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4年级的孩子适合读《哈利·波特》吗?还是多读古代等国学好?

4年级的孩子适合读《哈利·波特》吗?还是多读古代等国学好?

2020-10-10 17:01阅读(96)

4年级的孩子适合读《哈利·波特》吗?还是多读古代等国学好?:四年级的孩子读什么书,并没有什么准则,一定要看什么书最好。很巧,我家老大今年也是上四年级。她

1

四年级的孩子读什么书,并没有什么准则,一定要看什么书最好。


很巧,我家老大今年也是上四年级。


她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读完哈利波特全集了。读的很吃力,磕磕巴巴的,但是哈利波特整体的故事架构给了她很多启发,她没事的时候还会跟我聊聊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


同样在三年级的时候,她还读完了《明朝的那些事儿》全集。从明朝开国皇帝朱重八改名为朱元璋开始,到朱棣夺权,再到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基本上这些故事孩子张口就来。


从二年级开始,她比较着迷《封神演义》,天天缠着我讲故事。我后来实在烦了,就把书扔给她让她自己读。纸质书对她挑战很大,基本上稍微复杂点的字就会读错,比如西岐会读成“西枝”之类的。现在我让她看Kindle的电子书,上面有拼音注释,如果遇到不会的字自己就能读了。


嗯,Sorry,一说孩子,就有点刹不住车了,滔滔不绝。


回到你的问题上


我不觉得读古代国学最好,主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


记得我小时候看的第一本书是《射雕英雄传》,到了初三的时候已经读完金庸的14本书了。u虽然看的是武侠,但当时这些情节对我写作文还是有一定启发性的,写什么故事信手拈来。


希望这堆啰里啰唆的文字对你有帮助。

2

四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如果他感兴趣那就看哈利波特也没关系,而且哈利波特里面的情节其实还蛮吸引人的。当然国学类也可以,只要孩子喜欢 愿意阅读都是可以的。现在的孩子每个年龄段学校也是有要求的,我在的城市这边就有给孩子的课外读物列了书单,从一年级到高中 每个年级适合的书本及数量,其次还有些学校从小学时会在班级内部晒照。比如你从小开始到二年级所有读过的书从地面开始摞起来,然后孩子站在由书搭起的高度合照发班级群。由此也是引发了狂热的读书赶超,家长和孩子都急了。就想多多的增加书本的高度。其实读书在于提升自我,不管读多少 只要孩子能明理知事那就达到了想要的目地。同样,读哪类书也不是一定限制,主要适合这个年龄,只要孩子愿意看,那么就去看,就去读。其次最好能在家庭养成读书的习惯 而不是孩子读书爸妈玩手机。因为好的环境非常重要,我们能够跟孩子保证在一个水平的角度去学习,去进步非常好。另外还可以在看书之后做个读后分享。家长可以讲下自己看书的观点,那么孩子也可以说下自己看书的感受。这样才是能够真正的吸收和运用。另外四年级孩子开始慢慢进入自我意识显现的时刻 ,现在的大部分孩子的叛逆期较之早年是有提前 ,大部分从九岁开始。所以家长要随时保证跟孩子深入沟通的状态,这样孩子愿意跟你聊,有困难愿意找你帮助,那么青春期就可以轻松度过

3

4年级的孩子非常适合阅读《哈利波特》。

理由很简单:第一,我姑娘就是4年级,特别爱读《哈利波特》,几乎就是哈迷,写完作业就看哈利波特,上学前几分钟还在看,就是利用每一分钟时间看哈利波特。一套哈利波特系列,很快就看完了,随即看第二遍,疫情以后,哈利波特电影重新上映,马上买票看电影,至于书信中的情节也是绘声绘色,头头是道。

第二,4年级学生,完全可以无障碍阅读,而且这套书,多有名家推荐,尤为可贵的就是,哈利波特,想象力太丰富,所以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当然,是否适合,因人而异。孩子的另一个男同学就对这套书,很不感冒。但是,书,肯定是好书,值得推荐。

第三,鲁迅早就说过了,最好不要多读所谓的国学。国学这个概念本事就分歧很大,模糊不清。国学精华毋庸置疑,但是也不得不说,糟粕太多。要善于吸收学习更为广泛的精神资源,尤其外国文学作品,或以外国文学作品为主。

4

国学中的蒙学经典更好些

5

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尤其是一些带有魔幻色彩的东西,《哈利.波特》使每一个孩子都会喜欢的类型,孩子读此类作品兴趣会很浓厚。

古代名著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小培养孩子的国学作品的阅读,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另外可以教授孩子礼仪道德。

关于中西方文化的选择,我觉得可以两者兼并,交替着让孩子学习,所谓文化无国界,只要是优秀的作品,我认为都可以让孩子去学习

6

4年级的孩子读《哈利·波特》适合啊,如果孩子喜欢读,就更好了。

对于阅读选书我觉得一定要给孩子自主选择权,家长做到监督指导即可,因为阅读是很个人化的事情,适不适合其实最主要还是看孩子自己。因为喜欢看,能看进去,对于读的内容才会消化吸收,阅读才有意义。

至于国学类的书籍当然也要适当涉猎,因为在中高考等重要考试中,古文阅读的考察也是很重要的部分,现在小学课本不也是加大了古诗词和小古文的比重吗?

