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如果是墨家而不是儒家成为主导思想,中国历史会怎样?

如果是墨家而不是儒家成为主导思想,中国历史会怎样?

2020-07-22 22:02阅读(110)

如果是墨家而不是儒家成为主导思想,中国历史会怎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墨家在战国后期就已经是将弩之末了。而一度显赫的墨家为什么会成为强弩之末呢

1

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墨家在战国后期就已经是将弩之末了。而一度显赫的墨家为什么会成为强弩之末呢?

答:第一,因为墨家的核心思想之一“非攻”跟大部分的诸侯利益或者说目标吧,是完全相佐的。战国时期,秦国、楚国等等诸侯们最终目标是并天下,取代周天子,成为新天子。想要并天下的话,诸侯们肯定得扩地并土。扩地并土,当然是要打仗啊。所以,墨家的非攻思想,自然不讨诸侯们的喜欢。这样一来,诸侯们当然也不会大力地支持这样的墨家思想在他们诸侯国内推广。从一般士人的角度来说吧,他们学儒家也好,学法家也罢,或者杂家、兵家等等其他诸子百家,大部分人都是想着学成之后,可以致用。致用的前提,是可以得到诸侯的赏识。因为只有得到了诸侯们的赏识,才能步入仕途啊!只有步入仕途,居其位,才能向下推广儒家、法家等等学派吧。关键,只有步入仕途,才能改变士人的命运,改善生活环境。说白了,士人的主要收入,也就是俸禄都是诸侯们发的。想要更高的俸禄,想要得更高的官爵,天天跟诸侯们唱反调是不现实的。墨家简直坚持“非攻”的思想,无异于跟诸侯们唱反调嘛。所以,为了自己前程考虑,墨家思想在后期对士人的吸引力也不太大了。战国后期,周天子都没有了,诸侯之间兼并战越来越激烈。大部分士人看得清局势,都很现实。


第二,墨家学派内部那种巨子令的制度吧,实在是太江湖了。墨家弟子只听命于持有巨子令的巨子而不听命于君。墨家巨子制度比墨家“非攻”思想还要让诸侯们厌恶。不,应该说不仅先秦诸侯们会嫌恶,就是后来秦皇汉武大概也是很厌恶的吧。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或者国君吧,那才是绝对权威。这种情况又怎么可能接受墨家巨子令那一套僭越权威的制度呢?显然不可能。所以,墨家在战国后期必然是强弩之末。

2

墨家是一个教条森严的组织,其内部只对墨家巨子一人效忠,这种组织架构,比其他学术性的流派要有凝聚力的多。

这也就意味着墨家不是普通儒家一般,墨家更像是一个团队,一个组织。这对于统治国家来说,墨家学说非常落后,充满着类似宗教的森严教条。

也就意味着一旦选用墨家,墨家巨子便会凌驾于皇权之上,这是不利于封建化和集权化,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甚至可以说墨家思想为主流的话,十分的不利于大一统,因为墨家学说并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架构。没有像儒家那种教化四方,道统天下的理论。

所以很多问题,绝不是因为两千多年前罢黜百家,独遵儒术。甚至可以说在八股文出现之前,儒家思想对社会都是促进作用的。

因为儒家思想比较系统的构建起来了一个阶级观,也就是一套统治国家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之内,才能保证生产力和封建王朝的大一统。古代的这种阶级观,是有利于统治的。

且儒家也没有将百姓视为奴隶,相反儒家思想中,充斥着治理天下的目的,就是让万民受到教化,让万民安居乐业。

从这一方面来看,儒家并没有不当之处。而禁锢思想和曲解儒家的,其实是科举制度。这个制度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古代中国科学体系的崩溃。

尤其是八股文出现之后,基本上科举制度就是禁锢思想的存在了。因为科举制度,使得所有聪明人,都奔着做官为目的而去。全然没有人再去研究其他,最顶尖的人都是科举了,自然而然会导致其他方面的落后。

所以说科举制度,其实是缺陷很大的一种制度,虽说让阶级流动成为了可能,可是这种可能太小。且代价实在太大,这使得官僚体系同民这个阶层的分离。

因为科举使得所有读书人都奔着做官而去,而科举有了功名,就意味着有了特权。同民这个阶层开始剥离,且全天下这么多读书人,科举成功者,寥寥无几!

