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谈秦说汉(319)

历史电视剧《大秦赋》中,吕不韦被任命为丞相之后,百官们怀抱羊羔拜见丞相吕不韦,是遵照《周礼》的规定,同时也是为了显示自己高贵的身份。只是电视剧中演员们粗糙地模仿怀抱羊羔的动作,却忽略了《礼仪》对羊羔的若干细节规定。

  • 《周礼》关于不同等级人员会见的礼仪规定

按照《周礼》的要求,官员会见时要用六种禽兽当作见面礼,以区别官员的等级。孤拿兽皮或束帛,公卿拿羔羊,大夫拿鹅,士拿野鸡,庶人拿鸭,工商之人拿鸡。孤是指一国之君,只有一个人。公卿是指三公九卿,是只有极少数人才拥有的职务。

大夫是国家中高层的官员,士是国家中底层的官吏,庶人是指普通老百姓,工商之人是指做生意的商人。因此,不同级别的人员会见时的见面礼,规定是完全不同的,超过此规定则有可能会定性为行贿受贿,这也符合不同等级人员的收入水平。

《周礼·大宗伯》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

《大秦赋》剧中如此众多的官员给吕不韦送羊羔,原意是为烘托出吕不韦倾其家财拥立子楚为秦王后,终于获利被封为了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下。但不同等级的官员,都给其敬献羊羔,是不符合历史的,特别是当时的李斯还只是一介布衣。

  • 电视剧《大秦赋》之百官送羊的桥段中与《礼制》不符的地方

《礼仪》要求,上大夫会见时以羊羔作为见面礼,其羊羔要身穿用布缝制的衣服为装饰,并用绳索分别栓住羊羔的前足和后足,从腹下交出其背上,在胸前结上绳子。如执小鹿一样,两手执前后足,横捧羊羔,羊头朝左。礼节与士相见礼相同。

《礼仪》中所说的上大夫与《周礼》中的公卿是同一个意思,一国之中能当上大夫的寥寥无几。《礼仪》对见面礼的具体包装方式,甚至是敬献方式都做了具体的规定,也就是羊羔要穿上衣服,绑好四蹄,羊头朝左,由本人亲自抱着登门拜访。

《礼仪·士相见礼》上大夫相见以羔,饰之以布,四维之,结于面;左头,如麛执之。如士相见之礼。

电视剧《大秦赋》中,官员拜见丞相吕不韦时敬献羊羔,违背了《礼仪》敬献羊羔的规定。特别是第十四集中,李斯让迎接他的人抱着羊羔进了丞相府,而且羊羔没绑住羊羔四蹄,未穿衣结绳,而且进门时怀抱羊羔头朝右,既想讲究又不讲究。

  • 官员抱羊羔拜见丞相吕不韦的礼仪含义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羊在很早前就已经被人们美化为品德高尚的化身。羊的头上有角,但不会伤人,仁厚;被抓到不会乱叫,也不怕死,请讲义气;羊羔自幼跪着吮吸母乳,懂得礼仪;所以羊就象征着吉祥,成为官员们仿效的对象。

官员们抱着羊羔拜见吕不韦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进入丞相府时,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表明自己是的职务是三公九卿级别;另一含义是表明自己的品德像羊一样,一定会回报丞相的恩德,绝不背叛。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势力站队的形式。

《春秋繁露·执贽》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谛,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与,故卿以为贽。

羊本身只是一种畜牲,被古人比喻成了仁、义、礼、吉祥的化身,成了一种象征意义。官员们怀抱羊羔拜见丞相吕不韦,一方面是《周礼》的规定;另一方面,是官员们想重新攀附新势力,都是有所求而已

  • 写在最后

战国末期虽然诸侯礼崩乐坏各自称王,但在各诸侯国内部制度还是延续了《周礼》。因此,《大秦赋》中设计了官员怀抱羊羔拜见丞相吕不韦的桥段是尊重了历史。但细节上偏离了《礼仪》规定也是可以理解的,电视剧毕竟有艺术加工的成分。

历史上,很多官员在贱商吕不韦被任命为丞相时,抱着羔羊拜见,其实就是在其得势时来拍马屁、表忠心,也让吕不韦风光了很长一段时间。可笑的是,吕不韦倒台后,这些官员没有一个人去看望他。后来被嬴政赐死,差点连收尸的人都没有。

2020/12/6

我是秦砖汉瓦里的拾荒人,感谢阅读,人走留香,点个赞呗,不胜感谢!

