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住房公积金比例提高,政策目标应该主要是缓解高房价之下职工买房的经济压力,但这样做了以后,客观上又有稳定房价的作用。

第一、为缓解职工购房压力,多地上调公积金比例

2018年7月1日起,多地调整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或月缴存上限,规范公积金缴存比例和上下线,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可申请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或缓缴。

根据住建部、财政部文件精神,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限为5%,上限为12%,具体缴存比例由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比如,上海公积金缴存比例为5%-7%,具体比例由单位自主决定。

除了调整缴存比例,多地也在调整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由缴存基数上限决定,缴存基数上限又与该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挂钩。一般缴存基数上限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

当然,疫情冲击后,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困难,为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国家出台了政策,允许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缓缴公积金,也可以申请降低缴存比例。

第二、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的政策目标

现在房价很高,职工收入普遍与房价比例严重失调。为了缓解职工的购房压力,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确实能起到一定的帮扶作用。

公积金缴存比例确定以后,按照该比例,个人交多少单位就得交多少,提高比例,不仅意味着个人存起来买房的钱更多,也意味着单位补贴给个人买房的钱也更多,这无疑有助于职工积累购房资金。

如果已经购房的职工,公积金缴存比例提高以后,如果单位跟着提高,那么,每月缴存的公积金数额也会增加,则每月可用公积金还款的钱就更多,月供压力就会减少。

如果是全款购房的职工,在购房之日起一年内,可以提取公积金账户内的资金,用于装修、还款、买家居等,公积金比例提高,单位同步执行政策,则个人公积金账户内的资金就会增加,个人可用资金也会增加。

总的来说,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为有经济实力的单位提高职工公积金,缓解购房压力是有积极帮助的。职工购房资金更多,购买力增强,客观上也有助于房价稳定。

但是,政策也并未一刀切!在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的同时,也允许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申请缓缴或降低缴存比例,帮助企业减负、脱困!体现了差异化、人性化的灵活政策倾向。

第三、公积金比例提高,究竟是好,还是坏?

01、对职工来说,有好有坏

对未来有实际购房需求的职工来说,应该是利好,因为他可以多积攒些购房资金,缓解购房压力。对已经有房,未来不打算换房的职工来说,公积金比例提高,意味着每月拿到手的工资可能会降低,而没有购房用途,公积金交再多也是摆在账户上,不能有效利用,算不上利好。

02、对企业来说,同样有好有坏

对生产经营良好,尤其是体制内的单位来说,公积金比例提高还是降低,对单位的影响大概都是不大的,因为单位在经济上是可以承受的,无非就是多给职工一点福利而已。

对生产经营困难,或者生产经营不是太好的企业来说,这可能是个晴天霹雳。本来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就已经很高了,加上社保强制性要求,并不断提高比例,叠加公积金再来一下,仅这两项固定的人工成本,可能就会要了很多企业的命,还不要说每月发的工资。

03、对房价来说,或将是利好

房价过高,职工购房压力很大,公积金比例提高以后,意味着职工购房资金增加,购买力增强,对高房价的承受力增强,也就有利于稳定房价。

但要注意,公积金比例提高不是直接为了稳定房价,而是为了提高职工的购买力,缓解刚需类职工的购房压力。

因此,提高公积金比例虽然有助于提高职工买房能力,但主要目标不是为了稳定房价。

最佳贡献者
2

公积金缴纳比例提升,确实有稳定房价的作用,但作用有限,这跟公积金的缴存以及公积金贷款的使用有很大关系。

首先,公积金存缴比例多少是由你们单位自主确定的,而这个存缴比例的范围由政府制定,一般是5%—12%。

同时,存缴基数的上限和下限也是由政府确定,下限一般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上限各个城市不同,就不详述了。

所以,公积金缴存比例到底有没有提升,要看你的单位有没有提升。

据我所知,缴纳高额公积金的单位基本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这些。民营企业缴纳高额公积金的占比很低,因为公积金是个人和企业按1:1缴纳,交的越多,成本越高。

我们再谈谈公积金贷款的使用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公积金贷款额度都不算高,一线城市夫妻共同申请公积金贷款的额度不到150万,相对于当地房价来说,基本要用到组合贷。二线城市的公积金贷款额度普遍不超过100万,与一线情况比较类似。

