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在超市,孩子看到一本绘本很喜欢,哭闹着要买,但是价格比网站贵很多,你会怎么做?

在超市,孩子看到一本绘本很喜欢,哭闹着要买,但是价格比网站贵很多,你会怎么做?

2020-11-02 23:08阅读(61)

在超市,孩子看到一本绘本很喜欢,哭闹着要买,但是价格比网站贵很多,你会怎么做?:首先,如果孩子哭闹着要买的东西,不是玩具而是绘本。家长应该高兴的是,孩

1
首先,如果孩子哭闹着要买的东西,不是玩具而是绘本。家长应该高兴的是,孩子不是单纯想要玩,他还是偏向于爱学习的。现在购物都是非常的方便,而且超市里的东西一般比网上买的要贵。久而久之,大人们养成一个习惯,要什么东西都上网选购,不但便利而且便宜,但是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是我的话,只要不是贵出网上的价格特别多,我还是会选择买给孩子。买之前,我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做出一些适当的言语上的沟通。比如说贵了20块钱,我当然会心痛了。就跟孩子说你现在买贵这本书贵20块钱,本来还可以买大概多少本其他的书,然后让他自己学会衡量,学会货比三家。有一个问题人们一直忽视,就是现在买以及回家后网上买,等待几天之后给孩子带来心理的满足感是不一样的。有可能他在超市看到这本书是特别喜欢,然而当他听你的话,回家等你网上买了几天之后才收到这本书,对一个大人而言,可能是省了10块钱或20块钱,但对一个孩子来说,他最想买的东西已经在超市里,那种心情在不能买的时候,已经被扼杀掉了。就跟最近一篇很热门的文章,一个女人买了59块钱一斤的樱桃给孩子,之后回到家,她老公想跟她离婚。我挺同情这个孩子的,他爸是认为这59块钱一斤的樱桃,买成书还能学习,吃进肚子里就没有了。可是对孩子而言,这樱桃能带给他心里莫大的幸福感,以及他会长久记住。父母对他的爱,包括这件事,而不是带着功利目的的:你要好好学习。【格格亲子共读,让孩子形成一生的读书习惯。 宽度看到全世界,广度看到五千年! 让你建立起系统的亲子共读体系!如有任何亲子共读问题,请给格格留言】

2

说真的,我家姐姐经常这么干。她有时候在家无聊了,就会跟我商量,我们去xx超市去看会书吧,如果不忙,我也会满足她的需求,而在超市,她看到自己喜欢的书了,就会要求买下来,而她看上的书是一点儿折扣也没有的。

姐姐在四岁多的时候,她到超市看到喜欢的书,要求买,我基本上都满足了。记得有次她看到一本儿童百科全书,实体店一分都不打折,要138元,而网上可以便宜一半,讲真,我有些舍不得。但是我看着孩子对里面星球内容的爱不释手,也就狠了狠心,买了下来。孩子别提多高兴了,回来一连几天都看这本书,甚至还从书里了解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和很多动物。我也可以在网上买,但过了两天孩子可能也没有那么想要了。就像我们买衣服一样,一开始觉得好看就想买,可是如果没买,过了那个兴趣点,也就算了。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保护他们的求知欲望更重要。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在求知识的路上,即使多付出一些,也是值得的。

姐姐五岁多的时候,看了些儿童绘本,有关金钱方面的知识,我就跟她探讨怎么使用金钱的问题。后来有次她在超市又看到一套系列书,她也很喜欢。但是没想到她悄悄对我说:“妈妈,你看网上有没有这些书,如果网上有的话,又便宜的话,你帮我买吧。”我当时非常的感动,因为孩子明白了什么是合理安排,即使喜欢,也可以等待。

姐姐现在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阅读是她一直都喜欢的事,有时候她在实体店看上一本她喜欢的书,即使价格比网上高一些,我也会给她买,毕竟我们除了考虑金钱,也应该考虑时间成本不是吗?

我是小羽妈咪爱baby,一个关注孩子成长的育婴师,热爱生活的两孩妈妈!

3

帮助孩子在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自己的欲望的时候,学会如何建立健康完善的“取舍”习惯,是非常教育孩子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心理学上有即时倾向和延迟满足这两个概念,比如小孩要绘本这个现象非常普通,如果父母 每次都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孩子的自制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会降低孩子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而延迟满足的概念,是起源于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在位于斯坦福大学一所幼儿园做的著名实验。实验证明如果孩子在四五岁时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那么他在长大以后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人生可能更精彩。

很多父母,也是要让孩子知道,凡事得来皆不容易,要得到一样东西,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取。

对于这两个概念,我觉得都有它的道理所在。但我不认同,现在很多父母我觉得延迟满足一定比即时倾向要好,都奉为育儿法宝和养育利器。我觉得凡事都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境来做出适当的处理,才是最优的解决方法。

回到题主的问题,有不少作者也用了延迟满足这个概念,说应该不能立马满足孩子的需求,或者按照年龄来区分。我不是很认同这个观点。

我觉得题主的问题,是过于担心即时倾向满足孩子的需要会让孩子养成坏习惯,而将这种焦虑转移到绘本贵的份上。如果孩子尚小,在书店看到的绘本,当时兴趣盎然非常想看,你却因为比网络上贵一点点而用买零食等其他方式转移注意力,再上网买回来给他看。 试想一下,亏掉的是谁?

