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成都人对于回锅肉的钟爱由来已久,那么正宗的回锅肉到底是怎么做

成都人对于回锅肉的钟爱由来已久,那么正宗的回锅肉到底是怎么做

2020-07-22 04:59阅读(79)

成都人对于回锅肉的钟爱由来已久,那么正宗的回锅肉到底是怎么做的?:其实在川渝两地的家常菜当中,回锅肉都是占有很深的地位的。最早有记载的回锅肉记录在川蜀

1

其实在川渝两地的家常菜当中,回锅肉都是占有很深的地位的。

最早有记载的回锅肉记录在川蜀,北宋时期的“油爆肉”,明宋翊在《竹屿房杂部》载:“油爆肉,取熟肉细切脍,投热油中爆香,以少酱油、酒浇,加花椒、葱,宜和生竹笋丝、茭白丝同爆之”,几乎跟现代回锅肉炒法无二。

现在只要你去川菜馆吃饭,其它地方我不敢说,但川渝两地,绝对点击率最高的最火爆的就是回锅肉。

甚至于很多时候,兄弟几个随意去小饭馆吃午饭晚饭,评价这家店厨师手艺是不是过关,就看他家的回锅肉了。

回锅肉不难炒,但要想炒得够好,够能把人第二次哄到店里来再点一次回锅肉,还是需要技术滴!

川渝家庭中,能炒回锅肉的很常见,差别也仅在细微之处,比如翘头(重庆管一道菜里除了主材外的配菜叫翘头)不同,或有些加泡姜泡海椒,有些加渣海椒,有些会加点豆豉,但几乎人人都会加的那是郫县豆瓣。

要说油爆肉怎么彻底脱胎而成回锅肉,那就是咸丰年间郫县豆瓣在四川开宗立户的时候,因为郫县豆瓣的加入极大的提升了回锅肉的口感,才使得回锅肉成为川菜家常菜之王。

我今天就介绍一下重庆比较传统的回锅肉做法。成渝一家亲,巴不离蜀,蜀不离巴,炒法跟成都的也基本上相同。

选一块好肉,肥瘦相连坐臀肉(也叫二刀),这个部位的做回锅肉最好。冷水下锅,加姜片煮开,一般是把污沫煮出来后,打干净沫再大火15分钟,然后关火焖15分钟,等肉冷了之后捞出切片,回锅肉切片不能太厚,薄一点更好爆油;

青椒,蒜苗洗好切好备用。热锅下菜籽油和猪油的混合,中火烧到五成热,倒入切好的肉片煸炒,我们管这个叫爆灯盏窝,也就是把肥肉的油逼出来,使得肉片微微卷起呈灯盏窝状;

把爆卷的肉推到锅旁,转小火放拍碎的大蒜、郫县豆瓣一勺、白糖少许、下青椒,和肉片翻炒,加生抽上色,再加大半勺甜面酱,炒香后下蒜苗断生就可以起锅了。传统回锅肉有种香辣中带回甜的口感,诀窍就来源于甜面酱。

回锅肉只有炒到肉片微微卷起,口感处于润与脆之间,肉片看起来如古时候秉烛点灯的灯盏,才算完美,因为郫县豆瓣和甜面酱的缘故,回锅肉的色泽红亮,口感滋糯不腻。

至于翘头,我个人来说习惯青椒和蒜苗,这个不特定,你可以选择更多的搭配,什么胡萝卜啊,包包白啊,豆腐干啊、仔姜等等等等,如果你还担心太油,在爆油完毕后,可以适当将锅中的油舀一些出来,用来炒青菜也是相当美味的。

2

成都人对于回锅肉的钟爱由来已久,那么正宗的回锅肉到底是怎么做的?

回锅肉可以说是川菜中一道名震古今,远近驰名的美味佳肴!非常好吃,咸鲜适口,十里飘香。

题主问的正宗的回锅肉到底是怎么做的?这就要谈一谈“正宗”二字怎么理解!我认为只要是用回锅肉材料相关食材,相关烹饪方式制作的回锅肉那都是正宗的回锅肉,因为没有哪一个地方有规定,炒回锅肉只能用二刀肉,必须要用蒜苗!因为经过无数年的发展,改进,因地制宜,回锅肉的菜式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比如《蒜苗回锅肉》,《莲白回锅肉》,《锅盔回锅肉》,《二荆条回锅肉》,《仔姜回锅肉》,《粑粑回锅肉》等!不管食材怎么变,我认为只要吃出来是回锅肉的感觉,足够的香气,足够的好吃就是正宗的回锅肉。这个才能充分体现出我们川菜不拘于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

