是在唐生智领衔操持的,再加上后者的毛遂自荐,最终选择了这个湘军老将。


主将是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组建司令部班子的,于是南京卫戍总司令部的名单出炉:司令长官唐生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中央系)、刘兴(保定二期,衡阳人,唐的老部下),参谋长周澜(保定二期,衡阳人,唐的老部下),也就是说主要班子的四个成员中,老唐及其老乡兼老部下占了四分之三,这个问题就大了。罗卓英实际被架空了,而湘军的老将们,如何能够顺畅指挥桂永清、宋希濂、王敬久、孙元良、俞济时这帮黄埔一期的“天子门生”?所以总撤退令一下,各军各师就放了羊,卫戍总司令部根本掌握不住部队了。



2、南京守军没有周密的全面撤退预案

按刘斐的意思,如果一定要守,那么至多放上3师18团象征性守一下,打打就撤。结果一下子调来这么多派系庞杂的部队,让唐生智想不认真抵抗都不可能了,于是在战役之初,老唐摆出了一付“与南京共存亡”的架式,学楚霸王破釜沉舟(基本也这么干了),背水一战(战场形势确实如此),干脆就没有考虑过撤退的问题,更没有做好相关的预案,须知敌前撤退是一项既危险又复杂的战术行动,没有周密的布署则肯定引发灾难。


结果就是下关码头的船只全部调往江北,除了卫戍司令部掌握的一艘小火轮之外(其实还有两艘),再无可以渡江逃生的船只,宋希濂部队接到的命令是“有擅自撤退者格杀勿论”,所以老唐摆开的这种死守的架式,一旦又转为全面撤退时,恶果立显。更要命的是,卫戍司令部12月12日凌晨三点接到顾祝同转达可以撤退的命令时,老唐手下的参谋系统仓促制定的撤退计划,已经根本不能有效传达了各部队了,许多人干脆没有接到命令!因为通讯联络大部中断,于是撤退演变成为无组织的“溃退”。



3、南京守军缺乏进行殊死巷战的思想准备


对比后来1943年的常德保卫战和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你会发现,南京保卫战战前根本未进行大规模的百姓疏散,上自政府中及军队下到百姓,对南京保卫战的后果认知都是天真和混乱的,仅有部分民众(有钱人居多)在战前撤离了南京,也就是说,唐生智根本没有城垣被攻破后进行巷战的准备。在城区进行战斗,却不事先疏散百姓,显然是不可为的。


并且军民混杂的情况,也使大批失去指挥的溃兵放弃了巷战的意志(只有少量自发组织的战斗),数万名不能逃离南京的官兵,要么直接缴械投降,要么脱掉军装扔掉武器逃入居民区,其结果是大部被日军搜出和屠杀,连带着更有无数平民遭殃。如果唐生智从一开始就有玉石俱焚的决心,利用巷战迟滞日军占领城市的时间,不仅给许多官兵渡江逃生争取了时间,也会使日军的火力优势无从发挥,必给寇以严重杀伤,败虽败,不至如此丢人。



4、部分军事主官贪生怕死而放弃指挥

总撤退命令下达后,唐生智带着罗卓英、刘兴和周澜等人,第一时间坐着火轮撤了,留下各部队自行突围;教导总队长桂永清留下参谋长邱清泉组织善后,自己先撤了;第71军军长王敬久失联、第72军军长孙元良藏了起来,失去统一指挥的部队在撤退中纷纷上演“兵败如山倒”,危急时刻部队主官不能与官兵生死与共,是南京保卫战虎头蛇尾的一大原因。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宪兵司令萧山令血战到底,粤军叶肇率第66军、邓龙光率第83军从日军正面突围成功,虽然在向南方强行突围的战斗中伤亡惨重,但毕竟成建制突了出去。如果前述各军也有此勇气,部队长与手下官兵同生共死,断不会出现群龙无首各自逃命的情况,其结果是87师渡江成功的仅有300余人,88师不足2000人,有关系弄到火轮的第74军也只剩下4000余人,怎一个惨字了得。