也就是说墨家是决计不适合大一统王朝的,而适合的儒家,也因为后来的各种走偏,导致拐到了死胡同。但是从近代来看,儒家文化圈更加有发展的优势,这也说明儒家其实不是原罪,原罪是人心不古!

3

墨家代表底层百姓的思想观念,墨者大多为有知识的劳动者。他们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1,兼爱: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非攻:不主动发动侵略战争;尚贤:君王必须是贤能的,选取的大臣也是贤能的,废除世袭制,主张有能者居之;尚同:老百姓之间不要相互勾联,“圣王”驱使百姓如同驱使一人;天志:主张人们掌握自然规律;明鬼:我们应该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非命:有才者想要天下富裕天下太平就必须抛弃天命论,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类似我命由我不由天:非乐:听音乐是浪费时间的事,应该禁止;节葬:葬礼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应该节约,并且不应该守葬,应该马上投入生产;节用:主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2,成为墨者必须通过艰苦的修行,墨者守约,重法,主张杀人者死,伤人者伤。墨者在别国做官必须推广墨家思想,当不能推行时宁愿辞官,做官的人需将自己的俸禄上交一部分,向集体捐献。

3,墨家有一位领导者,所有人必须听从他的命令,纪律严明。他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4,墨者中多能人异士,擅长打造各种器具,也善于守城。可以改变一场战争的走向,为统治者不容也。

综上,墨家是一个有组织有能力的学派,他们有严明的法律,注重个人修养,如果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能为上位者喜欢的,除非当时的皇帝是墨家首领。但如果墨家思想成为主流,可能会建立起一个大同社会,人人相亲相爱,人们的思想高度也不是现在可以比拟的。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其实可以看做是墨家思想的另一种体现。

4

历史难以假设。墨家被历史所抛弃,是不符合掌权者的要求。儒家为什么在中国生生不息这些年?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在基础为农业社会,统治者如何安顿天下,调节人与人关系,儒家提出了很好的实践途径。假设墨家当政,中国也许会处于混乱之中。因为很难解决现实问题,也可能局部会,但整体上和农业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所对应的要求,无法衔接。历史是强者的历史,争霸天下,武力征服,是中外历史早年的法则,尽管残酷,但确实没有办法,自然和社会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但实力是解决问题的通行证。

5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都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儒家主导古代中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不过我们仔细看、仔细观察,,现在的中国,墨家思想已经成为了主流。

兼爱

兼爱,同时爱不同的人和事物,爱无差别等级,不厚此薄彼。虽然人都有私心,但都已明心,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不就是这样的么?虽然现在台面下的交易依然还有很多,但在以前,这些都是摆放在台面上的,我们已经将以前的亲亲相隐、亲亲相护的理所当然转变到需要偷偷摸摸的放在台面下交易了,并且我们依然在致力于打压这种行为,我们主张平等,我们主张公平,尽管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平等可言,但就主流舆论来说,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公平,我们致力于互爱,这不就是兼爱么?

非攻

非攻即是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反对侵略,对于世界来说,虽然战争还在,但反战的思想是主流,尤其是侵略,不管美国多嚣张,他虽然强大,但是主流社会是唾弃它的这种行为的,而对于中国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和平,反对任何非正义的战争,中国也从不曾站在侵略者一方,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这就是非攻啊!

