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a,介绍下日本的民俗风情
我想去日本工作怎么才能去?
我以前的公司就是办劳务签证的,我在这不是做广告,真心的和你说说这个事情。你认为大陆对初中文化的人没有发展,我告诉你,日本经济那么发达,文化水平那么高,在中国,起码你可以自食其力,在日本,真的没有人把你当人看的。我是本科生,日本老板来中国招工对我们这些工作人员还爱理不理的。如果说你是日本人,在日本混不下去了来中国,说不定中国还能礼貌对待你。另外,你的情况劳务中介都没办法把你办过去。我们招的劳务,日本公司好的要大专生,一般的公司还要高中生呢,而且要经过层层选拔和考试,不仅看你的成绩,还有体力测试。而且只能去3年,3年后必须回国。在日本的时候也不能由着你,哪家单位把你招过去的,签证都办的是那个公司,所以你没有资格在外面私自干活,只能在那家干,即使外面给的钱再多,也不能在外面干,不然要遣送回国,严重的还要追究你的责任。这种情况称为去日本研修。日本之所以要招工人,就是便宜,大概6个中国工人的工资,才抵得上1个日本当地的干同样活的工人工资。像你说的办打工签证直接去日本工作,你的条件不可以,工作在日本意味着和日本人同工同筹(就是干一样的活,拿一样的钱),这种最少要本科毕业,还必须是名牌大学,比如清华大学啊啥的。我们公司招收劳务根据在日本工资的不同和工种的不同交的钱不一样,几万块,要收押金,回国后可以拿回去。关键你的文化水平只有初中,如果哪家公司说可以把你办过去,一定绝对是骗你的!你如果去,看样子正规途径只能去留学,但要几十万,估计你的情况也不许可。有的人家里出了第一年的学费,到日本边打工边学习也可以,工作量不大也能养活自己。但是现在日本经济受到冲击特别大,很多公司都倒闭了,以前没有人干的收银员,刷盘子,现在日本人都抢着干。所以奉劝你在国内好好学一门手艺。我就见过厨师一年挣20万的,当个技术工人在大城市还3000多呢,比日本消费水平低多了。你有了本事,到哪都不愁,你现在典型不成熟,老想着逃避。总之,做强自己才是王道!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1、称呼:称呼日本人时,可称之为“先生”小姐”或“夫人”,也可以在其姓氏或名之后加上一个“君”字,将其尊称为“某某君”。只有在很正式的情况下,称呼日本人才使用全名。 2、打招呼:日本人的打招呼,基本上是以鞠躬来表示的,其来自于唐朝文化。站着的时候,双脚合拢、直立,弯腰低头。从一般性行礼到上身至90度的鞠躬。根据礼节轻重程度的不同,低头的角度是各种各样的。在铺着榻榻米的房间里,必须要坐着行礼。 3、日本的主菜是鱼。“生鱼片”、“寿司”则是唐代时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过日本人改良,在日本很受欢迎的一种食物,生食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用方式,比烹煮方式更能减少鱼肉中营养物质的流失。日本人烹煮鱼类的方法多为低温煮熟、清蒸等,并且选用的鱼类都是健康的海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日本人的习俗有哪些?
