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聚焦

「青岛记忆」崂山烟厂的历史中探寻崂山大院的由来

2018-11-06 14:00聚焦

简介本文来自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台东一路103号青岛乳胶厂南厂区(1991年) 台东一路116号原乳胶厂北厂区,已租售(1991年) 近日偶然发现了几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岛乳胶厂的老照片,作为一个老台东,也勾起了很多曾经的回忆。现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台东一路103号...

本文来自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台东一路103号青岛乳胶厂南厂区(1991年)



台东一路116号原乳胶厂北厂区,已租售(1991年)


近日偶然发现了几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岛乳胶厂的老照片,作为一个老台东,也勾起了很多曾经的回忆。现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台东一路103号的双蝶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青岛乳胶厂,1994年改制,1999年组建青岛双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化工系统重点企业,国家指令性计划安全套产品生产厂家。



八十年代末乳胶厂一角

不过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在青岛乳胶厂之前,这片厂址是中国崂山烟厂的所在地,曾经的烟厂虽已消失六十年,但如今厂房后的崂山大院遗址尚存,那片位于延安路和台东一路之间的居民大院,是当年青岛最有名气的棚户区之一,其历史多年来却是罕有人知,为什么叫崂山大院,也是多年来让人困惑的问题。当你看过崂山烟厂的发展历史,或许会有一个基本了解,原来崂山大院是这样得名的。。。

1930年,宫子杰(山东海阳人)在青岛开办“新兴诚”商号经营烟叶。“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抵制洋烟,华商烟厂的卷烟销路看好。宫子杰认为此时办厂即能解决积压烟叶的出路,又能有利可图。1931年春,“新兴城”商号东家宫子杰、经理姜子盈与在税务局任职的钮心白合资1万元在大成路设厂制烟,定名为中国崂山烟厂。



大元宝香烟

1933年正月,因资金不足,以一万元出兑给一家土产粮油商“义原公”,改名为“中国崂山烟厂义记”,由周鼎忱任经理,王质斋为副经理,钮心白为厂长,由原来的一台卷烟机增至两台,雇佣工人仍为数十人,生产崂山牌卷烟,改址在台东三路95号(在芙蓉路和大成路之间)。



好莱坞香烟


“崂山烟厂义记”因生意清淡,无意前图,以原价一万元八折出兑,1936年3月10日,崔世宾父子等崔氏家族(山东牟平县人)集资接盘,更名为“中国崂山烟厂生记”,由崔岱东任总经理,崔颂周任经理,钮心白任厂长。下设管理、营业、工务、会计四科,雇用工人300余人,生产三、四级香烟,年产250余中箱(25000支/箱),以后产量逐渐增加。计先后生产有崂山牌、荣誉牌、铁马牌、好莱坞牌,一品香牌等香烟,由万昌商行代理经销,但产品仅销山东省内。

崂山烟厂生记开业后,即遭英商颐中烟公司的摧残和排挤,业务极难开展。1937年,该厂从胜利烟厂购卷烟机2台,12月,国民政府撤退后,青岛陷入无政府状态,至日军侵占青岛的最初阶段,局面混乱,崂山烟厂抓紧这个时机,日夜加班生产,争取无税出厂,经济效益加倍增长,为崂山烟厂积累了大量资金。



壹支笔香烟

在资金大量积累的情况下,1939年2月25日召开股东会议,3月10日正式注册,崂山烟厂改制为“中国崂山烟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崂山烟草公司),董事长为崔世宾,总经理为崔岱东,经理兼厂长钮心白,再次买进5台卷烟机(其中美式卷烟机4台),卷烟机增至10台(占当时全市总机数的13%),电动机42台,锅炉2座,增加资金50万元,日产100大箱,并增加新产品中级烟壹枝笔牌,投入市场。改制后生产经营发展迅速,规模渐大。

日本侵略者侵占青岛后设立统治菸叶机构,使崂山烟草公司的原料供应丧失依靠,生产受到限制。在日本侵略者的威逼下,崂山烟草公司迫不得已于1941年与日商合作经营。崔岱东任董事长,日人北野顺吉任副董事长,下设厂务、业务两个课,共设七股分掌各该管业务。增添新式卷烟机10台,雇用职工821人,生产能力增至月产4000大箱。

1941年日资入股崂山烟草公司后,同年10月在原有厂区院落的基础上,又以每方步地缴纳租权金38元向青岛特别市公署请领台东一路13号、15号、东光路2号、东明路1号共4小段,面积约1694.95方步;请领台东一路17号、19号、台东三路12号、13号、东明路2号、4号、东光路1号、2号共8小段,面积约3084.428方步。以上两部分土地的请领15日均获批准。

该公司原有工厂2所,一系租用一系自建,均在台东三路,因不敷应用,1944年起,日本人将崂山烟草股份公司控制到手后,又于东光路台东一路口(台东一路116号)建筑新式厂房二大所,并在对门103号新建仓库3座。厂房面积2408.2平方米,(该公司后来的厂房20世纪60年代改为青岛乳胶厂),一改过去简陋的设备而迈向近代工业的规模。在北京、石门、天津、德州、徐州、益都等地设立代销点,生产业务发达到第二次高潮。