尚贤

尊重才德人士,能者上,庸者下,我们现在一直致力于这么做,而且这也是所有中国大众的共识,庸者居高位,一旦被发现,立马受到民众的唾弃,舆论的指责以及政府的惩罚,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中,政府一直致力于公平,在官员的选拔与任命中,政府同样努力寻求公平、公开、公正,有许多地方做的还不好,但一直在致力于改进,我们没有把任用庸者当做理所当然,我们渴望拥有更多的才德之士,我们也在努力培养更多的才德之士,尚贤,是我们社会的共识。

尚同

从这次疫情抗战就可以看得出来,政府与我们上下一心,政府下令,我们坚决服从,同一个中国,同一个梦想,这同样是我们国家的共识,我们会评论,我们也会有有意见的时候,但只要国家一声令下,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士,莫不遵从,我们只相信我们的政府,我们只相信中国共产党,论尚同,整个世界,中国第一。

天志

天志,天的意志,即不可违背自然定律,这是法律之源,要遵纪守法,要善恶分明,要公平公正,我国本就是依法治国,所有法律都是在宪法的指导下确立,而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百姓,所有的公民遵守的都是同样的法律,所有被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将依法论罪,虽然无论哪个阶层都存在致力于逃脱法律制裁的行为存在,但我们一直在努力防缺补漏,努力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

明鬼

明鬼一为警惕神鬼之说,一为尊重、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我们尊重信仰,但信仰的归信仰,国家的归国家,个人的归个人,我国文化源远流长,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一直致力于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前人的智慧结晶,在前人的基础上,奋发向上,砥砺前行。

非命

我们遵循自然,我们否定天命,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命运都在自己的手中,我们靠自己创造财富,我们靠自己改进生活,我们齐心协力致力于祖国的建设,我们努力的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我们尊重梦想,我们为每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命喝彩。

非乐

音乐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我们用音乐歌颂生活,我们用音乐抚慰心灵,我们用音乐赞美生命,我们用音乐传递力量,我们的音乐是自由的,我们的音乐拒绝束缚,我们的音乐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它不再独属于某个阶层,不再凌驾于生命之上。

节用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有部分人奢华无度,铺张浪费,但国家近几年一直在打压这种社会风气,从政府接待到答谢宴,都在加强规定,而对于我们而言,虽然生活越来越好,追求生活质量成为了社会追求,但理性消费已经在逐步回归,我相信,我们以后会做的更好。

节葬

丧葬祭祀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近几年以来,关于丧葬这一块,开始崇尚流程简单化,也不再因为丧葬之事影响生产,不再固守以前的守丧制度。丧葬祭祀,表达心意即可,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会越来越简单,国家也在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引导这一切。

现代的社会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地方做的还不够好,但我们一直致力于进步,向着理想的国度进发,可能永远不会到,可能理想国只是一个虚妄,但我们会越来越接近,我们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有私心,但我们的公心已经凝聚到了一起,墨家的思想早已不知不觉的主导着我们的思想,主导着我们的社会前进,历史在我们脚下,至于中国的历史会走向何方,后人会为我们铭记,我相信,肯定是会越来越好的。

6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墨家和儒家思想的差别。

儒家的思想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思想主要就是讲仁与礼以及孝心,强调天地君亲师,这也使得很多朝代的皇帝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国之基柱,也就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顺带提一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其实不是针对儒家,而是一些江湖术士)

儒家经过后世一代一代的传承,最终成为了诸子百家的唯一赢家,但独尊儒术也对古代社会造成了退步的影响,让很多学说埋葬在历史中。

墨家的思想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墨家是一个纪律严明的学术团体其首领被称作“钜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被古代大家认为道家的分支,深受道家影响。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争(非攻)。重自然规律(天志)。

墨子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杨朱之学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我们回到问题的开始,如果是墨家成为主导思想,我想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会有非常大的提高,我们可能会更快进入到社会主义当中。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有不同看法的可以在下方评论!(? ???ω??? ?)

7

不谈事实放飞自己,如果是墨家一直主导传承下来,说个夸张的也许我们现在已经在星际航行了!

