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家装资讯

观澜丨地瓜锤与枇杷梗

2019-11-11 15:41家装资讯

简介" □王开生 “地瓜地瓜锤呀,打小人呀。小人不让打呀,偏要打个耍呀??干果店里,偶遇孩童时代爱吃的零食“地瓜锤”,立马想起了这首久违的童谣。上了点岁数的青岛人,幼时亦大都唱着此曲做过游戏。地瓜锤,是岛城旧时的势力小吃,在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人...

"观澜丨地瓜锤与枇杷梗

□王开生

“地瓜地瓜锤呀,打小人呀。小人不让打呀,偏要打个耍呀!”

干果店里,偶遇孩童时代爱吃的零食“地瓜锤”,立马想起了这首久违的童谣。上了点岁数的青岛人,幼时亦大都唱着此曲做过游戏。地瓜锤,是岛城旧时的势力小吃,在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人皆爱之。

观察周遭的亲人朋友,在对待地瓜的态度上,两极分化严重,泾渭分明。爱吃的,皆言其是防癌抗癌的美食,一日三餐变着花样食之。厌恶的,惟恐避之不及,此多因幼时吃伤了而导致。正所谓“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我对地瓜的态度,颇有些纠结,需分类而论。煮地瓜,通常情况下,是断然不碰的,因其口味乏善可陈;烤地瓜,则偶尔为之,幼时冬季多在煤炉的底膛中烘烤。地瓜烤至皮面出油且柔软时,扑去炉灰,食之亦佳。最高级的品种,时称为“沙巴金”,深橙红色的瓤儿,蜜甜。最喜欢的,却是另外两样:地瓜枣和地瓜锤。

计划经济时代的每年深秋,国营粮店门外空地上,地瓜堆的山高。居民多用麻袋盛装买回家,是过冬的重要辅助粮食,不可或缺。晾晒在麦秸杆盖垫或墙头上的地瓜枣,最让人惦记,那是童年秋冬季的舌尖美味。如果在煤炉的炉圈上烘烤一遍,食之尤为焦香柔软。优质的地瓜枣,皮面多会反出一种白色糖霜,味愈美!

地瓜锤,格则略高一筹。多将生地瓜切成筷子柄状粗细之条,约有食指般长度,原料施轻糖后,用铁锅炒烘至干。又甜又香,嘎嘣脆!相对富裕之家,亦有油炸而成者。皆美。地瓜锤,即可以自家制作,亦能在街头摊点庙会中随处买到,凭其物美价廉,喜者颇众。

枇杷梗,则可称之为是幼时的乡愁小食,多在百货大楼或食品店中有售。相对蜜三刀、杏元、长寿糕、娃娃糕和萨其马等甜点,枇杷梗尤显亲民和大众化,价格亦相对更便宜。印象中枇杷梗多分为两种,一种原味的,面中添加粗粮,时称为“黑面”,油锅烹炸而成后,呈浅咖啡色,市井中最是普通易见,纸袋盛装;另一种是添加了糯米,烹炸后快速裹上白糖粉,吃口更佳,此是枇杷梗中的高配。条状的枇杷梗,成品后略弯曲,酷似江南枇杷果之硬梗,故名,亦形象生动。

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的性格行为表现,都会从其童年的经历中寻到答案。人之味蕾的形成,亦然。如今的零食甜点琳琅满目,花样迭出,但我喜爱的,不过是童年的地瓜锤、枇杷梗几样而已。

"

Tags:观澜,地瓜,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