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理论,为什么三足鼎立后,他还北伐?

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理论,为什么三足鼎立后,他还北伐?

2020-09-05 18:06阅读(78)

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理论,为什么三足鼎立后,他还北伐?:首先,三国鼎立之初,在这三国当中的蜀国是国力最弱的国家,当时魏国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那么,无论

1

首先,三国鼎立之初,在这三国当中的蜀国是国力最弱的国家,当时魏国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那么,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上、人口上都与魏国有很大差距。要想生存,唯有吴国和蜀国联合,才能与魏国进行抗衡。因此才有了蜀吴联盟,因为蜀吴联合却各怀鬼胎,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所以很难结成真正的盟友。

其次,蜀国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必须不断的进行扩张,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眼看着魏国慢慢的变大变强,再者当时的主要的文臣武将都在,是蜀国最鼎盛的时期,这个时候北伐或许能够成功,然而这个关键时候出现了关羽大意失荆州,蜀吴联盟破裂,不但损兵折将,更使蜀国失去了两路进攻的大好机会。幸有诸葛亮高瞻远瞩,知道如果不北伐的话,可能日后会面临着灭亡的可能。刘备在时,倾国伐吴之前,当时虽然刘备决策失误导致国力受损,但依然具备交强的进攻能力。到后来,局势转变,蜀国国力一再被削弱。因此,蜀国没有抓住良好的北伐机遇,丧失了很多机会。诸葛亮深知不能等于坐以待毙,所以才有后来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这样的局面。这时候的北伐,蜀国已经是有心无力了,文成武将都已经凋零,给北伐造成了很大的不利。

最后,诸葛亮北伐还有以下原因:一是为报先帝知遇之恩,完成遗愿。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说过,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为了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完成山河统一的宏愿,所以他要北伐。第二,如果不攻打曹魏,蜀汉必亡,诸葛亮已经意识到,如果让曹魏有时间发展,那么蜀国和魏国两国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到最后定会被魏国所灭。为了自身的发展和长远的利益,诸葛亮必须北伐。



2

三分两表求统一。刘备三顾茅庐之前,如丧家之犬。孔明出三分天下之策,使刘备向曹、孙势力还未达到的西南发展,建立了西蜀政权,才有三分天下居其一。根据地有了,才开始谋求统一。前后《出师表》说得很清楚。大一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

3

孔明三分天下的理论是正确的。曹操挟天子号令诸侯,占天时。东吴隔江而据占地利。刘备借仁、义兴兵,刘皇叔之称呼,收买人心,靠兄弟之情义,孔明等谋士的合作成就了蜀国。论军事力量,魏国强大,非东吴西蜀可比.。但二国联合,魏国是没有胜算。自从为荆州之争,西蜀大败,损兵折将,刘备也为此而死。刘备死前,咛嘱孔明扶汉室统一大业。孔明受三请只恩,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有六出祁山,无功而返。也许是天意所然,孔明未能如愿。扶不起来的阿斗之名言,从此传了下来。

4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5

北伐中原,成一代名臣。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有王霸之志,还有大耳刘备托孤之恩,北伐又如何?

乐毅扶弱燕下齐城,兵法之用也。诸葛亮若非病故,北伐可成。

6

先来看看北伐的背景,当时汉昭烈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同时蜀汉元气大伤,可以说摆在诸葛亮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随时都有可能被魏吴“掀翻”。

对于吴国,诸葛亮是采取重修孙刘联盟的策略!而魏国,当时曹丕已经废汉帝而自立为帝,所以对魏国只有战没有和。

1.继承刘备遗志。

刘备一生都以中兴汉室为奋斗的目标,他这一愿望,不管是在寄人篱下,还是兵败无助直到蜀汉建立,都不曾变过。诸葛亮掌握兵权之后,也围绕刘备的意愿而努力。

曹丕篡汉,蜀刘又以汉室正统自居,魏蜀根本就是水火不容,所以诸葛亮必须北伐!

2.不北伐曹魏,不出数年,蜀汉必亡。

曹魏皇帝对蜀国实行据守要塞,大力恢复魏国实力。诸葛亮就明白了,曹魏一旦实力强大到可以碾压蜀汉,必会来取蜀汉。而且曹魏地处中原最富有之地,人口也是最多,经济的发展,蜀汉和曹魏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所以,这是诸葛亮必须北伐的第二个原因,以空间换取时间,引起中原新的战乱,使北方经济发展减缓,使蜀汉得到生存!