反而在三四线城市,由于低房价的原因,公积金贷款反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覆盖房贷。但这又有个问题,三四线城市很多小企业通过各种手段不为员工缴纳公积金,很多人享受不到低息的公积金贷款。

公积金制度是为了降低购房成本和门槛,是我国住房保障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的公积金制度有很多问题难以适应当前的买房现状,所以国家一直在酝酿公积金改革的办法。

因此,公积金制度确实有稳房价的作用,但由于制度的缺陷,在这方面的作用比较有限。

3

住房公积金对房价的影响有限。对房价的影响,主要看下面三个因素。

大家都知道住房公积金的设计是和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相配套的,当初是为了解决城镇职工的住房问题,为城镇职工的一种特殊福利。

住房公积金设计的理念是个人交一部分,单位交一部分,两者合起来形成了总的个人公积金池子,但是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就是这一部分钱只能用来买房子,不能用来干别的,而且只能用来在本省买房子,不能出省用。

过去有段时间,住房公共基金出现了一个乱象,就是有的单位缴存比例高,有的缴存比例低,甚至有些效益好的国有单位疣体,总部最高达到20%,让人羡慕不已,口水哗啦啦直流。

后来国家为了规范这一行为。规定了公积金的最高缴存上限,不超过12%。

其实这个12%也不尽合理,如果你的工资高,那么15%也是很高的,如果你的工资低12%一层相当于没有。

但是不管怎么样,住房公积金还是对房价有影响的,如果调整和提高了比例,那么影响还是挺大的。

  • 首先如果全国普遍提高的话,那么就会助推房价上涨,但是现在并没有出现这个状况,只是上海南方等个别省市出现了这个状况,甚至一些小地方出现的这种状况,那么这个影响是挺小的。如果是单个企业的行为,那么这个影响就更小了。
  • 其次,目前我国的房价大趋势在下跌,所以哪怕是缴存比例有了一定的上涨,但是影响也不是很大,如果指望低公积金来促成房价,这个可能性根本不可能。
  • 第三,住房公积金的提升只是心理效应大于实际作用。比如每个人公积金每个月涨到300块钱,那么总共也就涨了600 600元和现金的房价相比,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就算你提升了缴费比例,每个月多缴了500元,加起来也就是一个月多了1000元,一年才多了万把块钱,万把块钱和房价相比,肯定是不成比例,大家心想我还是等一等房价下降更有把握些。
  • 总之房价上升或者下降,对我们每个老百姓的生活影响都非常大,所以我们到底要不要跟风去买房炒房,那么还是要谨慎为之。
  • 文心评论:
  • 如果你是工薪一族,那么公积金的涨跌房价到底会不会上涨?肯定是次要因素,最主要的是你现在需要买房,兜里还有点小钱,所以最好多找一找,比较比较,货比三家还是有好处的,不要因为看见媒体消息报道就冲动。

各位网友,你所在的单位和地区住房公积金高吗?

4

住房公积金是个人的优惠政策,如果你有住房公积金,我劝你尽快用上你的住房公积金购买房产,因为只要有正式工作单位就给你缴纳五险一金,这个一金也是每个人的权利来使用。你如果不使用公积金购房的话说明,你已经放弃公积金这个属性的权利,公积金并不是打压房价的一种武器,我前面讲过公积金只不过是给你个人工作当中的一种福利。

如果公积金的利率上升只能代表,个人的福利贷款上浮并不能正常的打压房价。

5

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比例范围未作出整体调整,范围调整只是地区个例;反而有些经济学家建议取消公积金

绝大多数地区公积金的缴纳比例是5%-12%之间,各企业可以在该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

公积金的缴纳基数为年度内职工月均工资,最高不超过月均工资的三倍。

因为年平均工资在上涨,所以理论上来说职工公积金的缴纳数额将一年比一年高,此时假设再提高公积金的缴纳比例,那么职工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就会越来越多。而公积金能办理房贷的上限一般是公积金余额的40倍,最高不超过50万。

目前5年期LPR基准为4.65%,各地银行在办理房贷的时候在此基础上上浮,上浮幅度一般为15%-20%,也就是说商业房贷的利率围绕在5.5%左右。

相比商业房贷而言,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显然要低的多,一般为3.25%。

从利率对比角度而言,公积金贷款显然能降低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商品房的销售,从而对稳定商品房销售量、稳定房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既然公积金贷款既能降低购房人的买房成本,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房地产商房子销量,可谓双方获利,但为什么有经济学家还建议取消公积金缴纳呢?