最佳贡献者
2

战国时期,虽然周王朝己约束不了自己的诸侯国,但在早年制定的礼节各国还是在遵守中,根据《周礼》的规定,当你去拜见他人办事或求官是需要表明身份的,你送什么东西给人,人家就知道你是什么身份,但不是什么东西都能送的,《周礼.春宫》中明确规定,“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土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与人见面礼是以六畜为标准,诸侯之间要送飘亮的帛,公卿级别要送小羊羔,大夫级别送大雁,士级要送野鸡,庶人级要送鹅,工商级送家鸡。因此,只有送以上六种禽兽,别人才会接受你的礼物。

吕不韦早年就是一个商人,他不仅会投资商业,更懂得投资人脉,当年秦王赢政在赵国做质子时,吕不韦便把宝押在这个质子的身上,通过自己神一般的操作,赢政还真的当上了秦王,由于与秦王母亲的关系,吕不韦也到了秦国,并做上了秦国丞相的位置,很快便权倾朝野,送礼的人连绵不绝,其实当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己经大大提升,需要更多的干部来管理国家,吕不韦也会做顺手人情,根据求官者所送的礼物是什么,就给他按排相对应的官位,比如求官者送来一只家鸡,那吕不韦会安排他去管理市场。但现在的求官者拜见吕不韦送的是羊,说明求官者己经是公卿身份,而公卿身份来求官,就是吕不韦再牛,也得需要秦王的同意。

我们现在的有些电视剧,根本不知道周礼的严格性,现在火爆的《大秦赋》就漏洞百出,求官者给吕不韦送羊,殊不知道这只羊也都有规定的,必须是10斤以内的羊羔,送礼时还要用藤条捆住四腿,见面时还要把羊恙背在背上,羊羔的头还要向上仰望。

3

电视剧《大秦赋》里有这样的一组镜头,说的是吕不韦做了相国后,官员们争相抱着一只羊去拜访,当时还是一介布衣的李斯也抱着一只羊去拜访吕不韦,百官的目的就是为了讨好吕不韦,李斯的目的无非就是想求个官做。



我查了一下资料,百官和李斯抱着羊去拜访吕不韦不是为了送礼,而是一种礼仪。

在古代羊被看作是一种有“君子风度”的动物,说羊很温顺,有角而不好斗,即便被杀也不乱叫,这符合君王让臣子死忠的思想。

当时秦朝的一些礼仪继承了周朝礼仪,据《周礼·春官》中记载:“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当时用6种禽兽作标记,以区别君臣平民之间的等级。

孤执皮帛,孤:君王自称。意思是君王拿兽皮,兽皮用绸缎裹着,君王去拜访要拿兽皮,以示高贵。这就好比黄色是皇帝的专用颜色一样,不是君王你拿着兽皮去拜访就是失礼,说不定还被定犯上罪。

卿执羔,意思是三公九卿抱着羊羔去拜访一个人,电视剧镜头表现不管大小官,一律都抱着羊羔去见吕不韦是不对,当时李斯只是一个平头百姓,不是三公九卿,他没资格抱羊羔去见吕不韦。

