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百科 > 青岛有哪些文化遗址...名胜古迹//?? 青岛文化历史遗址景

青岛有哪些文化遗址...名胜古迹//?? 青岛文化历史遗址景

2020-05-21 22:13阅读()

青岛栈桥(Zhan Qiao Pier )又称前海栈桥、南海栈桥、大码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海滨,青岛湾北侧,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北端与中山路成一直线相连,被视为青岛市

1
  青岛栈桥(Zhan Qiao Pier )又称前海栈桥、南海栈桥、大码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海滨,青岛湾北侧,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北端与中山路成一直线相连,被视为青岛市重要标志。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总兵衙门章高元所施,1893年竣工。全长200 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德国侵占青岛后,栈桥成为货运码头 。1901年5月扩建,北段为水泥铺面,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并将桥面向南延长至350米,延长部分为钢架木面结构,增铺轻便铁道,以利运输。1905年前后,商货运输移至青岛大港,栈桥遂成为船舶检疫、引水专用码头。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青岛市政当局投资25.8万元扩修,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桥身延长至440米,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并在南端增建了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新筑具有民族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定名回澜阁。从此,栈桥成为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和著名风景游览点。

  前海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游人漫步于栈桥海滨,可见青岛外形如弯月,栈桥似长虹卧波,回澜阁熠熠生辉。所谓“长虹远引”、“飞阁回澜”所指即此。远处,小青岛如螺,岛上树影婆娑、绿荫哝哝,一座白灯塔亭亭玉立。湾东侧和北侧,红瓦绿树交相辉映,各式建筑参差错落的分布在海岬坡地之上。湾西侧的现代化高层建筑紧靠海岸拔地而起,壮丽恢宏。沿岸的防波堤由花岗岩垒砌,高出水面10余米。涨潮时,惊涛拍岸,激起簇簇雪白浪花,引来无数游人观看;潮退后,赭色岩礁和金色沙滩露出水面,海滩上满是赶海拾贝的游人。近几年,青岛开展了“挽留海鸥”的活动,每逢风平浪静之时,成千上万只海鸥在湾内自由翱翔,使美丽的青岛湾充满了勃勃生机。

  [编辑本段]栈桥历史

  青岛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栈桥十分珍视,多次拨款养护维修。1984年11月至1985年4月,将桥南端通透部分拆除重建,由34排桩改为16排桩,并新建眺望台1座,同时将桥入口处的6根挡车石柱拆除,新砌了花岗岩石台阶。1998年10月,市人民政府又投资350万元,对栈桥进行了改造重建。桥身按抗风浪50年一遇标准、回澜阁基础按百年一遇标准加固。栈桥北段拆除重建,侧墙采用浆砌蘑菇石镶面,整个桥面用机刨花岗岩板铺装。

  经过数次重修和改建,现桥身长401.45米,其中引桥长236.1米,孔桥149.7米,回澜阁处三角形桥头长15.65米。栈桥南端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回澜阁”,阁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周围有24根圆形亭柱,阁占地151平方米,总建筑面340平方米,阁内为两层圆环形亭堂,中央有34级螺旋式阶梯,登楼远眺,前海景色尽收眼底,即为青岛十景之一“飞阁回澜” 。重建后的栈桥不仅保持原有风貌,且更加雄伟壮丽。前海栈桥是青岛历史的见证,现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建筑。

  她位于青岛湾中,与市内最繁华的中山路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长虹远引”之美誉。

  栈桥初建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是青岛最早的码头。经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现宽8米,全长440米。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两层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顶飞檐,题名“回澜阁”。

  栈桥划波斩浪,象一条长龙横卧于碧海银波。循桥渐入,仿佛走进大海的怀抱;伫立阁旁,层层巨浪澎湃涌来,拍打堤坝,击起万千碎玉;进入阁内,沿螺旋楼梯登到楼上,四周尽是宽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怡人风景,“飞阁回澜”因此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

  秋天涨潮时,尤以西部岸堤景色最佳,海浪拍岸,激起数十米巨浪,轰然作响,蔚为壮观,退潮后,海水后退一百米,礁岩沙滩上满是赶海挖蛤蜊的游人。近年来,青岛开展了“挽留海鸥”活动,每到秋冬风平浪静时,成千上万只海欧在湾内低飞回翔,与蔚蓝的天,远处的回澜阁、近处观景赏海的人们构成一幅和谐画卷。

