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羽到乌江边宁死不渡江,主要是他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自己曾经如此强大,但已经失败了,自觉颜面扫地,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了;

二是即便到了江东,如果再组织兵力和刘邦作战,恐怕也力量薄弱,难以取胜;

三是连续多年的战争,劳民伤财,现在天下大势已定,如果不认输,继续组织兵力抗争下去,只会让百姓更加疲惫,不利于民生改善。反倒会让后人耻笑。不如干脆认输算了。

所以项羽虽然已到江边,但想到了这三点心里就很矛盾,反复衡量之后,宁死也渡江,于是战死乃至于自裁即可。

最佳贡献者
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唯一的一首赞古英雄的诗,就写给了英雄项羽。可见后人对项羽的乌江自刎是扼腕叹息。

但后人的扼腕叹息不能影响项羽的决定。

首先,项羽是心高气傲的贵族后裔,常胜将军,让他接受这样的惨烈失败,他接受不了。

二,开始突围时,项羽还带了八百将士,可到了乌江边,就剩下他自己了,他没脸见江东父老。

三,“四面楚歌”让项羽误以为刘邦已经占居江东,他也难再东山再起。

四,打累了,项羽同意和谈也说明项羽也有厌战的情绪。

当年八千江东子弟与项羽揭竿而起,是为了抗暴秦。

从春秋打到战国,又从灭秦打到楚汉战争。几百年的战争,打得全国人民也都厌战思安了。

东山再起不是件容易的事,还要死多少人?还有谁愿意为项羽当叛军犯法?这些项羽不是没思量过。

项羽明白大势已去,此一时已非彼一时了。

英雄末路,以死保名节才是贵族精神。后人们赞叹的也是因为项羽的英雄气概和他的贵族精神。

3

李清照一首《乌江》道尽了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更生动描绘出英雄末路的悲壮,以项羽之勇,如果当时渡过乌江,未必没有机会卷土重来,可项羽为何偏偏选择乌江自刎这个让人扼腕的结局呢?

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项羽被刘邦追至垓下,当时追随他打天下的八千江东子弟也仅仅剩下八百余人,在四面楚歌中,项羽带着心爱的虞姬突围南奔,至乌江前突围而出的二十六骑也被追杀殆尽,虞姬为了不连累项羽,先一步自刎而死,项羽只手杀汉军数百人,知道大势已去,遂挥刀自刎。

自此,历经四年的楚汉相争以刘邦的全胜而结束后而项羽虽战败而死,但在史书上留下一个悲情英雄形象让人千古凭吊。

那么为何项羽有机会过江,但宁死也不过呢?

其中原因很复杂,有项羽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接下来我们慢慢分析。

从项羽自身来看

首先,项羽是一个宁折不弯的真英雄。项羽的一生中七十余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仅仅最后一场仗没打好,就受不了自己的无能,所谓“皎皎者易折”正应了他的性格,对于他而言,光明正大的战死比委曲求全的龟缩于江东更符合自己的性格。

其次,项羽想早日结束这延续数百年的战乱。《史记》中记载,当楚汉之争难分高下之时,项羽项羽就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就是说楚汉相争,不要让天下百姓受到连累,因而乌江战败,自我了解,同时也是解救天下苍生的一个做法。

再次,虞姬先他而去,伤心欲绝之下自刎而死。项羽和虞姬都是极重情义之人,在如此绝境下,美人悲歌:“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说吧自刎而死。而楚霸王在虞姬死后,更是意志消沉,没有活的想法,于是留下了最后一句遗言将乌骓托付给了乌江亭长:“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曾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楚霸王对一匹马尚且如此重情义,何况心爱的女人死于他的怀中。

最后,项羽极爱“面子”。这个原因是他死因中最被认可的一种,《史记》中有着明确记载:“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便拔剑自刎。司马迁对项羽不肯过江的这段描写细致入微,书写年代又比较接近,因而这个原因被认可是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主要原因。

