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西海岸新区

由青岛中学引发的那些“家长论战”,头条君来带你深度解读!

2018-11-29 11:40西海岸新区

简介没有手拿鞭子在身后敲打学习的严厉老师,没有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没有繁重的名次压力,课堂氛围自由,课后作业少,还有足够多的课外活动时间。 这样让学生时代的头条君做梦才敢想的校园生活,是青岛中学学子们的普通日常。 十二年一贯制的教学模式,独特...

没有手拿鞭子在身后敲打学习的严厉老师,没有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没有繁重的名次压力,课堂氛围自由,课后作业少,还有足够多的课外活动时间。

这样让学生时代的头条君做梦才敢想的校园生活,是青岛中学学子们的普通日常。

十二年一贯制的教学模式,独特的教学形式,985硕士、清华北大等高学历的教师团,近乎严苛的招生面试.......

PART

01

这些标签似乎将青岛中学覆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其实,抛去种种光环,让青岛中学看起来最特立独行的,是其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

【没有语数外的传统科目,所有课程被统筹分为科学人文和社会两大门类,学生们在游学中学习,走班制的上课模式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志在培养视野更广阔、个人优势更突出的学生。】

这样的教学形式与我们喊了多年的“快乐教育”口号似乎不谋而合。

一石激起千层浪,青岛中学的出现让习惯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家长们忍不住发声:这样的教学形式真的能让孩子学到足够的知识吗?

PART

02

然而青岛中学的学生们展现出的自信、有想法、有主见的积极精神面貌,让报名时前去参观的家长们看到了自家孩子的差距,这样优秀的教育成果让众多家长们趋之若鹜,仿佛已把这所学校捧上了教育改革的神坛。

一时间,大众对青岛中学的讨论逐步上升到了两种教育理念的对垒,一场关于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网络论战愈演愈烈。

@青苹果和梨:

不学语数外这种最基本的科目就叫素质教育了?难道素质教育就是整天学画画、看书和做别的,那不成纨绔子弟了吗?这样的教育快乐是真快乐了,问题是有用吗?

@家有两宝:

我觉得素质教育应该是在传统的那种应试教育基础之上稍微进行变通吧......不应该一棍子打死成绩大过天的教学模式,可能传统的教育是严厉了一些,但不能否认的是确实能培养出有前途的孩子。

@我家住在大海边:

我家的两个孩子都在接受青岛中学的素质教育,让我说感受的话我觉得很惊喜,身边的同学们都是有目标有方向性的孩子,自然而然我的宝贝们也都变得有梦想了,和优秀的孩子在一起有什么不好的呢?

@快乐的宝妈:

孩子上了青岛中学之后,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他的思维方式和高度跟以前不一样了。较传统教育相比,素质教育的确更尊重个性和人性的天然,在学校里学生们自由地阅读,看纪录片和电影,孩子们的思想不受束缚,眼界自由开放了许多。

@起名字真难:

那些说素质教育好的,应该是嫩家孩子本来基础就不弱吧?像俺家小子那么爱闹腾,作业都懒得写,这还是在传统教育的监督之下,要真去接受什么快乐教育,他是真快乐了,我跟他妈就要被气死啦!

... ...

家长们争来吵去,矛盾无非集中在两点:

素质教育是否真能培养人才;

没有压力的快乐教育是否适合所有孩子。

PART

03

现在的教育环境出现了怪象,教育者们拼命反思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家长们为孩子感到心疼,明明所有人都知道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有缺陷,但为什么教育形势还是没有改变?

因为不敢。

家长们不敢放松,怕孩子没有好前途;老师们不敢放松,怕学生没有好成绩;学校不敢放松,怕没有好的升学率。

因为不会。

所有人都知道填鸭式教学、成绩大过天的观念就是传统教育的典型模式,而所谓素质教育的概念却很模糊,孔子的“因材施教”观和古希腊诗人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观一直被反复强调,国家教育部也提出“给孩子减负,把童年还给孩子”,可谁也无法为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下一个准确定义。

就这一点来说,无论青岛中学有再多的争议,至少他们在继北京十一学校做了第二个吃螃蟹的人,敢于在青岛把虚幻的素质教育概念变为落地实施的现实,并取得不错的成效。

头条君采访了一些在校就读的学生家长,他们都为孩子的进步感到欣喜,这些进步更多地是体现在孩子性格的积极向转变和思维高度的提升。就目前来看,这样的进步是在应试教育下短时间内无法达到的。

PART

04

当然,这样的教学成果也有漏洞,所有被录取的学生在原来的学校都是数一数二的尖子生,这些过五关斩六将、千里挑一的孩子,他们的优秀不仅仅是素质教育培养的结果,毕竟能通过808脑神经测试和各种学科测试的孩子可算得上是学霸了。

而且青岛中学的老师虽然学历高,但都比较年轻,教学经验难免不足,这些孩子进步得快有一部分是因为自身的条件,让他们对素质教育的培养接受得更快更深度。但谁也不能保证,成绩一般的孩子在脱离填鸭式教育后就一定不会有进步。

所以,在头条君看来,家长们争论的那两个问题是没有准确答案的,没有完全适合所有孩子的教育,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青岛中学的出现,是教育的一次改革尝试,对青岛未来的教育环境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谁都无法预测,但头条君觉得,这起码给孩子们的未来多了一次选择的机会,毕竟,有变化总比停滞不前要好得多。

家长们对此都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哦!

Tags:青岛,中学,引发,那些,家长论战,头条,带你,深度,解读,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