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说明一下,之前回答过类似问题,所以这篇文章和以前的会有一定的雷同。但最近在头条有朋友一直和我探讨这个问题,所以再聊一聊。而且以前的文章发出后有一点小小的争议,咱们也正好一起做个解答。

中国的核武器起步很早,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到现在已经50多年。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的核弹是有巨大短板的,也就是常说的:有弹无枪。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国的核弹只能用轰炸机投掷。因为当时的核弹有几吨重。而当时苏联还没解体,实力非常强,威胁着中国北方。以当时的条件,中国的轰炸机装载核弹飞到日韩苏的领空,是没有任何可能的。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四十年前,咱们的老式轰炸机是怎样一种状态。

那时候核弹是有了,但只能是当强敌入侵的时候,咱们扔在自己的国土上......

到了八十年代,中国的核弹才完成小型化。这就是上面说的,以前的文章产生的争议。因为有人留言说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就是小型化的。他说的不对!中国的第一颗氢弹是"实用化",不是小型化。实用化的意思是完整的一颗"弹",跟实用化对应的叫"核装置"。是不是有点耳熟了?

核装置是摊开的散件,但也能引爆,做实验用可以,不能当真弹使用。所以报道朝鲜、印度、巴基斯坦核试验,往往说的都是核装置,不直接说核弹。实用化是把这些散件攒成一枚完整的弹。中国的第一颗氢弹是实用化核弹,是一枚完整的大炸弹,所以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就是用飞机投掷的,起点很高。但它也只能用飞机投掷,因为它的重量是几吨。跟核装置比,实用化核弹确实是小了,但不叫小型化。小型化指的是把核弹的重量做到几百公斤。

而中国做到这一点是在八十年代中期。

把核弹做到几百公斤级的好处是:可以装在导弹上。原因很明显,不用轰炸机,导弹射过去,对手几乎不可能拦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的核武器完成小型化,可以装到导弹上,不再是有弹无枪了。但这时候还是有问题:枪,不好。那个时候确实已经有洲际导弹了,能把核弹射到美国。


但那个时候到导弹还这水皮呢。

需要个固定发射架,想发射得提前几个小时把导弹拉出来,安到架子上,然后注入液体燃料。首先导弹发射架是固定的,平时会被对手侦查发现,如果爆发战争,这些导弹发射装置会优先被对手的核弹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拉出来导弹、注入燃料、再反击,效果可想而知。应该不会有几枚能成功进行反击。

再往后多少年,才能做到把导弹安到固定的井里。而固定发射井也会被对手提前定位,优先核打击,发射前也得几个小时注入燃料。

在八十年代稍微靠谱一些的是中近程导弹,目标小,开始能移动发射了,譬如东风21。但东风21服役已经是1989年,八十年代的尾巴。而且服役只是开始,还得大规模生产,磨合。这又得等个七八年。九十年代中期。东风21是可以装小型化了的核弹头的。也就是说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机动发射的固体燃料发动机的东风21+小型化的核弹,才算有枪有弹。能用导弹比较可靠的把核弹射出去,不怕被提前打击,不怕中途被拦截。

但东风21是中程导弹。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才做到能把核弹扔到日韩这一带,有实战价值的那种。

1999年车载、固体燃料的东风31实验成功,2006年服役。到这个时候,才能把核弹真正意义上扔到美国以及欧洲。东风31装在卡车上,每天四处跑,对手无法侦查定位,自然也就无法提前对它进行打击。而且它是固体燃料,随时可以停下来,直接竖起导弹就能发射,省掉了注入燃料的步骤。

2000年以前,中国的核弹数量恐怕真的很少。因为多了也没用。80年代以前,没完成小型化,几吨重的核弹生产多了,根本没用,只能放在自己家里玩自爆。90年代以前,连国门都扔不出去,2000年以前,只能扔到周边家门口,预备200枚足够了。

2006年以后,随着东风31多服役,中国造核弹才真正具备实战价值。而且东风31仍然有瑕疵,射程还是略微差一点,只能打到半个美国,只能装1-3枚核弹头。直到东风41服役,机动发射,不会暴露、固体燃料,随时发射,12000公里以上的射程,能打遍美国全境、威力大,能装8枚以上核弹头。而这已经是最近几年的事了。

之前的文章还有个小争议,我计算了东风导弹的发射成本,然后有人提醒说:你没算里面核弹的价钱。这不能怪我,因为核弹本身不值钱。核弹的成本很低。研发核弹的关键不在核弹本身,而是离心机。只要有足够数量的离心机,几万台,电足够,不停的转,能提炼出武器级别纯度的核材料,任务完成80%,剩下的工作简单。核弹的主要成本是离心机的前期投入,而中国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转就完了。核原料、矿石也都有。八十年代还完成了小型化。