从外部环境来看

  • 首先,项羽的分封制不得人心。在推翻秦朝后,项羽“分裂天下而封诸侯”,这样一来,符合旧贵族的利益,而广大百姓的利益仍然没有一点保证。天下战乱已久,民众需要的是一个统一的强大的王朝,而不是与历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割据王朝。再加上分封诸侯有因地盘大小不满者,也有像刘邦一样有野心者,所以终究造成咯从上而下的不得人心,这样一来,项羽失败也是情理之中。
  • 其次,项羽嗜杀成性,引起军民恐慌。因封侯不当,田荣起兵叛乱,项羽平叛后“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史记》中更是记载了项羽坑秦卒二十余万人的事迹。这些事让各诸侯心存怨气,所以在刘邦与项羽对抗时,各诸侯纷纷起兵助汉王击楚霸王,残忍嗜杀就连江东父老都为之恐惧,因而项羽已经完全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民众基础,过不过江东其实已经无所谓了,结局早已注定。


  • 最后,已经没机会渡河了。虽然《史记》中提到项羽乌江自刎之事,但实际上《汉书》《楚汉春秋》等典籍中都明确记载了“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项羽身死东城”,这样看来项羽逃至定远东城便被灌婴所杀,而东城距离乌江有一百二十多公里的距离,想渡河千难万难。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一种大无畏气魄的承载,更是一种所向无畏的人生姿态,将项羽的风骨正气充斥于天地之间。“自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则是体现了项羽无愧英雄名节,无愧男儿之身,更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一起相报的英雄豪气,最终项羽英雄一世却没能战胜自己的自尊心,放弃了这一线生机!这是李清照对项羽精神和气节的一种崇拜。

结语

一河之隔,便是生死之界;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纵观历史长河之中,英雄无数,风流人物更是不知凡几,但项羽之慷慨赴死以报江东父老,如此气节流传千年,催人至今。宁无愧而死,不惭愧而生,这是楚霸王项羽用生命书写的一种忠贞,悲歌正气,失败亦英雄!

4

提及项羽,当想“楚霸王”三字,这是一位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同样也是一位“慷概悲歌”的男儿,这位盖世英雄最后末路悲凉,每发想起都让人忍不住有一股悲壮之感,如果,他不过于自负,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佳话了吧,诶。

霸王嫣有战败之理,即便必死无疑,也不宁死渡逃-楚霸王项羽

项羽这一生“力量能拔山,英雄气概举世无双”,历经率兵打仗七十多,阻挡他的人皆被其打垮,从来没有战败,也因此被誉为西楚霸王,割据天下。

也正因为这一生,大小战役让其过于自负,最终自刎于乌江,项羽自刎乌江前夕,驻守在垓下,当时兵少粮尽在他看来都不算大事,最终诱使自刎源于当时剩下、追随他的兄弟都所剩无几,如果人数众多,他还是愿意带其渡江不自刎。

当时,汉军与诸侯军队皆将项羽重重包围,但项羽是谁?即便四面楚歌,项羽依然能带领这剩下壮士八百多人连夜突出重围,汉军当时还以为十拿九稳,晾他项羽插翅难飞,然而,项羽就这样突破重围,天亮,汉军才发现。

突出重围后,项羽渡至淮河时,部下仅剩一百多号人,由于项羽不识地形,在阴陵迷了路,后经问当地一农民,找寻方向后,匆匆而走。

哪知,就是这场问路,为项羽自刎留下伏笔,如果没有这一问,或者项羽知道路,他还有脸回去重整旗鼓,结果却是,那农民骗其路后,让项羽折回一趟,瞬间被汉兵追上,知道无法带领剩下的兄弟回去,无脸于江东父老,遂自刎于乌江。

当时的他,走也是可以走,但仅限于他能走,而作为举世楚霸王,哪有战败苟且一人独走的道理?最终成也霸王,败也霸王。

项羽渡江西征前,率领的江东子弟乃八千人好儿郎,西征后,不仅没打出天下,反而让汉军包了饺子,回乌江时,虽一江之隔就是他的天下,但他已经无脸回去,因为带出去的江东子弟兵已经没了。

即便渡了江又如何?最终无非是江东父老兄弟怜爱他做王,他心中有愧,怎可受礼?

