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创始人,他宣扬的是克己复礼和仁、智、礼、义、信等信念,因此被古人奉为圣贤鼻祖。

我们经常说读圣贤书,做圣贤人,说的就是像孔子一样追求思想上的最高境界,不追求身外之物,孔子又被古人奉为“文圣”。



(孔子)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一个牛叉人物,在明清之前他不过就是桃园三结义中的关老二。

到明清之后,朝廷开始推崇武德和侠义,于是把关羽摆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称他为“武圣人”。

关羽和孔子相比,关羽就是后起之秀。中国人喜欢追捧偶像,古人为我们树立了“一文一武”两个偶像。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发现关帝庙越来越多,而孔庙却越来越少。

到后来直至现在,拜关羽的人超过了拜孔子,尤其是做生意的,店铺里供奉的都是关羽的塑像,极少有人供奉孔子,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难理解,古人儒家思想很浓厚,历朝历代皇帝都奉行尊儒尊空,孔子就是人们心中的偶像。尤其是在隋唐之前,老百姓要想步入仕途,孝道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于是出现了汉朝的举孝廉制度,而孔子推行的就是孝道,这和人们所追求不谋而合,因此供奉和拜孔子的人很多。

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以后,文人进阶的机会除了读书没有其他路可走。孔子被古人奉为“文圣”,读书人自然拜孔子。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在宋朝之前没有做生意经商这一说,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官发财。不读书的农民自然就是拜佛,求上天保佑不得病,多打几斤粮食。

真正做生意跑买卖是从宋朝以后,宋朝以后货币的流通出现了商人。商人在古代是下九流,不被社会所看重,其地位不如农民高。

商人铜臭味很浓,加之文化不高,自然他不会崇拜孔子这样酸腐的文人。由于宋朝国策是“抑武扬文”,文人地位还是很高的,民间很少供奉武将,因此宋朝的商人供奉的是范蠡、吕不韦和赵公明这些人,据说这些人都是古代的财神爷。



到了明清朝,关羽成了武圣人,商人看中了关羽的讲义气够哥们,对朋友两肋插刀的特点,加上关羽视金钱为废土,这些品质都是商人要大力宣扬的,商人搭伙做生意,自然希望搭档也像关羽一样讲义气。

再说关羽不差钱儿,他曾经投靠曹操后上马提金,下马提银,加之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左右逢源有贵人相助,这也是商人看重和向往的事情。

反观孔子一生贫困潦倒,为了兜售自己的思想周游列国,一路乞讨一路传播,到最后四处碰壁,两手空空回到老家安心办学,死后才被追认“文圣人”。

商人是讲实惠讲实际的人,不会向往孔子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反过来更崇拜关羽,商人心中最高理想是追求关羽这样的境界,。明清之际关羽是双重身份,被人们赋予武财神,以此商人都供奉关羽。

在上世纪60年代,火红的年代孔子被打倒,孔子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崩塌,到后来一些年轻人不了解古代文化,知识缺乏,造成了拜孔子的人越来越少。



老百姓更乐于接受通俗易懂的三国演义,关羽的形象无形之中拔高,关羽成了高大上的神人,加之武圣人和武财神称号集一身的缘故,关羽后来居上超过了孔子。

综上所述,商人是逐利的一群人,看重的是金钱而非文化,拜关羽而不拜孔子是意料之中的事。

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人们的文化程度不提高,仅停留在物质满足层面上,追求权势,追求霸道,追求表面的光鲜,拜关羽而不拜孔子之现象会愈演愈烈,试问有几个人会耐得过住寂寞和贫寒充实思想呢?

文/秉烛读春秋

最佳贡献者
2

孔子是“真人”,是实实在在的“人”;他的的倒霉在于他的说教太多,影响太大;近代史上受到过两次巨大的冲击——谁还会拜孔子!

