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2020-08-06 03:08阅读(79)

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是什么?:1本人认为:归根到底,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在于:作为家长的父母双方在孩子启蒙发育时,言传身教方面没有做到位。原因有陈述如下:-家

1

1本人认为:归根到底,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在于:作为家长的父母双方在孩子启蒙发育时,言传身教方面没有做到位。原因有陈述如下:

1毋庸置疑: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有很多,但要追根溯源,成全问题的唯一性,我们就要细腻,有敢于否定其它因素的精神!往往,我们说,“孺子可教”似乎教育对象决定教育成败,其实,此话在强调孩子的天赋,注重异禀,此条件我不敢苟同,爱因斯坦说:“天才是百分之九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赋”。就教育实践:优秀的孩子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学习的学生,所以我认为学生的智力水平不是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

2确切地讲,家庭经济条件对孩子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往往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可能性大,不难理解;有经济作为后盾,孩子智力开发早、优质教育条件取得易,在资料的取得、在业余培训的经济支撑方面都优于较贫困的学生。但,这只是提供了可能,不是决定条件。也有养尊处优者根本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的例子而终其学生学习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家庭经济条件也不是根源 !

3教育环境,不可以否认,学校的教育状况会影响家庭教育!好的学校有助于学生成才.这是就普遍性来讲:硬件设备摆在那里,师资力量摆在那里,取得先进教学方法的途径与资源摆在那里,进入这类学校只要你自己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学生成绩的提高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但,综合数据,也有在此类学校取得了好成绩而昙花一现,进入后期的高等教育寂寂无闻!所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也不唯一!

4到此,我们来研究何为成功的人才!个人认为:遵法守纪、乐于贡献、自身有正能量。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身心健康,“三观”端正。所以广义的成功不能只限于成绩,德智体全面发展才为成功奠定了基础。只用在校生的成绩来衡量是否成功,是狭隘的,这就牵涉到: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要逐一排除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良好的学习型社会环境、和眭和谐的家庭关系、厚德载物的教育氛围有助孩子成才。只是有答非所问之嫌。

5喜欢薪火相传是我们美好品格与技术传承给子孙继承的行为的比喻。言传身教是说家长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道德规范、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启朦阶段的教育几乎是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习惯对孩子影响大!百姓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也从侧面说明家长为人处世对孩子教育至关重要,“龙生龙,凤生凤”的现象尽管 笼统而偏激,但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熊包儿混蛋”的普遍案例!所以,父母双方在孩子启蒙阶段的教育失败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

换句话说,家庭教育的失败根源在于:孩子启蒙教育时期,父母亲没有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2

1.何为\"根源\"?

首先,要明确\"根源\"的意义,所谓\"根源\"是指这一要素对事物发展产生决定作用,一旦该要素出现偏差则整个事件的走向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所以,我把\"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这个问题就可转化为\"什么因素从根本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

其次,既然作为\"根源\",那么这个因素应当是唯一的。所以,我不太赞同部分人在回答过程中罗列各种影响家庭教育好坏的因素,这并没有抛到家庭教育的\"根\",而是在表明影响家庭教育的可能因素。

第三,这个\"根源\"来自于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只有认清了成功的家庭教育与失败的家庭教育的本质差别,我们才有可能找到\"失败的家庭教育的根源\"。



2.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要找到失败的根源,我们也必然要对\"失败\"本身进行界定,也就是说这个失败是指哪些方面的失败。除了家庭教育,我们还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家庭教育的失败有何特殊之处?

这就需要对家庭教育的根本目标、内容进行一个解析,从而把握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一般而言,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来看,其的核心目标在于教人\"如何做人\",也就是道德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说到底也可以说是家庭道德教育失败的根源。

我们再一次对问题进行转化,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家庭道德教育为何失败?决定其失败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2.成功的家庭教育与失败家庭教育的比较——基于结果的视角

我想从成功家庭教育与失败教育所教育出来的人作为分析对象,也就是成功家庭教育出来什么样的人,失败家庭教育出来什么样的人,从结果的角度来对比二者的不同,基于此来分析二者不同的原因,从而找到失败教育的根源。

(1)成功的家庭教育培育出的人

成功的家庭教育培养了什么样的人呢?我无法给予相关数据为佐证,但是我想从经验的角度来总结,成功的家庭教育能够带来什么样的人。这个人的特征以道德表现为核心特征,往大点说就是情商。