这些以上种种,最终化成了乌江自刎佳话。

文/探索历史奇闻

5

项羽已到乌江边,没有东渡,却选择了自刎,看似突兀,实则必然。这是因为经过了反复的理性分析和换位思考后,他痛苦地意识到,自己必须与其面对摆脱不了的三个“不会”,不如自尽。请看牛哥下述分析:

一、江东父老不会原谅自己。

其实,霸王别姬之时,项羽就知道自己已是孤家寡人,无力回天了。他自己明日只能一路向南冲杀,为荣誉而战。至于江东,自己纵然强颜回去,纵然不被拒绝,纵然被勉强接纳,也难以得到父老乡亲的原谅。试想一下,当年八千江东子弟兵跟随自己浩浩荡荡渡江北上,只为复仇暴秦恢复强楚。现如今,秦虽灭,但是,父老爱戴的楚怀王熊心却被项羽弑杀,江山易主刘邦,江东子弟竟无一人生还。此情此景定会令父老寒心,他们会后悔当日把复兴楚国的希望寄托在项羽身上,会后悔对项羽的鼎力支持,会后悔把江东的精英托付给项羽。

想到这些,项羽一定会不寒而栗:他们将把自己看作不仁不义之人,他们的目光如穿心利剑,令自己无地自容。项羽是具有强烈荣誉感和耻辱感的人,如今霸王业绩荡然无存,江东子弟烟消玉陨,自己像丧家之犬,怎么敢怎么能腆着脸回到江东呢?早上的事儿铭刻在心:阴陵也是楚国旧土,可那里的田翁却在项羽穷途末路之时,故意把他引向了一条绝路,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民心向背发生了根本变化,楚地百姓也唾弃了项羽。所以,虽然已杀至乌江边,但项羽已抱定决心,自刎以谢罪。

二、汉王刘邦不会放过自己。

项羽算是服了刘邦,当日在鸿门宴上放过了他,就再也没有消灭他的机会了。这位比自己年长24岁的老对手一定不会有妇人之仁,刘邦一定要让项羽死无葬身之地。为剿除楚霸王,刘邦调来了齐王韩信,调来了梁王彭越,策反了项羽的部下,在彭城会战中形成了压倒性优势,让项羽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项羽预想,自己前脚在江东登岸,汉军后脚就到,根本不可能给项羽以喘息之机。即使项羽能够网罗到少量旧部,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反抗。一提旧部,项羽就想到了英布。这个项氏的九江王,怎么就成了刘邦的淮南王?自己真到了江东,肯定要与英布相邻,要是再做了他的手下败将,那可是无法承受的耻辱。与其到那时在自己的故地被刘邦被英布打得东躲西藏,狼狈逃窜,不得安生,还不如及早自裁,也算得个失败的英雄。

三、天下之人不会宽恕自己。

擅长为历史翻案的杜牧曾假设,如果项羽能忍辱包羞,也许能重新赢得江东民心,到那时,卷土重来独霸天下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杜氏的史观明显是站不住脚的。就算项羽能重获江东父老的信任支持,引兵北上,也会在天下人的合围之中再度兵败,再度众叛亲离,而且会输得更惨。因为他太凶残,他太暴虐了,他违背民意,他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项羽攻城略地,遭遇抵抗,他就根据抵抗的程度而采取相应的报复,丝毫不计后果。《史记》中记录了项羽的六次屠城:他在楚地的襄城屠城,在齐地的城阳屠城,在秦地的咸阳屠城……而且是不管男女老幼,一律屠杀。各地的百姓提起项羽,无不切齿痛恨,恨不得食肉寝皮之。相反,刘邦约法三章,与民休息,赢得了天下民心。若是再有楚汉相争,老百姓站在哪一方,不言自明。

