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青岛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2020-01-20 08:30青岛

简介" 胡建强大概不会想到,原本地处丘陵地带的胡家村,因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创新性探索创办了乡村惠民工厂,村里过去在外打工的姐妹们以及留守的姐妹们进厂上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凭着在工厂里组装遥控器开关,姐妹们的收入达到了3000元以上。 作为胡家村...

"

胡建强大概不会想到,原本地处丘陵地带的胡家村,因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创新性探索创办了乡村惠民工厂,村里过去在外打工的姐妹们以及留守的姐妹们进厂上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凭着在工厂里组装遥控器开关,姐妹们的收入达到了3000元以上。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作为胡家村党支部书记,胡建强比别人更清楚胡家村走上富裕道路需要付出的努力。胡家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政府驻地东北约2里处,属丘陵地带,全村耕地约1387亩。全村现有常住村民165户,人口为530人,低保10户15人,村集体无经济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民“致富有想法,增收没办法”,一度出现了“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住户留守化”的困境。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胡家村如何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后发赶超?又如何实现脱贫致富?这成为摆在胡建强和胡家村所有村民面前待解的难题,直到青岛西海岸新区驻宝山镇乡村振兴工作队派来的“第一书记”费超同志的到来。

2018年4月,费超赴任胡家村“第一书记”,进行发展帮扶。费超是一位转业干部,曾任青岛武警消防支队副参谋长,立过集体一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六次,是一位能征善战的优秀共产党员。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入村之后,费超紧紧依靠胡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通过深入调研,精确了解胡家村发展现状,摸清楚了低收入户的数量、家庭成员、工作情况、收入来源以及健康状况等情况,建立了精准帮扶台账。在全面了解村庄的自然资源和产业资源后,费超与胡家村一起,确定了党建引领、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文化帮扶、品牌帮扶的帮扶总体思路。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发展什么产业?如何让胡家村具备“造血”功能?这是帮扶的核心问题。费超结合胡家村实际,围绕村庄产业振兴,探索致富增收路径,秉承“先行先试,善做善成”的新区精神,主动出击找项目,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引进青岛宏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到胡家村兴办“乡村惠民工厂”,解决留守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2018年8月,费超和青岛宏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刚经过多方面工作,利用胡家村闲置宅基地建设了厂房,引入海尔、海信等企业的电视、空调遥控器生产线,进行代加工。很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胡家村乡村惠民工厂就形成规模,品牌效应彰显,一批妇女通过培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随后,胡家村乡村惠民工厂的模式被复制放大到宝山,一批乡亲返乡进厂上班,经过培训成为宝山镇驻地乡村惠民工厂的生产主力。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胡家村乡村惠民工厂的发展模式深受乡亲们喜爱,能到乡村惠民工厂上班成了宝山镇乡亲们的心愿。

新区驻宝山工作乡村振兴队驻荒庄村“第一书记”缪树武,主动与费超、吴志刚对接,将帮扶单位区建筑工务中心建设的8间板房改建成合格厂房,主动接受乡村惠民工厂的模式复制和品牌辐射。复制引入电子产品遥控器组装生产线进荒庄村建设乡村惠民工厂,同时提供50多人的工作岗位,实现每个务工人员月收入3000元以上,荒庄村因此项目每年收入3至5万元。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2019年6月21日,荒庄村复制的胡家村乡村惠民工厂正式开业。乡村惠民工厂花开胡家村,结果荒庄村,农家的姐妹们在家门口便可以就业,“白天去上班,早晚干家务”成为她们的生活常态,实现了务工和照顾家庭“两不误”。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据了解,乡村惠民工厂模式,先后成功复制到大陡崖、尚庄、荒庄村。现在,胡家村和荒庄村保持稳定生产,工人由最初的9人,增加到130人,生产合格产品580余万件,完成产值4050多万元,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增收210万元,工人月增收3000—3600元。与此同时,“乡村惠民工厂”品牌方案已经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审批。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在创建乡村惠民工厂的同时,费超同志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做法,使经营权有偿出让,既盘活了集体建设用地,增加了群众收入,又改善了村容村貌。费超同志还帮助胡家村引进了三个现代农业项目,种植蓝莓、葡萄,同时套种地瓜等作物,有效延长了产业链和价值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板”。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乡村振兴的得意之笔,乡村惠民工厂如今已经成为成功案例被人们关注和效仿。这一案例的动人之处在于让乡亲们“放下锄头,拿起榔头”,经过简单培训的农村大姐小妹,正成为家门口就业的主力军。既能守家、又能致富,犹如一道靓丽风景将乡村装点的格外美丽怡人。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乡村惠民工厂的创新实践,分别被评选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乡村振兴工作队2018 年度“十佳产业项目”和青岛西海岸新区乡村振兴工作队 2018 年度“十佳工作案例”,费超同志荣获青岛西海岸新区乡村振兴工作队 2018 年度“十佳先进个人”称号,并获得通报表扬;费超同志还荣获了2019年度青岛西海岸新区优秀退役军人称号。乡村惠民工厂的探索和做法以及“第一书记”费超同志的事迹,被中央及地方多家新闻媒体做了宣传报道。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乡村惠民工厂具有无污染、零排放、生产工艺简单、用工多、增收快等特点,可复制、可借鉴性强,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产业支撑,为村民增收夯实了产业基础,为胡家村和荒庄村脱贫致富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黄教授,在调研了乡村惠民工厂模式后十分欣喜。黄教授认为,连锁式“乡村惠民工厂”模式可复制到青岛更多的镇街,带动更多的留守人员家门口就业增收。乡村惠民工厂以及围绕农村产业振兴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做法,完全可以作为青岛乡村产业振兴知名品牌进行复制推广。

盛开在沃野的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的青岛“乡村惠民工厂”模式

两座丘陵村,如今转身成为乡村惠民工厂所在村,这是乡村振兴给予胡家村和荒庄村的机遇,也是费超、吴志刚、缪树武等同志担当社会责任、创新帮扶实践的生动见证。

"

Tags:盛开,沃野,发展,奇葩,解读,乡村,振兴,青岛,惠民,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