综上所述,南京保卫战打得如此窝囊,最主要的责任在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和一批部队长,具体表现为战前盲目鼓吹死战不退,缺乏客观的战役准备和战役筹谋;一旦战事不利又匆忙下令撤退,且不能身先士卒,遂使大批基层官兵失去统一指挥陷入混乱,这种天上一脚地下一脚的作战指挥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本来,日本海军为沉船和江阴等要塞所阻,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到南京江面进行封锁,许多部队和官兵是有机会撤到北岸,重整旗鼓再赴抗日沙场的,但是老唐水平不足断送了这个机会,回顾整个南京保卫战,只能是可惜加一声叹息。


6

想到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沦陷以后,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国人今天回顾这段历史,都会感觉记忆犹新。南京的沦陷,让绝大多数国人都忽视了南京沦陷前所发生的南京保卫,甚至会痛骂当年投降做汉奸走狗的军人。但是,请不要忘记南京保卫战争中,有很多的英勇烈士在做抵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保战南京中壮烈牺牲。(由其是南京雨花台、中华门、光华门等地区打的相当惨烈) 。回归正题,为什么南京保卫战会输的这么惨呢?根本原因:所谓的南京保卫战,其实是一场象征政治意义的保卫战,蒋介石国民政府高层压根就没打算保卫南京。

南京保卫战前的背景——上海沦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标志着日本二战全面对华战争侵略的开始。1937年8月13日,凇泸会战开始。日本当时制定了一个庞大的野心勃勃战略计划,企图用三个月的时间征服中国的版图。进攻上海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南北形势上对南京行成战略上的合围态势。因为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国父孙中山的陵墓所在地,战略目的极其明显。上海当时是中国文化、经济、金融中心的所在地,而且又是南京的南大门。打下了上海就意味着打下南京指日可待。在凇泸会战爆发的前两天空袭南京就可以说明出日军的战略态势。

双方开始在上海一直处于拉锯状态。然而,日本通过不断的增兵上海,到了10月中旬在上海集结了6个师团约20多万的兵力,上海前线防御态势失效,当时中国军队不得不撤出上海。从而最终导致上海沦陷。上海的沦陷从而加速了日本进军南京的局面。

蒋介石集团内部分歧——象征意义保卫南京行成

在凇泸会战还没结束时,蒋介石集团内部高层对“保卫南京”产生了分歧和争论。在日军凇泸会战之前,日本就已经在组建华中方面的军队,计划在占领上海过后直指华中复地南京地区。在上海沦陷以后,南京就直接成为了下一个目标所在。那么这个时候,首先摆在眼前的就是南京防御部署的问题。

在1937年11月15~18日,国民政府连续召开了3次最高国防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绝大多数都要求放弃南京,甚至连当时国民政府聘请的德国高级军事顾问都一致认同这一观点。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心里是想放弃南京的。但是,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而且又是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如果一旦随随便便放弃,就会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合法性构成直接威胁。

要知道,这是在蒋介石经历过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之后,1937年8月国共第二次合作不久。如果这个时候随随便便撤出,国际和国内的舆论压力都会把矛头指向蒋介石,作为当时中国最高统帅的蒋介石面临两难处境。而当时,只有号称“佛系将军”的唐生智站了出来,说出了要守南京的目的和必要性,从而有了象征意义保卫南京的存在。会议结束后,高层达成的结果,南京国民政府机构全部撤出南京转移至重庆,只留守唐生智率领15个建制师和15个团。大多数人都是东拼西凑,只有从凇泸会战退下来元气大伤的35000人算得上精锐,其他的都是杂牌中的杂牌。以上就可以说明,蒋介石就没有打算守南京的意愿。保卫南京是无赖之下,做出的下策。

《首都要塞计划》的防御成摆设,加速南京保卫战的惨败

可以说,国民政府军事高层有很多人才。很早就预测到了一旦中日战争爆发,那么日军进攻上海是华中地区的第一站,其次就是南京。所以早在1935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拟订了《首都要塞计划》,这一计划的具体军事防御战略是:以凇泸地区为作战前沿,以吴福线、锡澄线作为拱卫南京的两道国防战略防线。如果按照《首都要塞计划》的防御部署来看,南京保卫战也不应该在距离南京很近的地方开打,日军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兵临城下,同时南京保卫战也不可能像今天看到的这么惨。1937年11月20日,日军从上海进军南京,不到两周,日军于12月8日就占领了南京外围所有阵地。除行军以外,日军用时不到一个星期,一路上日军完成外围防线的占领没有遇到多大抵抗。足以说明《首都要塞计划》成为了摆设。