3.南方已定,兵甲很足,缺少的是将领。

通过北伐,选取出新的人才。而且最好是益州人士,这样也可以缓和荆州和益州两方势力的矛盾。

这是诸葛亮北伐的第三个原因。把蜀汉的内部矛盾转移到对曹魏的战争上,同时锻炼,选取将领!

所以,从228年春至234年冬,诸葛亮六出祁山,对曹魏发动五次战争。最后身死五丈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

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前,如丧家之犬,被曹操追着打,几乎到全军覆没的地步。孔明出山后,他挥笔写下的历史上军事华章《隆中对》,提出了出三分天下之策,从而让四处碰壁的刘备从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的未来,抢抓在曹、孙势力还未达到的西南发展的契机,建立了西蜀政权,才有三分天下居其一。孔明当时高瞻远瞩,三分天下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非常英明。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的决策是否正确,在后来世人中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诸葛亮的粉丝们普遍认为,蜀国北伐是必须的。一方面,为报先帝知遇之恩,完成遗愿,必须北伐。刘备病重,白帝城托孤,把所有的大事都托付了诸葛亮,甚至嘱托:如果以后刘禅不才,可取而代之称帝。诸葛亮是在在三国鼎立中,成为了蜀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诸葛亮为了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为了完成先帝山河统一的宏愿,所以他要北伐。另一方面,诸葛亮已经意识到,虽然三国形成三足鼎立,但魏国已经坐大,如果不攻打曹魏令其发展,那么蜀国和魏国两国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到最后定会被魏国所灭。为了自身的发展和长远的利益,争取主动,先下手为强,诸葛亮也必须北伐。

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是老年决策容易犯错的一个通病。一是没有大局观了。三国鼎立靠的是联孙抗曹方针。而三国形成后,因为关羽被害,结下了仇怨,吴蜀联盟不复存在,甚至交恶。所以,不可能夹击魏国,即使吴蜀重归于好联手共同对付曹敌,也没有完全取胜的把握。二是无视了蜀魏两国力量悬殊。当时在三国当中的蜀国是国力最弱,魏国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上、人口上都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两国交战,等于鸡蛋碰石头。而且六出祁山远征劳顿、供给困难,消耗国力,大伤元气,不仅没有北伐灭魏,反而曹军以逸待劳,蜀军多次遭到重创。如果没有北伐,蓄精养锐,韬光养晦,富国强军,凭借西蜀天险,也许蜀国不会过早地被魏国吞并。

还有人认为,诸葛亮北伐,如果不是阿斗这个庸君无能,如果不是诸葛亮死的过早,北伐也许能够取得成功。但世界上没有如果,那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历史就是历史。唐代诗人杜甫当年在草堂居住时,多次来武侯祠拜访,留下了这样一首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正是诸葛亮北伐的悲凉之处。(图片源自网络)


8

三足鼎立是基础,一统天下是最终目标,而实现最终目标的途径,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只能是北伐。

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前,两人高谈阔论了一番,也就是此时,诸葛亮提出了“隆中对”。在“隆中对”中,有这么一段话。

“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其中的三分天下主要是根据刘备当时的情况来定的。因为当时的刘备并没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其所占据的新野和樊城还是荆州牧刘表的地盘。而刘表之所以接纳刘备入荆州,只是想利用刘备势力去为荆州抵挡北方的曹操罢了。

而曹操当时已是北方势力最大的诸侯,左右着天下大势;而江东的孙权,经过孙坚和孙策的奠定的基础,再有孙权的励精图治,江东所在的当地世家都逐渐接受了孙家人的统治。所以,当时的刘备是没有占据优势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不想被毁灭掉,那刘备只能联盟孙权,而最优的结果只是三分天下。

但是,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刘备,他们都十分地清楚,三分天下只是立命安身的基础,而一统天下、匡扶汉室,或者是像刘秀那般重整汉室才是最终的目标。毕竟,刘备可是汉室宗亲,而且他还要“欲伸大义于天下”。所以,这才是诸葛亮口中所谓的“大业可成,汉室可兴”。

而在公元221年的时候,刘备在益州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三分天下的基础算是完成了,但最终目标还没有。但还未等刘备迈出最终的一步,关羽襄樊之战的失利传到了蜀汉,而紧接着,便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的以退为进和步步为营所引诱,最后孤军深入,被陆逊一把大火给打败了。

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的失败,使得刚有点蒸蒸日上的蜀汉政权马上进入了低谷。要知道,刘备能够得到一批文臣武将的投靠,很大程度上除了刘备的个人魅力之外,就是因为有着大汉这一面“旗帜”。所以,曹丕代汉,汉献帝死亡的假消息传来时,众人义愤填膺,把刘备推向了帝位。