还有值得提到的就是,回锅肉的黄金搭档郫县豆瓣酱!制作美味的回锅肉,郫县豆瓣酱就显得尤为重要,豆瓣酱可以上色上味作用多多。另外,做回锅肉的猪肉最好是带猪皮的肥肉。

有一位达人说的非常对,回锅肉是一道家家户户都会做的菜,非常好做的一道菜,很简单,想要做失败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制作回锅肉只要有肥肉,豆瓣酱,酱油就可以搞定。而这些东西家家户户都有!

《蒜苗回锅肉》

  1. 二刀肉半斤,洗净,刮一刮猪毛,放进锅里煮,放少许料酒,大葱,花椒,老姜片使劲煮,筷子插穿就出锅放凉,切薄片。
  2. 蒜苗8颗,去掉异物,洗净,切段。
  3. 老姜切末。
  4. 热锅放少许食用油,下二刀肉片,中小火慢慢熬,煸炒出多余的猪油。(这个地方看个人喜欢肉肥一点还是喜欢肉干一点)
  5. 控出多余的猪油,放适量的郫县豆瓣酱,花椒颗粒,姜末炒香,在跟肉一起炒。
  6. 下适量的酱油,少许的老抽,一点点糖炒均匀。
  7. 下蒜苗段炒均匀,撒些盐,鸡精炒均匀出锅装盘!

《二荆条回锅肉》

  1. 二刀肉半斤,洗净,刮一刮猪毛,放进锅里煮,放少许料酒,大葱,花椒,老姜片使劲煮,筷子插穿就出锅放凉,切薄片。
  2. 二荆条适量切滚刀条。姜切末。
  3. 热锅放少许食用油,下二刀肉片,中小火慢慢熬,煸炒出多余的猪油。(这个地方看个人喜欢肉肥一点还是喜欢肉干一点)
  4. 将二刀肉出锅,控出多余的猪油,留适量的底油,放适量的郫县豆瓣酱,花椒颗粒,姜末炒香,下二荆条煸炒,炒老一点炒生一点都可以!
  5. 再把二刀肉下锅一起炒,来点酱油,一点点糖炒均匀。
  6. 撒点盐巴,鸡精炒均匀,出锅装盘即可!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回锅肉的要求不高,做法简单,味道好吃,这样才能深入百姓家,受到男女老少的一致好评。

以上都是个人见解,如有意见请评论留言指导!喜欢的朋友们点击右上角关注键,关注我哈!顺便点个赞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3

回锅肉是名气最大的家常川菜,起因于这些年以江湖菜的身份,作为川菜代言,推向全国,不知道的很少。

好在这道菜在推广过程中,不像其他的菜那样被过度包装,基本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只是调料用的多一些,过分强调了一些地方调味品。

这道菜的精髓,只是两样,肉和蒜白,就是大蒜苗的茎部。肉要“二刀肉”,“猪座板”去了尾巴根的那刀肉。就是后臀去了臀尖再割下的那块肉。这块肉不多得,就有改良,用五花肉。这样未尝不可,五花肉有层次,炒制时也可以出现“盏窝”形状,不算越规矩。
回锅肉原始的味道不在麻辣,突出蒜香肉香,大火热锅爆香出来的大肉焦香。理解到这程度,做起来就知道从哪下手了。先是大块二刀肉整体冒熟,筷子勉强能插进肉皮为算。捞出晾凉切薄片,厚薄以炒锅里受热卷缩成盏窝为度。蒜白斜刀切段,郫县豆瓣酱,生抽。炒制顺序是:①先炒肉片到部分有焦黄色,铲起再炒豆瓣酱出红色,在下蒜白炒到断生下肉片,给生抽,沿锅边泚点冒肉汤,汁干出锅。

4

川菜之首,看一下回锅肉吧。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98134471940768270, \"media_id\": 1571153774279682, \"vname\": \"\u56de\u9505\u8089.mp4\

5

回锅肉就是川人的乡恋和乡愁。71年支边到云南,在松山的一个街子供销社馆子里,有一四川老人,专门炒回锅肉和宫爆肉,其实都是一样的。煮好的肥肉切成片,锅里放点油,放几个干辣椒,肉下锅,再放上青椒莲白(卷心菜),放点盐,起锅就成了他心目中的回锅肉和宫爆肉。