项羽做了楚霸王,不思统一天下,却开历史倒车,分裂山河。他分封天下,居然封了18个王。封了这么多王,还有一些自觉该封而没被封上的,如彭越陈余田荣等,他们后来都成了项羽的死对头。项羽的做法粗暴地终止了秦人开启的中华大一统进程,使天下碎片化破裂化,为诸侯纷争埋下了伏笔,给天下带来不尽的灾难。项羽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激起众怒,人人必欲得而诛之。

6

项羽之所以不肯渡过乌江,按照历史记载项羽自己所说是因为他觉得上天要灭他,没有必要过乌江了,另外就是项羽起事江东八千子弟跟着他,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他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其实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缘故。

重情重义楚霸王,可为英雄,难为枭雄

从项羽在历史上的记载来看,他是一个非常重情重义的人,史书记载的一个历史事件有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就是著名的鸿门宴,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由来,当时项羽留刘邦一起喝酒,项羽的军事范增在宴席上多次暗示项羽借此机会杀掉刘邦,但是项羽一直沉默没有反应,后来范增就让项庄来舞剑,借机杀掉刘邦,但是这时候项伯也起身与项庄一起舞剑,而且一直挡在刘邦的身前,让刘邦最终逃过一劫。

可以说鸿门宴的结局也是项羽和刘邦争霸的结局,以项羽的性格,再来多少次也是一样的结局,他可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杰,但是却难以成为能够成就一番伟业的枭雄。

不愿百姓继续陷入征战,楚霸王悲情落幕

项羽和刘邦起事最开始都是希望能够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在乌江边上的时候,项羽不是不可以渡过乌江,以江东为基继续与刘邦争霸,但是如果他渡过乌江,那中原的战争就一直无法了结,百姓依旧会生活的战乱之中。

而且当时看到乌江的亭长撑船等他,想到和自己一同起事征战的八千江东子弟没有一人和一同回来,曾经给江东父老许诺带来安逸生活,却没有达成,这时候项羽已经有了死志,所以项羽最终在奋力杀死百人以后,选择自刎,将自己的头颅给曾经的兄弟拿去想刘邦讨赏,连自己的身体也被分尸被拿去领赏,最终悲情落幕。

正是因为上面的这些原因,让项羽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过乌江了,他的英勇,他的气概永远的留在了乌江畔边。

7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根据项羽的性格特点,再结合史料分析,我觉得项羽“不肯过江东”未必仅仅是项羽曾言“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这么简单,这里边更重要的是出现了符合项羽性格特点的、临时性偶发原因

我们先来看几个关于项羽的故事:

1.项羽小时候,“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汉书》

2.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王默然不应”气得范增叹息“竖子不足与谋”。——《史记》

3. 鸿门宴后,项羽入屠咸阳,杀秦宗室,焚秦宫室,劫掠关中。时韩生劝谏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于是烹杀谏者。——《史记》

4.听信侯公等人的劝告,把本来扣为人质的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与刘妻吕雉放掉。

如果仔细品评一下,能不能看出项羽性格上有什么毛病?这仅仅是部分事例,其实能展示项羽性格特点的事情有很多。最出名的“破釜沉舟”,因为大获全胜所以传为佳话,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失败呢?又该作何评判?

从这些例子我们能不能感觉到项羽的性格里,有些“感情用事”的因素?

我们再来看看司马迁对项羽自杀前后的记述: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史记《垓下之围》)

这里边可以看出来,项羽本意是想渡江的:“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随后乌江亭长催促他上船,他却又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想法变化如此之快,司马迁没有写出原因,但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当是小船很小,不能把最后的26个战士一起带上船过江,根据项羽的性格,怎么可能把这些拼死保护自己的26个战友抛弃独自逃命?于是仗义且感性的他索性也不走了:“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所以根据这一细节,我们没必要过分强调项羽不肯过江东理由就是因为“难以面对江东父老”这一既定思维模式,就项羽的性格来说,他的临时性决定有时候也许才是最关键因素。