大夫执雁,意思是三公九卿之下的官员抱只大雁去拜访。



士执雉:士:读书人、雉:野鸡,意思是读书人抱只野鸡去拜访。

庶人执鹜,庶人:平民百姓,鹜:鸭子,意思平民百姓抱只鸭子去拜访。

工商执鸡,意思是做买卖的商人抱只鸡去拜访。

按照以上说法,当时李斯还没做官,不过是一介布衣,是平民百姓,他这种身份见吕不韦抱只鸭子去就行了。

综上所述,电视剧中如果是三公九卿,抱着羊羔去拜见吕不韦合乎礼仪。当时李斯是平民还没有资格抱羊羔。另外李斯抱羊羔姿势也不对。

假如李斯是三公九卿的高官,要拜见吕不韦首先让羊羔穿上衣服,然后用绳子拴住羊羔的前足和后蹄足,绳子从羊羔的腹部穿过来,在背上打一个活结。

另外抱羊羔的姿势也有讲究,拜见时羊羔的头要向左,双手各执前后足,将羊羔横捧着献给主人,而不是像李斯那样随随便便抱在怀里。



周朝的周礼是贵族吃饱撑得制定的繁文缛节,到了秦朝已经礼崩乐坏,秦朝时不太讲究周礼了,讲究的是打打杀杀,咱们就别苛责这些细节了,大概了解就行了。

文/秉烛读春秋


大秦帝国全套共11册正版(全新插图珍藏版) 孙皓晖著大秦帝国 已售2件 精选联盟 ¥198 ¥298 去看看

4

羊羔意味着仁义礼,能表达心中敬意;秦国在吸收周朝的中原文化后,也实行了礼制。加上价值不菲,送见面礼就会选羊羔,而不是野鸡、鸭子之类。

秦国吸收周朝文化

在春秋时期,秦国被中原其他国家视为与“戎”“狄”类似的蛮夷,原本就不是被分封的诸侯国。东周建立后,因率兵营救西周有功,被许诺如果能赶走戎人,原本岐山、丰水的土地就归秦国,由此秦国位列诸侯。



但秦国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注重吸收周朝的文化。秦穆公接待戎国使者由余时,就对比中原与戎狄,表示

“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狄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

显然秦穆公将自己的国家划归到中原国家,并讲究“诗书礼乐法度”;讽刺戎狄这类蛮夷并无此类文化,如何能治理国家?说明秦国在公元前682年 ~前621年期间,是有吸收周朝的经验建立起的法度和礼制。

商鞅变法的转变

同时,商鞅变法时针对法度和礼制与秦孝公进行了讨论。当时的时间是公元前381年~前338年,商鞅提到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简单来说,法度和礼制都是治国的工具,如果能使国家强大、百姓得到实惠,那些旧的法度和礼制没有必要继续执行。这就说明秦国吸收周朝中原地区的制度经验后,曾进行了变法改革,导致秦国有些法度和礼制与周朝的原本情况有所不同。

周朝的五礼

在周朝的制定的五礼中,曾规定:

“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若为妇人,则执栗枣之类。”

送礼是有规格等级的,羔就是羊羔。而那些拜谒吕不韦的人怀中抱着羊羔就出于此。



不过这是同级别之间的礼仪交接规定,上卿对上卿才送羊羔,那些求官者怎么可能都是上卿,所以不准确。比如李斯,要拿野鸡拜谒吕不韦才符合周朝的礼制。

但前面也说了,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对周朝的礼制有了改变,吕不韦在位期间处于变法之后,极有可能秦国已经没有完全遵循周朝的礼制。加上送的羊羔能彰显仁、义、礼等高尚品格,所以送羊羔再合适不过。

礼物的寓意

羔(羊羔)——仁、义、礼

小羊羔吸吮母乳时,皆跪于地,似乎懂得感恩,为知礼;有羊角,却几乎从不使用来杀生,为知仁;被擒获后,即便面对死亡,也不哀不鸣,为知义。所以古人将其高看,列为祭祀所用的“祭品”或者常用的“见面礼”。

这么一说,不是暗合君子的仁义礼智信,很能代表送礼者的敬意。



雁(大雁)——礼教
不仅是大夫之间的见面礼,婚礼中也是不可或缺之物。随着时间季节变换,南北间来回迁徙,整个过程雁行有序,寓意懂礼教。特别是前面的领头雁和后面随行者,表示长幼有序的礼法要求。至于婚礼用,是因为大雁会殉情,能代表忠贞不渝的爱情。

雉(野鸡)——高尚节操

雉鸡不吃诱饵,不怕威慑,象征宁死不屈的节操,而且是光明正大的鸟,送野鸡能表达内心的敬意和忠信。

鹜(鸭子)——安土重迁

普通百姓一般不会迁徙,多在居住地从事耕种,鸭子不仅符合百姓的耕种性质,而且一般不会飞走,这意味着忠诚质朴的品质。加上价值廉价,适合百姓互送。



所以,与诸侯送的兽皮丝帛、士人和百姓送的野鸡和鸭子相比,羊羔和大雁的价值居中,更符合当时求官的身份,也能表达对收礼者的敬意,如果《大秦赋》没有用羊羔,小王推测,编剧会选择大雁来顶替。

所以,求官者送羊,是处于秦国吸收周朝中原地区法度礼制背景下的特有情形,换成戎狄这类蛮夷肯定不会送此物。加上羊羔寓意仁、义、礼,能表达求官者的心中敬意,价值上也高于野鸡、鸭子一类,显然更上档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