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信谣,不传谣!


真的搞不懂哎,为什么生活中

总有那么几个人喜欢散播谣言

皮这一下你们是开心了

可搞得大家人心惶惶的啊

真的是太过分了喂

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个谣言盛行

下面来看看四月份的十大谣言

你们曾被哪些谣言骗过?


第三方移动支付将关闭银行卡功能

上月,有传言称银行发布了新规,第三方移动支付(最常用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代付功能将被关闭,所以支付宝消费只能用支付宝余额来付款,不能再从银行卡代扣。


 辟谣 


支付宝随后发布微博辟谣,称“支付宝要关闭银行卡功能”、“支付宝消费只能用余额付款”、“余额宝不能直接用于支付宝支付,要先把余额宝转到余额才能进行支付宝扣款”等说法均为谣言。



事实上,网联清算平台下发文件,明确今年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连都将被切断,之后银行不会再单独直接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代扣通道。


但这对普通用户的使用没那么大影响,第三方移动支付不再与银行直接建立资金往来的清算通道,而是通过网联,这样其实有利于更好地规范、监控第三方支付机构,控制风险,避免大家的损失。



星巴克咖啡可致癌

前不久,一则有关美国加州法院裁定星巴克贴上“可能致癌标签”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网友惊呼:以后都不敢再喝咖啡了!



 辟谣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洛杉矶一家法院裁决,星巴克和其他几家咖啡公司,在加州销售的咖啡必须贴上癌症警告标签。理由是,市面上出售的烘焙咖啡中,被发现含有高浓度丙烯酰胺——一种有毒的致癌化学物质。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钟凯认为,谣言当中所指的“致癌物”丙烯酰胺,对人的致癌性不明确。并且在其对动物致癌性的研究中,做实验的量非常大,相当于人体膳食摄入量的一千至一万倍,才能在动物身上看到致癌性,所以人无须担心。


公交车是失散儿童守护人

“一定要告诉孩子:在外面,找不到爸妈的时候,不要慌乱,上任意一辆公交车坐下,告诉驾驶员我找不到家人了,驾驶员会联系你的家人的。5月1日起,全国公交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安全守护点!请接力,善念扩散!”



这条消息上月在微博、微信群和朋友圈刷屏,引发热议。


 辟谣 


不少警方微博账号表示,类似的消息之前在网上已出现多次,还有说快递门店、书店、药店、银行的等等,不少单位都曾对此类消息进行过辟谣。



特别提醒,如果孩子与家人走失,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拨打110,孩子不要跟任何陌生人走,最好留在原地,等警方或家人。


飞机起飞前 男人机舱口下跪

网友@欢乐的云端之上分享一则网络文章称,一家三口父母带孩子治病,登机时丈夫和妻子孩子走散,丈夫下跪求等等娘俩,飞行员为等乘客,延误起飞。随后网传处罚通报称,此次航班飞行员董某被无限期停飞。文章打动许多网友,引起轰动。



 辟谣 


然而,被人提及的祥鹏航空和海南航空均表示,这件“暖心的真实故事”根本没有发生过!公司内部也查无此人,网传通报也纯属伪造。之后,@欢乐的云端之上发布微博称,经多方证实,该文作者长期假冒飞行员,故事纯属杜撰。



小编只想说:这个社会需要大家的爱心,但不要用谎言来骗取眼泪!


早晚运动有伤身体

锻炼身体很多人的日常,早起晨跑或傍晚锻炼,.但近期出现了这种说法:早晨空气缺氧、气温太低,外出运动对身体不好,而晚上运动无异于慢性自杀。



 辟谣 


丁香医生发文指出:不论早晚,运动效果都没有好坏之分。如果某一时间的锻炼让你感到身心舒畅、神清气爽,那么这就是你的最佳运动时间。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基本是恒定的,所以任何时候运动都不会有缺氧的风险,而气温太低可增添衣物进行锻炼。


至于晚上运动与慢性自杀的关系尚无实锤,不过建议大家,睡前一小时不要运动,以免大脑亢奋从而导致睡不着觉。



中国女性正被瑜伽毁掉身体

前段时间,一篇网帖在朋友圈热传,称瑜伽的很多动作、体式可能造成脊椎、腰椎受伤等问题,患“瑜伽病”的人正日益增多。



 辟谣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协和医院骨科专家叶哲伟表示,有的人在做瑜伽动作时过于勉强自己,才会对身体有所损伤。


练瑜伽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柔韧性和身体状况,量力而行,如果急于求成,做一些难度很高的动作,就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ABC驾照将一年一审

有文章称,2018年出了新的驾驶证规定,“ABC驾照需一年一审,逾期将被吊销”。



 辟谣 


事实上,今年并未发布过有关于驾驶证申领和使用方面的新规。


在一年这个计分周期内,一般情况下只要有过记分记录,则持有A、B照的驾驶人是需要每年一审验的。但是,《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并没有明文要求C照也必须每年一次审验


目前,我国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分为六年、十年和长期

机动车驾驶人在机动车驾驶证的六年有效期内,每个记分周期均未记满12分的,换发十年有效期的机动车驾驶证;在机动车驾驶证的十年有效期内,每个记分周期均未记满12分的,换发长期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


五一前进项发票需认证完

上个月有种说法称:5月1日起,我国增值税税率将从17%、11%、6%,变为16%,10%,6%。有网友疑惑于一种说法:5月1日前取得的发票,5月1日后就不能认证了?



