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爱问

哪些潜规则不了解,会在生意场上失败?00:49回答: 城里的葫芦娃Mkt06时间: 2020年10月22日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在生意场上逆商的表现有哪些?00:37回答: 

2021-05-10 04:20爱问

简介在生意场上,生意买卖的江湖很大、水很深,你遇见过哪些套路与陷阱呢?:我代理过一个洗发水大品牌(牌子避嫌省略),代理合同每月销售额60万,1年720万,年终返点3%,按照合同协议,我必须每个:-生意场,套路,陷阱,江湖...

1

我代理过一个洗发水大品牌(牌子避嫌省略),代理合同每月销售额60万,1年720万,年终返点3%,按照合同协议,我必须每个月完成任务60万。卖不完压在仓库,下个月也必须打款进货,否则就算违约,连续3个月完不成任务,他就另找本地代理商,如果全年完成任务,就会返点3%,他们的这种合同任务,各个代理商都是无法完成的,那么就会有大量的产品积压在仓库,这些代理商资金不堪重负,就会去跨区域冲货(就是卖给不属于你的代理区域范围的商家),品牌厂家有一套冲货管理机制,各区的业务员会去市场查冲货,一旦被查到,就会对冲货代理商重罚,扣除当年返点3%,这对于完成任务的代理商很致命,罚款20多万,几乎就是全年对这个品牌的销售业绩全部归零,抛去仓库积压低价处理,基本都是白玩。

他们的查冲货基本都集中在年终前1-3个月,其目的就是罚掉返点,而且不影响上半年近10个月的大量出货,减少返货支出。

就算不被罚,也完成了任务,他的3%返点,并不是返现金,而是以货的形式返给你,并且不计入销售任务,这就更加重了库存,下一年续签合同会在完成任务的基础额上上浮一定的百分比,否则视为自动放弃,他仍会另找代理商。

对这个品牌我算做的比较好的,连续做了5年,说白了就是冲货没有被查到,最后一年,经过前几年的累计积压,第五年冲货被查,库存超过了300多万,实在没法做了,当年下半年就不打款,不做了,一个月后,厂家就换了另一个代理商,继续老一套算计代理商了。我的库存用了1年多才消化差不多,300万的产品几乎是赔钱出货的。

做厂家代理,水很深,他们用系列型号,不同的包装规格,大量的细分,分下来一个牌子的洗发水就有几百个单品,既覆盖市场,也使代理商大量进货积压,这种大厂既不退货也不调换货,代理商一旦下单打款发货,基本就是你的了,除了卖出去没有出路,但很多单品是真的没有销路,又不是绝对一点也不出货,有的进3箱积压2箱半,并且是厂家与快销品配额发货,总之厂家就是最大限度的使代理商变相囤货回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至于代理商死活,厂家是不会考虑的,违约就换另一家,这家品牌直到今天还在这么做,从我接手到现在已经16年了,这就说明这种做法很成功,在收割代理商,每个地区都有代理商,全国上千个,由此得出,有的企业并不是简单地制造商品,而是以制造商品为工具,进行资本套利收割,只是区别在于他们不在金融市场做,而在基础实体收割罢了。

2

3

传统生意中,最大的套路是压货,最深的陷阱是投资。

库存是压死经销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1、为什么说最大的套路就是压货,生产商和上级经销商为了尽快把货销出去,回笼资金和转移风险,就会搞很多优惠条件和促销政策,诱惑下级经销商进货压库占款,在进货的时候许诺各种优惠条件,只要你掏钱进货,几乎什么条件都答应,威逼利诱说的是慷慨激昂,酒桌上称兄道弟胸脯拍的啪啪响。但是货到地头死,只要款打账以后,各种问题就都出来了,不是推迟发货就是少发货,要不渠道到处都是货,还有各种质量问题。好不容易货到了卖不掉的时候,你找厂家和上级经销商,当初答应好的各种优惠条件都变卦了,翻脸不认人。可以说压货害死了多少中小经销商,导致资金链断裂负债累累倒闭的比比皆是,这是生意场上最大的套路。

