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无友谊 个个只係演戏?打工仔呻返工难识好朋友 网民建议:要保持呢个距离!

日前,有打工仔于香港讨论区以其实你们觉得返工稳到好好朋友的机会大唔大?为题发文,他表示自己工作多年,性格不内向,偶尔亦会与同事聊天,但他发现多年来并没有在职场上认识到真心朋友。 我有返咗好多年工的经验,自问绝对不内向,会主动同同事讲嘢!但蓦
职场,友谊,个个,演戏,打工仔,返工,难识,好朋友,网民,建
1

日前,有打工仔于香港讨论区以其实你们觉得返工稳到好好朋友的机会大唔大?为题发文,他表示自己工作多年,性格不内向,偶尔亦会与同事聊天,但他发现多年来并没有在职场上认识到真心朋友。

我有返咗好多年工的经验,自问绝对不内向,会主动同同事讲嘢!但蓦然回首,好似没有边份工能搵到好朋友,都是离职之后一直都没有联繫我不属于内向,但心里不想应酬咁多,同学聚会我都会去,同事好似真係没人约我。

人夹人缘?离职后更容易有成为朋友?

打工仔的帖文一出,引起网民热烈讨论。部分人认为人夹人缘,在职场上亦有机会认识到真朋友,更有人认为年轻时认识的同事更容易有深交。

人夹人缘,我同不少旧同事都做到朋友,不时联络。 点只搵到好朋友,连结婚对象都好普遍啦 睇个人性格社交如果係掂,边度都有朋友!

又有网民认为,虽然机会不大,但只要双方没有利害关係,与同事亦有机会成为好朋友,而往往离职后更容易成为好朋友。

未必无机会,条件係:
1.工作上无利益冲突
2.兴趣接近,品格能够互相接受
3.如果有儿女嘅,儿女年龄比较接近
4.同性会好啲,异性就差啲

唔大。因为始于有少少利害关係,好难纯友谊做到知心友。不过,如果已离开公司,之后揾返仲可以保持关係,就可能得。 有啲可以做到朋友但唔好太上心,除非离咗职。 有网民表示,人夹人缘,部分情况下可以与同事成为知心好友。(图片:Unsplash)

网民:返工互相利用居多

虽然有部分打工仔认为可以在职场上认识真心朋友,但有人却认为返工人人都有私心,又有利害关係,难以做到好朋友。

有利害关係,有时晤係你死就我亡,与同事好难做到真心朋友。 好难搵到志趣相投嘅同事做朋友。 返工互相利用居多,无价值仲搵嚟做咩? 都係打工仔,心里只有打工。好朋友係其他地方搵! 仲细咩,返工识朋友。傻啦,大家一齐做嘢,梗係谂计点样整死对方先啦

大部分情况下一出公司就係陌生人

亦有网民举例,指部分人一出公司就係陌生人,既然收工后没有联络,更遑论成为朋友。

一次我赶住返工,跟住搭扶手电梯时撞到一位同事同佢家人上紧嚟,块面好似话俾我听唔想见到我。明明见到我,简单打个招呼都唔想,见到就即刻拧歪面,黑晒面咁唔打招呼咪算啰!好似讲到人哋得罪你咁正所谓山水有相逢。

返工个个都係做戏,个个都(星期一至六)日日见住,放假仲要见?边度真係做朋友??

网民:人走茶凉都唔係??家先讲

即使有人认为辞职后成为朋友的机会较大,但实际上人走茶凉。

??家连邻居都唔会知姓咩嘅年代,返工又点会识到好朋友?返工时日日对足8至10个钟都好,几夹都好难有真朋友。人走茶凉都唔係??家先讲。 收工之后都无联络,仲讲离职后。 其实同事之间只因工作才一起交往,既然已经离开公司,除非有共同嗜好,咁又有咩理由一齐呢? 有网民却认为辞职后人走茶凉,几乎不太可能与旧同事私下联络。(图片:Unsplash)

网民建议:唔好太亲密,唔好太疏远

虽然与同事相处黄金法则,但有人却劝楼主应随缘,不应期望能与同事成为好朋友,就算成为朋友亦非好事,更多时候与同事的关係只须保持唔好太亲密,唔好太疏远即可。

返工唔一定识到好朋友就叫好事,大家同一间公司,做事以个人利益为先,如果你识到同你夹朋友,但上司一句唔锺意你,就係悲剧。到时你朋友个心都会随波逐流企上司嗰边,随时背叛咗你都唔知。

一间公司,你要认清楚同事佢哋之间关係,你自己心态都唔好太过单纯,适当时候要有警戒心,因为同公司同事变成朋友比较难。

我过往打工都试过有个同我好friend,成日同我饭堂食饭甚至收工一齐行街,但我有一个上司唔知咩理由好唔锺意我,跟住嗰个同事第二日之后后,扮唔识你,同佢打招呼都唔睬你..现实係好残酷,所以与同事之间嘅关係唔好太亲密,亦都唔好太疏离,适中就得

工作只为了赚钱,没有打算识朋友。放工就回家,没有应酬,所以每份工作都没有认识好朋友。在公司工作,跟同事维持最基本关係。上班下班打招呼,午餐独食,工作时间不闲聊吹水。但如果上司叫埋同事大家一起午餐,自己也会参加。同事只是在相同地点共事的人,并不是朋友。自己不会八挂同事的私事,也不会公开自己的私事。其实公司同事个个都这样做法。 随缘啦,同事倾得埋,唔会面左左咪得,唔好话要做好朋友咁大期望喇,职场如战场。 有人认为,与同事的关係不应太疏远,亦不应太接近。(图片:Unsplash)

本页关于 职场无友谊 个个只係演戏?打工仔呻返工难识好朋友 网民建议:要保持呢个距离!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尤其涉及您或第三方利益等事项,请咨询专业人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