核弹本身,八十年代跨过小型化的门槛,对中国而言既没有难度也不涉及成本的问题。想做多少都没问题。但前面说了,导弹不到位,核弹头生产多少也没用。

之前经常有报道说中国只有几百枚核弹,这应该是真的。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是技术水平问题。2006年以前,生产多了,也没啥用。但是,现在,东风31已经有新型号,性能增强,东风41已经正式服役,巨浪2服役,东风26也能搭载核弹头,这时候,多生产核弹就有用了。而且生产核弹头本身又不难。

所以说这事大家也不用悲观、也不用保守。以前确实是数量少,但不等于现在也少,更不代表以后会一直少。弹和枪都成熟了,自然就多了。核弹,一直能造,以前是造多了没用,所以才没多造。现在是造多了有用,那就可以多造。造核弹的矿、原材料又很充足,这玩意没啥限制,还能从国外进口。提炼提纯设备都是现成的。

我们号称有了几十年的核武器,其实只是到了近十年,才算有了真正的核保护伞。以前的几十年,很危险。

去年某专家呼吁增加核弹数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实这根本没必要咱们操心。最近这些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核弹数量增加是必然的。以前不是不想,而是不能。现在能了,自然就想了。很多人看中国核弹数量少,很着急,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根本原因是大家高估了咱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以为早就能随心所欲的想造多少就能造多少,以为早就能随时把导弹打到美国了,在这样的认识下谈中国核弹数量少,必然会产生各种离谱的结论:我们不想、不需要、我们是正义的、有一枚就够了、其实我们有很多......

以前没那么强,甚至很危险。现在和未来也不悲观,会多起来的。

最后咱们可以简单算一下上次阅兵的情况就能看出些端倪,参阅的有:

东风26导弹16枚,它是核常兼备,拿出4分之1装核弹,4枚,单弹头,总计4颗。

巨浪2导弹12枚,保守算每枚导弹装4颗核弹头,总计48颗。

东风31甲16枚,按每枚导弹装3颗核弹头算,总计48颗。

东风5B4枚,这是大导弹,按装10颗弹头算,总计40颗。

东风41导弹16枚,按每枚装6颗核弹头算,总计96枚。这就能看出41的效果了吧?

这些都是有实战价值的,靠谱的导弹,总共能搭载200多枚核弹头。其实像长剑100、长剑10、东风16这些导弹也都有搭载核弹头的能力,就不细算了。单单参加阅兵的导弹就能搭载200多颗核弹头,没参加的呢?是不是得翻几倍?没参加阅兵,但在战斗值班的,这是一部分。还得有一部分处于保存状态,没参加值班。里里外外算下来......已经没那么少了。

巨浪3服役,还得再上个台阶。

最佳贡献者
2

个人认为,中国核武器数量不比美俄,但是要高于英法两国2一4倍数量,因为中国????人口多,虽然幅员辽阔,但是经济及人口集中在沿海省份,在加上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所以核武器数量保持在1500枚左右为好,假如谁向我们使用核武器,也就是他国灭亡之日,

3

中国核武器部署和数量至今为止都是最高机密,真正知道全部情况的范围是很小的。这点十分重要,如果正式公开,核武器的战略价值将极大的被削弱,而且会引发政治不可预知的后果。这个玩意不是拿来用的,只是长期处于能用却不用的状态。更多是一个心理作用,当今几个主要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俄罗斯是继承了苏联遗产,因为“遗产税”的过程,有多少是公示的,今天俄罗斯不得不一直在和美国叫板,实际就是太透明了,只能是不断地出招彰显威慑效益。没必要卷入这种游戏,美国弄了一大堆核武器,花了很多钱,然而至今为止也就在日本头上扔了两颗最初的小玩意,仅仅武器试验就炸过几百枚。中国从来没用过,但也做过几十次热试验,九十年代后都用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做了多少没人知道。这个玩意很花钱,而真正的作用只有一个:“都别乱来”!而美国的作用是,“我是流氓我怕谁”?还有什么作用?真的哒吗?决定核武器有没有用的,不是多少核弹头,而是“弹弓”,中国在导弹技术上比美国差吗?美国为何近来又在挥舞核大棒呢?前一阵子怎么不闹呢?因为自八十年代后,美国在反导技术上一支独秀,他就开始到处谈“核裁军”,如今呢?反导系统不是他独有的了,甚至在一些方面他还不占优,比如中俄的系统,比起美国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野战机动性能好,中国已经可以做到无依托发射,大部分都能做到通电就马上可以打,再看看美国都是娇贵的很,尤其是“爱国者”,必须依托一个预设的阵地才能作战。另一面在导弹技术方面,美国的优势是所谓便于“降低核门槛”的,比如用了三十多年的巡航导弹是主力,而的导弹系列远比他们种类多,而且“核常兼备”,这句话的潜台词就如“老子火箭筒都可能两种弹头”,只要需要可以把“核弹头”装在任何一型中远程导弹里,这其实是很牛逼的撒手锏。在在核武器载具上,美国没有优势了,他就回头“炒冷饭”,要看到这是一个套路,他作就由他作,我们做好自己就行,千万别学“名媛”。