其一:为企业减负;

早些时候,著名经济学家黄奇帆就曾建议取消公积金,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了部分经济学家和格力掌门人董明珠的认同。其出发点是为企业减负,拿格力来讲,格力有员工8万8千人,即使按照3000缴纳基数、5%的最低缴纳比例,那么格力每月为每个员工承担的公积金就是150元。

假设取消公积金,则格力一个月就能省下开支8.8万*150=1320万元。

其二:对于开发商而言,公积金贷款回笼资金慢,不愿意购房者使用公积金贷款;

按说公积金贷款能降低购房者的购房成本,也增加了房子的销量,作为房产商而言应该鼓励公积金贷款才对。但是事与愿违,公积金贷款在审批和放款环节上远不如银行的商业房贷审批快,这增加了房产商回笼资金的时间成本。

所以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过房产商拒绝客户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现象,特别是一些不愁卖、地段好的楼盘。这就造成公积金的利用率极低,似乎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但黄奇帆等人建议取消公积金的建议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而只是在《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强调要进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而不是取消。

通过提高公积金缴纳比例来稳定房价不现实

公积金确实能降低买房人的购房成本,但是对稳定房价的影响微乎其微,一是因为公积金在职工中的普及程度还不高,不是所有的企业职工都有公积金;二是有公积金的人也不一定有购房需求。

而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其实还是国家政策,这么说吧,如果国家层面给房地产行业松绑,那么房价预期必然上涨,此时不管有没有住房公积金的人,也无论是刚需还是职业炒房的人,就算贷款融资也会去投资房地产,只要房价预期上涨幅度高于其融资成本就可以了。反之,假设政策释放的信号是维持房价,或者“稳中微升”,特别是房价有下降的趋势之时,即使公积金的购房成本再低,也不会出现公积金贷款“疯买”的情况,自然对维持房价稳定没有促进作用。况且公积金贷款还有50万额度的限制,还有2次的次数限制,这在动不动就是上百万几百万的房价面前显得十分的“微不足道”。

结语

综上而言,影响房价的最大因素还是国家政策,对比一下近10年来国家政策引导和房价之间的关系就知道了。

尽管有些地区提高了公积金的缴纳基数和在范围内提高了缴纳比例,但是这只是个例,千万不要解读为国家是在维持房价稳定,更不能认为炒房时代又回来了,大量买房囤房只能套牢。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6

雨后春笋,万笋齐涨!

公积金不涨等于下降了!

必须得按比例涨,涨。涨!

7

最近一些城市出台了政策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例如合肥市就把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上下限分别调高到了5104元和156元。

那么问题来了,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提升,是为了稳定房价吗?

我个人的看法是,公积金缴存比例的提升,更多的是为了减轻刚需买房的难度。



因为目前中国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大部分购房者在买房的时候都只能选择贷款买房,而目前商业贷款的利率跟公积金贷款的利率完全是链各个水平。数据显示,2020年7月全国首套房平均贷款利率为5.26%,而公积金贷款的利率只有3.25%,所以相比起商业贷款,使用公积金贷款能为购房者节省几十万的利息。

而提高住房公积金比例,其实就是为了让购房者的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时候更加容易,因为在上调公积金缴存比例的时候,大部分城市都对公积金贷款额度进行了上调,这也解决了刚需购房者贷款买房时候贷款额度不足的问题。毕竟现在城市里随随便便一套房子都要几百万,如果不上调贷款额度,那么购房者就算能使用贷款公积金买房,也有可能钱不够。

国家对楼市的态度是,未来市场上会是一个房住不炒的市场,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刚需购房者会源源不断的迎来利好消息。而楼市利好刚需,那么就会针对炒房者,到时候市场上自然会变得越来越稳定。

8

我交了十多年公积金,买房用不上,很多楼盘不接受公积金贷款。

9

补贴通胀

10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