孤军奋战,孤立无援

大家在阅读南京沦陷以后发生的惨案历史时,千万不要忘记南京沦陷前,为了保卫南京而牺牲的烈士们。在当时,日军占领了南京城外的制高点以后,已经对南京行成了包围。不管是政治意义还是军事上保卫,南京沦陷已经成为定局。至于大家认为南京惨败中,保卫南京的部队,成千上万成建制的当了俘虏,是后来高层决策失误所导致的。12月8日以后,日军对南京发起了总攻。留守军队先后在雨花台地区与日军进行了火拼,日军与中国守军打的相当惨烈。在没有飞机,没有炮火支援,也没有援军的情况下进行孤军奋战反复争夺,日军在雨花台地区死伤无数。当时南京的雨花台、中华门、光华门地区的争夺可谓真的是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地步。

后来,由于南京城最后一个战略意义的制高点“紫金山”危在旦夕,南京保卫战失去了最后的希望。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南京。

战略意义撤退决策失误,导致惨案的到来。

紫金山面临危机之时,国民革命军最高军事委员会于1937年12月11日,命令南京守城司令唐生智下令撤退。然而,唐生智并没有遵循立刻采取行动。到了第二天(12月12日)下午5点,唐生智紧急召开会议才下令宣布放弃南京,实名突围。在撤退时,由于唐生智下了荒谬的决定,让大部分军队执行渡江突围,可以说当时后勤保障和运输不允许。导致4、5万直接在渡江撤退时死的死,俘的俘。导致渡口老百姓无法正常逃难。从各个点突围的部队由于混乱,大多数在突围过程中,进了日军的口袋,成为了日军的俘虏,顺利从南京地区活着出来的不到5000人。

于1937年12月13日,也就是撤退的第二天,日军蜂拥而入,南京城完全沦陷。也就是在这一天,日军在南京城内疯狂的烧杀掠抢的开始。在77年后,2014年12月13日,国家把12月13号这一天列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综合以上看,小编认为:南京保卫战,为何输的这么惨:根本原因:所谓的南京保卫战,其实是一场象征政治意义的保卫战,蒋介石国民政府高层压根就没打算保卫南京。

蒋介石集团如果真心实意的积极做好战前动员准备,利用《首都要塞计划》进行有效防御,南京保卫战也不至于这样被动挨打。如果国民党上下高层都像衡阳保卫战的方先觉那样孤军血战47天的气魄,我相信南京城被屠杀的百姓会有更多的人免于生灵涂炭。然而没有如果,历史就是历史,告诫后人引以为戒。

7

南京守不住并不意外,因为中日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但南京保卫战败的那么惨?就有多方面因素了,诸如城池不适合防御,战略定位不清晰,决策层意见多有变动,唐生智久疏战阵等等。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一、虎踞龙盘成了兵家死地

在中国古代,南京北有大江,三面环三,虎踞龙盘,是天然的要塞。到了太平天国时期,依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多年顿兵坚城之下。后来曾国荃部队在南京城下三年才取得成功。

(南京地形与南京郊区作战)

到了现代,天上有飞机、水里有军舰、地上有铁路、汽车,后勤运输状态发生根本变化,战争形态与强度也发生根本变化。

当地方军舰进入长江,南京北面就被阻断,整个城市就处在火炮覆盖中;空军可以随时从附近机场或者航母上起飞轰炸;苏南铁路、公路发达,敌方现代化部队运输便捷。

当这些条件向单方面倒的时候,南京能守住基本是不可能的。

二、政治考量过重


(在撤出上海后,中国军队节节抗击,逐步后退)

南京作为首都,不坚守是不可以的。但如何坚守是有争议的。

1.坚守外围,层层抵抗,随着战线整体后撤,弃守南京。

2.留下一两个师的部队坚守一下,给政治上有个交待。

3.精锐主力保卫南京城,坚守一两个月时间(政治影响最好),然后援兵到来决战(理论上可行)。

在最高军事会议上,这些方案都先后被讨论过。最终蒋介石点将唐生智,并选择第三方案。这样子政治上最好交待,如果国际形势变动,更容易取得主动。


(南京保卫战作战序列)

