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青岛
青岛拉响防空警报,这是122年前不能忘却的侵略
2019-11-15 09:40青岛
简介" 今天10:00-10:20,防空防灾警报响彻青岛全城。 而在这鸣响警报的背后,是一段我们不可忘却的历史。 撰文/?茗萱 日前,青岛发布通知,为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熟悉防空防灾警报信号规定,检验青岛市防空警报系统性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

今天10:00-10:20,防空防灾警报响彻青岛全城。
而在这鸣响警报的背后,是一段我们不可忘却的历史。

撰文/?茗萱
日前,青岛发布通知,为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熟悉防空防灾警报信号规定,检验青岛市防空警报系统性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人民防空警报通信系统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定于2019年11月14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演习。
因此今日10:00-10:20,防空防灾警报便响彻青岛全城。
今日所举行的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演习,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和灾情警报信号,各种警报信号之间间隔3分钟,共计20分钟。

此前2019年10月16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青岛市人民防空警报通信系统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办法规定了任何人不得妨碍建设安装人防警报系统、供电部门应当优先保障人防警报设施电力供应、防空警报试鸣每年不少于1次等条例,自2019年11月14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11月13日。
而这轰鸣的警报声,也在无声诉说着一段如泣的历史。
青岛,昔称胶澳,城区前海海湾内有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得名“青岛”。
原本的青岛,只是一座小渔村,但因地理位置优越,1891年起清政府在青岛设防,调登州总兵章高元移驻青岛口,标志着青岛市建制的开始。


章高元在青岛设防后,先后修建了兵营和总兵衙门、填筑了炮台,开辟了青岛口至内地的道路,建造了前海栈桥码头等设施,使胶州湾地区的商业、运输业进一步得到发展,人口逐年增多,社会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商贾云集、货栈相连的繁荣景象。

章高元(1843-1913)
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清末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的虚弱彻底暴露在列强面前,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青岛这块地理位置优越、商贾云集的沃土自然令人觊觎不已。曾多次来华考察的德人李希霍芬专程赴山东调查,明确提出了胶州湾为中国北方最理想港口的观点。

青岛海湾停驻的渔船(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1896年12月14日,德国驻华公使海靖正式向清朝总理衙门提出租借胶州湾五十年之要求,但彼时总理衙门加以婉拒。
1897年的今天,11月14日,是巨野教案发生后第13天。11月1日,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今菏泽市巨野县)被杀,史称“巨野教案”。

山东巨野
这天清晨本是个退潮的安宁日子,天气晴好,还有微微的东风,却成了青岛历史上永远的伤疤。


威廉二世:“立即率领全部舰队驶往胶州,占领那边适宜的地点与村镇,
并用您认为任何合适的方法勒取完全赎罪。”
11月14日,凭借巨野教案这“梦寐以求的纠纷”,德国海军登陆部队强入胶州湾,登上了栈桥,迅速将军队布置在桥头兵营前的广场上。接着占领了信号山,建立了通讯信号站。

曾经的青岛栈桥(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德国士兵们在普鲁士进行曲的乐声中,从桥头营地穿过村庄,进入清军所驻的阵地。在控制清军兵营并切断电报线路后,德国海军司令派海军上尉前往总兵衙门,命令章高元将其部队撤离退出青岛。

德国海军乐队(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章高元立即上报,称德国军队纷纷上岸,将军营围住,限3点钟将驻防兵全行退出女姑口、崂山以外,只允许带火枪一车,其余军火炮位概不准带。
清政府在得到这一消息后,更是不知如何是好。在多方考虑之后,发电称:敌情虽横,朝廷绝不动兵。若轻言决战,立起兵端,必致震动海疆,延误大局。命令章高元于胶澳附近驻扎,非奉旨不准妄动。
清政府不但不予处理,甚至妄想着“以夷治夷”,希望列强插手此事,将德国赶出青岛。
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和不战而退的章高元就这样将青岛放弃了。
1898年3月6日,中德签订《胶澳租借条约》,该条约内容包括租借胶澳(青岛)、修筑胶济铁路及开发沿线矿藏,和山东省事务共三端十款。及后分别在1898年8月22日签订的胶澳租地合同,10月6日签订的胶澳潮平合同和胶澳边界合同确定了德国占领整个胶州湾的范围。
这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后,青岛沦落为德国殖民地。