成功的家庭教育带来的是具有以下素质的人(并不一定全部具备):

a.自信:因为自信,行为既不会过于锋芒毕露,也不至于过于扭捏而不自然。

b.自尊:行事有尺度,高情商不代表着虚与委蛇、毫无原则地奉承谄媚。

c.自立: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有独立生活能力,不依赖于他人。这是家庭教育最最最关键的。

d.有同理心:能够换位思考,想他人之所想。

e.善良而勇敢:不既不恶意毁坏他人的利益,也能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以上是成功家庭教育可能带来的人所具有的素质特征。

(2)失败的家庭教育培养出的人

以下均是失败家庭教育可能带来的人特征:

a.自私:将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应当,不懂的换位思考,以自我为中心。

b.自卑:缺乏自己独立安身立命的勇气,对于自我的认识十分有限,在过度比较中迷失了自己。

c.盲目:缺乏主见,被大众带着走。是一个\"听话\"的人。

d.怯懦:受到父母的爱护太多,长期在温室中成长,不敢面对社会与生活的风浪。

e.道德品质有问题:包括不诚实、欺骗、作恶、不孝等等恶劣行为。

通过比较两类家庭教育我们会发现,二者根本差异在于两类家庭教育所培养的孩子是否具有独立能力——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独立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就是,能否合理处理自我与周围环境、自我与自己、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3.失败家庭教育的根源在哪里?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失败家庭教育说到底是让孩子不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与环境、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教育。

而其根源就在于家长缺乏合理地处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

我们一般把家庭中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分为:民主型、权威型、自由型。三类不同的亲子关系带来了儿童不同的性格特征与素质。

篇幅有限,就此为止。

总之,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关系的科学与否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好坏。

3

不知因缘果规律,不信因缘果报应丝毫不差的家长,怎能教育出遵守道德的好孩子?

道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根本,因果教育又是所有教育的基础。

4

\"三味\"认为,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在于:

父母对教育的本质认识有误!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活动技能,从而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



然而,当今的多数父母在对\"教育本质\"的认知上,普遍将\"孩子能否上名校\",作为判定孩子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正是这种错误认识,而让家庭教育走向了两大极端:

一是,既然孩子上不了名校甚至普通学校,父母也放弃了对孩子的任何教育和要求,让孩子“自然生长”去吧

持这就观念的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象一只\"有头无翅\"的苍蝇,在地上滚来滚去,也飞不起来。因此,基本不会配合学校的教育

二是,既然孩子在学习上有点基础和天赋,如果不千方百计把他送上名校,就是害了孩子一生

持这种观念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象一只\"无头多翅\"的苍蝇,在空中乱飞乱舞,却找不到南北。因此,对孩子或学校行为,唯恐包办不全,决不会留给孩子一点自由空间。

\"三味\"认为,这两类不同父母,不同家庭教育方式,虽然在性质上不一样,但体现到孩子教育的结果上,却完全一样:

孩子并没有真正成才!

这样的家庭教育也是失败的。

5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在教育战线工作将近30年,也是我想和孩子们的家长所说的一个问题。我工作这么多年,事实上,我看到了许多少年身上存在许多的不良现象,如:遇事淡漠,郁郁寡欢;猜忌多疑,孤独离群;残忍暴虐,冷酷无情;患得患失,喜怒无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意志薄弱,惧怕困难;缺乏主见,信心不足;自暴自弃,贪图虚荣;不知节制,说谎作伪;缺乏诚信,自私任性,无理取闹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可避免的与我们的教育有关,这里,我结合题目重点谈谈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所在,我的研究认为家庭成员没有做好以下几点:

1、有没重视子女身心的正常发展

实话说,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少父母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重视不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则更为忽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造成或加重心理上的不健康状态,这是不利于子女的成长的。心理健康同生理健康密切相关,是现代人健康的重要方面。

我建议,父母在关心子女生理健康的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注意他们的心理卫生,在发现他们心理缺陷时,要及时进行教育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独立性、自尊心、自信心和承受力、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2、没有用心培养子女良好的习惯

那么,它是人们在生活实践和教育过程中反复重复或练习逐渐形成的。习惯一旦形成,只要遇到相关的情景,人就会不由自主的做出特定的反应。事实上,我在学校中看到许多学生的行为习惯很不好,早上起来懒得洗脸懒得刷牙,脏手拿着东西就吃,课桌上书本文具乱七八糟摆放,书包不整洁,不守时惜时,待人没礼貌等等。要知道,好习惯一生受益,坏习惯贻害终身。