他是远征军的一个炮兵,在松山打散后,在当地找个女人落户,就再也没回过老家。十多岁出来当兵,我想也没自己炒过,母亲炒的家常回锅肉,就成了他心中永远的念想。

川人为什么家家都会做回锅肉,我想也是穷的原因,有钱了,买二三斤回家,冬天用萝卜,夏天用冬瓜,把肉煮熟捞起,萝卜冬瓜下锅。用自家做的豆瓣酱,下锅一炒即成。全家人眼巴巴的望着一碗香喷喷的回锅肉,一起动手,川人叫开整,一会儿就抢光。蒜苗回锅最传统正宗,也是我的最爱,一片肥肉夹起蒜苗,我认为是最香最可口。世上再好的东西天天吃都会腻,唯独回锅肉可以天天吃。儿子在国外,回锅肉也是他的最爱。

只是现在川菜中高档餐厅把川菜代表最精华的几样都排斥了,回锅肉,盐煎肉,鱼香肉丝,宫爆肉丁,水煮肉片等,因为不上档次,价格又不能订得太高,就是有,也不如民间的做得好,俗话说高手在民间。除回锅肉外,普通家庭第二道菜就是连锅子了,用料和回锅肉一样,肉煮熟切成片,放进萝卜或冬瓜汤里,用家豆瓣酱沾着吃,全家人就这道菜,比回锅肉更简单撇脱,这就是贫困年代四川普通家庭叫的打牙祭……回到那个年代,那肉才叫香,这就是舌尖上的记忆,铭记在灵魂里……

6

回锅肉对于四川人民,那可能等同于炸酱面对于北京人民,胡辣汤对于河南人民那样的一种热爱。

据说回锅肉啊,最开始就是起源于四川农村地区,有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叫做回锅肉,其实所谓“回锅”就是再重新放放到锅里炒一炒,再次烹饪一下。回锅肉一直被吃货们认为是川菜之首,成品的火锅肉肥而不腻,口味独特,色泽红亮,是下饭的首选。

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咱们的回锅肉,到底怎么做才好吃。

首先是选肉,回锅肉中的肉用的是五花肉,带皮的最好,这样做出来的肉香,而且皮焦黄也比较好吃。

1, 将买来的猪肉下锅,放入葱段,姜片,黄酒和花椒煮开,煮到八成熟,捞出放凉后切成薄片

2, 锅中加入食用油烧热,放入辣椒,较小和葱姜爆香,然后放入五花肉炒到肉片变透明

3, 将肉片盛出,用剩下的油煸炒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再将五花肉重新放到锅中煸炒,加入适量的料酒,糖和盐调味。做好以后盛出即可

做回锅肉啊,有这么几个窍门,喜欢的朋友可以记一下,这样下次做出来的回锅肉更好吃。

1, 在煮肉的时候,可以提前在锅里放一些生姜,大蒜,花椒这种调味品,等到水开,汤的味道浓了以后,再放入猪肉,这样可以煮出肉香。

2, 切肉的时候,要等到肉凉了以后再切,这样切出来的肉片比较整齐,炒出来也就更好看。

3, 再炒肉片的时候,豆瓣酱出红油和下入肉片的时间一定要间隔短,这样才有充分的时间让肉吸收豆瓣酱的味道和颜色。做出来更好吃。

4, 如果豆瓣酱的颜色觉得不够深,可以再加一些甜面酱或者生抽来增色,也可以再加一些料酒来增加香味。

关注蓝猪坊,学做回锅肉

7

猪肉是我们最主要的肉类营养来源之一,不同的部位有着多种多样的吃法,各地菜系、小吃当中,以猪肉为主料的美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不过猪肉虽然美味,但如果烹制不得法的话,还是会有异味、肥腻、口感差等问题出现。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回锅肉,就是在猪肉菜肴中最受欢迎的做法之一,特点是肥而不腻、色泽诱人、浓香下饭,下面我们进入这次的解答内容。

导读:正宗的回锅肉到底是怎么做的?