但经过淞沪作战与上海-南京间作战,精锐部队已经疲惫,新的生力军缺乏。守卫南京的部队算当时最能打的,但编制残缺、人员不满、缺乏修整,很难具备长期抵抗日军的能力。

三、选将失败

自从1929年反蒋失败后,唐生智基本告别了军事前沿。多年没有统兵,这次积极表态,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想重掌兵权。

从个人前程上这确实无可厚非。从国家命运上,这就是灾难了。总司令和下面的军长、师长缺乏感情,指挥自然无法做到如臂指使。从后来唐生智的指挥来看,他的作战理念基本停留在北伐战争期间的水平上。


(南京保卫战)

还有就是他的私心。《李宗仁回忆录》记录了这么三件事:

战前:

唐说:“德公,战事演变至此,我们还不肯干一下,也太对不起国家了!”生智此时意态鹰扬,满腹豪气跃然脸上。

战时:

驻在蚌埠、职司保卫津浦路南段的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忽有长途电话给我,说:“唐孟公要我在浦口车站替他预备一列车,这是什么意思呢?恐怕南京沦陷就在旦夕了!”

我说:“孟潇大概预备逃走了吧?”

战后

当南京城郊尚在激战时,李品仙又来电话说,唐孟公已乘车经蚌埠北上,将过徐州转陇海路去武汉。

可见选将的失败。

中日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是南京保卫战失败的根本原因。但如此惨败,与当时最高统帅部不顾军事形势、战略意图不清晰、选将不力有很大的关系。

《历史上的南京之战》

《李宗仁回忆录》

8

南京保卫战国军之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农业国家在面对工业国家时,正面战的硬刚不是上策,注定是凶多吉少。

连续疲于奔命

南京保卫战之前,民国政府才组织了70多万人的淞沪会战,而在日军还未攻克上海之前,日军就命令松井石根向苏州-嘉兴一线以东地区开拔。1937年11月20日,松井石根发现从淞沪战场上撤退下来的国军已经疲惫不堪,于是提议趁势立即攻打南京。他认为,现在国军的抵抗,各阵地均极微弱,如不继续进攻,不仅错失战机,且令对方恢复士气,造成重整其军备的结果,恐难于彻底挫折其战斗意志。于是日本参谋本部同意其攻打民国政府首都南京的提议,并派遣海军作为协同,兵分三路,向南京反动钳形攻势。

(军事法庭上的松井石根)

日军从一开始就企图切断国军的退路,使南京守军处于三面被围,背水一战的窘境。面对日军的来势汹汹,国民政府对于是战是守,意见始终无法统一。此时国军不管是兵员素质还是士气,与淞沪会战时已经判若云泥,有的部队还来不及补充就得立刻开拔上阵,有的部队则拥有大批还没受过训练的新兵,战斗力严重下滑。

最后鉴于南京是民国政府首都和中山陵的所在地,毫不抵抗就直接放弃,有损民族气节,常凯申在11月27日巡视南京城防工事时决定,南京孤城不能守,但是也不能不守。

战略失误

这注定是凶多吉少的守城战,无人敢担责,常凯申只能表示他愿负责死守之责,但其他将领认为统帅不宜守城。而在病中的唐生智则自愿请缨,任命他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守城期限为3个月至1年。

(唐生智)

南京的防御工事分为外围阵地和以城墙为主要依托的复廓阵地。12月5日,20万日军抵达南京外围防线,国军在日军的多兵种的猛烈攻势下,节节败退,外围战略要地相继陷落,已经无法进行全场紧逼式的防御作战,只能退守城内,集中精力做好城墙内的防御战。

12月10日,日军地面部队在劝降无果后,其地面部队在飞机,大炮的火力掩护下,向南京城内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在南京东南方向,因复廓阵地已基本丧失,日军直接进攻城垣,这相当于南京城内的守军在没有缓冲地带下,直接面对日军的炮火。

第83军的第156师增援光华门,通济门的守备,并于城内各要点赶筑准备巷战的预备工事。同时第66军由大水关,燕子矶调入城内,部署于中山门以及玄武门内,准备巷战。另外刚从镇江撤入城内的第103师,第112师负责中山门附近城垣及紫金山阵地的守备。而这种攘外必先安内的战术,是不符合南京地形的制订的作战方案,南京外围多为丘陵和河流,可以充当军事防御的自然屏障,而把主力部队部署在南京孤城里,势必不可坚守。