8

趣谈答案:项羽之所以不过乌江,是因为他已经没有办法过了。退一步说:项羽即便过了乌江,也没有办法再打下这一片天地来。

名声大减

大家会发现曾经有一位相声艺人说过那句话非常有道理:那就是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什么什么有什么什么。嗯,好像后面的我给忘了,但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就是讲的一个人如果非常的富裕的话,哪怕他在深山里面也会有亲人;如果一个人非常的穷,哪怕在闹市里面也没有朋友。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说项羽,如果项羽之前的名气非常的大,而且他的权势就会非常的高,他能够眨眼之间覆灭天下最强大的力量,那么无论他在哪,都会一呼百应的。

但是现如今伴随着楚汉之争进入白热化,并且慢慢的走向尾声的时候,项羽已经没有之前的知名度了。恰恰相反,刘邦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知人善用,一次又一次的战役,提高了自己的名声和威望。

这个时候项羽即便到了过了乌江,即便回到了自己的原住地,那里的老百姓估计也不会再附庸于项羽了,因为这个时候的项羽早已经变得一文不值。

江东和项羽的恩怨情仇

最开始的时候,项羽带着江东的人打下了天下,江东人自然是非常感谢他的,因为一个人一旦打下了天下,自然而然的会对自己本土的人有很多的恩惠。

但是慢慢的项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战役输给了自己的死敌刘邦,并且在接下来的战役当中打输了。打输了,就是一件要了亲命的事情,因为这个时候伴随着一次战役又一次战役的失败,整个江东人士已经死伤大半了。

而这个时候整个江东和项羽之间的关系已经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双方之间已经不再是鱼和水的关系,已经变成了水煮鱼。

项羽回不去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韩信曾经设下一个阵型,这个阵型叫做十面埋伏。

按理来说打架就打架,为什么要埋伏呢?原因很简单,因为韩信必须在这一次战役当中把项羽给灭掉。

换句话来说,这次战役赢或输已经无所谓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项羽死,而且他必须得死,韩信已经不准备给项羽任何翻盘的机会了。

针对韩信的脾气,绝对不会有任何漏洞,或者即便有漏洞,后面也会有所补充,就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要指望着项羽能够摆脱这些逃兵并且顺利的回到自己的江东,简直是不要太难。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9


江东从来不是项梁与项羽真正的根据地,项氏家族真正的根据地在今天江苏宿迁,而项羽死后,反抗汉军最激烈的也不是江东地区,而是项羽最初的封地鲁城。

首先来说,江东会稽郡并不是项梁与项羽真正的老家,只是因为项梁在宿迁杀了人,只能带着项羽等人跑路到了会稽郡。

从《史记》等史料看,项梁这次跑路不但带着项羽,还带着大部分项氏族人,可以说是集体跑路。

而从项梁这个“外来户”很快就能在会稽郡站稳脚跟,甚至还能成为当地豪族领袖看,江东地区在当时绝对属于欠发达地区,而且民间豪强势力也比较薄弱,所以才能被项梁这个外乡人轻易成为当地头面人物。


对比一下丰沛地区,即使吕公在大富豪,又和沛县县令关系密切,但是他全家到沛县避祸时,还要把女儿嫁给沛县豪强刘邦,可见江东民风。

而且江东地区也不属于传统楚国故地,其实是吴国故地,所以对于江东人士来说,项羽固然是楚人,刘邦也是楚人啊。既然将动人能轻易让项梁话事,那么又怎么能期待江东人为了项羽狂热抵抗刘邦呢?

事实上项羽死后,江东确实很快就平定了。

项梁与项羽真正的基本盘其实和刘邦基本盘差不多,都在淮徐一带,龙且是安徽舒城人、范增是安徽巢湖人、钟离眛是江苏连云港港人、英布是安徽六安人,可见,项羽真正的班底并不是江东人,而是淮徐一带的苏北人。

刘备在项羽死后也没有第一时间派兵进攻江东,而是反过头来扫荡泗水、东海两郡,这也说明刘邦其实很清楚项羽真正的基本盘在哪里。

另外,更重要一点就是江东地区在项羽自刎乌江时已经处于人力资源枯竭状态。


我查阅了一下苏州文史资料汇编,发现苏州文史资料汇编上对秦朝时期会稽郡、吴郡(吴郡是会稽郡分出来的)这个传统“吴地”人口估计很不乐观,有学者认为秦末会稽郡人口最多不超过5万户,这是因为西汉末年,整个吴地人口也才22万户。

会稽郡撑死人口不超过25万人,而且在公元前209年,项梁已经搜刮了会稽郡8000适龄兵员,《史记》上说是“精兵“,那么只过了7年,会稽郡还能剩下多少适龄兵员?