回锅肉是川菜的代表菜之一,在2018年发布的“中国菜”当中,回锅肉被列为“四川十大经典名菜”之一,在民间也有“过门香”的别称。回锅肉的起源难以追溯,但可以确认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在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载的“爆肉”,基本上就是回锅肉的雏形。不过直到清朝咸丰年间,川菜的“灵魂调料”郫县豆瓣酱才被创造出来,回锅肉算是终于遇到了命中注定的“良配”,确定成了如今的味道。

回锅肉的用料和烹饪技法并不复杂,“回锅”一词指的是基础的烹饪术语,也就是重新烹饪已熟的食材,简而言之就是先将猪肉煮至断生,然后改切薄片,最后入锅煸炒就好了。但是就在这种家常的选料和简单的制作过程当中,有着非常多的关键点和细节,这些条件直接影响一道回锅肉是否正宗、美味。比如:到底选什么部位的肉、关键的调味料有哪些、不同阶段的烹饪火候控制到什么程度等等,下面我们先来就关键点进行详细解答,然后再分享一下具体的做法流程和细节。

回锅肉的制作关键

1、食材的选择

⑴猪肉部位

回锅肉的特点之一是肥而不腻、香而不柴,所以正宗回锅肉的做法当中,是一定会选择“二刀肉”这个部位来制作的。“二刀肉”的说法多见于川贵地区,以前在这些地方杀猪分肉的时候,往往第一刀是旋掉猪尾巴,而第二刀就是切掉猪臀和后腿交接上的一块肉。这块肥瘦比例大约4:6的第二刀猪肉,就是正宗回锅肉的原料了,它的肥瘦和瘦肉结合紧密、不易分离。

当然如果要更为讲究、细致的话,那可能还得是用成华猪的“二刀肉”,肌内脂肪在8%左右,炒出来更加丰腴醇香。而现在的普通肉猪只有大约1%到4%,其实这也是很多人慢慢觉得现在的猪肉不那么香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实在不好买到二刀肉的话,上好的五花肉是首选的替代部位)

②配菜选择:

其实时至今日,回锅肉作为川菜的代表之一,可以说已经走向了全世界,很多家庭厨房中也开始有了自己口味的回锅肉做法。所以这个可以选择的配菜就非常多了,比如:莲白、仔姜、青椒、韭菜都不错,但是说到“正宗”二字,那么还得非蒜苗莫属

蒜苗清香中带有一丝辛辣,而且新鲜蒜苗多汁又清甜,可以在起到提味、解腻作用的同时又不抢肉的香味。不过蒜苗这种食材不宜久炒,入锅之后简单翻炒几下,颜色略微变深、初步断生就可以盛出装盘了。

2、猪肉的一次入锅

“回锅”指的就是烹制已熟的食材,所以猪肉是肯定需要先煮熟的,但是水煮猪肉和后续的处理也有一些注意点。

⑴火候:一般建议猪肉冷水下锅煮制7到8分熟就足够了,但这个煮的时间长短难有断言,因为受到肉块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很大,薄一些自然煮的快,厚一些肯定煮的就慢。所以我们以筷子能穿透瘦肉部分最厚的地方而不见血水为准,1斤重的二刀肉煮到15分钟之后就可以尝试能不能达到这个标准,最多不要煮超过半小时,如果煮的太久了,肉汁和油脂就会有比较显著的流失,那么最后炒出来的回锅肉就会发柴、变干。

⑵去腥:煮肉的时候需要下一些姜片、葱段、料酒之类的去腥,回锅肉的味型里面虽然没有麻,但是我们在煮肉的时候最好可以放入几粒干花椒,可以有效的帮助去除、抑制猪肉的腥味。而且水开之后要捞掉浮沫,避免重新粘连、附着在猪肉上面,会影响菜肴最终的卖相和滋味。

⑶切片煮好的猪肉过凉水降温,然后再进行切片。其一是降温之后切片比较方便操作,其二是温度降下来了,肉汁才会重新回到猪肉中去,趁热切会流出来浪费掉,还可能在下锅炒的时候迸油飞溅。肉片切大约两毫米的厚度,太厚了就比较容易油腻,太薄的话煸炒之后容易碎。

3、猪肉的“回锅”

猪肉初步煮熟、切片之后,就终于要迎来“回锅”的步骤了,在这里同样有一些关键点和细节。

⑴少放油:二刀肉本身肥肉的比例就相对较高,在煸炒的时候这些油脂就会“吐”出来,所以我们炒锅中无需放太多的油。而且一开始以中小火进行煸炒就足够了,火力太猛会导致水分蒸发太多、油脂流失太快,炒出来的肉就干了。