但后来,汉献帝未死的消息再度传来,再加上两场大战的失败,使得蜀汉政权一度摇摇欲坠,民心不稳。同时,南方孟获等人的叛乱,以及蜀汉内部派系之间的矛盾爆发,使得蜀汉争取更加的飘摇。

在这种情况之下,诸葛亮成为蜀汉的丞相之后,就开始以“攻心为上”的策略收服南方的孟获,紧接着便马不停蹄的打响北伐之战。

北伐,不仅是因为最终目标没有完成,诸葛亮需要继续执行;还是因为要把蜀汉的内部矛盾转移出去;更是想不断地侵袭曹魏边境,为蜀汉赢得稳定发展的时间。

9

陈寿在《隆中对》中提出,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对刘备做了一个长期的规划,就是著名的三分天下的规划,我们再来看一下诸葛亮的描述。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江东,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刘表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益州天府之土,刘璋暗弱;


诸葛亮慧眼独具,拨开当时的重重迷雾,清楚地看到了天下形势,也就是说在诸葛亮眼中,天下可以分成三部分,一是自己能够吞下的,二是能够吞自己的,三是和自己一样的。这个观点清楚之后,那就是怎么做了,诸葛亮继续说,

若跨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若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出荆州,将军则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按照诸葛亮的说法,平定荆州和益州之后,若天下有变,则可进兵。但是按照当初的出兵计划,诸葛亮在出兵时,至少还有两点没成立。那就是:

  1. 荆州关羽已亡,荆州之师不复存在了。
  2. 天下还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即使是这样,诸葛亮依然没有停止他的北伐,为什么呢,按照易中天先生的观点,原因有三点:

安内必先攘外

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说道: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在诸葛亮的心中,蜀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但是当时的形势是,曹魏并不曾攻击蜀国,而东边的孙吴也是和蜀国刚刚建立友好的政治关系,蜀国外部形势暂时安定,那么说,蜀国的压力只有来自于蜀国内部了。


要了解蜀国内部压力的存在,就必须先了解蜀国政治力量的组成。

  • 包括益州的官僚,当地的土地豪强等组成的本土势力
  • 刘璋东州集团
  • 刘备等人荆州集团

我们不难看出,刘备在蜀国虽然称王,但是还有两大部分势力不属于他自己,被他压在下面的这两大势力,或多或少都会有抱怨,也会有不满,更会有捣乱的想法。他们甚至比曹魏或者孙吴更想看到蜀国刘备势力的消亡,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怎么办,那就只好借用战争来抵消那些来自内部的巨大压力。

以攻为守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这样说道;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三国中,蜀国最弱,这种情况是显而易见的,诸葛亮怎么办,只有主动出击,与其坐着等死,不如放开手去争取,万一能有什么机会呢。


坚持自己的理想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好友应该知道,荀彧在自己职业生涯的末期,和曹操闹僵了,按理来说,按照荀彧的功劳,自己完全不用死,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能够匡扶汉室的理想,荀彧不惜和曹操闹僵,最后死在狱中。

诸葛亮和荀彧,何其相似乃尔,他们都是杰出的谋略家,都有共同的理想。诸葛亮既然掌握了蜀汉大权,那就有可能能够使自己的理想得以实现,就要去放手做。虽然当时的形势变了,自己的策略也变了,也无妨。

10

诸葛亮在为刘备规划的隆中对里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概念。明确说明了当今天下刘备真正的对手就是曹操和孙权。所以刘备需要先占据荆州,然后再取得西川。以此和曹操,孙权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最终是要统一天下,兴复汉室的。我们可以看下隆中对最后这段话: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里可以看出,三分天下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最终目标的一个重要基础。而对刘备集团来说,最终目标就是要北伐消灭曹魏,兴复汉室的。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成功占据了荆州,后面又向西进军拿下益州,最后打败曹操夺得汉中。至此,隆中对开始的规划都实现了,刘备集团势力达到顶峰,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此确定下来。

然而蜀汉巅峰来的快,去的也快。随着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为关羽报仇和重夺荆州,和东吴爆发了夷陵之战。此战过后,蜀国元气大伤,刘备托孤诸葛亮,蜀国进入到诸葛亮主政时期。

诸葛亮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改革发展,让蜀国逐步恢复到之前的国力。而后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的遗志,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也为了实现隆中对的目标,开始进行北伐。

然而蜀国国力弱小,诸葛亮北伐是一种以攻代守的策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病逝五丈原,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让人不胜唏嘘。

欢迎给我点赞,评论,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历史,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