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爱问

曹魏太庙供奉着26位功臣,为何荀彧、贾诩、许褚、...

2021-06-19 21:00爱问

简介26位功勋进了曹操太庙,为何曹纯于禁荀彧贾诩许褚没资格进?:这五人身份不一般,本来是有资格进曹操太庙,但是由于他们自身原因,落选曹操太庙。如曹纯是唯一一个落选的曹魏宗亲八虎骑,于禁:-贾诩,许褚,太庙,曹操...

1

这五人身份不一般,本来是有资格进曹操太庙,但是由于他们自身原因,落选曹操太庙。如曹纯是唯一一个落选的曹魏宗亲八虎骑,于禁是唯一一个落选的五子良将,荀彧和贾诩是五谋臣之中落选的两人,许褚是两大保镖其中的落选者。

公元213年,曹操因功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加九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异姓诸侯。曹操为曹氏一族扬眉吐气,想到了祖先,于是在邺城立了五庙,并供奉了曹节、曹腾、曹嵩3人,这是魏武帝曹操太庙的由来。公元216年,曹操不满魏公称号,晋级为魏王,完善了太庙。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国,登基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将曹操请进了曹魏太庙之中。魏明帝曹叡将太庙迁到洛阳,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曹操一个人在太庙非常“孤单”,他于是选了一批功勋卓著者入太庙。

曹魏功臣宿将极多,谁能被选入陪祀,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这些人无一不是曹魏精英,大部分人跟随曹操打天下,还有一部分人是为曹魏的建立、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从魏明帝曹叡开始,到最后一任魏帝曹奂,一共有5批,26人被选入太庙。

第1批3人:夏侯惇、曹仁、程昱。

2

太庙,是古代皇帝的宗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朝时称为“明堂”,等到了秦汉时,方才称之为“太庙”。

而太庙,最初只是供奉皇帝先祖,以及历代皇帝。到了后来,皇后、宗室,以及功臣等,在皇帝的许可之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而这一结果,则称之为“配享太庙”,这是对功臣进行表彰的一种莫大殊荣。

而曹魏的宗庙,早在公元213年7月,曹操晋封为魏公,加九锡之后,便开始在邺城建立了。当时,曹操以诸侯王之制在邺城立五庙,供奉着曹节、曹腾,以及曹嵩等三人,并多次在宗庙进行春祭之礼。

到了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魏之后,这时候的诸侯五庙则开始转变为天子七庙。因为曹丕和曹操一样不兴土木,较为节俭,再加上洛阳前番遭到董卓的焚烧,需要重建。所以,这时期的太庙还是在邺城的。

曹丕将曹节、曹腾,以及曹嵩合为一庙,让曹操独享一庙。等到了魏明帝曹叡登基后,才在公元229年将宗庙移到洛阳。同时,曹叡还下诏将三祖之庙定为“万世不毁”,开创了帝王在世时为自己确立庙号的先例。

3

《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即祭祀,代表传承。戎,即战争,代表生存。这两件大事,在我们中华文明上古史中,被放在第一位,一直传承至今。所以,从古至今,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祭祀祖宗的习俗。

(明清太庙)

4

曹纯不了解估计是因为死的早功劳不大,于禁投降过有污点,荀彧是忠于大汉反对曹操称魏公魏王,贾诩是后来跟张秀投降过来的,平时也低调从来不主动出主意,许褚还是挺忠心的,估计战功不多吧!跟典韦比又差点。

Tags:贾诩,许褚,太庙,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