⑵“灯盏窝”:判断二刀肉在锅中被煸炒到了合适的程度,有一个明显的“信号”,那就是肉片呈现卷曲的“灯盏窝”形态,炒到这个程度就可以开始调味、上色了。(为了正确的呈现“灯盏窝”,所以肉片一定要切2毫米左右的均匀薄厚程度)

⑶及时出锅:调味完成之后下蒜苗,蒜苗的翻炒时间也就10到15秒足以,变色、断生立刻盛出,如果蒜苗炒老了的话,那一抹“画龙点睛”的清香和清甜就没有了。

以上就是回锅肉制作过程中的需要掌握的关键点,这道菜往简单了说就是煮肉、切片、炒肉的流程,但是真要做的好吃,还是需要关注更多细节的,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细致的全流程操作来了解一下。

回锅肉的实际烹饪操作

回锅肉的做法多样,这次我们就尽量以正宗的方式来做,不过大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家常性质的改动,下面进入烹饪环节。

第一步:准备材料

主料:二刀肉1斤、蒜苗150克

辅料:葱、姜、蒜、花椒粒、食用油适量

调料:甜面酱4克、生抽5毫升、豆豉6粒、郫县豆瓣酱5克、白糖0.5克、香醋几滴。

第二步:食材处理

①生姜切片、大葱切段、大蒜切片,蒜苗摘洗去掉老叶之后用刀背拍一下根部,斜切成段备用。

②4克甜面酱放入小碗里,用5毫升生抽将其搅拌均匀,充分澥开之后备用。

③猪肉冷水下锅,加姜片、葱段、料酒和花椒水煮,大火烧开之后煮15到20分钟左右,筷子穿透没有血就取出降温,然后改切成2毫米的薄片。

第三步:开始制作

①炒锅烧热之后下少许油润锅,然后下肉片中小火翻炒大约1分半左右,直到肉片开始卷曲呈现“灯盏窝”的形态。

②肉片卷曲、出油之后,下豆豉炒出香味,然后下豆瓣酱5克小火炒出红油,肉片上色之后将准备好的姜片和蒜片下锅翻炒。

③中火炒香、炒匀之后,把用生抽调和好的甜面酱淋入锅中,炒出香味之后捏一点点白糖提鲜,从锅边撒几滴香醋提味增香。

④最后将火力调制中火以上,蒜苗入锅翻炒10到15秒左右,炒到蒜苗断生即可盛出装盘。

》回锅肉的答疑解惑

问:“灯盏窝”是怎么形成的?

:猪肉炒成“灯盏窝”这个形态有两个关键因素,首先是猪肉要带皮,其次是猪肉要切的够薄。在炒制受热的时候,肉皮的卷曲程度要比肥肉和瘦肉都大,所以只要猪肉切的足够薄,那么过度卷曲的肉皮就会“裹挟”着肥肉形成一个卷曲的“兜状”,也就是俗称的“灯盏窝”了。

问:为什么要加甜面酱?

:甜面酱本身不算是传统川菜会使用的酱料,所以在这个做法当中可能会有所争议,但是以现在的口味来说,回锅肉中稍微加一点甜面酱是很不错的。甜面酱可以增香去腻,加上少许生抽澥开不容易焦糊,能够增添一些浓郁的酱香味,让成菜口感更加柔和一些。在没有郫县豆瓣酱发明出来的时候,回锅肉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甜面酱要不要加,就因人而异了。

》回锅肉做法的技术总结

1、回锅肉所用的部位,首选是二刀肉,其次是五花肉,再次是前夹肉,总之就是要肌间脂肪相对比较高的部位,炒出来才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

2、如果对于猪的腥臊味特别的敏感,那么也可以在水煮之前将锅干烧,然后把肉块猪皮向下放进去烙皮,高温会灼烧掉猪毛和毛囊汗腺,刷洗干净之后异味就去除的更彻底了。

3、猪肉煮至7到8分熟就足够了,而且切记整块煮,可以保留更多的肉香和肉汁。煮好的肉要降温之后再切,更好操作,也更加安全。

4、回锅肉的配菜首选使用蒜苗,如果实在不好买到的话,那么青椒、莲白、韭菜之类的也不错。

5、猪肉翻炒的时候先开中小火,将其煸炒到卷曲、渗出油脂的程度,如果比较怕油腻的话,可以将炒出来的油沥掉一部分。

6、豆豉、生抽和各种酱料都是有盐分的,所以就无需额外放盐了。甜面酱要少许生抽澥开,豆瓣酱入锅的时候要短暂离火或者改小火,避免酱料焦糊。

结语

回锅肉的雏形虽然诞生很早,但是在那个时候甚至连郫县豆瓣酱都还没有,所以回锅肉的“正宗”模样也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对于这种极受欢迎的下饭菜来说,只要吃的人觉得美味,那么它就是“正宗”的,我们现在吃到的几乎所有菜肴都是这么一步步演变过来的。所以在制作的时候也不必过分拘泥于形式,有道是“食无定味,适口者诊”,大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来烹制自己心目中的“正宗回锅肉”