费上心思哄孩子去买零食吃,也得花钱,而且等你从网络上把书买回来,孩子当时萌发出来的兴趣可能早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观察孩子当时的行为,判断他的内心是不是真的对绘本感兴趣,毕竟孩子在萌发自我意识的时候,对眼前这个世界是充满好奇的,他们可能是随口说说,也可能是真的发现一片的兴趣天空。

可以说,照搬概念理论,而忽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才是犯下致命的教育失误。

作为一名父母,如果你看见孩子对着绘本两眼发光,兴趣跃然纸上,你却担心多花几块钱,或者被延迟满足冲昏了头脑,那你错失的,有可能是孩子未来天赋的开启之门。

4


这其实是一个即时满足,还是延迟满足的问题。

对于四岁以下的孩子,如果在超市孩子看到喜欢的绘本,我倾向于给他买。毕竟一本绘本顶多百八十块吧,价格比网站贵,能贵多少?孩子看到喜欢,家长大可掏钱买下。回去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本绘本,相信孩子一定会带着愉快的心情沉浸在绘本的故事当中。

大人去超市、商场也有冲动消费的时候。买每样东西,你都会在网上先去比价吗?是不是也会有看到喜欢的东西,立刻马上就想拿下的时候呢?况且绘本多少还具有教育意义,孩子爱读绘本,想买绘本,总归是一件好事情。

对于四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必须在恰当的时候教会ta的一件事:延迟满足。懂得延迟满足的孩子,会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这其实是关于孩子自制力的一个培养。

心理学上曾经有个很有名的“延迟满足实验”。 实验中,实验者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棉花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延迟满足能力越强,更容易取得成功。

所以如果你的宝宝已经4+了,这绝对是一个很好的进行延迟满足能力培养的机会。可以试着告诉孩子,如果在超市买,我们只可以买这一本。如果回家后用手机购买,除了这本绘本,妈妈还可以再多奖励一样你喜欢的绘本。

不要因为害怕孩子伤心而从不拒绝孩子的要求。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他将受益终生。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5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尤其是对我这种理财意识很强的爸爸来说,确实是个小小的挑战,我们家姐姐也出现过多次这样的情况,分享一下我们家的做法吧。

我们在姐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她读绘本,每天晚上会给她讲绘本故事,慢慢的孩子喜欢上了这些五颜六色、图案卡通童书,不过8、9年前姐姐才3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在网上买图书的习惯还没有养成,更多是去超市、新华书店选购图书,有时候姐姐被某些童书的封面吸引住了,会停下来翻看,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主动问孩子,想要这本书吗?如果回答要,那我们基本上都会将孩子选的图书放入购物篮去结账,极少出现争执的情况,因为在我们看来,孩子喜欢看书,是值得鼓励的。

到2011年之后,开始习惯在京东上面买各种物品了,也包括各类图书,我们仍然会去书店和超市,孩子看到喜欢的图书,会跟我们提出来购买的要求,这种时候,我会跟孩子商量,网上买会更便宜一些,爸爸在网上给你买好吗?过两天就能收到了。这种时候,孩子一般是通情达理的,但偶尔也会有闹情绪的时候,那我基本上会进行让步,当时就给她买了,因为一本书便宜的也就2、30左右,贵一点的5、60,即便网上能打折,也就6-8折左右,便宜十几元,但是如果因为为了省这点钱,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和情绪,我觉得是得不偿失的,不如多花这点钱,让孩子有满足感,还能够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挺值得的。

孩子再大一点之后,因为我会有意识的给孩子进行财商方面的训练,让孩子自己进行零花钱的管理,也会训练她学会比价和进行购买决策,慢慢的孩子在有购买需求的时候,会跟我商量,网上买是不是更便宜啊?那我当场用APP扫码看一下,然后告诉她,网上的便宜多少钱,现在下单,下午或者明天就能收到了,孩子基本上都能很愉快的接受了。??

现在孩子大了,我送给她一个Kindle,然后告诉她每年暂定600元的购书费用,可以去书店买,也可以网上买实体书,也可以买电子书,是你的自由,不过电子书最便宜,你自己决定咯。

这不,假期里刷完了全套哈利波特系列,当然,都是电子书。??

