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二手房资讯

开罚!爬崂山走野路迷路,二百人12小时连夜救援,驴友被罚千元

2019-12-10 00:01二手房资讯

简介" 青岛一男子爬崂山违规闯入未开放区域迷路,景区联合社会各界共出动救援人员将近200人历时12个小时终于将其救出。12月8日,当事人被行政处罚,罚款1000元,取消年卡资格。这也是崂山风景区管理局针对违规进入未开放区域行为开出的首张罚款。 驴友爬崂山迷路...

"

青岛一男子爬崂山违规闯入未开放区域迷路,景区联合社会各界共出动救援人员将近200人历时12个小时终于将其救出。12月8日,当事人被行政处罚,罚款1000元,取消年卡资格。这也是崂山风景区管理局针对违规进入未开放区域行为开出的首张罚款。

开罚!爬崂山走野路迷路,二百人12小时连夜救援,驴友被罚千元

驴友爬崂山迷路,景区连夜搜救12个小时

12月7日晚上7点49分,有市民向青岛崂山风景区应急指挥中心求助,称家人上午进景区爬山,一直没回家,也联系不上,请求景区协助搜救。失联者家属称,当事人王某于7号上午9时许,由巨峰景区打卡进山,打算由八水河或太清宫方向出山,可到了晚上还未见其回家,十分担忧王某安全。

工作人员迅速查询监控,监控显示当事人王某于7号上午9时许,由崂山巨峰景区打卡进山。接到求助以后,崂山风景区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协调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公安等部门组织200多人分多路进山搜救。

接到求助以后,崂山风景区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协调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公安等部门开展分多路进山搜救,太清、巨峰、仰口等管理处也都分别派出工作人员兵分多路进行搜救。眼下正是大冬天,山上夜间温度常常达到零下10度甚至更低,严寒天夜间搜救更是非常考验人。天黑路难行,考虑到搜救人员的安全,整个搜救分为上半夜、下半夜两个时间段,梯队进行。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队长李延照告诉记者,7号晚上接到任务后,他们就组织搜救人员进山。四路人马分两个梯队一直持续搜救到8号凌晨4点才下山,不过很遗憾没有找到。8号早晨8点多,曾接到情况通报的护林员打回电话说人找到了,没有问题,搜救队员这才松口气。

违规走野路迷路耗用社会资源,崂山首开罚单

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太清管理处林区主任马琨业称,崂山风景区未开放区域是全年禁止入内的,特别到了每年的11月1号到来年的5月31号是护林防火期戒严期,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绝对不允许进入未开放区域。

针对市民王某违规进入未开放区域的行为,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注销其年卡使用资格,并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项,对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行为,予以100-5000元罚款。鉴于当事人承认错误态度诚恳,崂山风景区行政执法大队给予当事人王某处以1000元的行政处罚。

这也是崂山风景区管理局针对违规进入未开放区域行为的第一次罚款。

“从接到求助到最终找到当事人历时12个小时,整个事件共出动救援人员将近200人,其个人的违法行为引发的搜救行动给国家社会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对此,崂山风景区应急中心安全科科长时文峰指出,崂山作为中国海岸线上风景秀美的道家仙山,风景优美,奇峰怪石较多,再加上崂山周围遍布高校,所以到崂山探险的登山爱好者和大学生很多,地政府和公安机关承担的搜救压力尤其大,每年营救行动多达几十起。现在国内黄山、四姑娘山都已经出台了有偿救援机制,且已立法,下一步,崂山区也将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驴友遇险耗用资源屡见不鲜,黄山四姑娘山已实施有偿救援

据了解,一些游客任性而为,片面追求新奇、冒险,擅自穿越景区未开放区域、自然保护区及一些危险区域的案例屡见不鲜。有数据显示,仅2016年,黄山风景区堵截、查处“驴友”违规活动达24批212人次,每年组织应急救援活动达300多起,给景区救援组织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去年7月1日起,黄山景区正式启动实施有偿救援,颁布《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对违规逃票私自进入或不听劝阻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陷入困顿或危险状态等情形的游客或驴友,由自己承担相应救援费用。