关羽不一样;关羽不是“真人”;在民间传说中,关羽就是“神”;但是,关羽这尊神,又和宗教信仰无关,因此也没有受到什么批判,常年香火不断。

孔老二整天板着脸就知道教训人;动不动就有人拿出“子曰”来吓唬人;不打烂“孔家店”,别的店铺没有生意可做;不清除孔子的流毒,社会难以发展。

关羽不同;首先就是一个“义”字当先——讲义气,守承诺,才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所以,关羽的武功后来反而没有多少人称颂,只留下“义薄云天”。

想发财的、想守财的人一定要供奉关老爷;民间所供奉的“关公”;在台湾,关羽被信徒们称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

在东南亚地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甚至包括美国、英国的华人华侨,供奉关羽的也相当盛行;他们将作为武财神!

孔子的遭遇就不如关羽了——孔林孔庙能够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不幸中的万幸;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现在又有一股儒家文化的沉渣泛起;孔子的学说成了某些人的装饰;孔子如果地下有知,会不会嫉妒关公呢?难道我的贡献还不如你吗?

3

孔子,因在教育上的卓越贡献,被后世尊封为“文圣”,其尊崇领域仅限于政治、教育,受众几乎全是封建帝王、官僚和读书人。而读书人在古代社会作为统治阶层,群体较小。在社会大众眼中,“文圣”高高在上,与他们距离太远。

关羽,因剽悍的战力被后世追认为“武圣”。对兄弟讲义气,忠贞不二,肯为朋友两肋插刀,金钱美女面前坐怀不乱的品质,为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中下阶层的劳动大众和三教九流所推崇。而他们是社会的主要群体。

明清之际,关羽又被尊为财神,受到商人的膜拜。而也是从这一时期,商人的群体不断膨胀,使关羽的信徒越来越多。

十年浩劫期间,孔子受到严重摧残。批林批孔、打到孔家店、孔老二等运动和蔑称,对孔子进行否定和打击,“文圣”地位一落千丈。后虽进行纠正和平反,但威望大不如前。

“武圣”受《三国演义》等影视剧和《三国志》及历史小说、演义,以及评书、戏曲等民间文艺的广泛传播影响,关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4

孔子是读书人的偶像,儒家思想创始人,在历史上,一般读书人才会成为治理国家的精英阶层,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国家是精英多呢,还是草根百姓多?

当然,不排除历史上出现些文盲将军,或者文盲皇帝,虽文化成绩不好,但后天非常努力,都是人中龙凤,比如刘邦、朱元璋。

刘邦这位兄台从小游手好闲,不学无术,不喜欢读书,非常鄙视儒生,当然更不可能拜孔子了。

他开始创建霸业之初,只需要一帮兄弟卖命打仗,根本无儒生用武之地,不仅不重视,对于儒生,刘邦最初打心眼里是瞧不起甚至厌恶的,但慢慢儒生由攻转守的治国方略为刘邦所认可,后来在精英们的开导下,终于接受现实,治国光靠武力不行,才从轻儒到尊儒。而刘邦也通过自身的努力,用三句话改变了他不是文盲的身份,到后期,他还发展后代要好好拜孔子。

儒学以仁政治国,和朱元璋的独权专制理念格格不入,虽然,他通过后天学习,不再是个文盲,能通宵达旦批阅奏折,完成作业,但他不喜欢儒学思想,将孟子踢出受祭祀的先贤队伍,《论语》、《孟子》中的政治理念,让他非常排斥,所以,这位精英也是不拜孔子的。但这样的文盲,在精英层还是少数。

而草根百姓,除了进学堂读书的孩子要拜孔子,为进入精英层而努力,一般商人身份,还不如种地的农民,重农抑商的现象,到民国成立才改变。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石,人口基数庞大,而商人的身份来源比较宽泛,有世代经商的,也有农民半路出家的,或者边农边商的,穿街走巷的货郎也算商人,都是无法进入仕途的多数人,为现实的一日三餐奔波。

关羽被誉为武圣,是唯一被儒、佛、道三教共尊的人。儒家把他作为“忠义仁勇”的楷模,封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佛家把他封为护法神“伽蓝菩萨”。道家把他封为“协天大帝”、“关帝”,并有专门的道经诵赞关羽。