尽管国军第156师将潜伏城门洞中的少数日军全部歼灭,但在雨花台方向,日军两个师团主力和步,炮,坦克以及航空兵协同攻击下,将国军第88师右翼第一线阵地全部摧毁,国军残部退守第二线阵地。日军攻占芜湖后,国军的后路被切断,已失去与日军周旋的余地。

在国军的殊死抵抗下,日军在紫金山以及其以南地区的进攻毫无进展,只有其右翼部队攻占了国军第2军团防守的杨坊山,银孔山,进至尧化门附近。日军为了让其第16师团便于进攻,并适时切断国军的东退道路,又从正在镇江等船渡江的第13师团中调山田支队,从第16师团右翼加入战斗,向乌龙山,幕府山炮台进攻。日军第10军的第114师团,第6师团主力继续攻击雨花台。国军第88师的第二阵线在日军的优势火力和兵力下被摧毁,守军被迫退守南京城郊的核心阵地。南京守军此时已经是被围得水泄不通,蜷缩在南京城内等待巷战。

摇摆不定

而在是否死守南京的问题上,常凯申也在左右摇摆。12月4日,常凯申在南京对卫戍军队讲话时,还表态要做杀身成仁的决心。而随着国军的败退,撤至南京的部队士气低落,阵地失守时,为避免南京守军被围歼,常凯申于12月11日开始考虑撤退,并转告唐生智,如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而当唐生智经过研讨后,决定于14日开始撤退,但是常凯申第二天又改变主意,称能多坚持一天是一天,并且还期望若能再坚守半月以上,国内外的战局形势若改变,援军或可解南京之围。

不过在12日,南京形势急转直下,日军集结5个师团攻击南京城垣,中华门城门被日军炮火击毁,南京第88师守军撤入城内,南京打开了缺口,潮水般的日军涌入城内,南京失陷已成定局。此时南京城内的逃难居民和散兵拥挤在街道上,城中秩序陷入混乱。唐生智在卫戍司令部召集的会议中,对于是战时退,无人敢发言,于是他只能拿出相机撤退的电令出来,让南京守军撤退和突围。

而原本撤退的时间是12日晚才开始,然而撤退的命令一出,立刻引发了恐慌。自行决定由下关渡江的军,师长,大多在散会后的下午就提前开始撤退。而随着各部队的争先恐后的撤退,出现了踩踏事件,而且船少人多,船只超载,自制木筏而溺亡的人数不在少数。而且日军见到南京守军撤退后,出动船只在江中切断退路。同时出动舰艇,向江面上的国军射击,大约有3千到4千国军士兵在日军江上的枪炮中牺牲,或者被敌舰撞翻坠入江中溺亡,宪兵副司令萧山令即在半渡中阵亡。

而此时,日军已经从南京的中山门,光华门,中华门,水西门等进入南京城内。已渡至江北的国军沿津浦路向徐州方向撤退,撤至江北的卫戍军部队改隶第3战区,南京保卫战基本结束。

综上所述,南京保卫战是日军临时决定突然袭击,而此前国军士兵已经在淞沪会战伤亡惨重,日军是以逸待劳占有战前优势。由于南京守军兵力只有10万余人,在面对日军的20万大军在兵员素质,武器装备,兵力人数上处于劣势。在排兵布阵上侧重于坚守城郊阵地,失去了外围阵地的拱卫后被围困,而之前刻意保留用于围城战的兵力,在坚守意志不坚定的状况下,士气直接溃散,最终兵败如山倒。

而这只是国军在正面战场上的缩影,落后就要挨打,两个不同维度的对手,处于优势的一方可以利用降维打击,将对方击溃。劣势的一方若想有获胜的希望,只能改变规则,用持久战,游击战将对手拖入不对称作战体系,使之优势无法正常发挥并最终拖垮对手。

9

南京保卫战的失败绝对不是作战不利,根本原因在于敌我力量相差太过悬殊,任谁也无力回天!