那么以上就是这次关于回锅肉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有所帮助的话,恳请帮忙转发和收藏!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8

第一选肉:必须是二刀坐墩肉,豆瓣必须是郫县豆瓣(推荐鹃城或者川佬汇),有一味调料被忽视但是很重要:面酱。程序:第一步煮肉,口感好的回锅肉必须煮透。第二步:煸肉时候下老姜籽,花椒。肉是灯展窝的时候下豆瓣和面酱,一定要炒熟再汇肉。下蔬菜,断生起锅。

9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回锅肉,是中国川菜中一种烹调猪肉的传统菜式,川西地区还称之为熬锅肉。回锅肉的特点是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回锅肉作为一道传统川菜,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川菜考级经常用回锅肉作为首选菜肴。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四川家家户户都能制作,加点豆豉,真的超级美味!回锅肉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之功效,但回锅肉中所用的猪肉油脂含量高,甜面酱及豆瓣酱均含钠,故高血压患者不宜多吃。回锅肉可以和蒜苗、青椒、莲白回锅,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一一介绍一下!

蒜苗回锅肉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蒜苗回锅肉是四川省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川菜系。此菜鲜香而辣美味可口,色香味俱佳。主要原料有猪肉、蒜苗等。先炒回锅肉再放入蒜苗合炒,最后加入酱油即可。蒜苗回锅肉在四川家家户户都会做,开胃下饭,也是餐馆出现率最高的一道菜!

青椒回锅肉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青椒回锅肉是一道传统的四川家常菜。是以青椒、五花肉、酱油、郫县豆瓣酱、糖、盐、葱段、姜片、蒜末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因为地域口味的不同,也是做法不一。做法简单,香气浓郁,肥而不腻。且具有提供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的功效。鲜香美味,值得你拥有!

莲白回锅肉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莲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蔬菜,价格便宜,但是味道好,营养价值也高,莲白回锅肉是一道很家常的菜,对于不喜欢吃蒜苗、青椒的人来说,选一道莲白回锅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回锅肉中的回锅,大家可从字面意思看出,要经过两次烹饪才可做出。的确,回锅肉最大的特征便是先煮再炒,这也是四川地区最普遍的做法。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回锅肉的制作方法,让你在家可也以轻松烹饪这道经典的下饭菜肴。

回锅肉

主料:五花肉

辅料:青蒜

调料:食用油、酱油、料酒、糖、花椒、葱、姜、蒜、豆瓣酱

做法: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1.将一块带皮的五花肉冷水下锅,加入黄酒、葱段、姜片、花椒煮至九成熟,捞出后晾凉

2.把准备好的青蒜拍一下,切段备用

3.准备好姜、蒜、葱备用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4.把煮好的五花肉切成片备用

5.热锅倒油,放入干辣椒、花椒、葱、姜煸炒出香味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6.把切好的五花肉下锅,炒至变色

7.倒入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

8.加酱油、少许糖继续翻炒

9.最后放入青蒜,炒一会即可出锅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10

准备五花肉250克,生姜一块,小葱2棵,料酒一勺,八角2个,香叶3片,桂皮一小段,酱油2勺,蒜子2瓣,花椒10粒,干辣椒4个,郫县豆瓣酱一大勺,蒜苗5棵。

起锅烧水,将五花肉冷水入锅,将切好的姜片放入锅中。小葱打好结连同酱油一起入锅。加入少许盐和八角桂皮香叶大火一同煮至20分钟,转小火在煮10分钟捞出放入盘中备用。

将煮好的五花肉切薄片,起锅放入少许食用油油,将切好的五花肉放入锅中煸炒出油呈蜂窝状放入花椒,干辣椒段,加入郫县豆瓣酱(没有豆瓣酱老干妈也行)翻炒出香味,再放入切好的蒜苗,加入少量食盐,翻炒均匀。再淋上少许味极鲜翻炒几下,出锅,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