现在,开始对元宝弟弟重复同样的套路。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6

首先孩子很喜欢,其次孩子已经哭闹着要买了,那就买啊!重要的是孩子这个时刻的感觉,而不是钱。而且孩子还买的是绘本,那就更加立即要买下了。自从做了全职妈妈后,每次买东西我都会在网上看看价钱,对比一下现实的价格,然后再决定买不买。


但是孩子已经表现得非常喜欢了,并且孩子就是孩子,专注力也就是那一会,如果现在不给她买,而是通过网络的形式买,有可能货到的时候孩子已经不喜欢了。


如果孩子同意网上买,同意等几天,那就劝孩子耐心等待,然后网上买。如果孩子不同意,而且现在就要,那就立马买。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请见谅!


大家好,我是妮儿妈咪。育儿之路你我相伴,不离不弃,我们一起交流育儿路上的酸甜苦辣!


如果喜欢我的育儿生活,请关注我吧!

7

买和不买只在一念之间,不买不会因此富贵多少,买了也不会穷困潦倒。如果是我,我会根据孩子的情况跟他做以下几组对话,最后做决定。

我也好喜欢这个绘本,你确定真的要吗?

如果孩子回应,我真的很想很想要,说出1~2个理由,我也没有不买的道理。网上再便宜,现在不能送达,而且孩子给出自己的理由,我们应该尊重,这也考察了孩子是真的喜欢还是随便一说。

哭闹是觉得妈妈不会给你买吗?

哭闹是孩子惯用的手段,但是他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这本书,而是为了达到让妈妈同意他看法的目地。所以可以问下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一般他都会说,为什么哭闹,为什么想要,或者仅仅是觉得好看。

妈妈没有准备买这个绘本的钱,怎么办呢?

跟孩子最后明确没有准备买这个绘本,孩子会想办法让你买,而这时候会比较理性了。可能会说,妈妈我不要巧克力不就行了?妈妈,我回去帮你做家务赚钱等等。他会想办法用自己的权益交换,获得这本书。如果他不愿意这么做,那就说明并没有多爱这本书,可以带他买吃的去了。

我家大宝5岁了,基本我是用这三句话对他想要而我不打算买的物品,不仅仅是书。有些最后买了,也有些没有买。但这个过程中,我和孩子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8

理性的父母要学会合理满足孩子的购买需求,绝不能被孩子的无理哭闹而失去原则和底线。否则,孩子只要哭闹就能实现个人小小的需求,就获得了经验——我只要哭,不停地哭,撒泼打滚地哭,就能得逞。一旦孩子有了这样的经验,家长的威信就会逐渐丧失。

且不说孩子看中的绘本比网购价贵多少,最为关键之处就是要给孩子平时立下规矩,让孩子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你怎样做才能得到满足。其实说到这里,我就想到很多家长忽略给孩子立规矩,结果看到孩子用哭闹威胁大人的方式就非常生气,极容易被激怒。如果你是这样的家长,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你管教孩子的能力会越来越差。

就如在超市里,孩子特别喜欢一绘本,及时表扬孩子爱阅读的好习惯,妈妈非常欣赏你这个好习惯。但是想想看,平时我们怎么针对买书立的规矩?你现在就重复出来,否则,妈妈坚决不会考虑你今天买这本书的请求。如果你平时真的立过规矩,如一本书必须要认真阅读,并且妈妈要检查,你能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妈妈听,还能讲的很好,那妈妈就可以认为你认真阅读了,才有资格准备下一次买新书。

同时还要给孩子明处立规矩,不管什么时候,你想要什么东西,必须要考虑好了,能不能买,我们立过的规矩是什么,符合条件要求了,再提出来。只要合理妈妈就会给同意你买。瞧,这不就是让孩子学会购买前的思考了吗?如果少了这一步的训练和习惯养成,孩子就会看到什么买什么,或者看到小伙伴有什么他也想买。结果就很容易养成乱花钱,随意购买的不良习惯。

9

去超市我没有带孩子去玩具区和图书区的习惯,所以没有在超市发生过这样的事,但是我们平均一两周去一次书店,那可是几乎每次都会遇到孩子喜欢的绘本或其它书籍的。但是我的孩子没有因为喜欢就哭闹的习惯,当然,他们也会表现的各种爱不释手,各种磨人,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我,偶尔也会为了让我更心软,表现的眼圈通红,热泪盈眶,但是我知道这只是他们想打动我的一种方式,我不会因此就随便心软,而是视情况再决定如何处理。