南京保卫战双方力量对比

淞沪会战末期,日军柳川平助的新编第十军突然在杭州湾登陆,企图从侧后包抄在淞沪战场上的中国军队,形势急转直下。为避免在上海的军队被围歼,中国统帅部在万般无奈之下决定放弃淞沪战场,命令部队向首都南京预设阵地转进。

日第十军在登陆战中未遭中国军队顽强抵抗而损失微小,柳川平助急于扩大战果,不愿意遵守参谋本部划定的作战区域限制令,擅自命令第十军突破作战限制向南京方向追击中国军队。

华中派遣军也趁机强烈向大本营提议攻占南京。经过前线部队与大本营的一番斗争,日军统帅部终于在12月1日正式下达了攻占南京的作战命令。

日本方面军队实力:

承担进攻南京作战任务的主要是日军华中方面军,包括上海派遣军及第十军,另有海军第三舰队配合作战。

日军用于正面进攻南京的部队有:

第十六师团、第九师团、第六师团、第一一四师团及海军第十一战队。

还包括第十三师团的山田支队,第三师团的“ 先遣队 ” ,第一O 一师团的大岛部队。

以上部队共约10万余人。

从南京外围迂回的部队有

第十一师团的天谷支队,第十三师团主力、第五师团国崎支队和第十八师团,共约5万人。

由此可见,日军用于进攻南京的部队共约15万人,而且绝大部分是番号不大于20的日军甲类师团,是日军精锐,战斗力十分强悍。

如果说有不少部队是从淞沪战场撤下了的,遭受到一定损失,那么柳川平助的第十军近10万人马几乎毫发无损的就投入到攻占南京的作战中。

这些部队有坦克大炮,天上有数百架飞机支援,江面上还有第三舰队配合。从实力上全面压倒了中国军队。日军求战心切,气势汹汹!

中国守卫南京的部队实力

淞沪一战,国民政府几乎把全国精锐都调到了上海,与日军在上海残酷厮杀3个多月,70万大军损失过半,此刻,中国统帅部实在无法再集中足够的力量参加南京保卫战。

参加南京保卫战的中国部队账面上有13个师及由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15万人,但是这些部队除了41师、48师是新开来的增援部队外,其他都是刚从上海撤下来的部队,刚刚经历过恶战,损失都很大。淞沪会战后仅仅半个多月南京保卫战就开始了,很多遭受严重损失的部队都没有经过充分的补充。

根据当时南京保卫战总指挥唐生智估计,守卫南京的部队大概只有10万人,而且还有不少是新兵。

在当时,中国海军、空军都已经损失惨重,海军几乎全军覆没,陆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综合来看,日军在部队人数、装备、士气等方面要远远强于中国军队,双方力量相差极为悬殊。在这种条件下,任谁担任南京守城主将都是守不住的。

指挥问题

南京保卫战损失较为惨重,主要问题出在撤退混乱的问题上。

其实谁都知道,南京是守不住的。在保卫南京的作战会议上蒋介石说的很清楚,南京是首都,无论如何也要守一下,否则无法跟全国人民交代,在国际上也会颜面尽失。

当时在座的高级将领没有一人出来附和,最后唐生智站了出来,说他愿意与南京共存亡。对于唐生智的附和,蒋介石是从内心里感动的。

此时的唐生智也许真有过与南京共存亡的想法,他学习了项羽,把南京长江上的船只都撤走了。要知道,南京一旦失守,要撤退只能依靠这些船只。唐生智此举是要激励士兵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但为后来撤退的大混乱埋下了伏笔。

在整个战役中,无论是南京外围的狙击战还是南京城内的保卫战,中国军队打的都非常顽强、有序,给日军以巨大的杀伤。

到12月10日,日军开始进攻南京城墙。蒋介石与次日11日即电令唐生智如无法支持则撤离南京。但是此时的唐生智还没有动摇,没有下达撤退命令。

但是到了12月12日,唐生智却突然决定撤退,而且他自己先撤退了。这个命令下达的非常仓促,而且毫无计划性,撤退方向极不明确。结果,南京守军各部开始了自行突围撤退,数万人马立即陷入了大混乱。

此时的南京已经三面被围,要撤退最好的路线就是南京城背后的长江水路。然而此前大部分渡船已经被调走,一时之间找不到足够的船只,所以到日本海军封锁南京江面时还有不少士兵没有撤退。

也有一部分部队从日军正面突围,但是遭受到了相当的损失。

此战,中国军队损失大概在5万人左右,其中在作战中阵亡的有2万多人,在撤退途中死亡及被日军俘虏后杀害的大概有2万多人,实在是令人惋惜。

12月13日,南京保卫战结束,日军开始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回到问题

南京的沦陷是不可避免的,以当时中国军队的实力是绝对守不住南京的。但是又不得不打,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写照!