我建议,父母应该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言谈举止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这对于他们良好性格的形成,事业的成就,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没有注意培养子女独立自强的精神

独立自强的精神是个性积极化的表现,是创业动力和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事实上,我看许多学生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把一切包揽起来,不让孩子动手,宠爱无度,娇生惯养,这样就会自不自觉地助长孩子的依赖心里,使他们变得自私,任性,缺乏责任心,同情心,时而骄傲,时而自卑,缺乏生活的自信和能力。溺爱、娇惯事实上是一种愚昧的表现。

我建议,父母应当培养和爱护孩子的独立性,教育她们自尊、自重、自强、自律,懂得个人与社会,劳动与消费,权利与义务,创造与享乐的关系,引导他们逐渐形成在真理追求、事业的进取和自身的完善方面奋斗不息精神(包括大孩子,父母有义务教育)。

4、没有培养好子女尊纪守法的观念

对青少年遵纪守法的教育,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安全进步和国家的民主繁荣,关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许多事实说明“家庭悲剧”的出现,往往和父母法制观念的淡薄,忽视向子女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有关。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力量,不良的家庭教育是促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我建议,作为父母,要高度重视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子女教育。一方面要理解他们,把他们当大人看待,尊重他们的独立意向和自尊心、自信心,充分肯定和发扬他们心里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他们的不成熟,善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合理需要,指导他们选择朋友,帮助他们避开庸俗下流东西的刺激,教育他们遵纪守法,对他们的行为提出严格要求和进行必要的监督,从而使他们顺利成长。

5、没有积极学校教育密切配合

学校教育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对社会主义的方向,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系统的影响。所以父母应当支持学校,启发和督促子女认真接受学校教育,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子女健康成长。而我知道,有的父母有意无意的在子女面前贬低学校,贬低老师,甚至对子女提出与学校的正确教育背道而驰的要求,这是很不慎重的。

我建议,父母对子女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要经常关注,不要认为放在学校就与你无关了,要经常主动与学校的老师,班主任取得联系,积极的认真参加每一次家长会,了解班级的情况和子女在班级的情况,更利于我们共同来管理和教育孩子们。平时在对学校工作有异议的时候,也应当向学校提出,以利学校工作的改进。

自己即是一位老师又是一位家长,在学校工作近三十年,总结出在对孩子教育的复杂工程中,家庭教育较比失败的原因有以上几点,希望能引起各位家庭成员的注意和重视家庭教育。

6

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是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家庭教育才导致教育的失败,那什么是正确的家庭教育:

说到孩子的教育,主要分三大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三个模块的教育,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各式各样的家庭教育理论也是百花齐放,一时间又让家长迷惑了。那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呢?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几点:

一、家庭教育前置化

目前就我国家庭教育情况,比较置后。家长们都是在看到自己家的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后,才开始想办法去解决相关的问题,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如果将孩子的行为问题比喻成火灾的话,目前的家庭教育还处在灭火阶段。火起火灭,无论抢救的多及时,都会留下伤痕,都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例如:二岁左右的孩子在自信心发展的初期,会有一些想要独立动手去做的欲望,他会抢你经常喂他饭的碗,会抢你手中的勺子。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家长都会去阻止孩子的行为,当孩子不听时家长就会严厉的批评、恐吓。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严重的阻碍了孩子的发展,有的家长说,孩子抢碗就打手,几次他就不敢抢了,但在此同时也打掉了孩子刚刚萌芽的自信心,当孩子长大了家长又困惑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胆小这么不自信,这该怎么解决啊?这时家长才想着要去找解决方法,

那这个病因是什么呢?就是家长不知道二岁左右孩子正处在自信心萌芽时期,孩子的行为表现并不是不听话不乖的表现,而是他们成长发育的需要。

所以,家庭教育前置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们要提前知道二三年后孩子成长特征、心理需求、行为表现特征等。这样到了那个时期,家长也不会感到焦虑,可以很好的透视孩子的行为问题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真正帮助孩子顺利发展。

二、培养孩子离开父母的能力

到底培养孩子最终目的是什么,这才是教育的方向。找准方向所有的工作才会有意义,有价值,才不会白费力气。

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离开父母的能力!