4

1、中国实际核弹头数量比国外预估的要多,而且要多不少(但也不是一些人希望的几千枚那样)。

2、多弹头技术的限制。同样的导弹数量,一枚导弹只有一个弹头,跟有10枚分弹头,核弹头的数据差距能达到10倍。我国核导弹数量并没有那么少,只是以前主要是单弹头(比如东风5,东风31)。这几年,国内分弹头技术逐渐成熟,东风5、东风31都发展出了自己的分弹头升级型(东风5B、东风31AG),也服役了新型的多弹头的东风41,核弹头数量就直线上升了。

东风31AG

3、军费分配问题。以前国内基本还是整体和平环境下的防御态势,以及对应的“有限核威慑”政策——也就是没准备打大仗(准备的是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常规战争),所以军费更多的分配到了常规军种上。

4、国内还是有一批人,受旧思维限制。过去,我们国力很弱,对于当时来说,200-300枚核弹头这种悠闲核威胁,基本还是够的。但是,现在不同了,我们国力变了,国家利益范围也变了,面临的任务也变了,我们需要更多的核弹头,来作为我们行为的有力支撑。但有些人的观念还存在于旧时代,就怕中国核弹头数量多了,国外不高兴,怕国外担心,他们担心国外人不开心胜过担心我国的国家安全——他们过时了,被淘汰是必然的。

5、国内还是有些人有一些“自以为是”的思维。有些人总以为,我们有个300来枚核弹头,就差不多了,就能威胁住美方了,美方就怕了——这纯属一厢情愿。如果我们只有300枚,也就是美方的1/20,这种形势,就类似于我们面对“只有15枚核弹,且离我们足有5000公里远的印度”,我们会怕吗?

所以,实际上,这些年,随着核弹头载具、多弹头技术的发展,随着军费的增长,我国核导弹数量在不断增长,核弹头数量更是在快速增长。相信到2025年左右,我们应该能接近我们想要的那个数字,到时基本就可以执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了。

作者:晨曦防务-唐志峰

5

一是没有战争需求。就像邓公大裁军一样,党中央、中央军委认为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大的战争,战略级武器部分保持战备值班即可满足核威慑,重心投入还是支持基础建设。

二是核原料。当代核弹头在五常中已经全面升级为三相弹头,即裂变–聚变–裂变,我国核原料并不富裕,重水核电站数量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扩充核武库。

三是核捆绑。一旦核战争打响,拥核九国混战是必然的,其他200多个国家一样会被从天而降的掌法打成破瓦窑。比如普京的那句名言。再比如我国如果被核攻击,大城市和基础工业、核设施甚至首都被核弹头饱和攻击,注定倒退几十年的情况下,我国绝不会允许周边的日本、韩国、印度、越南、朝鲜、巴基斯坦等国比自己强,战略打击也是难免的。

四是经费问题。核武器的战备费用并不仅仅是制造,更多的是维护。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现阶段我国更需要的是一只强大的海军来保障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益。近几年对海军的倾斜力度很大,基本上预支了全体国民20年的消费能力。当然,一旦达成,收益远大于投入。

五是未来战争的不确定性。有矛就有盾,有洲际导弹就有以摧毁洲际导弹为目标的防空反导武器,比如防空导弹,我国有HQ9 HHQ S400 HQ26等等具备摧毁再入载具和核弹头的防空武器,还有已经研发成功但未列装的激光武器、尚未研发成功的电磁轨道武器等等。对手也有,而且比我们的更可靠,比如标准3 萨德 爱国者3等等。

总得来说,对于核武器,我国的政策就是四个字:够用就好。

6

我们国家虽然明确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在核武器数量上却采取了模糊战略!从来没有公开核弹头数量!有人担心我们国家的核弹头数量太少,我觉得这倒大可不必!国家领导人的智慧难道不必我们平民百姓强吗?我们需要多少核弹头国家肯定有数,绝对的够用!不但自保够用,彻底摧毁敌对国家也肯定够用!只是我们国家没有盲目的像苏联美国那样疯狂的制造核武器,美苏为了争霸世界,大搞军备竞赛,各自拥有上万枚核弹头,耗费了巨大的国力人力,仔细想想真的没有必要吧!被毁灭一次和被毁灭一百次有区别吗?