南京保卫战最终失败并且遭受到一定的损失,说惨败还谈不上,因为当时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的其他大型战役也基本是这个伤亡比例。

总体而言,中国在南京保卫战中的作战方面并没有出现多大的失误,将士们打的也非常顽强。问题出在撤退的指挥问题上,混乱无序的撤退大大增加了中国军队的伤亡。在这一点上,守城总指挥唐生智是负有主要责任的!

10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12月5日,日军到达南京外围,并与中国守军发生接触。从5日到13日,短短8天时间内,南京的防御阵地就在日军的攻势下土崩瓦解,随后日军进入南京城,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每次提到这段历史,总是让人痛心疾首那么,南京保卫战的失利,到底该归咎于谁呢?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一个月前,即1937年11月,为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刚刚结束,中国军队虽然浴血奋战,但还是不敌日军,上海失守,国军损失惨重,日军进攻南京只是时间问题了。

为了商讨应对之策,蒋介石在总统府连续三天召开了国防部会议,讨论南京的防御问题。出乎蒋介石意料的是,与会的许多高级将领都表达了弃守南京的建议。

李宗仁表示,从战术上讲,南京是个绝地:“敌人可以三面合围,而北面又阻于长江,无路可退。”;白崇禧则提出,应将大军撤出城外,“监视南京,掩护徐州,保留实力,以便机动打击敌人。

其实,李、白二人的建议不无道理,国军新败,士气低落,在加上武器装备丢失大半,此时与来势汹汹的日军硬碰硬,毫无胜算。不如将军队撤出南京,沿长江北上布防,迟滞日军。从军事层面上这样考虑没错,但是,南京是国都所在,如果不放一枪,就将南京拱手让给日寇,这个责任,谁担得起,蒋介石显然不愿担这也责任,于是并没有同意弃守南京的主张。

这时,军委会作战组组长刘斐出来打圆场了:“南京是我国首都所在,不作任何抵抗就放弃,当然不可。 但不应以过多的部队争一城一地的得失,只用象征性的防守,作适当抵抗以后就主动撤退。”这个建议倒是可取,即保存了力量,又对国人有个交代。可问题是,这个象征性的防守谁来负责呢?大家都沉默不语,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个烫手的山芋,接不得。

(白崇禧)

就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会上突然想起了一个声音:“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特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喊出这番豪言壮语的,正是军委会训练总监部总监、警卫执行部主任唐生智。

蒋介石顿时大喜,总算有人肯站出来了,当即任命唐生智担任南京卫戍司令部司令长官,全权负责南京的防卫。

唐生智是何许人也?早在军阀混战时期,唐生智就是拥兵一方的诸侯了,中原大战时期,曾三次反蒋,前两次都被蒋介石打败,最后一次反蒋是在1931年,唐生智以湖南宣抚使名义进军湘南,直逼衡阳,当时正逢“九一八”事变爆发,唐生智在民族大义感召下,为求一致对外,最后还是与蒋携手言和,1935年授衔为陆军一级上将。从唐生智的履历可以看出来,此人军事能力平平,不过尚有民族情怀。

关于唐生智为什么主动要求防守南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唐生智极为迷信,他曾找人算命,说他是“金陵王”,于是他深信南京是他的福地;第二种说法是,当时在会上蒋介石见无人响应,于是数次以目视唐,在蒋介石的暗示下,唐生智才站出来。蒋介石也算的清楚,唐生智资历足够老,又非自己嫡系一派,拉出来背锅最合适不过了。不过,不管是背锅也好,还是迷信也罢,唐生智能够在危难之时站出来,承担防守南京的重任,也算是有一腔爱国之心了。不过,事后证明,他的军事水平和爱国情怀显然不匹配。

(唐生智)

在制定出“短期固守”南京的决策后,蒋介石迅速行动,以南京4个师的守备部队为基础,另外调集了11个师增援南京,这使得南京守城兵力达15个师,共计15万人。不过,据唐生智所说,所谓的15万军队其实只是一个纸面数字,很多部队空缺严重,实际兵力大概只有8万人上下。