金融理财,你图的是人家的利,人家图的是你的本

2、为什么说最深的陷阱就是投资?因为你图的是人家的利,人家图的是你的本。投资的时候说的是天花乱坠,保本高利没有风险,装修豪华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又是高学历海归人才又是豪车又是送礼,把你弄得五迷三道的,然后稀里糊涂的就把自己血汗钱投进去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你走上投诉报警维权的道路,现在不要说能有多少利息,能把本拿回来的都是烧了高香的。从互联网金融P2P,到投资理财,可以说一个坑比一个坑深,真是回回都上当,当当不一样。

4

5

看了几个回答,都是说传统的渠道商被厂家压货的问题,我正好有一些经验,也来班门弄斧说一下:

在互联网电商兴起之前,传统的渠道分销模式,就我了解,做的比较好的是日本公司(不是给日本公司吹,就事论事)。日本公司普遍实行PSI制度,就是对进、销、存、进行非常细致的系统化的管理,以销定产,所以还能看到很多制造类的日本企业,能做到零库存,商品一出厂就被拉走,这也是日本商品成本控制的一个关键。对于渠道商,厂家也压货,但我遇到的公司,把在渠道里的货,也算在PSI里,因为还没到最终用户手上,始终是个问题,要帮经销商解决了这些问题,以后才能转起来。所以有些公司为了完成PSI,会有一些“托盘商”,就是来垫付资金的公司,先垫付资金,将商品从工厂买出来,然后再由渠道商从这些托盘商那里进货。一个好的公司,会将这几方的关系处理的很好,因为大家都有利可图,否则就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

在我做销售的那段时间,主要任务就是盯着经销商进货,也就是所谓的压货吧。一般经销商会代理几个品牌,而经销商的资金是有限的,你不占用了他的资金,他就会用这些钱去进别的货,这样你的货就卖的少了,所以要尽量让他多进货,占用了他的资金,再帮他快速卖出,这样周转快了,经销商也会愿意更多的进货,从而实现良性循环。有时会因为品牌问题或者产品问题,销售遇阻,那就赶紧想办法,提供促销费之类的支持,来帮助经销商快速消化库存,否则以后很难合作。

而到了现在电商时代,各个店铺基本都是厂家直营或者代发,这样其实对经销商而言,节省了库存费用和进货费用,而运费和运营费用直线上升。有数据表明,电商时代崛起的一些品牌,如三只松鼠之类的,流水很大,但净利润很一般,因为要在引流上花很多钱,一旦停止或减少投入,销量就直线下降,这算不算一个大坑呢?

其实生意场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有句话说,你的认知有多大,就能赚多少钱,你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的钱。在这里引用一下,生意场有阴谋有阳谋,被“骗”了也不一定是坏事,损失的钱可以再赚,能力有提高了就好。

6

万恶之源是金钱.可见钱的诱惑力是多么的强大可怕。

套路一,放长线,

先变着花样把你忽悠进来.哪怕是先亏点也要让你着道.朋友熊老板是一个卖钢材的经销商.商面规模看着比较大,店铺堆的货很多,突然一天建筑工地的袁老板光顾.订购一批材料.初次见面.很爽快,货到工地.点数马上结清.给你非常好的印象.又过了半月.袁老板打电话给熊老板.报出了钢材批次数量.比上一次增加了数量.叫货到工地找会计结算.又是一爽快,这和钓鱼一样玩你.投下鱼饵,让你吃好,喝好再下套.这个套路叫放长线钓大鱼.跟你搞好关系.让人感觉自己遇到好人……熊老板放松了警惕.第三次又是这样.但是只給你一半货款.说下次一定一起结算……又说了许多好话哭穷.工程压款太多.甲方没有及时拨款,等许多理由……一个项目工程下来.断断续续的,就压了熊老板三千多万元材料款.这一拖多少年,理由一大堆.也走了法律程序,硬是没要回钱,弄得熊老板最后破产……

套路二.软刀杀人

十年前.我遇到三眼桥的刘亚龙.他的套路出牌.与别人特别不一样,是见面笑面佛.对你非常客气.嘴巴甜.他总共花了五千元和一条白沙的香烟.忽悠人帮他做了连门面带住房的私房共八百多平米房屋.这个人所找的帮他做事的人.几乎都沒有要到钱.连小工的钱都没有给.真是不要脸无耻至极……

Tags:生意场,套路,陷阱,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