  桥北沿岸辟为栈桥公园,园内青松碧草,花木扶疏,并设有回廊石椅,与沙滩礁石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入夜,华灯齐放,桥上、岸上如株株玉兰盛开,水中波光粼粼,与远处的“琴屿飘灯”遥相辉映。

  169

2

青岛文化历史遗址景点观光

早在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青岛地区的远古居民,就和祖国各地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青岛地区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历程。近百年来她遭到德、日、美等帝国主义的奴役和掠夺。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摧毁了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青岛才获得新生。

然而让世人记住她的不是景色和风光,而是她是改变中国历史的导火索。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日本借各列强致力于欧洲战场厮杀无暇东顾之机,在亚洲大肆扩张。利用对德宣战的手段从德国殖民者手里接过了青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缔结对德“和约”与处理战后问题。中国是战胜国之一,派出了陆正祥、王正廷、顾维钧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归还在大战是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种特权等合理要求。但是,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对中国的正义要求置若罔闻。中国代表据理力争,在不断接到国内当权者要求签字的命令下,顶住压力,用实际的行动第一次向帝国主义说“不”,成为唯一一个没有在和约上签字的战胜国。

同时,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的消息传到国内,郁积在人民心里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爱国学生奔走相告。3日晚上,爱国学生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集会。进步记者邵飘萍在会上报告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经过和原因。学生们听了悲愤交加,一个学生当场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 大字。会上决定5月4日联合北京各校学生举行大示威。

5月4日,北京学生冲破反动派军警的阻挠,汇集天安门前,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学生们挥动各式各样的标语牌和小纸旗,上面用中文、英文日文写着:“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保我主权”、“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还有的画着山东地图和各种讽刺画。

学生游行队伍先往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示威,然后转奔东城赵家胡同的曹汝霖住宅。愤怒的学生翻越围墙,冲入曹宅。曹汝霖躲起来了。同学们痛打在场的章宗祥,火烧了曹宅。

第二天,陈独秀、李大钊亲自参与制订《北京市民宣言》,动员学生、商人、劳工,“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为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目标,同时号召全国支持学生的正义行为。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工人、商人也相继以罢工、罢市的形式表示支持。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从此,青岛这个在改变中国近代史运动中的焦点开始了新的生活。民族工业和海运业的发展使得青岛很快成为了山东经济的中心。青岛的纺织业更是名誉全国。但是,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青岛人民并没有得到解脱,人民在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中生活困苦不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面貌。

1923年。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受党的派遣来到青岛,成立了青岛第一个党支部,由此,青岛开始了在党的领导下的反帝反军阀的斗争。以至后来的反对国民党新军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美蒋反动派的斗争,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组织的进行。1949年6月2日,人民解放军开进青岛,3代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了52年的苦难历史,以青岛的新生而告结束。

3

青岛有哪些名胜古迹

华严寺、鲁迅公园、高家民兵联防遗址、浙江路天主教堂、老舍故居、闻一多故居、中山公园等等

4

青岛有什么人文景点?

首推崂山、栈桥两个景点,八大关也不错,值得看看。

青岛大部分景点都是免费的,栈桥,鲁迅公园,第一海水浴场,中山公园,五四广场,奥帆中心,天幕城,信号山公园,石老人浴场等等。

另外海底世界、极地海底世界、小鱼山公园是收费的,不过前两个有卖学生票。

关于好几个故居,不建议观看,实在是没什么意思。同样最不怎么实惠的是邮政博物馆,天后宫里面大部分都是卖东西的。

5

青岛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青岛话

6

青岛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海军博物馆、小鱼山、栈桥(骗外地人的)、海底世界(建议去)、五四广场(十分建议)、台东步行街(有点贵)、劈柴院(死贵)、雕塑园、石老人、山炮台遗址(不错)、中山公园(小孩、大人、老人都可以去)、鲁迅公园、崂山、北九水、青岛啤酒博物馆、百花苑(没啥东西)、湛山寺、青岛奥帆中心(小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