怎么去日本生活
1、去劳务最长3年,然后必须离境一段时间以才有可能申请签因此不到长久留在日本的目的。2、一般来说,长久留在日本的方式,比较安全的是,进入中型以上的日本公司的正社员身份的就职,摆脱派遣、企业内专勤,劳务,契约社员等等身份。获得此类身份,一般来说,在日本留学,获得硕士以上学历是必要的。国内大专毕业,如果不能通过日本大学的本科的插班考试,要4年重读。3、到日本工作以后,不在日本读书,以国内的本科学历,长期留在日本的也有,很少。4、在日本5年以上,签证未中断,其中就职3年以上,可以申请日本国籍;在日本10年以上,签证未中断,其中就职5年以上,可以申请日本永驻。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介绍下日本的民俗风情
日本以“礼仪之邦”著称,讲究礼节本人的习俗。平时人们见面总要互施鞠躬礼,并说“您好”,“再见”,“请多关照”等。日本人初次见面对互换名片极为重视。初次相会不带名片,不仅失礼而且对方会认为你不好交往。互赠名片时,要先行鞠躬礼,并双手递接名片。接到对方名片后,要认真看阅,看清对方身份、职务、公司,用点头动作表示已清楚对方的身份。日本人认为名片是一个人的代表,对待名片就像对待他们本人一样。如果接过名片后,不加看阅就随手放入口袋,便被视为失礼。如果你是去参加一个商业谈判,你就必须向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递送名片,并接受他们的名片,不能遗漏任何一个人,尽管这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这是表示相互友好和尊敬的一种方式。到日本人家里去作客,要预先和主人约定时间,进门前先按门铃通报姓名。如果这家住宅未安装门铃,绝不要敲门,而是打开门上的拉门,问一声:“借光,里面有人吗?”,进门后要主动脱衣脱帽,解去围巾(但要注意即使是天气炎热,也不能光穿背心或赤脚,否则是失礼的行为),穿上备用的拖鞋,并把带来的礼品送给主人。当你在屋内就坐时,背对着门坐是有礼貌的表现,只有在主人的劝说下,才可以移向尊贵位置(指摆着各种艺术品和装饰品的壁龛前的座位,是专为贵宾准备的)。日本人不习惯让客人参观自己的住房,所以不要提出四处看看的请求。日本特别忌讳男子闯入厨房。上厕所也要征得主人的同意。进餐时,如果不清楚某种饭菜的吃法,要向主人请教,夹菜时要把自己的筷子掉过头来使用。告别时,要客人先提出,并向主人表示感谢。回到自己的住所要打电话告诉对方,表示已安全返回,并再次感谢。过一段时间后再遇到主人时,仍不要忘记表达感激之情。日本人设宴时,传统的敬酒方式是在桌子中间放一只装满清水的碗,并在每人面前放一块干净的白纱布,斟酒前,主人先将自己的酒杯在清水中涮一下,杯口朝下在纱布上按一按,使水珠被纱布吸干,再斟满酒双手递给客人。客人饮完后,也同样做,以示主宾之间的友谊和亲密。日本人无论是访亲问友或是出席宴会都要带去礼品,一个家庭每月要花费7.5%的收入用于送礼。到日本人家去作客必须带上礼品。日本人认为送一件礼物,要比说一声“谢谢”的意义大得多,因为它把感激之情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了。给日本人送礼要掌握好“价值分寸”,礼品既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若过重,他会认为你有求于他,从而推断你的商品或服务不好;若过轻,则会认为你轻视他。去日本人家作一般性拜访,带上些包装食品是比较合适的,但不要赠花,因为有些花是人们求爱时或办丧事时使用的。日本人对礼品讲究包装,礼品要包上好几层,再系上一条漂亮的缎带或纸绳。日本人认为,绳结之处有人的灵魂,标志着送札人的诚意。接受礼品的人一般都要回赠礼品。日本人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因礼品的不适而使客人感到窘迫。自己用不上的礼品可以转赠给别人,日本人对此并不介意。日本人送礼一般不用偶数,这是因为偶数中的“四”在日语中与“死”同音,为了避开晦气,诸多场合都不用“四”,久而久之,干脆不送二、四、六等偶数了。他们爱送单数,尤其是三、五、七这三个单数。但“九”也要避免,因为“九”与“苦”在日语中发音相同。
日本的风土人情
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说一下我受吧。顺便说一句老婆日本人。节奏 肯定没有国内快,东 横滨会比较快一点,但是整体还是漫游闲的。而且日本假期多,基本每个月有一两天的红日子,加上请假,以前闲的时候,七八月每周只上一天班生活环境 硬件基本很方便,郊区的路修得也很好。去乡村也不会有很简陋的感觉,朴实。软件方面,也就是服务,会让人很舒服。习惯这里的服务之后,回国,买个东西,总感觉自己是孙子,老板老是在骂人的感觉。人与人的距离 我在国内总是自来熟,而日本人讲究的是距离感,所以到现在还是很不适应。职场中,闲聊很少,而且很少会谈到自己的一些私生活,总是不痛不痒,聊天气,棒球之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本文来源:佳禾外语
日本历史年表
绳文时代 约前10000年~约前300年 日本最原始的时代。人们住洞穴、逐渐发展成部落,过着采集鱼、狩猎生活。绳文是指出土的当时的绳文陶器,是那个时期的标志。 弥生时代 前3世纪~3世纪 标志是弥生陶器的出现。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开始种植水稻,使用各种金属器,例如铜剑、铜矛等。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三国时期(3世纪),“邪马台国”的女王送使者到魏,魏的使者也来到了邪马台国。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学术界长期争论,至今未有定论。 古坟时代 3世纪后期~7世纪 初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这个时期,大量中国的知识、技术传入日本。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等技术,并开始使用中国汉字。6世纪,日本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致力于政治革新,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飞鸟时代 6世纪末~710 以奈良南部的飞鸟地区为中心的时代,与古坟时代有重叠的部分。645年,孝德天皇政权颁布《改新诏书》,被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建立起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从这个时期开始,日本派遣了很多学生和僧人到中国学习政治、法律、文化及佛学知识。702年,日本向中国唐朝政府告知国号为“日本”、君主为“天皇”。 