12月5日,南京保卫战打响,经过四天激战,日军将战线从南京外围推进到南京城下,此时,南京已经成了一座死城。12月9日,日军大将、“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命攻城日军暂停进攻,派出飞机,向南京城内空投《和平开城劝告文》数千份,并要求中国守军必须于一天内投降,否则日军“将断然开始进攻南京”。

唐生智没有理会日军的劝降书,而是命令中国守军继续抵抗,对此日本方面气急败坏地表示:“唐生智无礼至极,非但在十日正午以前,没有任何回复,反而从十日早晨起,用猛烈的炮火攻击我军,作为酬报。”

为了表示背水一战,绝不放弃,唐生智还命令各部队将长江沿岸的所有船只全部收缴,并命令部分军队负责把守江岸挹江门,以防止有部队和散兵私自后撤、北渡长江,以表示将与南京共存亡。

不过此时蒋介石以发来命令,南京的守城军队可以撤出来,不必做无意义的牺牲。唐生智在会上宣读了蒋介石的撤退命令,并制定了撤退计划。但是国军的将领中很多都是黄埔嫡系,比如王耀武、孙元良、桂永清等,他们中的很多是日后声名赫赫的抗日名将,但是此时却都逃跑心切,想着如何赶紧离开南京,再加上这些人都是天子门生,娇纵跋扈惯了,对唐生智这样一个杂牌军阀的命令根本不放在眼里,因此根本没有按照既定的撤退计划来,而是自己先开溜。

这一跑,南京的防御顿时土崩瓦解,底下士兵根本没有接到明确命令,到底是守还是撤,有的人一看长官跑了,于是也开溜,这样一来,所以的人都向无头苍蝇一样涌向挹江门想渡江回去,即使有真心想抵抗的士兵,也被溃军裹挟而逃,局势一片大乱。由于唐生智之前下令死守,将大部分船只都收缴了,剩余不多的船只,也被长官们征用了,因此士兵们根本没有船过江,小小的挹江门挤进去了数万人,大家争相踩踏,光是被踩死的士兵,就不计其数。

而唐生智也乘坐早已准备好的小火轮过江去了,几天前“死守南京,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壮志豪言,也成了一江春水。

12月13日清晨,日军攻入南京城中,此时中国军队只剩下一些零星抵抗,日军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13日上午10点,日军开始围堵被困在长江边上、无法过江的中国溃军,下午2点,日军突破最后的江边防线,到达南京下关,对江边的中国军民疯狂扫射,大屠杀开始了。

其实,在大溃败之前,中国军队的抵抗还是很顽强的。比如防守雨花台的72军88师,前后阵亡6000多人,88师264旅旅长高致嵩在肉搏战中被日军咬掉了一只耳朵,但依然死战到底,当最后日军冲进阵地时,他命令士兵把手榴弹集中起来,捆成集束手榴弹,全部引爆,和日军同归于尽。仅雨花台一战,88师就阵亡2位旅长,3位团长,全军牺牲过半,不可谓不惨烈。

除了高致嵩外,南京保卫战牺牲的将领还有南京卫戍司令萧山令,第159师代师长罗策群,第88师262旅旅长朱赤等47名高级军官,这些将领死后尸骸无一从南京城中运出。

当然,贪生怕死、毫无战心的也有,比如第71军军长王敬久,在战役后期抛下军队独自逃跑,导致军心大乱,防御崩溃,这样的将领也绝不在少数。

那么,南京保卫战的惨败到底该谁负责呢?

第一人选当然是唐生智了,他主管南京防卫工作,却在关键时候自身逃跑,不管十几万人的死活。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唐生智其实是背了黑锅的,他有制定过撤退计划,无奈那些中央军将领不服从他的调遣,擅自逃离,这才引发了大崩溃。而这些中央级将领回去之后,并没有收到蒋介石的责罚,只是因为他们是嫡系,蒋介石需要他们。因此,南京保卫战的惨败,并不只归咎于某个人,而应该是整个国民党集团,里面派系林立,各自为自己的利益打算,从根上就烂掉了。当然,国军里不乏有热血报国的将军,顽强抵抗的士兵,但还是敌不过组织严密的团体,这就是南京保卫战为什么惨败的原因,也是最终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