8

如果是墨家而不是儒家为指导思想

中国的历史将少许多的战乱与纷争

这个题目假设得好“如果是墨家……”,因为墨家的确与历史失之交臂,原因是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官学勾结政策,墨家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墨家思想在中国逐渐灭绝。

说到墨家当然避不了墨翟。兼爱是墨子思想核心,其言论和行为均由此而衍生。从古至今,“爱”始终是被推崇的字眼,但像墨子这样真正站在广大民众的立场上,以自苦自律的精神来倡导守爱行爱却又异常罕见。兼爱,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宽容、平等,也就是强大、聪明、富裕的不要欺侮弱小、愚笨、贫困的。这样,墨家的“兼爱”思想就大大地突破了儒家以血亲宗法本位为核心的等级森严的“仁爱”学说,而闪耀着人民性的光辉。所以,如果是墨家而不是儒家为指导思想,中国的历史将少许多的战乱与纷争。

墨家的学说是清末民初时期被学者们重新对文献的整理挖掘而重见天日的,因此,这一学说与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没有交集,说明提问作者熟谙中国哲学历史。

9

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的规律,我们经常反问,如果不如何如何,又会如何如何?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

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看似绚烂,其实那也是一个充满了混乱,充斥着杀戮,充满了苦难的时代。所以从人民生活幸福方面看,百家争鸣的时代不是个好时代。就如同现在的西方,他们自诩自由,平等,博爱,看似美好,实为童话。各色人等以自由的名义粉墨登场,各自为各自身后利益集团代言,正逐步走向了极端,以普通中国人的视角,那并不是个理想中的社会。

当百家凋零,儒家独尊,中国开创了连绵数千年的文明,成为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文明型国家,这一切在中国发展史的各个时期看似巧合的发展,实则是社会各阶层碰撞熔合后的必然选择。

我们不必厌弃我们的儒家文化,你有选择吗?也无需假设别的家兴起,能实现吗?我们只需要骄傲,骄傲身为一个中国人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不朽的文明。

10

墨家与儒家竞争的不是谁更吸引人们的眼球,谁更刚强,而是竞争的谁能够默默无闻作奉献,谁更软弱。

上善若水。

儒家是文士群体,他们体力不行,只有脑力还可以,而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他们必须表现得十分忠诚。

墨家是武士群体 ,但他们的创始人墨子却不是学习的兵家,而是拜儒家文士为师,可以说是一种文武全才的新型职业,现在我们一般称之为警察??,当时没有直接命名,而是根据其创始人墨翟的姓氏名称直接称之为“墨家”,由于体力上的优势,反而有利有弊,脑力方面的忠诚度则相对于儒家就有所欠缺了。

而对于君主来说,要维持自己的统治,首要考察的特质,就是忠心与否,墨家属于文武全才,但也由此带来了恃才傲物的问题,到秦始皇时期,深得秦始皇的宠信,连应该由道家方士参与的“长生不老药”这个神权领域也交给了墨家去做,但齐地墨家巨子徐福却辜负了秦始皇的信任,进行了欺骗,而且是先后两次,不是因为秦始皇很好骗,而是秦始皇对墨家太轻信。

然后是道家的法派杰出人物赵高,在秦始皇死后,也事实背叛了秦王朝,虽然没有直接改朝换代,但也通过“指鹿为马”进行了试探,看到反对声浪过大才变换模式为专权。

兵家的两个突出代表,北方的蒙恬和男方的赵佗,蒙恬虽然没有背叛,但被赵高玩弄权术给逼死了,赵佗则也进行了背叛,自立为王。

这样,摆在汉初统治者面前的没有背叛的政治人物就只有儒家了,排除了被诛杀的原始的居于领导地位的道家道派方士,欺骗秦始皇的文武全才的墨家,掌握朝政的道家法派(后来的儒家不允许他们当道家,把他们称之为“法家”)进行了背叛,兵家的蒙恬虽然忠诚,但已经被诛杀,赵佗则直接进行了背叛,汉武帝实在无可用之人,就只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启用了儒家上台。

儒家,也真正成为了第一个由帝王自己选拔的国家管理团队,不是因为他够嚣张,而是因为他很弱,不像其他儒教流派那样容易产生忠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