德国总督府,也是胶澳殖民地统治机构所在地
(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德国第二海军营部大楼,始建于1899年,可以说是青岛第一批德式建筑
(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当时日本《外交时报》所称:彼山东之实权,亦将归诸德人矣。

中德文对照的店铺招牌(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此时英国的香港已经成为远东殖民地的样板,而为了展现德国制度的优越性,德国皇帝就有了把青岛建设成超越香港的模范殖民地的打算,因此德国定下了斥巨资高标准建设青岛的基调。

青岛市区俯瞰(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为了殖民统治的需要,德军开始在青岛兴建港口、铁路,使当时青岛成为了远东最热闹的建筑工地。短短几年内,港口、车站、医院、教堂、银行甚至俱乐部等一座座现代化建筑和设施拔地而起。

欧人监狱,是德国在青岛建造的司法建筑物中最早完成的一栋
(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圣保罗教堂(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福音堂又名基督教堂、德国礼拜堂、总督教堂
(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李村基督教堂,1904年由德国传教士邵约翰主持修建完成
(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1900年,德商库麦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择址今广州路3号建设
成为青岛第一个由政府参资控股的正规的电能工业企业
(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1911年建设的吉利百货公司(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德华高等学堂(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水师饭店又名德军海军俱乐部,1898年奠基(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德国政府在青岛的巨额投资,也引起了德国国内反对党的不满,一些建设项目也因此被削减了资金,典型的例子就是青岛火车站,不得不改建成乡村教堂的风格。

1907年的火车站(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客观来说,青岛在德国殖民统治下迅速发展成为一个近代化的城市。而德国在青岛修建的大型行政建筑如总督府、总督官邸等,都以大气、奢华著称,逐渐形成了青岛红瓦绿树城市风景特色。当时的青岛有了“东方瑞士”、“东亚最完美之商埠”等美誉。


但德国人在发展青岛上煞费苦心,归根结底充满了侵略本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其更好的掠夺和奴役青岛、山东乃至中国。大批青岛居民在这场掠夺中惨遭压迫、流离失所。德国甚至凭借青岛这个胶州湾节点,大肆掠夺山东、中国的财产。

建造浮船坞的中国劳工(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1904年青岛国际俱乐部(现中山路1号)
中国工人正在建造壁炉(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1899年,由德国14家大银行投资兴办的德华山东矿务公司成立,
这3家所谓的“德华”合资公司也纯粹是为了掠夺山东的财富而设立。

德国侵占青岛期间,把沧口海关非法占有并设“小衙门”
在沧口火车站附近开邮局,建船台,设分卡,大肆掠夺中国的财产。
(图:青岛档案信息网)
在被德国占领17年之后,青岛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直至1922年12月10日,青岛主权回归,成为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首个被中国收回主权的城市。
因此1998年起,青岛将11月14日定为“警报试鸣日”,且青岛作为国家人民防空重点城市,确定每年组织一次防空警报试鸣。
这沉重轰鸣的警报提醒着我们,122年前不能忘却的侵略。
时刻警醒着我们,牢记国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凤凰网青岛原创
资料来源:青岛档案信息网、青岛档案馆、青岛时间等
◎ 本账号现已全网多平台运营,欢迎搜索“凤凰网青岛”订阅
◎ 青岛城市精英资讯第一微刊
"Tags:青岛,拉响,防空,警报,这是,122,年前,不能,忘却,侵略
上一篇:山东青岛“全能神”邪教窝点被端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2015年青岛登山节活动将于4月24日开幕
2015年青岛登山节-青岛市全民健身登山节今天在青岛市体育总会召开新闻发布会,2015年青岛登山节活动将于4月...2015年1月1日青岛医保统筹新政正式执行
琴岛搜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根据《青岛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235号),我市出台《关于...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三险合一”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将合并为新的居民医保,覆盖510万城乡居民。从2015年1月1日起,《青岛市社会医疗保险...青岛残疾人乘地铁或将享优惠
目前,我市共有42万残疾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5.25%。残疾人又分为视力残疾、听力与语言残疾、肢体残疾、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