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社会

空气污染损害心脑功能---青大附院黄岛院区心内科于玲范教授与您

2015-04-10 16:56社会

简介一项新研究发现,按现在典型城市的环境水平,空气中的超细微粒在吸入数分钟后即可改变心功能。研究在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上发表,研究者来自德国慕尼黑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和美国罗彻斯特大学。 空气中的粒子污染物由很小的悬浮粒子和液滴混合而成,...

一项新研究发现,按现在典型城市的环境水平,空气中的超细微粒在吸入数分钟后即可改变心功能。研究在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上发表,研究者来自德国慕尼黑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和美国罗彻斯特大学。

  空气中的粒子污染物由很小的悬浮粒子和液滴混合而成,其体积微小,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在描述空气污染时,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对粗粒和可吸入颗粒物进行了区分:①粗粒,常见于街道和扬尘工业区,体积2.5~10.0μm,常称为PM10(10μm大约为人头发的五分之一);②可吸入颗粒物,如烟和霾,体积<2.5μm。主要来源于森林火险、发电厂燃气、工业生产过程和机动车排放。

  研究主要聚焦于可吸入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呼吸道刺激、肺功能受损、心律不整、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加重和其他疾病以及部分癌症。

  可吸入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

  研究聚焦于PM0.1可吸入颗粒物,这种体积大小足够进入血液系统,对人体内部系统有潜在损害。

  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流行病学研究项目负责人Annette Peters教授和同事研究纳入64例糖耐量受损或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超细微粒对心功能的影响。居住在车站附近的受试者佩戴测量周围空气中微粒浓度的设备,随时记录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是心功能的特征之一,显示患者心脏和循环如何适应当前需要。Peters教授研究发现,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升高,尤其在交通高峰期产生的颗粒物,可在5分钟内改变心率变异性。

  研究者也证实了其他研究的发现,暴露于可吸入颗粒物环境以及噪音中1小时与心功能损害显著相关。

  目前缺乏可吸入颗粒物阈值

  Peters教授在结果中警告,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给大家都带来健康风险。研究发现,颗粒物的潜在有害水平低于欧盟现行阈值,该阈值标准于10年前设立。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证据,最近一直未对可吸入颗粒物阈值进行规定。Peters教授和同事希望:“通过我们的数据可以证实对未来可吸入颗粒物的安全阈值和环境标准的要求。”

  EPA表示,可吸入颗粒物“未被专门调节,但与燃烧过程相关,因此需引起注意”。在城市地区,燃烧气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和发电厂排放。

  因此,最近BMJ一篇综述分析了来自28个国家的100项研究,已证实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短时间暴露于颗粒物质和烟尘中确实对健康有害。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发现,如果增加颗粒物质中可吸入颗粒物和粗粒的浓度,人群的卒中风险也会增加。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琴岛搜http://www.qindaosou.com

Tags:空气污染,损害,心脑,功能,---,附院,黄岛,院区,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