现今社会上出现很多啃老族,一说到啃老大家一定会想到是一些没有学历、没有能力的人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所以才啃老。其实不然,很多国外名校毕业的海归博士、北大、清华毕业的顶尖才子,他们一样喜欢啃老。

这就深深反映了家庭教育问题,父母只想着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学习优秀、成绩优秀的人,结果培养成了巨婴人才。他们没有面对挫折的能力,没有面对人际交往的能力,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的期望过高没有办法与现实相吻合,所以他们无法与社会接轨,再加上父母以前为了让孩子学习而包办代替了孩子一切的大小事情,孩子已经习惯了对父母的依赖所以他们毕业后依然选择依赖父母,而且他们也离不开父母的照顾。

这样的家庭教育最终会害了孩子,让他们丧失了社会活动能力,所以培养孩子离开父母的能力才是家庭教育的方向、目的。

三、培养孩子正确的认知观

孩子从出生开始他们的认知系统就一直受着家庭的影响,在家庭环境和父母亲人的引导影响下,一点点建立起来了。

孩子的认知直接决定着孩子的行为。要想改变孩子的行为首先要改变的是他们的认知!

当孩子们认知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时,他们就没有要学习的动力,当他们认识不到父母是正确的,他们就会与父母对抗,与父母顶嘴,这时家长用再高压的手段让孩子听话都是毫无作用的。

当孩子对自我没有正确认知时,就不知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这样的孩子会非常的多疑、敏感、脆弱,他们会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情绪也会因着别人的评价而变化、波动。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建构孩子的正确认知系统。培养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当面对自己优点时会有牢固的信心将优势持续发展,面对自己的缺点也能正视努力改正,当孩子走向社会时他们才不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缺点的指正而恼怒、自卑,也不会因缺点而变的自暴自弃。

面对无法改变的一些缺点,可以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独特性与独特之美,不因这些而轻看自己,放弃自己。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的根基,对人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正确的家庭教育会造就一个幸福感强的人,他们也能在未来的路上更容易成功,也能在成功的路上走的更稳、更远!

7

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是父母爱孩子,没有分寸,该立的规矩没有立。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

常言道:“严是爱,惯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

前阵子,有段视频很火,上海迪士尼乐园有几名女游客相互争执并发生肢体推搡,事件起因是一名8岁男孩碰到一名女子臀部,女子说了男孩几句后,男孩妈妈发飙并打骂该女子。

谁占理谁无理,一目了然。男孩或许不是故意,但妈妈的行为却等于告诉男孩“你是故意摸的也没关系,错的是这个女的,摸别人是正确的”。

很多大人以为孩子还小,长大懂事就会自动远离坏习惯,不必教。但如果小时候不好的行为习惯长期被父母纵容,时间久了就会成为这个人的品质。

即使孩子再小,以下出现的几种行为,也一定要及时制止,绝不能手软,更不能把宽容演变成纵容。


1、孩子爱发脾气,要不要管?

前段时间,有网友在广州某医院拍到,一个男孩因为妈妈不让玩手机,就抬腿狠踹自己的妈妈。虽然旁边的奶奶试图劝阻,可男孩仍不依不饶,短短几秒钟居然踹了5脚!

很多网友看到这则视频都表示出了愤怒,但老实说,这位妈妈并没有看起来那么无辜。

10岁左右的孩子敢做出这种行为,一定是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并且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埋下隐患。

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孩子,稍有不满就把情绪发泄给家里无奈的父母身上。

  • 对策

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成为小霸王,脾气暴躁,往往是因为他们只关注到了自己,只关注到了自己的欲望,而关注不了别人,不知道别人需要什么,他们自己成了自己的溺爱型家长,什么事都顺着自己心中的小孩,而忽略了社会。

作为家长应该通过言传身教,陪伴孩子,让孩子既能够关注自己,又能够关注他人,让孩子自己成为自己的慈母,又能承担责任,搞好自己的学习、人际关系和生活自理。

2、孩子爱看手机,要不要管?

孩子玩手机没节制,一直是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影响了孩子的社交、学习,还给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父母采用批评、限制时间甚至是没收手机等方法,不过,这些行为还是反复出现,治标不治本。

  • 对策

孩子爱看手机,往往是因为觉得家长无聊,看见家长烦。如果家长能成为自己孩子的一个目标,孩子一看见家长就很高兴和激动,见到家长就感觉亲切、生动,那么他自然而然就不玩手机了,而是把家长看作榜样。

作为家长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让自己变得新鲜,如果家长经常多思多行,那么你自然就会滋养到孩子,这样,孩子就不会看手机了。

3、孩子爱讲条件,要不要管?

“我再看一集动画片就睡觉!”“给我买玩具我就去幼儿园!”