今年5月31日,来自安徽阜阳的游客王某某绕过售票处,穿过铁丝网,没有想到这两步“操作”后,自己卡在了悬崖峭壁上,进退两难。经历了7个小时的紧张搜救,王某某脱离了险境,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3000多元的救援费。据悉,黄山景区为此共出动30多人参与被困游客方位研判、搜寻、救援、接应、医疗急救、交通保障、后勤保障等救援工作,游客转危为安。鉴于王某某情节显著轻微、认错态度良好,景区责令王某某改正错误,不予罚款处罚,但对有偿救援费用予以追缴。经过计算,此次救援累计发生费用15227元,其中有偿救援费用3206元,由王某某承担。这次救援因此成为《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实施以来的首例有偿救援行动。

四姑娘山一直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很受游客追捧。但是有不少人违反相关规定,私改路线,攀登这些山体,从而酿成山难事故。2014年1月4日,“梦想周游世界”的29岁广州姑娘伍某,在没有被开发的四姑娘山双桥沟尖山子登山活动下撤途中,因岩钉脱落不幸坠崖身亡。

今年8月13日,一名广东籍男子周某在四姑娘山自然保护区失联,请求搜寻。四姑娘山景区管理局立即派出专业的户外救援团队联合小金县警方上山搜救。经历36个小时努力,周某被安全救出并送医救治。由于搜救及时,该男子没有生命危险。据调查,周某进入景区未办理入沟及户外活动手续。景区管理局依法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根据相关办法,对周某给予2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其自行承担此次救援行动中产生的费用3000元。此次救援,是四姑娘山景区管理局自2018年9月出台《山地户外运动突发事件有偿救援管理办法》以来的首例有偿救援,同时也是四姑娘山景区开出的第一张有偿救援罚单。

红十字搜救队提醒驴友勿走险路

类似这样的营救还有很多很多,2012年3月25日下午,非法登山的驴友被困马牙雪山。甘肃省天祝县政府先后协调武警、消防、公安、矿山救护、当地群众以及干部数百人,冒着生命危险对被困驴友展开了一天两夜30个小时的营救。

2018年10月,驴友非法穿越被困3天,烧内衣裤求救。四川甘孜理塘百余警民40多个小时冒雪搜救助其脱险。

2018年10月23日,北京房山十渡一驴友李某登山被困,北京警方出动直升机高难度救援。

而在崂山,也发生过多起驴友独自走野路遇难或遇险请求救援的事件,耗用大量资源营救。2012年年底,58岁的驴友高某在崂山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游玩失踪,家人报警。公安民警、公益搜救队、景区护林员等冒着大雪夜以继日搜山,12天共有3000人次救援人员上山搜救,救援人员日上阵达千人,可以说是青岛史上最大的一次搜救“驴友”行动,最后在一处山涧找到了高某的遗体。

今年2月10日,一名约60岁的男性驴友独自爬崂山进入未开放区域而遇难,现场判断应该是未知原因导致从高处滚落,导致头部重伤遇难。经过青岛红十字搜救队3个梯队32名队员及9名消防队员共41人24轮轮换转运,当晚遇难驴友被转运至救援车位置。

9月7日,一名52岁的资深驴友走野路爬崂山被困,搜救队6小时解救。幸运的是,求助者没有受伤。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提醒,近年来,驴友频繁遇险乃至遇难的案例非常多,驴友在野外登山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千万不要冒险走野路。登山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出门前将自己的活动计划告诉家人,选择合适的登山装备,年纪大的人和有疾病的人要量力而行,尽量有他人陪同。注意天气变化,做好提前下山准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台雪超 通讯员 曲咪咪)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Tags:开罚,崂山,走野路,迷路,二百,12小时,连夜,救援,驴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