千里驹香烟



同舟香烟


邮船香烟

至1945年崂山烟草公司卷烟牌号有崂山、荣誉、一品香、鹰、铁马、邮船、好莱坞、恭贺新禧、可乐、派拉蒙、五谷、壹枝笔。其中,以荣誉牌最佳,好莱坞、铁马次之,此三种卷烟销路较广,以运往北平、天津、济南、德县,石家庄、徐州、开封等地均有经销代理商号,一品香、邮船等牌号卷烟品质低下,仅行销偏僻各县。该公司营业部设在青岛市高密路71号,经理崔笃生。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崂山烟草公司的中方资本家同国民党官员相勾结侵吞日股。1946年国民政府曾对该业进行处理,国民政府经济部鲁豫晋区特派员办公处接收该厂,确定该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崔岱东犯有汉奸罪。抗战胜利后,崔岱东恐遭逮捕,隐居北平。1946年2月,敌伪产业办理局改以“交还借款”的方式进行处理。1947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的山东青岛区敌伪产业清理处正式将中国崂山烟草公司发还给崂山烟草公司代表人崔岱东。该公司被发还时,有资本法币400万元,在册职工821人,卷烟机20台、切丝机10台、磨刀机2台、压梗机3台等设备,其后改曹毅民为董事长,钮心白任经理,但长期并无生产经营。至1948年8月,所剩203名工人中近半数被遣散,10月被全部遣散,被遣散的工人仅发给6个月的工资。

崂山烟草股份有限公司从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到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时,由于国内战争,烟叶种植、收购受到限制和影响,原料不足,共开228天半。其中1949年3月1日为迎接解放,开工28天半。解放前夕该厂共有职工350余人,5台卷烟机生产,日产30大箱。

1945年日本投降后,崂山烟草公司除以前的商标外,还增加了金奖。以后,注册的厂址由台东三路95号迁至台东一路103号。1949年该公司在台东三路88号、在东镇东光路22号有楼房1处,仓库3处。解放前夕该厂临时雇用职工279人,20台卷烟机仅开5台,日产卷烟30大箱;在丰盛路、东明路、台东一路仓库中,仍存烟叶518桶,碎烟末109包。

解放后,在人民政府号召下,私营崂山股份有限公司于1949年6月12日正式复工,由月产卷烟40大箱到10月间达到月产1000余大箱。到1952年第四季度已达到平均月产1200余大箱。自复工后,产品除原有牌号外,为了和大陆烟厂的骆驼牌竞争,推出金奖牌中级烟。1950年,崂山烟草公司有楼房74间、平房2间,面积2408.2平方米。

该公司1950年6月登记资本总额为人民币30万元,职工305人,卷烟机20台、切烟机10台、炒烟机3台、切筋机5台、马力机42台160匹;1951年12月调整为88.85万元,工人300人,职员30人,合计330人,1954年10月登记为84.46万元,职工333人。新增旋床1台,喷雾机5台,抽筋机14台。

1953年,国家对卷烟生产实行计划管理,生产所需原材物料由国家按计划调拨分配,产品由商业部门包销,卷烟价格由国家统一管理。9月4日,中国崂山烟草公司在青岛日报刊登启事,其产品“金奖”、“一支笔”、“同舟”、“邮船”等牌香烟自9月1日起统由中国专卖事业公司销售。

1955年7月,因崂山烟草公司隐瞒敌产由青岛市人民政府查处,实行监管。

中国崂山烟草公司(1949年至1958年)卷烟牌号除了解放前已有的崂山、金奖、壹枝笔、邮船,青岛解放后增加了新创商标同舟,至后期只生产金奖、壹枝笔。

1958年1月,崂山烟草公司并入山东省工业厅青岛烟厂。其全部厂院及厂房整体划拨交出,大部分设备由国家调配到内地卷烟厂。中国崂山烟草公司(厂)从此不复存在。



乳胶厂东光路一侧(1991年)




八十年代末,乳胶厂门前景象



搬迁之前的崂山大院


拆迁时的崂山大院

从中可以看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崂山烟厂仍有职工三百余名,具有一定的规模。据记载,此时烟厂相邻位置于二、三十年代就已存在了部分简易建筑,崂山烟厂也陆续搭建了一些房屋作为员工宿舍所用,所以老青岛也逐渐把这里叫做了“崂山大院”。不过整体生活条件一直都是较差的,雨季一片泥泞,冬季寒风侵袭,市政设施配套缺乏,数百人共用一个厕所及水龙,随着居住人员及简易建筑的不断增加,老台东又一处聚集棚户区也慢慢形成了,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棚户区改造全部迁移而终止。



昔日崂山大院环绕于厂房院墙之外



八十年代末的崂山大院(王挺提供)

适逢数张老照片引发感想,崂山大院曾经是青岛棚户区的代名词,棚户区改造,崂山大院成为了青岛城市发展进程的一段历史记忆,如今,留下的一小片旧址,也成了一个历史的标本。在热闹、繁华的台东,让我们记得曾经有崂山大院这样的棚户区。援引崂山烟厂的文章,也是以此纪念这座虽然少有人知,却曾在青岛有过重要影响的企业,还有那些崂山大院的原住民,搬离多年仍心系这片旧土的人们,希望能从此文中得到解惑。

崂山烟厂历史节选编辑于网友“老青岛浮山乐”发表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的贴文《中国崂山烟厂》

Tags:青岛,记忆,崂山,烟厂,历史,探寻,山大,院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