不知道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经常这样和大人“讲条件”呢?这样的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想尽各种办法让大人顺着他。

孩子经常和家长谈条件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在“做交易”,这样会导致孩子如果看不到“好处”或者“利益”就会拒绝做任何事。

久而久之,孩子便失去了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长给的好处上。

那么,当父母的该如何帮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呢?

  • 对策

当孩子缠着家长,要家长满足他一个愿望时,这时,家长就要跟他对着干,问他:“我为什么要给你这个东西?那你给我什么好处?你能不能帮我做XXXX?”家长要提出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在这平等博弈的过程中,孩子就慢慢克服了他固有的自我中心思想,学会了为家长服务,也知道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也要为成人作出一些服务。

4、孩子爱讲脏话,要不要管?

所谓“童言无忌”,父母们都深有感触。但是如果孩子脱口而出一句脏话,大家还是会非常震惊。

不管你觉得可笑还是可怕,你最不希望发生的就是孩子在一个错误的时间说一句错误的话。

大多数父母都认同,说脏话、骂人是一种不文明的坏习惯,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那么,当孩子突然说了一句脏话,这时该怎么处理呢?

  • 对策

爱说脏话的孩子其实就是想调动父母的情绪,父母的情绪如果被调动了,不管是忍耐、委屈,还是愤怒、责备,其实都是上了孩子的当,都让孩子的语言得逞了。这时候的取胜之道就是,不被孩子的语言调动,反而去调动他,接纳他,让他感到不好意思或尴尬。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并潜移默化的。没有满分的父母,只有用心的父母。

8

世风日下,人心膨胀到无可复加,回返茹毛饮血之开辟鸿蒙之上。是故祸患丛生,虎狼当道!

家,老少共处连你我。

国,匣中美玉任君念。

人,天尊地卑有分寸,

命,落草早已定天年?

父母,儿女天地,且系明月,

孝道,人伦模范,冲破必残?




9

最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李玫瑾教授在网上关于孩子6岁之前一定要管的一段视频。

虽然视频较长,但李教授在谈家庭教育方面的育儿理念字字珠矶,发人深省,听完让人感觉醍醐灌顶。比如她说:

孩子6岁之前管什么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几个问题,忍耐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

6岁时候说不行,他大不了在地上打滚,可是你等他12岁再说不行,他可以拔腿离家出走,他可以说你不答应我,我就跳楼。

多么可怕!才多大的孩子就敢跳楼?


李教授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在研究犯罪心理学的过程中,李教授发现成年人的很多行为都和早年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无独有偶,英国作家奥利弗·詹姆斯的《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也谈到了父母的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会成长为今天这个样子,是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爱和虐待等共同因素造成的。


01 我们为什么和父母总是一样?

有一次和妹妹聊天,吐槽和同事间发生的不愉快。

她突然说了一句,感觉你在为人处事方面和妈妈越来越像了。我心里一惊:妈妈性情温柔,从不和别人因小事发生争执,正因为妈妈性格过于软弱,与别人拌嘴也总是吃哑巴亏。我小时候亲眼目睹过大人之间的争斗,心里暗暗发誓:绝不要像妈妈一样。可是没想到,长大以后,我的性格也变得唯唯喏喏,从不敢和别人正面发生冲突,像个驼鸟一样。原来父母做人处事的方式早已深入我心,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

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开篇中讲道:人类自出生之日起,就一直迎合自己的养育者,期望赢得他们的关爱,并获得物质方面的满足,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有可能面临死亡,不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

对于子女来说,想要获得父母的赞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完全复制他们的所做所为。奥利弗·詹姆斯将这种行为称为“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而且父母会通过言传、身教、和身份认同三种行为机制影响子女的成长过程。这也和我们中国传统教育里讲到的教育方法是相似的。

孟母三迁和孟母断机的故事是言传身教最有力的事实依据。我们总是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起不了好的榜样,就别指望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02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生下来便是如此吗?

除了这三种学习机制以外,奥利弗·詹姆斯在书中还提到,虐待是子女同父母相似的最大成因,这是因为虐待会开启绝望而强制的机制,进而造成人们重蹈覆辙,困难的是要克服幼年时遭受虐待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作者说,对于我们现有样子的成因,我们都有自己相信的理论,找到你认为极大程度或全部由基因决定的心理特征。

所以这一切都是基因惹的祸吗?