所以,项羽之所以在乌江自刎,根本原因不是项羽相信命运,也不是项羽性格缺陷,而是他清楚知道淮徐丢了后自己已经无力回天,而江东地区人力资源已经枯竭,他渡江也只是拖延时日,翻不了盘的。

10

项羽被韩信困在垓下,四面楚歌,项羽兵士尽被乡音摧毁心里防线,再无斗志,这一招可谓不战屈人之兵,非常高明。

项羽独斩百人,再难挽颓势,大好河山,与他无缘。看着滚滚乌江,浪奔浪流,对岸江东,父老乡亲,他只能纵身一跃,让一切归于平静。

难道他没有别的选择吗?卷土重来,犹未可知!不,项羽的失败,不是刘邦击败,而且自己落败。

这样的过程,这样的结局,注定他东山难再起,卷土非重来。

项羽自尽,是最好的选择。

  • 一,逃避得安心

项羽兵败,百万雄狮,一夕之间,化为乌有。而打败他的,是自己曾经最看不起的刘邦。项羽多次击垮刘邦,甚至囚禁刘邦父亲,妻儿。多次放过刘邦,多次羞辱刘邦。

而今这个身份,地位,实力均不如自己的刘邦,居然堂而皇之,在自己跟前耀武扬威。项羽不甘心,不能接受。

不肯投降敌手,不能接受失败,不敢想象以后面对众人嘲笑讥讽的日子,项羽只能选择逃避,最直接的逃避方式,就是悍然赴死。

自投乌江,一了百了,再没有失败的悲伤,没有丧偶的痛苦。只有这样,才能逃避现实。

  • 二,悲痛为谢罪

数十万乡亲子弟兵,追随自己出生入死。现在却成皑皑尸骨,而且都是自己的错。本来这些人可以跟着自己享受生活,指点江山的,可是因为自己的妇人之仁,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他们都不能落叶归根,只能客死他乡。

自责、悲愤、羞愧,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外表强横,内心脆弱的项羽更加敏感。唯有一死,方得解脱。

爱人虞姬,先已自刎,或是对项羽的暗示,也或是对项羽的扎心。悲凄决绝的项羽,只想一心追随,缘定三生,愿来生与卿不复生在王侯之家,做一对平凡恩爱的夫妻。

项羽悲伤之下,再难理智,冲动地投入乌江怀抱。为兄弟,为爱人,以死谢罪。

  • 三,孑然难重生

项羽兵在垓下,人困乌江。已经孑然一身。兄弟没了,亲人没了,范增没了,虞姬没了,从此天涯孤旅,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想要重新筹措兵马,整饬再战,太难了,也太慢了。刘邦不会给时间,也不会给机会。

江东子弟,大部分跟随自己冲锋陷阵,而今全军覆没,江东子弟还有多少,又有多少会信任自己?未知!项羽已经不再意气风发,桀骜不驯,他的自尊心、自信心早已被刘邦腐蚀殆尽。

项羽明白自己这次失败,是自己长期固执所累。自己不适合做一军统帅,即便重头再来,结局也是一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结语

天涯逆旅,孤人难行。索性了结这一切,都付乌江中。

落败的项羽,心理不够坚强,梦想太过远大。苦苦追寻无果,浪花洗去善恶。项羽的死,确实可惜,但总归留下英雄的名声。不受人破害,未陷入折磨,这样的英雄结局,尽管催人泪下,依旧壮烈!

项羽不肯过江东,留下的是骄傲,几千年后,他的英雄事迹,激昂传唱,扛鼎霸王,景行景止,若项羽泉下有知,想来也是瞑目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