第一,不得不说绘本的价格,尤其是那种硬皮的精装书,网店要比实体书店的价格便宜不少,因此我经常在网上买书。每次买书的时候我会问孩子们有没有哪类书是他们想要的,虽然无法像在书店选择那么方便,但是至少还是让他们知道了网上要比实体店便宜很多。后来老大上小学后我们搬到了一个附近有很多书店的区域住,而且我觉得这时候孩子也更清楚自己的喜好,所以周末会经常去那里看书,这样就给他们了选择的机会。通常遇到特别喜欢的绘本或其它书时,老大就会主动让我去网店买,妹妹虽然还不及哥哥如此懂事,但是解释给她听也是理解的。然后我会看这本书是否值得购买,如果可以就立刻当着他们的面,在图书网站找到放入购物车,积累几本后就会下单,因为平时答应他们的事我一定会做到,所以他们都很信任我,不会继续纠缠。

第二,不过也真的有些绘本,主要是外文原版绘本,100多块一本20几页的图画书,这个价格真心超出我的承受能力,即使网上也是没有折扣的,这种时候其实是有些无奈的,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会直接告诉孩子书的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算,这意味着本来可以买4、5本书的价格只能买一本,不划算,所以我们可以经常来书店看。如果孩子就是想回家看,那我会答应她去图书馆借阅此书,有些时候面对孩子的哭闹或者坚持虽然不能妥协,但是一味的拒绝也是伤害。我觉得最好的教育,是可以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有时候有的书我觉得华而不实,或者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买下来,为了不让孩子难过,我会告诉孩子这本书不适合买下来,但是他们可以挑选一本其它的,如果价格在我接受范围里我会买,如果依然很贵,则选择上面两种方法。

第四,去超市前要列清单,同时给孩子一个购买物品的数量和金额的限定,一般去超市的话少不了买零食,所以临时遇到好看的绘本又比较贵,可以告诉孩子超出了你们的预算,不在购物单里。

不过,无论是在哪里,孩子哭闹都是不妥的。以前我看到过有人分享经验,甚至一些育儿经验里也有提到,如果孩子在公众场所因为没有买他想要的东西哭闹,家长可以不予理睬,躲到一边让孩子哭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也尝试过,但是我真心没有那么铁石心肠以及强大的内心,如果是在家里还可以坚持一下,但是在公众场所,尤其如果是书店这种需要保持安静的地方,我很难想象一个孩子的哭闹声会让周围的人有多么反感。当然我也不会因为他哭闹就妥协,我会直接放下手里所有本来要买的东西,直接带孩子离开,就是要哭也找个不影响别人的地方哭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习惯用哭闹表达对愿望没有被满足的不满,那就不会单单只是绘本,多半在其它事情上也会如此,所以,家长还是要先解决这个实质问题,让孩子学会接受延迟满足,或者是直接被拒绝。

10

幼儿园之前,我是这么处理的

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有次在童书展的进口图书区看到一本关于恐龙的书,里面配置了几种颜色的彩色铅笔,部分内容可以拆卸下来拼成立体的恐龙,恐龙的身体部位都做了数字标号,打完折90多块。大概是当时在看《你看起来很好吃》这本关于恐龙的绘本,孩子一下特别喜欢这本书,要买。考虑到这类进口书其他时候也不一定遇得到,就买了。但事实证明这本书的动手部分虽然设计得很好,但是超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宝爸拼了一个恐龙,娃涂了颜色,基本就闲置了。所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上了幼儿园之后,我是这么处理的

上幼儿园之后,带去逛书城,有时候会现场特别想买某些书。我们知道,书城大部分大部分产品是不打折的。一个人带孩子去书城,实际购买的话带着孩子拎着书也不是个讨巧的选择。所以我一般会告诉孩子两个事情:

1、跟孩子看下这本书的定价,再告诉孩子如果在网上买,会打几折。孩子开始会问什么是打折。我就简单说就是花少的钱买到这本书,比如在书城买要20块,在网上买需要16块,我就节省了4块钱,这么这四块钱我们还可以用来买别的东西。

2、从当天的角度出发,告诉孩子,妈妈带你坐车再拎着书,也不太方便。

3、那么怎么办呢?这本书妈妈会给你买,我们可以先用手机把这本书拍下来,然后回家再网上找出来买,这样既少花了钱还有快递员把书送上门。

根据孩子的年龄的现实考虑

对于这个问题,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当然,更重要的是平时满足孩子需求的办法。根据我了解到的,目前市场上的立体书很多在一百块以上,属于稍微贵一些的一类。但如果是“孤本”,孩子喜欢又符合接受能力,贵一点也无妨。如果是哪里都可以买到的,可以跟孩子讲明道理。一方面让孩子从其他角度理解父母不给买的原因,也启蒙了生活的经济学。

但要避免自己的情绪被孩子点燃,或者担心面子问题而妥协,让孩子以为哭闹是解决问题的法宝。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