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青岛

为生命加速:急救车10分钟到现场,市北区急救站数量已达到22个

2019-10-28 15:01青岛

简介" 文/图 半岛记者 徐玮苓(署名除外) 本报讯 “您好,这里是120,请讲。”近日,一位重症病人的家属想将病人转至上级医院,但普通的急救车不配备呼吸机,在拨打120急救电话后,经急救中心(120)进行调配急救车辆,新惠康老年病医院急救站的高性能监护型急救车承担此次...

"为生命加速:急救车10分钟到现场,市北区急救站数量已达到22个为生命加速:急救车10分钟到现场,市北区急救站数量已达到22个为生命加速:急救车10分钟到现场,市北区急救站数量已达到22个

文/图 半岛记者 徐玮苓(署名除外)

本报讯 “您好,这里是120,请讲。”近日,一位重症病人的家属想将病人转至上级医院,但普通的急救车不配备呼吸机,在拨打120急救电话后,经急救中心(120)进行调配急救车辆,新惠康老年病医院急救站的高性能监护型急救车承担此次任务,仅用了10分钟病人便成功转院。

120急救站多设一个点,病人就多一分获救的希望。按照2019年市办实事要求,今年市北区新增6处120急救站,2处已通过验收进入试运行,2处正在验收,其他2处也进入人员招聘阶段,所有急救站10月底前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近日,记者来到重庆南路和淮安路交叉口的新惠康老年病医院急救站,探寻他们是怎么为居民提供快捷、方便、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与医院精密齐全的设备和分门别类的科室比起来,急救车厢空间有限,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将有限的空间利用至最大化,新惠康老年病医院急救站配备了最新的高性能监护型急救车。“与常规的救护车相比,新配的急救车稳定性好、车内空间大、急救设备齐全,提高了院前急救服务能力。”新惠康老年病医院院长熊祥云说。

记者看到,新型急救车的车身结构和底盘高度等设计都与普通急救车有所不同,这是为了保证了速度与稳定性的兼顾。一上车,在右手边的车内通过座椅的合理排序,能够容纳一位急救医生,一位护士和三位病人家属,保证了空间足够容纳院前治疗所需的人员。

左边的医疗设备的有序摆放,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心电监护一体机等急救设备,在救护车内都有安放,确保大部分紧急病发患者在救护车上就能提前得到抢救,从而提高送医后的存活率。并且随车安装的车载图像传输系统,无论是救护车外的路况信息,还是救护车内的抢救情况,都可以视频的形式,传送给120急救中心的调度室。患者身体状况和患病信息,在救护车赶往医院的路上随时同步传输给目的地医院,为危急病患争取抢救时间。

据了解,随着市北区近年来城区规模扩大,特别是城区北部及新都心居民小区不断增加,人口快速增长及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剧,现有的院前急救体系已不能满足居民医疗需求,形成院前急救的“盲区”。

自2017年开始,市北区根据全市规划,在辖区东部、北部和中部选址建设,累计建设了12处急救站点,填补了周边的盲区和空白点,为急重病患抢救赢得了黄金时间。截至目前,市北区急救站数量已达到22个,服务人口数量提高59%,运行能力提升75%,辖区每5万人拥有一个急救站,服务半径大大缩短,市民叫车候车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使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2017年第一批启用的中心医院河西急救站位于居民密集的河西街道,居住人口密度大、周边缺乏大型医院,建成以来已经完成了950余项急救任务。

今年新投入使用的新惠康老年病医院急救站、滨海医院急救站、同和医院急救站等,将重点承担新都心、台东、浮山后等居民相对密集的院前急救任务。这些救护车在完成院前急救里程30万公里后,就光荣完成了它们的使命,将“退役”到非急救工作中。急救站的广泛覆盖、强力的院前救治设备、搭配专业的医护人员,老百姓们急救看病再也不发慌了。

"

Tags:生命,加速,急救车,10分钟,现场,北区,急救站,数量,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