7

核武器的数量既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能力有关,也与这个国家的军事战略有关。在当今科技条件下,一个国家装备核武器的数量是很难完全保密的,外界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分析出这个国家列装和储备核武器的大体数量和规模。
我国没有大量生产核武器,应该与我国投掷载具数量和性能的限制有关。我国还没有列装战略轰炸机,战略核潜艇力量还有限,技术水平也与美俄有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生产了大批核弹头,也没有足够的载具来投射,却要花费许多成本来保存和维护这些弹头,所以就没有必要大量生产。今后我国解决了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技术,就能生产出大型战略轰炸机,如果有了潜艇用的大功率小型核反应堆,就能生产出大排水量的战略核潜艇,排水量增大后,潜艇直径增大,就不会有大家一直诟病的龟背了,当这些技术都具备后,制约我国核弹数量的门槛就消失了。
核武器装备数量除了与军事科技和经济实力有关外,也与国家军事战略有关,我国只列装数量有限的核武器,应该是一种策略,就是告诉美国,我们只想做生意挣钱,希望在美国构建的国际秩序中继续发展,并不想毁灭美国,建立自己的霸权。这样,双方的矛盾再大,也有转圜余地,不至于被美国视为死敌。而俄罗斯因为拥有毁灭美国的能力和意愿,所以美国一直将他们视为最致命的对手,在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中拼命打压俄罗斯,竭力遏制其发展。当然特朗普是个例外,因为他通俄。

8

有人说核弹是吓唬人的,我说是放气,日本是怎么投降的?如果我们在南海来一颗小核弹,美国人敢来吗?

9

中国为什么不多生产核武器?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提这个问题的初衷是好的,想通过拥有更多的核武器这镇国神器来保护祖国的和平和安全。但是,我想这也有点杞人忧天了。因为我国核武器的多少,首先这是个绝密之事,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我国到底有多少核武器。其次,我国军方高层难道不知道拥有多少核武器才能保家卫国。再次,我国的镇国神器还有不少,尤其以全世界只有中国所拥有的氢弹,而氢弹则是在原子弹爆炸的前提下的再爆炸,其威力可是原子弹的几百倍啊。还有世界一流的东风41B等洲际导弹,可以在21分钟内到达地球的任何地方,且在北斗导航下,指那打那,其精准误差之小,也令人刮目相看。至于超音速的东风17导弹更是世界第一,连对方拦截的机会都没有,还有各种型号的东风快递,分分钟钟送达想送的地方去。有了这些镇国神器,我国还怕谁,谁要敢和中国叫板,定叫它有来无回,死无葬身之地。

最后,大家知道,核武器的爆炸所带来的破坏作用大家也知道。目前,美、俄、英、法、中、以、印、巴、朝等这些国家所拥有的核武器据说可以毁灭地球好多次了,到真正要打核战时,也许离世界末日也就不太远了。俄罗斯总统曾说过“这个世界俄罗斯不存在了,那还要地球干吗”,可见,核武器并不是战争武器的首选,它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其也就是个威慑作用,如果哪个狂人按动了核武器的按钮,那对世界而言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啊。因为核武器研发后真正投入实战的是美国投到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二颗叫“胖男孩”的小当量的核弹,就造成了日本死亡几十万人,并至今还有核辐射的影响。正由于美国投了原子弹后,逼使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从而宣告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总之,我国的核武器的多少是绝密之事,我国军方高层自有考虑,无须我们老百姓操心了。且核武器是镇国神器,不到最最最关键时刻是不会随意使用的,否则,世界核大战的爆发,就是离世界末日也就不远了啊。






10

这个问题提得没水平,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怎么知道中国生产多少核武器呢?中国的核武器数量是多少,你能说出一个比较可靠的数字吗?答案显然应该是否定的。

生产多少核武器,我们抛开中国这个前提,因为这是一个秘密,无须去争论。

生产核武器,其中有几个变数需要加以考虑:

一,国内科研和经济实力允许的范围。

二,国家防御体系的构建,战略纵深和战略反击的综合作用。

三,国际范围内的禁核变化。

四,实际使用。

五,核武器技术的发展和更新。

六,核废料的处置。

七,核武器维护和保养的成本和更新费用的巨额开支。

八,对地球和环境的综合影响。

综上所述,应该生产多少核武器,这是所有因素的一个战略评估,这不是开玩笑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