 辟谣 


国家税务局表示:17%或11%的专票,不是必须要在5月1日前认证,才能抵扣17%或11%的增值税额。只要在自开具发票之日起360日内认证或登录增值税发票选择确认平台进行确认,都可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酵素可减肥

减肥是很多年轻人嘴里天天喊的事情,然而就只是光喊口号而已,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听说服用一些“酵素”类的保健品,躺着都能减肥?



 辟谣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表示,酵素一词源于日本,在规范的中文表述中,“酵素”其实就是“酶”。酶能够催化人体内各种生化反应,以便进行新陈代谢。


由于酵素里含有蛋白质成分,以酵素代餐,其实这本身就是在控制饮食,有可能“误打误撞”地带来减肥效果。但这种效果更多的是因为控制了饮食,而不是酵素本身具有神奇的减肥功效。


北斗地图上线可替代GPS

大家有没有看到一条欢庆“北斗地图”上线、告别GPS的“好消息”?不少网友拍手叫好以后可以用“国货”导航了。



 辟谣 


据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中国科普博览微博消息,北斗系统科学家徐颖表示:


“手机到底采用了哪个卫星导航系统来做定位,主要取决于手机的硬件。手机中装载了哪个导航定位系统的芯片,就能用哪个系统来定位。如果你的手机不具备支持北斗系统的硬件,那么你下载哪个APP都无济于事。”


因此,想要告别GPS并不是更换地图手机应用软件的问题,换手机或许更靠谱。


还有下面这些也全!都!是!谣!言!

全是假的!假的!

手机和银行卡不能放一起,卡会消磁

这个谣言大家应该经常听说:银行卡背后有磁条,和手机放在一起,手机的所释放的电磁波信号会让银行卡的磁条消磁,导致银行卡不能继续使用。



 辟谣 


 一般来说,背面带有磁条的银行卡才有可能被消磁,因为它是利用“磁力”来记录信息的。


专家表示,手机在工作时主要依靠的是电磁波,而手机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在UHF波段的850MHz到微波波段的2.4GHz之间。这个频率范围内,电磁波的主要能量形式是电场,不会产生足以改变银行卡上磁条信息的磁场,也就不会被消磁。


而对于卡上镶嵌了一个黄色金属片的接触式IC卡来说就更不用担心会消磁了,因为IC卡是利用卡片内部的微型芯片存储信息的,跟磁条完全没有关系。


微信付款码截图盗取财产

这篇文章《一张微信截图就能把你的银行卡刷光!快告诉家里人!》在网络上热传,文中称,骗子通过骗取“付款码”进行恶意扣款。简单来说,这个骗术就是:骗子让你把微信付款界面截一张图发给他,而骗子拿到付款码截图后,可以立刻去消费。



 辟谣 


微信“谣言过滤器”辟谣称,该消息与事实不符,微信早在2016年已通过技术手段切断了“将付款码截图发给其他人后被盗刷”的可能性。自2016年下半年微信更新至iOS6.3.22版、安卓6.3.23版后,一旦对付款码进行截屏操作,用户都会收到安全提示,该付款码也随即失效。这意味着用户所截图的二维码已无法被刷款,骗子们也就无机可乘。


提醒广大用户,牢记付款码安全提示,不要以任何形式轻易向他人发送微信支付的付款码,包括条形码、二维码和18位数字编码等。如果遇到诈骗或者疑似诈骗的情况,可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通过微信的投诉功能进行举报。


70岁以上老人坐飞机必须开健康证明

朋友圈出现一条“温馨提示”称,70周岁以上(含70岁)—80周岁的老人,必须提供三级甲等以上医院健康证明原件,否则机场不予放行。证明内容包括:心电图、血压、呼吸道。


 辟谣 


网警辟谣称,此消息不准确。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对于老年人乘坐飞机,并没有年龄上的特殊限制。实际上,各航空公司的规定都不一样,老年人选择飞机出行前,可以主动查询航空公司的相关要求,做好出行前的准备。 


说是“温馨提示”,实际却是将不同的航空公司关于老年人乘机的规定进行断章取义、移花接木后传播谣言,此类出现“必须”、“一定”、“全部”等字眼的绝对化“提示”不可轻信,应该向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8种情形不用交物业费?

上月,借国务院对《物业管理条例》作出部分修改之机,一篇《遇到这8种情形,业主可拒缴物业费》的推文,在各大网络媒体疯狂传播。



 辟谣 


这是一篇误导公众的假消息。


修改条款中并不涉及“可拒交物业费的8种情形”。报道文中内容主要根据第698号国务院令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该决定对18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5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其中对《物业管理条例》作出部分修改,涉及4个条款的修改,删除1个条文,删去的条文为第五十九条。


倘若业主轻信文章内容而拒缴物业费,还容易产生新的纠纷。《物业管理条例》包含诸多法律责任条款,约定物业公司违规后所面临的惩处;同时,也明确规定“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业主逾期不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交纳的,物业管理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因此,业主们也需多加小心,切勿断章取义轻信类似的信息,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谣言止于智者

希望小伙伴们都机智如小编

不信谣,不传谣!




出品:吃货剧组

深圳吃喝玩乐发布

编辑:小猪  主编:女魔头

来源:深圳都市报、网络

转载请注明

- End -


深圳吃喝玩乐,招人啦!


欢迎加入我们,

一群快乐的人,一起做快乐的事!


招聘岗位

一、新媒体编辑

二、新媒体运营

三、设计


加入我们

请联系微信号:shjun888

吃喝玩乐期待遇见那个适合的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岗位

最佳贡献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