奈良时代 710~794 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现奈良)。平城京是日本仿造中国唐朝都城长安建造的。这一时期,日本继续派出遣唐使,其中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成绩优异,留在唐朝任职,并与李白等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同一时代,中国的著名高僧鉴真和尚六渡日本失败,第七次终于成功。鉴真把丰富的中国文化传到了日本,受到日本人民的欢迎和尊敬。奈良的唐招提寺里,至今还供奉着鉴真的塑像。另外,这个时代还诞生了日本历史上几部著名的书籍,如《万叶集》、《古事记》、《日本书记》、《怀风藻》。 平安时代 794~1192 794年日本迁都平安京(现京都)。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不再大量摄取中国文化。这个时期主要是藤原家族执掌政权,武士进入了中央政界。此期间,日本创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并诞生了一批反映贵族文化的文艺作品,如《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语》、《枕草子》等。 镰仓时代 1192~1333 12世纪末,源赖朝受封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了第一个幕府政权。在文化方面,摄取了中国宋朝传入日本的禅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武家文化。文学方面出现了以源平合战为背景的小说《平家物语》。 室町时代 1333~1467 足利氏掌握政权,在京都的室町建立幕府政权。由于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较为薄弱。1467年,“应仁之乱”爆发,各地大名纷纷而起,室町幕府摇摇欲坠,日本进入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 1467~1573 “应仁之乱”后,进入分裂多战时期,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期间,织田信长立誓统一日本,逐步统一了尾张、近畿地区。 安土桃山时代 1573~1603 织田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所以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1582年,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自杀。其后,织田家重臣丰臣秀吉于1590年统一日本。丰臣秀吉统治的30年左右时间称为桃山时代。这个期间,城郭、寺庙的建设十分发达。民间的各种陶艺、风俗画、染织等艺术也得到繁荣发展。 江户时代 1603~1867 1600年,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建立德川政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现东京)建立幕府政权。此后的大约260年间,政权由德川家族掌握,这段时期被称为江户时代。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康下令锁国。文化方面,庶民文化是这个时期的特色。人偶净琉璃、歌舞伎、浮世绘等呈现繁荣景象。 明治时代 1868~1912 1868年,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发动了“明治维新”,迫使德川家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政权,日本成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进入资本主义社会。1869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将“江户”改名为“东京”。日本在这个时期实施“脱亚入欧”的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在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称“日清战争”),1895年以签署《中日马关条约》宣告战争结束。 大正时代 1912~1926 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间。1923年发生关东大地震。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中国均参加了战争。一战后战胜国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这成为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昭和时代 1926~1989 昭和天皇在位期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宣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宣布投降,标志着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相继投下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施管制,改日本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这场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不仅给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1972年9月,中国总理周恩来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8月,中日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此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体育等各方面开始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平成时代 1989~ 从1989年日本现在的明仁天皇继位开始到现在。
本页关于cela,介绍下日本的民俗风情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尤其涉及您或第三方利益等事项,请咨询专业人士处理。