不过对于国学类书籍,阅读难度可能比较大,因为毕竟古文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我觉得这一类书籍如果家长能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可能效果更好。

对于中小学生的阅读,建议在尊重孩子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科学等各种题材和体裁。对于孩子们,阅读好比吃饭,多吃五谷杂粮才健康!

7

只要是他喜欢的。不违反道德的。就不要控制他。

8

这里其实分两种情况:

一、四年级的学生自己爱读课外书,孩子自己偏爱《哈利.波特》,家长自认为《哈利.波特》只是小孩子过家家、教你怎么玩的畅销小说;而国学经典才是有用的书,是经过历史见证的好书。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宝贵的,家长应该让孩子多读有用的书尤其是国学经典。


这种观点我是赞同的。但是千里马还得遇到伯乐才能发挥其优秀的一面,好书还得遇到懂得它的读者才行。世上的好书很多,但能读懂读透的人少之又少。毕竟平凡的世界里大多数都是平凡的人,智者少之又少,能成功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哈利.波特》这套书确实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之所以受到孩子们的热捧,说明它和孩子们建立起了共鸣,是孩子们天真无邪所向往的生活,神秘又具冒险精神,一群孩子们各个都充满了神秘的魔法。



而国学经典呢?大多文言文。孩子们读起来枯燥无味,再好的书也读不出味道来。没了兴趣自然不爱阅读了。如何让国学经典有趣、现代文化就需要家长们去做二次加工才能把孩子们领进国学经典的大门。


这里我个人建议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读国学经典。因为家长们能读懂和读遍国学经典的都不多。你让你的孩子们怎么凭你唠叨几句就学会读经典著作呢?首先,家长自己要读懂经典,然后生动有趣的转述给孩子们听。我目前就在读《安徒生童话》,孩子们不爱读书,我先自己每天读书,从童话故事开始,每天在荔枝FM里录音,录好节目就播放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可喜欢听了,还经常指出我朗诵哪里需要改进,我的荔枝FM的用户名是猫头鹰叔叔讲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听听,正好帮我斧正,提高提高我的阅读朗诵水平。教育孩子我正面教不了你们,那我就从侧面熏你们,效果还是有的。


孩子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应该说养成任何一个好的习惯,都需要做家长的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勤孩子勤,家长懒孩子懒。时间是宝贵的,又得应付国家的应试教育又得让孩子学到真才实学,家长只能做孩子的先锋。先去阅读哪些书是好书,选择很重要,努力的方向正确与否是关键。家长阅读好哪些书值得读,孩子没时间读,家长就讲给孩子听。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让孩子在碎片时间中吸收知识的养分,这样真正能够做到不输在起跑线上。



这两天新闻中说一个中考学生,家长花了二十多万给孩子在培训机构补习物理,孩子中考物理成绩2分。这真是现实中的大笑话。虽然我很同情这位家长,这位家长一直在媒体的帮助下,斥责培训机构不负责任,但是我在这里要更加斥责这位家长。你花了那么多钱把孩子一扔,就彻底不管了,孩子物理考2分你平时就啥都没觉察到么?平时从来不辅导孩子作业吗?光打麻将,光挣钱去啦?钱是挣到了,但辛苦挣来的钱都进别人的腰包了,还毁了自己孩子。孩子初中三年,人一辈子能有几个三年?


一激动题外话就多了,言归正传。不管是哈利波特还是国学经典,孩子喜欢看都可以,但是家长还是要有个度的控制。家长是监护人,孩子还小生活阅历不够,分不清太多的好与坏,作为监护人在关键时刻对度的把握上还是要严格一点。现在教育对语文和历史的呼声越来越高了,作为中国国学经典更应该多看,而且要深读,明白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为何这些国学会被世人认同,被世界学习。因为我们的祖先通过五千年的时间实践过的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把这些中国文化用文字记载下来为后代子孙所用。这些国学经典对孩子们未来的行为举止、为人处世、成家立业都有正确的指导意义。就拿《三字经》、《弟子规》这些孩子启蒙读物来说,里面蕴含的为人处世最起码的行为标准,通过三个字三个字的叙述让孩子们对中国历史最简明扼要的记录,做到耳熟能详,便于掌握。



二、四年级的学生不爱读课外书,只不过是家长硬逼着孩子读书。

这种情况,首先得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课外书。兴趣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孩子爱吃糖,不是生下来就爱吃糖,首先家里得有糖,而且孩子的家人们喜欢吃糖,家里的零食糖果占有很重的比例,家人经常给孩子买糖。这样造就了一个爱吃糖的小朋友。


而培养孩子喜欢读书,就如同培养一个爱吃糖的小孩一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一个阅读的氛围。为何高知份子的孩子大多喜欢读书,而爱看手机爱看电视的家庭环境里,孩子大多都沉迷于手机和电视。


还是那句老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教学时间最长的老师。要想孩子改变,首先要改变家庭环境。孟母三迁的道理大家都懂,希望家长们早日落实在行动上。好的习惯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