大丈夫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者,历史上能做到这三样齐全的唯关羽一人,他义薄云天、武艺超群,正直无私。而商人最需要重义气和讲信用。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因为关公尚武,又正直,香港拍的恐怖电影看过没,关公是可以镇邪的,因此,人们尊奉关公,也有驱邪避灾,保家宅平安的意义,更何况,一般经商行船的人,要天南海北的闯荡,出门经商的人,都随身携带大量资金,或者货物,拜关公,更是为了祈求武圣护佑,一路顺利。因为这些因素,关公在历史上也被尊为财神。

做生意的人需要的是人身安全和利益,希望资金安全,不会被骗,人人都讲究诚信,而孔子的思想,只适合文艺青年,或者谋划天下治国齐家。

在古代某些时期,士大夫阶级与商人的关系更是对立的,精英阶层常用儒家的仁义道德角度去看商人,认为商人是通过投机取巧、只获不劳来捞取个人利益,不能给国家带来实质性的建设,控制市场经济和物资,特别是粮食布匹盐铁等,是社会主要的不安定因素,因此,来自官方的打压和精英阶层的鄙视,让商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极低,这样的情况下,做生意的人也不可能去拜孔子的,你叫他们祈求孔子给予什么呢?

5

读书的拜孔子。

其他人拜关公,有点复杂。关公成神后,佛道儒都给了他身份——忠义守护者、财神、平安神等等,所以三教九流都能不避讳的拜他……

6

孔子是历代历朝朝廷管的事情,孔子是“万代师表”带有着宣传机器的作用,关羽是民间习俗传递崇拜的形象,“过五关斩六将”是驱神灭鬼不怕任何困难战胜敌人的勇往直前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7

关羽是财神。

拜关羽,拜的是钱,是让关羽保佑发财。

拜关羽跟关羽是武圣无关。

孔子是文圣,文跟钱没直接关系,不能保佑直接发财。所以,拜孔子的少。

主要原因是:钱重要。

8

关羽除了是中国的武圣人之外,还是中国的财神之一,中国的五位财神分别是:中斌财神王亥(中),文财神比干(东)、范蠡(南),武财神关公(西)、赵公明(北),所以商铺里供奉关羽,是招财进宝的意思!在《三国演义》里,曹操为收买关羽,曾经送他大量的金钱美女,关羽不为所动,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火烧赤壁后,曹军大败,他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所以帮会里供奉关羽,是因为他讲义气!

9

孔子鼓吹的是“克己复礼”,在他看来现在是“礼崩乐坏”,什么都没有以前好,要恢复以前旧的等地制度,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又说读书只为做官,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枷锁,打消人们反抗意志,即使君王、父亲说错了也要遵守,所以孔丘得到了历代朝廷的推崇,被元朝侵略者封为圣人,也只有读书人会去祭拜,在逐渐被人们认识之后,祭拜的人就少了。

关羽,没有留下什么理论著作,但他的一生的行为都是围绕忠义二字。桃园结义后,始终不忘兄弟情分,跟着刘备颠沛流离。刘备战败后关羽被围困,为保护嫂嫂被迫投降,曹操对关羽恭敬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金下马银,送美女,封汉寿亭侯,送赤兔宝马。然而在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后毅然决定离开曹操寻找大哥,曹操避而不见,对于关羽这样的忠义之士,不会欠别人情的,他要把曹操的赏赐归还,曹操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回避不见,让关羽无法归还,关羽无奈只能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寻找刘备,关羽杀了曹的六名将官,又欠曹操一份情,所以在华容道上,关羽不顾军令状,感念旧恩放走曹操,自己回军营领死。战长沙时,黄忠马失前蹄,关羽本可以一刀杀之,然而关羽放过了黄忠。关羽所作所为都是围绕忠义二字,他的“忠”和“义”得到历代赞赏,从君王到草民,从黑道到白道,从官府到商贾,他们都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也希望自己能遇到这样的人,所以各行各业都敬仰关公,祭拜关公,关帝庙数量也超过孔文庙。

10

当看到有些人因为学文、拜文圣而无法进身富贵阶层,且身体羸弱难以安身立命,有的人就转向了武圣,很快就能立竿见影。

关公虽然横死,但毕竟死后封神,也是一场快意人生。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