基因表示不背这个锅。

无数研究证明,幼年时的照料不足,才是脆弱性甚至极端精神病的罪魁祸首,基因并非原因。在39项有文件记录的事例中,孩子或是被野生动物抚养长大,或是被提供食物而没有获得任何人类照顾,没有习得语言技巧,也没有任何社交技巧。之后便证实,在育儿机构长大的儿童,患心理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比如自闭症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英国作家毛姆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声名显赫的律师,母亲温柔体贴。8岁前他一直过着被宠爱的日子,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美好的时光。然而8岁以后,母亲因病去世,两年后,父亲也去世了。10岁的毛姆变成了孤儿,他被牧师叔叔收养,但是他的叔叔对他十分苛刻,自私。缺乏关爱,孤独无依,毛姆变得孤僻、自卑,还患上口吃的毛病,在寄宿学校里,受尽同学们的嘲笑和讽刺。成名之后,他将童年的经历写进了《人性的枷锁》。

如果命运再有一次选择,没有人喜欢受虐的童年。

早期的受虐经历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大脑开始做出适应,预测可能出现的厄运和痛苦。在激发人反应过度这一环节中,皮质醇激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03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教育下一代?

① 一切从源头做起,在怀孕期间,应该避免压力,尤其是孕期最后三个月。孩子出生后,尽可能自己照顾孩子,在孩子关键的成长期用心陪伴,培养和孩子亲密的感情,多带给孩子正面向上的管教。

② 如果你是二胎父母,那么要注意不要过分偏爱某一个孩子,2/3的孩子表示,父母会对兄弟姐妹中的一个表现出某种形式的特殊对待。这种偏爱大都是父母的经历导致的,他们会根据孩子的出生顺序及性别来决定自己对孩子的优待反应,这样做的代价往往是,引起兄弟姐妹之间的同胞竞争。

③ 所谓的天才儿童,大都是父母从小严格的管教,加上正确的引导。6岁前莫扎特的练习时间已经达到3500小时,所以莫扎特成为史上最成名的天才之一。大量的时间加上正确的练习,就能使儿童精通某种技能。

所以6岁之前父母是培养出天才儿童,还是小恶魔,主要看父母能否掌握幸福家庭密码的钥匙,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后天的培养模式才是孩子与父母相似的真正原因

10

家庭教育失败就等于原生家庭的失败,其实想想,到底有多少的家庭教育算是成功的呢?从古代的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再到现在的一些虎妈狼爸式的育儿,好像我们能够听到的成功的案例也不是很多,当然身边的成功例子还是不少的,别人家孩子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但是表面的成功是不是就真的代表了家庭教育的成功?

首先,我们这个社会存在太多的职业与工种,但是单就家庭教育来说,家长这个职业说实话还欠缺有效的规范与约束!

很多的家长生孩子的想法特别的直截了当,为什么生孩子,因为大家都生啊,所以我也要生啊!更有甚者,孩子的出生纯属意外,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孩子就来到了这个世上,这就更加的不负责任了,我们很多时候更多的是把生孩子当成了传宗接代或者是一种约定俗成,但是却从来不去考虑未来孩子的人生规划,这就使得生完以后的教育变得毫无头绪!

其次,家庭教育的成败,家庭环境氛围占很大比例,但是反观目前我们的家庭氛围,你会发现能合格的真的不多!

比如很多都是爸爸在外挣钱养家,妈妈在家自己带娃;或者父母双方都要外出上班,把孩子教给爷爷奶奶;或者生了以后就直接教给保姆,自己很少去亲自带孩子;或者很多特殊情况的家庭,比如夫妻离异的,家庭氛围不和谐的,等等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给孩子的有效成长带来很多的障碍!

再次,最重要的是很多的父母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养育孩子,换句话说,只管生不管养!

这样的一种情况就使得很多的孩子早期教育的质量不高,但是我们清楚的是,0-6岁是幼儿大脑发育的黄金期,也是孩子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养成构建期,恰恰这个阶段,父母的教育却不能与之相匹配,或者就像蒙台梭利说的那样,我们没能给孩子创设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这才是我们所谓的真正的输在了起跑线上!

很多时候,人都是在失去时才懂得拥有时的珍贵,其实育儿也是一个道理,往往都是等到孩子长大成人,身上开始出现诸多问题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反思:为什么孩子小时候我们不好好教育?但是这样的反思又有什么价值呢?各位亲爱的家长,您家宝宝几岁了,您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是不是引起足够重视了呢?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

回答均为葛老师原创,严禁转载,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